例谈新课程背景下化学作业编制的实践与思考

2011-04-13 11:18郭吉兵
化学教与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原电池新课程化学

郭吉兵

(江苏省天一中学 江苏 无锡 214101)

在一次有关“有效教学”的高一全体学生调查问卷中,有这么几个数据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一天自由支配自修课时间”一栏中有189人(占21.7%)选择了“第二节夜自修一半时间在做作业”,在“每天用于自我消化钻研时间不足半小时”一栏中也有103人(占11.8%),在“作业独立完成情况”一栏中有365人(占41.9%)选择了“碰到问题先与同学讨论再做”,而选择“独立完成”只有346人(占39.7%)。作业量偏多,挤占学生自由支配时间,作业偏难,已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其实教学常规中有关作业的“四精”(精选、精练、精讲、精批)已为绝大多数教师认可并自觉执行,但平时还是能经常听到师生之间对作业的相互抱怨。经过这次调查使我们对作业的编制产生了紧迫感,作业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就以《电化学知识及其应用》作业编制的实践来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作业 (课时练习)编制中的一些尝试与思考。

一、依据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重新定位作业编制的功能和策略

传统作业的编制侧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巩固和应用;追求知识的强化和反馈;通过多角度训练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有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同时也造成了作业设计重复单一、作业内容求全、求多,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苦,甚至出现了“熟能生厌”、“熟能生笨”尴尬情况,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终身发展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是一种高耗低效的教学行为。

新课程标准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倡导建构式学习,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三维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所以作业的功能不仅是双基的巩固和检测,还应包含过程和方法的深化与提高、体验和实践上的感悟与发展。所以基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化学作业在编制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策略:

1.正确处理好基础性和拓展性的关系

基础很重要,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才能上升为能力,这就要求在作业编制中设置适量的基础题,且要典型,紧扣当天所学内容,巩固新知,增强信心。此外基础题和拓展题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注意作业的循序渐进,不一味的追求一步到位,一些看似复杂的所谓拓展题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方法和技巧后,又变成了基础题。

2.适时、适度设置情景应用题,体现作业的主体性和开放性

情景应用题作业的编制需要教师能时刻关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STS等问题,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或误解。但题目的选择应该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深入,切忌编制一些偏题、怪题,加重学生和教师不必要的负担。当然作业的主体性和开放性也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选做,或是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这些都是一些有益的尝试,但这样的作业的实效性值得商榷,也不利于作业的反馈。所以笔者认为作为课时练习的编制,这些都只能偶尔为之。教师更应从开发课程资源的高度精心编制这样一些能体现化学是真实、实用科学的好题来。

3.把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体现作业的探究性

作业不仅是所学知识的重现,通过作业使学生加深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巩固,提高其分析、推理、迁移的能力,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做作业的兴趣,发挥情感在习题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这些探究性作业应该是通过信息的给予,对课堂学习内容做适当的延伸,对知识做适度的探究,也可以是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知识框架构建等学习方法探究题。

二、加强研究、协同作战,在摸索中坚持作业编制的实践

通过申报校级课题,把作业的编制作为校本研究,备课组集体备课时加强作业编制的研讨,明确作业编制对有效教学的意义,取得思想上的共识,结合上述编写策略,以课时练习为突破口,在摸索中坚持作业编制的实践。

年轻教师搜集作业素材,富有经验的教师整体把握,不断完善课时练习的基本模式,建立作业的整体框架,将作业格式化。我们作业一般的格式如下:

老师寄语(用精练的文字起到激奋、引导的作用,增加作业的人文气息和趣味性);作业题目;作业目标(用整合的方式而非单列的方式列出作业的三维目标);作业内容(包括课堂反馈、新旧交汇、联系实际、探究设计等);互动平台(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做作业的心理感受,与老师交流)。

如《原电池工作原理》作业的老师寄语是“用化学的眼光和思维审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电解池工作原理》作业的老师寄语是“做中学、思中悟、练中通”,这些精练的文字激发了学生认真作业的勇气、引导养成良好作业的习惯,一些“妙语”甚至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用语,起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原电池、电解池的区别与联系》作业目标是:1.正确识别原电池与电解池,明确两者的区别与联系。2.综合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化学的精妙和美。

