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检查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

2011-04-13 09:07王若燕季圣肪
山东医药 2011年13期
关键词:肠病结肠镜肠系膜

刘 俊,王若燕,季圣肪,李 峰

(上海东方医院,上海 200120)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供应不足或静脉回流受阻所致相应肠道发生急性或慢性肠壁缺血性损害[1]。本病以腹痛、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易与某些下消化道疾病混淆而漏诊、误诊。2006年 9月 ~2010年 6月,我院结肠镜检查发现缺血性结肠炎 35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同期我院行结肠镜检查 11 700例,其中 35例诊断为缺血性结肠炎,并经临床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其中男 5例、女 30例,年龄 33~88岁、平均 61.4岁,50岁以上 30例 (占85.7%)。临床表现为便血 31例,腹痛 19例,腹泻 12例,恶心、呕吐 1例,发热 2例。在发病 72 h内行结肠镜检查,事先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字,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分型等特点进行治疗,在 2周 ~2个月后复查结肠镜,部分病例取病变黏膜活检。

1.2 方法 ①肠道清洁准备:检查前一晚 19:00服6片果导,检查当日早晨 6:00服用硫酸镁粉剂 50 g,然后饮水 1 000~2 000 ml,解便 4~5次后大便呈清澈淡黄色水样即可行结肠镜检查。有 2例急诊患者行温盐水低压灌肠后行结肠镜检查。②结肠镜检查:应用 Olympus CF-240及 CF-260型电子结肠镜,检查手法均为单人结肠镜插入法,遵循工藤進英教授“轴保持短缩法”进行操作。35例中 33例检查到回盲部,酌情在病变部位取 2~6块活组织做病理检查,无一例穿孔发生。

2 结果

2.1 内镜表现 ①一过型 33例(占 94%),轻度缺血性肠炎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黏膜下点状出血,并可见溃疡,溃疡多为纵形条状,沿结肠带分布,病变处与正常黏膜界限清楚。②狭窄型 2例(占6%),黏膜明显充血水肿、溃疡、糜烂出血,表面粗糙呈颗粒状,可见假息肉样改变及瘤样改变,肠腔明显狭窄,但病变肠段与正常黏膜界限清楚。35例患者中,除 2例狭窄型结肠镜未能通过降结肠处的病变狭窄段外,其余 33例均到达回盲部。病变发生在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处 15例,降结肠 11例,从脾曲至乙状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受累 5例,同时累及横结肠近脾曲及降结肠处 3例,乙状结肠 1例,未见累及升结肠及直肠病例。病变范围 5~50(20.2±12.7)cm。

2.2 病理组织学特点 病理学检查显示为非特异性改变,黏膜活组织检查可见水肿、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间质出血、局部上皮增生、纤维组织增生。

2.3 转归 全部病例临床治愈,20例在行结肠镜检确诊并经 2周 ~2个月的治疗后复查结肠镜,其中 1例在病变部位仍有轻度糜烂;19例内镜下黏膜“正常”,但活检病理仍有慢性器质性病变。

3 讨论

缺血性肠病多见于老年人,本研究显示老年女性发病率高于老年男性,动脉硬化是本病的常见原因。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累及肠系膜血管和(或)肠壁小血管、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容量下降、休克、血管痉挛及肠腔内压力增高均可导致缺血性肠病的发生[2,3]。有资料显示,口服避孕药可引起年轻妇女发生缺血性结肠炎,与服药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有关。一般病情均较轻,停药后可恢复[4]。

该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病变。常见病因为供应肠道血液的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发生栓塞、血栓形成,少部分因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或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发病部位以肠系膜下动脉供血的左半结肠最多见,常见累及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其次为结肠脾曲和左侧横结肠,肠系膜上动脉供血的升结肠和结肠肝曲少见。直肠由肠系膜下动脉及直肠动脉双重供血,所以较少发生缺血性梗死[5,6]。总结其镜下表现特征: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界线清晰,活检后黏膜出血少,纵形溃疡沿结肠带分布。另外,一旦缺血改善,其症状消失快,其病变黏膜恢复也快,如果在发病 48 h内即行内镜检查,更有利于鉴别诊断。

黏膜活检病理检查可见黏膜内间质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而微血管闭塞、大量纤维素血栓及含铁血黄素沉着等特征性的改变出现在黏膜下层;一般因取材表浅,其阳性率较低[7,8],故往往对诊断帮助不大,但有助于与其他肠病鉴别。

关于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近年来有增多趋势,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和人口的老龄化、发病早期即行结肠镜检有关。因缺血性结肠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症状、体征及病变黏膜变化较快,故早期内镜检查有助于确诊。

[1]姚宏昌.重视缺血性肠病并提高其诊治水平[J].天津医学,2008,36(4):241-242.

[2]Toursarkissian B,Thompson RW.Ischemic colitis[J].Surg Clin North Am,1997,77(2):461-470.

[3]Gandhi SK,Hanson MM,Vernava AM,et al.Ischemic colitis[J].Dis Colon Rectum,1996,39(1):88-100.

[4]Deana DG,Dean PJ.Reversible ischemic colitis in young women:Association with oral contraceptive use[J].Am J Surg Pathol,1995,19(4):454-462.

[5]陆星华,钱家鸣.消化系疾病诊断与诊断评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13-215.

[6]赵申,侯梅.缺血性肠病的病因及诊治[J].中国医药论坛,2006,4(9):40-42.

[7]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328.

[8]王为,周国华.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7,13(9):699-701.

猜你喜欢
肠病结肠镜肠系膜
结肠镜治疗前肠道清洁准备致水中毒一例报告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减轻结肠镜操作中腹痛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