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章
(洪泽县新区中学江苏洪泽223100)
化学课堂上开展野自主学习冶的探索与实践
姚永章
(洪泽县新区中学江苏洪泽223100)
为了适应新课改精神,在化学教学中全面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自主学习”,通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自主学习”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和体会。文章从三个方面来谈自主性学习的:自主学习的含义和实质;初中化学“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和特征;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
化学;课堂;自主;探索;实践
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是学生能动而复杂地对人类化学经验的再认识的过程。化学学习的方法是学生为实现化学学习目的,完成一定的化学学习任务所采用的有意识的、合乎逻辑的一系列活动方式和途径。
为了适应新课改精神,在化学教学中全面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我们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自主学习”,通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自主学习”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和体会。
所谓“自主学习”,是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化学“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通过自主学习,除让学生掌握大纲规定的知识技能外,还应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发展精神、自我完善意识,成为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主体。
1.初中化学“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
(1)指导预习、讨论交流。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让学生有目的地看书,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共同讨论,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
(2)定向思维、实验探索。选择核心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特别是让学生设计探索性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创造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3)导学导议、归纳新知。在实验探索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开展讨论,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掌握重点。
(4)巩固应用、反思质疑。设计跟学生联系较密切的问题、练习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引起对知识的反思,提出质疑。
(5)课外延伸、自主发展。通过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做课外实验,以期获得对化学学习的不同经历和体验。
这只是一般结构,具体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2.初中化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1)自主性特征。它是“自主学习”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而是自主性的探索,学生能够按自已的方式学习化学知识、体会化学原理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是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落实的重要标志。
(2)民主性特征。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不再是做报告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甚至争论,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过程性特征。“自主学习”的化学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4)应用性特征。新大纲把知识的应用和学知识提到同样重要的地位,选取学生周围熟悉的事例理解化学概念、建立化学模型;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它,让学生感到化学知识真正有用。
(5)创新性特征。“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每个学生都是探索的主体,具有创新精神。每个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都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思维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点
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就是要求教师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即教师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要更新教学观念,教师首先要树立主体的学生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构建过程。
知识不同于实物,可以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例如公式、规律,必须由学生自己来构建,并且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因此摒弃过去那种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接收器,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学生观,树立主体的学生观。其次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讲话指出:“学校和教师在精心培养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等待人,更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品质,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所以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做得更好。在学识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不再是传统的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了,而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生也有自己的专长,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加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是实施“自主学习”的途径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应当改变过去那种演示实验多于学生实验的状况,积极地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实验”等形式代替“独角戏”式的实验模式,把总结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新知,品尝成功的喜悦。
化学教学的实践性还体现在化学概念的形成、化学模型的建立以及化学习题的设计都应取材于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归纳形成理性思维,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动机和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核心
学生的学习是由动机激起和推动的,它直接影响到自主学习的水平、进程和效果。学习兴趣是内部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的意识,主动发展的精神,必须把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动机和兴趣放在首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首先教师应了解青少年的一般心理特点,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其次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能抓住重点,尽快掌握化学的思维方式,进人化学的“境地”。第三让学生在探索新知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第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化学的实用性,培养学好化学的动机。
4.讨论、质疑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
要解决过去模式中那种单纯灌输、严重束缚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解放学生的双眼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去实验、解放学生的大脑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去讨论交流,解放学生的身心去自我实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008-0546(2011)10-0046-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