课堂反馈:是围绕课堂教学的基础题。如《原电池工作原理》作业中就包括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简单原电池电极的判断、电极上的现象描述、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原电池会加快反应速率及简单的原电池的设计等问题。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呈现。题目选择的标准为源于课堂,高于课堂,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容量,但大多数学生能顺利解答。

新旧交汇:是以新联旧,进行适度的拓展。此类作业主要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相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后编制。如《原电池原理的运用》作业中可以选择一些近年来高考卷中相关化学电源的试题,注意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不同,让学生在各种类型的原电池分析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原电池反应的实质,整体构建、深化所学知识。

联系实际:既可以是超越课堂,在实际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深化课堂学习过程(特别是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需要注意和研究的问题。如《原电池工作原理》作业就可以把课堂上学生做的实验作为作业素材,挖掘学生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如为什么铜锌原电池锌电极上也有气泡产生?),通过提供相关信息,让学生对所做的铜锌原电池实验作一个回顾和反思。

设计方案:此类题目的选择要注意信息的给予,要有意识的增加信息呈现的方式,让学生活学活用,将作业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如《原电池工作原理》作业的探究题可以通过信息提示钢铁(铁碳合金)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铁锈(Fe2O3·nH2O)设置相关探究题:判断相关电极,书写电极方程式,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铁锈形成的过程。这样的作业就是对原电池反应的实质很好的探究,让学生在作业中保有一定的思考容量,体味知识的增长,还可以为《化学电源》中的海水电池工作原理作个伏笔。

互动平台: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做一个回顾并和教师交流,体验自己在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培养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与人沟通的能力。也可以拓展作业反馈与评价的渠道。

整个《电化学》专题共编制九份作业,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屏弃重复,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灵活、开放的题目,鲜活、富有人情味的版面设计,让学生觉得不仅仅是完成了作业,更是觉得在课后还在和教师进行思维的碰撞。实践下来,这样的作业很受学生的欢迎,确实增强了作业的有效性。

三、在困惑中思索,在思索中行动,对作业编制的反思

新课程理念和现实还存在很大的矛盾,有困惑就去思考,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深度的反思、慎密的行动,把问题的解决作为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机会。在作业编制的实践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研究的。

1.新课程实施中大家对课堂教学很关注,而对学习的巩固、延伸、评价关注不足。作业的编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此类指导和培训少之又少,教师对作业的功能缺乏准确的认识,甚至还存在着严重的误区。我们认为优秀的作业应该是通过练习之后,获得了双基的同时,学会了学习,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确立了自主的勇气,积聚了创新精神,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好的作业的最终效果还需要各科教师相互配合,如果“高负低效”、“题海无边”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教师精心编制的作业往往也只能沦落为“学海”边一个有点特色的石子,严重挫伤教师钻研、进取的积极心。学校教育行政领导应对作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关闭“题海”之门,让“做遍天下题,考试无不胜”失去市场,确实降低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3.教师沉重的教学任务也制约着优秀作业的编写,教育不应承受的重负也使教师在每一次探索中都格外小心翼翼。优秀的作业来源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剧烈的竞争有时也让协同作战成为一句空谈。

如果课程专家能帮助教师全面、准确的认识作业的功能,提高教师选择习题的能力;如果各种教学检查考试、升学考试都能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命题,优化教师教学的评价;如果教师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淡点名利得失之心,把有效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永恒追求,把有效作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一份份充满自信、爱意、智慧的优秀作业定能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作业中学会思考、学会挑战、学会评判、学会创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祖浩,吴星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化学反应原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 周琼.高中化学习题功能与编制研究[J].化学教育,2004,(3)

[4] 王云生.解决习题作业问题的关键[J].中国化学课程网·考试评价, 2007.3.15

猜你喜欢
原电池新课程化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例析原电池解题策略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原电池高三复习
原电池教学设计
2017年7月原电池及原电池组产量同比增长2.53%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