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山加减小柴胡汤治疗发热验案

2011-04-13 08:21
世界中医药 2011年2期
关键词:李老小柴胡少阳

张 雷 管 洪

(锦州市古塔区中医院中西门诊部,121000)

李寿山加减小柴胡汤治疗发热验案

张 雷 管 洪

(锦州市古塔区中医院中西门诊部,121000)

发热/中医药疗法;小柴胡汤;@李寿山

李寿山教授,现为大连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李寿山教授认为发热无外乎外感与内伤。外感发热遵仲景之理,邪入太阳,可用汗法,解表之热;邪入阳明,可用下法,解里之热;邪入少阳,既无可汗之表,又无可下之里,只有和解其表里为贵。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而设,乃仲景诸方中“和方之最”,亦为邪入少阳发热之法门。柯韵伯将本方喻为“少阳机枢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方中柴胡透达少阳半表之邪,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郁热,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佐以党参、大枣益气补中,甘草调和诸药为之使。诸药配伍,共奏和解少阳之功。主治热入血室、邪入少阳等发热症。李老行医60余年,学验俱丰,用药独具匠心,尤擅长应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成为其弟子,受益匪浅,现撷其小柴胡汤治疗发热验案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小柴胡汤治疗热入血室之发热

病案1:患者某,女,32岁,2002年1月3日初诊。主诉:经期受凉,往来寒热10天余,入夜谵语3日。现病史:患者月经期受凉,鼻塞,恶寒,周身酸痛,西医抗炎治疗10天效果不明显,近3日入夜出现谵语现象,经介绍求诊于李老。刻诊:往来寒热,(体温38.3℃)胸胁苦满,咽干口苦,纳呆,入夜谵语,白天如常,二便正常,月经淋漓10天未净,经色紫红。舌红,苔薄,脉弦。辨证:热入血室之少阳证。治则:和解少阳。处方:柴胡20g,黄芩15g,姜半夏10,党参15g,甘草10g,姜枣为引,水煎服3剂。服药3剂后,热退(体温37.3℃)寒除,月经净,诸证消失,再进3剂巩固疗效,至今未复发。

按语:“热入血室”是指妇女感受外邪,适值月经来潮,邪热与经血相搏,邪正交争,不得外解,阻于胞脉,因而出现“热入血室”证。李老遵《伤寒论》149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又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故用和解少阳法取效。

2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瘀滞腠理之发热

病案2:患者某,男,45岁,已婚,工人。2004年6月5日初诊。主诉:外伤后低热1年余。现病史:患者2003年高空摔伤住院治疗,好转后出现乍寒乍热,诊断为“脑震荡后遗症”,西药治疗无效,笔者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好转,但久服无效,经介绍求诊于李老。刻诊:入夜寒热往来,体温在37.8℃上下,下肢酸软,头晕目眩,口苦,大、小便正常。舌淡暗,苔薄,脉沉弦略涩,体温37.8℃。辨证:瘀血停滞,腠理气血失和,缠绵不愈之脑震荡后遗症发热。治则:化瘀行滞、疏通血气。处方:柴胡15g,黄芩15g,姜半夏10g,党参15g,桃仁15g,红花10g,荆芥10g,当归10g,甘草10g,姜枣引,水煎服,1日1剂。服药3剂,热退为37.3℃上下,恶寒愈,口苦、头晕、下肢软好转,上方增减服至20余剂痊愈,至今未复发。

按语:外伤后低热日久者,多为血瘀致热,用活血化瘀方剂不效者,少用血药,而用小柴胡汤加味。李老取《血证论评释》“瘀血在腠理,则营卫不和,发热恶象。腠理在半表半里之间,为气血往来之路。瘀血在此,伤营气则恶寒,伤卫气则恶热,是以寒热如疟之状,小柴胡汤加桃仁、红花、当归、荆芥治之”之理,临床用之病愈。

3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风热疫毒之高热

病案3:患者某,男,5岁。2004年3月5日初诊。主诉:腮颊漫肿坚硬焮痛,高热不退10天余。现病史:患儿腮颊漫肿坚硬,高热不退,西医诊断为“腮腺炎”,应用银翘散、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数日不效,经介绍求诊于李老。刻诊:患儿腮颊漫肿坚硬焮痛,高热(39.8℃上下),喜饮水,二便正常。舌红,苔薄黄,咽喉红肿,脉象浮滑数,体温39.8℃。辨证:风热疫毒,循阳明、少阳经上攻头面,气血壅滞之腮腺炎发热。治则:化瘀行滞、疏通血气。处方:柴胡5g,黄芩5g,姜半夏2g,生石膏15g,板蓝根10g,大青叶10g,金银花12g,赤芍6g,甘草2g,姜枣引,水煎服3剂。服药1剂,热退为37.3℃,服药3剂,腮颊漫肿焮痛消失,续服3剂巩固疗效。

按语:本案以腮颊漫肿坚硬焮痛,高热不退为主,多属风热疫毒,用清热解毒方而不效者,用小柴胡汤加味治之。李老认为腮颊循行于阳明、少阳经脉之部位,多为阳明、少阳邪热闭郁之证,故《伤寒论语译》仲景云:“阳明中风……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柴胡配黄芩有向导之功,引领清热解毒药直入少阳、阳明两经,解除郁闭之热毒。

4 柴胡桂枝汤治疗寒湿内蕴之低热

病案4:患者某,女,38岁,已婚,农民。2005年8月10日初诊。主诉:低热3年余。现病史:患者2002年无名原因低热(体温在37.5℃上下),经西医多次检查,未能确诊。笔者曾用青蒿鳖甲汤、补中益气汤等方均无效,经介绍求诊于李老。刻诊:每天午后微寒而热,且头晕目眩,肢体酸痛,胸脘满闷,口苦,恶心,纳差,大便软,小便淡黄。体温37.8℃,舌红苔白滑,体胖而干,脉弦细。既往史:肝炎、慢性胆囊炎。辨证:邪郁少阳,枢机不利,兼有寒湿久留肌腠,缠绵不愈之无名原因低热。治则:和解表里。处方:柴胡15g,黄芩15g,姜半夏10g,桂枝15g,白芍20g,党参15g,甘草10g,姜枣引,水煎服,日1剂。服药3剂,肢节痛减,脘腹痞满见舒,但午后微寒低热如故。继服5剂,热减(37.3℃),恶寒愈,疲劳时偶有低热,口干,休息片刻即退。原方增减服至20余剂痊愈,至今未复发。

按语:长期低热而不愈者,多属内伤,或阴虚,或中气弱。然此患者曾服养阴清热,甘温除热诸方而不效者,非内伤可知。证见胸脘痞满,口苦恶心,头晕目眩,实为少阳之候。微寒而热,肢节酸痛等症,乃寒湿久郁肌腠之证。故投以柴胡桂枝汤两解之法,使少阳得和,寒湿得解,而获痊愈。

(2010 -06 -17 收稿)

猜你喜欢
李老小柴胡少阳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机制
童心童画
《三千年》
探访抗美援朝老战士
我的高寿跟我从事的工作有关
常少阳
朝医太极针法治疗少阳人失眠60例临床观察
做个“养心家”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
ERK2和PI-3K在小柴胡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