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晓峰 张庆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畜牧兽医局 161021)
浅谈生猪饲养过程中猪瘟的防控问题
齐晓峰 张庆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畜牧兽医局 161021)
(1)猪瘟病毒毒力不断增强,典型猪瘟有抬头趋势。当前猪瘟病毒毒株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毒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致使典型猪瘟有所抬头,死亡率高。(2)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造成免疫抑制危害临床上常见猪瘟与蓝耳病或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猪流感等混合感染,现在继发感染最严重的细菌病是猪副嗜血杆菌病,主要是慢性心包炎导致猪只的死亡,此外还继发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巴氏杆菌出现了新的血清型,所引发的猪肺疫比较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弓形虫、附红细胞体和大肠杆菌病等。这些疾病都能造成机体的免疫抑制,干扰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3)越来越多规模化猪场免疫猪群产下的仔猪发生猪瘟。当母猪免疫水平低下时,感染强毒能引起亚临床感染,并可垂直感染仔猪,由于免疫耐受,用猪瘟弱毒疫苗给带毒仔猪进行免疫接种不会产生免疫效果,这是导致免疫猪群发生猪瘟的主要原因。疫苗免疫剂量不足,致使免疫抗体达不到保护水平。(4)带毒种猪是引发猪瘟的主要根源我国猪瘟的持续性感染是相当严重的。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妊娠母猪中带毒母猪表现为隐性感染,妊娠后可将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同时,带毒种猪也能经水平传播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健康猪只。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反复、交替进行,造成猪场猪瘟的持续性感染和长期存在,一旦有应激因素存在,就会导致猪瘟的爆发。先天性感染猪瘟病毒的仔猪产生免疫耐受妊娠母猪感染后,可经胎盘将猪瘟病毒传染给胎儿,使其所产下的仔猪发生先天性感染,出现免疫耐受,对猪瘟疫苗的免疫不产生免疫应答,并且这种猪终生带毒长期向外排毒。如果当作后备种猪进行培育,则会形成新的带毒种猪群,形成新的恶性循环。
(1)高密度的长期反复的接种猪瘟弱毒疫苗,使猪只不断地受到刺激,易导致产生免疫麻痹,疫苗弱毒会不断地通过机体,在猪场内反复循环,引起病毒毒力逐渐返强。妊娠母猪最好不要使用猪瘟苗,虽然毒株对母体和胎儿都没有影响,但是病毒通过母体一代代的传下去,病毒返祖,毒力增强,长期下去,就会存在隐患。(2)超前免疫可以解决仔猪慢性猪瘟的问题,但不可长期使用,在解决慢性猪瘟的问题以后,就应改为常规免疫。长期采用超前免疫也可导致仔猪产生免疫耐受,当对其进行二免时,仔猪对疫苗的免疫反应也会大大的降低,抗体上升的慢,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1)慎重引种,严格检疫。实行"全进全出"的隔离饲养制度。(2)加强疫病监测,对种猪、生产母猪可每季度检测1次猪瘟免疫抗体,每半年监测1次猪瘟病毒抗原,检出阳性猪,立即淘汰,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净化猪场。(3)预防接种。①猪瘟的免疫接种:猪瘟活疫苗(脾淋源)疫苗:脾淋苗可用于猪瘟的加强免疫与紧急预防接种,效果优良。小猪每次肌注1头份,大猪肌注2头份,4d产生免疫力,保护期为18个月。猪瘟兔化弱毒细胞疫苗:通常可4倍量进行免疫接种,其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更好。推荐的免疫程序:仔猪:25~30日龄进行首免,每头按4倍量肌注细胞苗;60~65日龄进行二免,每头肌注脾淋苗2ml。后备种猪:购入后观察3d立即补注疫苗1次,每头肌注脾淋苗2头份;配种前10d每头肌注脾淋苗2头份,加强免疫1次。后备母猪:最好在发情配种前1~3个月内完成免疫,不要在接近发情期免疫,因为疫苗反应有可能影响发情,比如推迟发情期。生产母猪:产后10~20d免疫1次,每头肌注脾淋苗2头份。妊娠母猪:不清楚疫苗是否对胎儿产生影响。如果用疫苗,最好先作试验,无不良反后再大群应用。种公猪: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每头肌注脾淋苗2头份。(4)做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免疫接种。免疫抑制性疾病能损害猪体的免疫系统,干扰猪瘟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在防控猪瘟时也要同时把免疫抑制性疾病控制好。对种猪群,只要把伪狂犬、猪瘟、口蹄疫、细小病毒苗(注射3次,则终生免疫无需再接种)这几种疫苗免疫好即可,不要接种过多的疫苗造成免疫麻痹。蓝耳苗根据实际情况接种,并要防止对猪瘟疫苗的干扰。(5)除猪瘟以外,很多病毒性疾病都是可以通过饮水或饲料加药来达到预防的目的的。通常使用的药物有板蓝根、溶菌酶、黄芪多糖、泰乐菌素、干扰素、葡萄糖粉等,通过使用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提高抵抗力的药物来抑制病毒和细菌,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免疫机能,能有效预防控制病毒病及其继发的细菌感染。
(1)封锁发病猪舍,全面彻底地清圈消毒。对于发病猪舍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猪只,对其进行高倍量的猪瘟疫苗接种,仔猪每头12ml(细胞苗),中猪每头16ml(细胞苗),大猪每头20ml(细胞苗),同时可注射转移因子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2)隔离病猪,病死猪及其粪便和污染杂物一律无害化处理,严禁倒卖病死猪只。
(2011–05–31)
S858.28
B
1007-1733(2011)07-00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