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思维之门的钥匙

2011-04-13 11:18于玉耿
化学教与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性质思维课堂教学

于玉耿

(赣榆县城头初级中学 江苏 赣榆 222100)

一、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的45分钟内,根据教学目标,着眼于每个学生,把他们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引导他们主动地寻求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的提问,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和手段。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1)摸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的提问必须根据每节课的知识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处于何认知水平而建立。切忌不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置问题。

(2)符合启发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去思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

(3)符和循序渐进。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索知识的问题由浅而深。

(4)符合教学民主性。问题要体现创设平等、和谐、自由的师生关系的教学氛围,不能偏向“优生”,忽视“差生”。

三、课堂提问的时机

何时问?一方面看教材内容的要求,在讲、练、读、议各个环节中都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注意力等实际情况,所提的问题要有灵活性。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具体内容谈谈课堂提问的时机。

1.在导入新课时提问,目的是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说明开头的不易和重要性。在教学中,我常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1)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面对新鲜的信息,学习者一般是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选择。那些能与旧知识建立起联系的信息才会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在课的开始,教师借助于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使学生从旧知识中获得对新知识的预测、想象,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例如,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前,先复习实验室制氢气的原理,然后提问,与前面学过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相比,反应物和生成物在种类上有何区别?学生总结出反应特征: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从而引入置换反应的概念,进入新课教学。

(2)联系实例引入法:中学化学与学生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用学生熟悉的实例导入,会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初三化学第七章,第三节教学中,我首先把“石灰吟”这首诗投影出来,学生的好奇心油然而生,强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接着提问,这首诗中歌颂的“石灰”是由什么组成的?具有什么性质?这首诗涉及哪几个化学方程式?引入新课教学。

(3)讲故事引入法: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化学故事引入教学。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前,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在印度有一个神秘的峡谷,一天一位先生,提着鸟笼在峡谷中散步,突然发现鸟笼中的小鸟昏迷了,当他提起鸟笼到眼前时,小鸟又苏醒了。”接着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二氧化碳的性质。

(4)利用实验导入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够有效地提供激起矛盾的新刺激,是唤起学生注意、兴趣和探究行动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初三化学 “绪言”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入的。课前先拿出一张用无色酚酞画好的图画,然后用喷水枪喷上无色的氢氧化钠,结果红色的画面出现了,学生非常好奇,紧接着进入“绪言”课的教学。

化学课的导入方法很多,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教师都应根据各自的实际精心设计导入,切忌生搬硬套,同时要注意化学课导入的相关性、简明性、启发性。

2.讲课过程中提问,目的是吸引学生对所学内容深入思考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问题、惊讶开始的”。任何教学都离不开设问。在化学教学中,我试着根据教学的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进程设问,与学生的思考、质疑相吻合,并在学生有思、有疑而“悱”、“愤”时提问。

(1)突出重点的提问:针对重点内容,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提出相关的问题,贴近实际感触,使学生盯着问题,一触即发,思绪昂然,欲吐为快,激发思维的火花,使思维呈现积极的态势。例如,在初三化学“5-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中,可以边讲边提问①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②在燃烧很旺的炉子里添上一定量的新煤后,炉子温度为什么会降低?而且还容易有煤气生成?③当煤炉下边炉口封住的时候,炉上便有大量蓝色火焰窜出,这是为什么?当煤炉燃烧很旺时,也会有蓝色火焰产生,这又是为什么?④炽热的碳上滴几滴水,燃烧更旺,产生火焰,请分析原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并解答这些问题,能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分散难点的提问:分散难点即把难点分成几个较易理解的问题,依次提出,逐一解决,最后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例如,在初三化学“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有这样一题,把26g锌加到15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对于该题,乍看之下,一般的学生都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此时可以设计下面3个问题引导学生依次解决,难点也就迎刃而解。问题如下:①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②反应后生成硫酸锌的质量是多少?③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是多少?

总之,课堂提问的深度、难度要适当,应该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过认真思考后能够回答出的问题,这样才不仅有利于推进教学环节的发展,且可使学生感到智慧的力量而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讲完课后提问,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善于提出问题并能逐渐增加问题的复杂性质及难度,这是最主要和极其必要的教学技巧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神态,在课进行到大半时,学生的精神往往有所不振,到下课前注意力更不集中,影响教学效果,根据这种情况及时提出问题,使学生精神集中,注意力回升,是完全必要的。例如,在讲完氢气的性质,将要下课时提问:①我们学了氢气的哪些性质?学生讲述完后,紧接着提问:②前面我们学过的氧气性质有哪些?待学生回答完后,再追问:③利用气体的性质如何鉴别这两种气体?最后让学生探究总结:④化学一般研究气体物质的哪些性质?从而把问题推向高潮。

总而言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地把握“课堂提问”这把钥匙是取得良好课堂效果的重要方面。要把握好这把钥匙,教师就必须在吃透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遵循知识的内在规律,抓住教材中的主要矛盾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引导学生一起揭露矛盾,分析矛盾,因势利导,从而使学生把知识学活。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讨的课题。

猜你喜欢
性质思维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厉害了,我的性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