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红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三余中学 江苏 南通 226331)
创设情境制造悬念,就是在中学化学教学时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学内容,立“疑”设“障”,创建一个有效的学习情境。这种情境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有利于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满腔热情地进入探究过程。
中学化学学习中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当前遇到的化学学习情境与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是新化学知识与已有的化学知识经验之间有着一些差距而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失衡。设置认知冲突,可激起学生学习新授知识的兴趣。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存在的冲突问题,创造出一种矛盾的情况。例如在“化学反应速率”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了解这样化学事实:乙醇溶液浓度增大,跟钠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速率反而减小。这和学生已建立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形成矛盾,认知冲突油然而生。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更深刻了,即钠跟水的反应明显强于钠跟乙醇的反应。当乙醇溶液浓度提升时,钠跟乙醇的反应逐渐处于主要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内因——反应物的种类或性质,因此化学反应速率降低了。由于矛盾情境形成,造成了认知冲突,驱使学生深入思考,深化了所学知识。再如,在教学“乙炔”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质疑问难,来摸清学生对于乙炔的性质和制法是否已经掌握:试管中放进一小块碳化钙,再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出现的现象可能是什么?为什么?面对学生犹豫不决时,给学生设计问题台阶:有几种物质存在于试管中?反应比较容易的是哪两种物质?由此,学生的思路被打开:在同时存在三种物质CaC2、KMnO4和H2O时,难被氧化的是CaC2,但它跟水发生反应却比较容易,生成C2H2且被氧化,使高锰酸钾的紫色溶液褪色。这样学生对乙炔的制法和性质的知识得到了巩固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创造悬念情境,通过巧妙设置疑问,可让学生疑惑丛生,兴趣倍增,渐入学习的佳境。例如“盐类的水解”的教学,教师向学生发问:大家都知道,在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酸溶液显酸性;在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碱溶液显碱性。试问,正盐的组成中只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既没有氢离子又没有氢氧根离子,那么正盐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都显中性吗?学生难以直接回答,有了探究的欲望,增强了学习的驱动力。此时,我顺水推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用pH试纸分别测定三种水溶液硫酸铵、氯化钠、碳酸钠的酸碱度。学生在现象的观察中认识到氯化钠溶液显中性,硫酸铵溶液显酸性,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教师继续刨根究底设问:“硫酸铵、氯化钠、碳酸钠这三种盐溶液本身并不能解离出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然而氯化钠溶液显中性,硫酸铵溶液显酸性,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心中生成的疑惑,推动学生把精力集中在课堂上,并驱使学生深度思维,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根据教师的诱导,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剖析,盐溶液酸碱度不同的理由得到说明,学生建立了盐类水解的概念,牢固掌握了盐类水解的本质与规律。
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问题要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逻辑上存在一定的关系,即问题中所包含的化学情境要与学生已建立的化学概念原理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而这种内在联系又能让学生体验得到,但问题的答案既不存在于问题本身给予的信息情境当中,也不能从已有的经验或知识体系中获取,而是隐含在已知事物与未知事物的联系之中。结果,让学生在求知上出现了某种“困境”。学生只有经过苦思冥想探索,才能从它们的内在联系的分析之中寻求到问题的答案所在。这样,就生成了一种稍高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困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困境”不断破解,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和发展了学生思维。例如结合“硫酸氢钠和碳酸氢钠”,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有关酸式盐的水溶液酸碱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同样都属于酸式盐的硫酸氢钠和碳酸氢钠,硫酸氢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是不是都显酸性呢?这个设问虽然存在着一定些难度,但又能让学生发现到与已学习过的化学知识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深入分析讨论,让学生领悟到:电离和水解是影响酸式盐水溶液酸碱性的两个相反的因素,对于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而言,它们存在着不同的电离能力和水解能力。碳酸氢钠等弱酸的酸式盐溶液可忽略的因素是电离,弱酸的酸式盐溶液主要显碱性,硫酸氢钠等强酸的酸式盐溶液可忽略的因素是水解,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主要显酸性。这样,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求问题的欲望,进而推动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想象力在学习的众多能力中显得极其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讲,若没有了想象力,创造力则是无从谈起。想像一下,倘若凯库勒这样的化学家缺乏想象力,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又如何能快速推测出来;倘若化学家克劳特等缺乏想象力,又如何能研究出C60有似足球状的结构这一科研成果。所以,创造适当的开放性问题,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得到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也得到锻炼。例如结合铁的化合物教学中,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得到,但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很容易跟空气中氧气反应,最终氢氧化亚铁沉淀被氧化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所以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要让学生能够观察得到却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于是,我组织学生分析讨论通过怎样的实验设计降低氢氧化亚铁被氧化速度。结果学生提出了种种改进实验的方法。如①将几粒铁屑颗粒加进硫酸亚铁溶液中,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从而达到防止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被氧化的目的;②将溶解在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空气除掉,可通过加热办法;③硫酸亚铁溶液用新制的;④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可以将滴管头伸进硫酸亚铁溶液的表面以下;⑤滴加植物油在硫酸亚铁溶液的表面上,隔绝空气通过植物油层来实现等等。然后,我与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评价。许多学生认为硫酸亚铁溶液加热以后,虽然能赶走了溶液中的一些空气,却提高了硫酸亚铁溶液的温度,氧化速度会更加剧。最后大家看法达成一致,要配制硫酸亚铁溶液可以利用经过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再如,结合甲烷实验室制取实验,教师可以对选择实验药品、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发生的实验现象设计出诸多问题。譬如决定该实验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此实验中不选择纯氢氧化钠而取用碱石灰是什么缘故呢?甲烷在尖嘴玻璃管口燃烧时,产生的火焰不是蓝色的,而常常发出呈黄色的火焰,这又是什么缘故呢?要能够较顺畅地完成甲烷的制取应该怎样进行操作?或采用怎样的改进措施?教师及时点拨、启发某些知识局限,疏通探索问题时的思维障碍,引领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积极思考,深入分析、探究,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全面丰富的化学知识,而且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创造思维情境,是指先提供一定的信息或背景材料,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和联系已有知识来解决一些新问题。这类问题能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全面考查,尤其是创新能力。例如学习“原电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时,教师可以创造思维背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将石墨棒和铜片利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这样原电池就形成了。你能把电极反应式写出来吗?事实上,许多学生能够把负极反应式写出来,然而准确书写正极反应式却出现了困难。在某种意义上,学生创造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能否把原电池中正极反应式准确写出。既然石墨棒和铜片利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形成了原电池,这就说明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既然作氧化剂的不可能是氢离子和铜离子,则必定是氧气作氧化剂(氧化剂与钢铁的吸氧腐蚀中一样);由于稀硫酸显酸性,是电解质溶液,因此原电池中可把正极反应式写成:O2+4H++4e=2H2O (电解质溶液在钢铁的吸氧腐蚀中显碱性或中性)。所以,学生能否从钢铁的吸氧腐蚀中受到启发,决定了能否正确把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写出。原电池这一正极反应式学生没有学习过,但最后经过类比、分析、判断、模拟,还是成功地写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