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后民生新闻时代”突出重围
——以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夜线》为例

2011-04-13 06:51:10
关键词:提质时段民生

陈 曼 邹 捷

(1,2. 长沙电视台 政法频道,湖南 长沙 410015)

民生新闻,是指以城市市民为目标受众,以社会新闻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闻传播样式。这种新闻样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西方大众化报业时期。在我国,最早提出“民生新闻”口号的是创办于2001年的《晶报》。当时这份都市报明确宣称“以民生新闻为特色”,可操作者提出的这一名词带有更多的宣传内涵,并未给它进行具体的概念界定与阐释。如今,民生新闻早已成为各类媒体上的一种常态现象,受到上至决策者、下至从业者的一致追捧。民生新闻的发展无论对于媒体自身形象的提升,社会民主进程的推动,乃至公民社会的建构,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从《南京零距离》诞生以来,全国各地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便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比如《绝对现场》、《民生大参考》、《晚间关注》、《新闻坊》、《第一时间》、《政法报道》、《都市1时间》等。

电视民生新闻在争议声中一路走来。虽然电视民生新闻滥觞者——《南京零距离》制作总监当初满怀信心地认为,民生新闻通过报道民众的日常生活,力图呈现普通而真实的人们充满质感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体验,让新闻变得既好看管用又具有生活所赋予的厚度。然而,随后的民生新闻实践所呈现的“剑走偏锋”趋势——不仅《南京零距离》一个栏目,几乎所有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显示了民生新闻有着与生俱来的、同社会新闻一样难以割舍的“劣根性”:低俗与猎奇。在收视率的挤压下,有的电视民生新闻逐渐滑入“黄色新闻”的泥淖,走在新闻“娱乐化”之路上。为了收视率,记者竭尽所能变换招式,以主观意识片面解读新闻事件,使得新闻事件本身的逻辑力量被淡化,甚至被异化。这对于传媒公信力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虽然与同频道其他栏目相比,民生新闻的收视率尚可,但巅峰时期已过,收视率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从《南京零距离》在苏州地区的收视率由开始时的20.3%降至现在不到10%便可见一斑。同时,观众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评价也由当初的狂热转向冷静,充满感性的赞捧让位于深刻的理性剖析,一些批判意识较高的观众甚至对民生新闻存在的合理性及其道德倾向表示质疑。由此,“后民生新闻时代”开始了。

一、背景

《夜线》是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自办的一档全自采晚间新闻栏目,其前身是老牌知名栏目《非常目击》,目前总时长为82分钟。自2007年4月创办以来,历经数年发展,如今《夜线》已经成为长沙新闻界的一个名牌新闻栏目,收视率长期稳居长沙晚间次黄金时段自办类节目中的头把交椅,甚至在全国电视新闻界都有着不小的知名度和号召力。从客观环境上分析,《夜线》从创办之初到现在一直相对处于弱势,“天时、地利、人和”可谓无一有利。

先看“天时”。《夜线》所处时段乃各大电视频道所必争之地,不仅必争,而且是“屯重兵”相争。湖南省会长沙本就是媒体集中之地,而湖南作为全国电视产业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长沙各媒体之间的竞争惨烈异常。电视新闻栏目的竞争尤其如此,各大媒体纷纷将优势兵力投入其中,以期能从中分得一杯羹。可以说,长沙的电视新闻界俨然已经进入“群雄逐鹿”的“新闻战国时代”。横向上,除去央视和其他省级卫视,仅省会各电视媒体中,次黄金时段的自办新闻(含专题)栏目就有《晚间》(湖南卫视,2008年停播)、《约法三章》(湖南都市频道)、《帮助直通车》(湖南公共频道)、《红尘惊奇》(长沙女性频道)等;纵向上,长沙政法频道作为以民生新闻立台的纯新闻类频道,各档全自采类新闻栏目更是各个时段极富竞争力的品牌,在频道内,《夜线》前有《政法报道》和《情动八点》,后有《方圆之间》和《X档案》,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无论是纵是横,《夜线》都处于四面合围之势。同时由于当时的《非常目击》(《夜线》前身)早已江河日下,留给即将出生的《夜线》的只有陈旧的操作理念、老化的管理模式、不断下滑的收视率以及日渐流失的观众群。创办初期的《夜线》可谓是“内忧外患”。

再看“地利”。由于覆盖面受限,与其他省级电视媒体等竞争对手相比,《夜线》在题材的来源、外采的跨度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最后看“人和”。同样由于财力物力有限,相比于其他省级电视媒体等竞争对手,《夜线》在人才的引进和数量上都处于相对弱势。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劣势有时也能成为优势。笔者认为《夜线》之所以能成功,在客观上有三大优势。有趣的是,这三大优势概括起来同样也是“天时、地利、人和”。

先看“天时”。《夜线》所处的九点至十点时段正好进入观众的安静收看期,人们在吃完晚饭、做完家务、散完步后,会有较长的时间窝在沙发上,这为观众较好地接受大块信息提供了前提条件。正是这个前提条件成为《夜线》创新和改革的方向,也为其个性化路线的成功打下基础。

再看“地利”。长沙各类新闻栏目为了留住观众,都绞尽脑汁、费尽心力地为观众提供丰富的新闻大餐。久而久之,观众的欣赏水平和挑剔程度都与日俱增,他们在对节目质量优劣的甄别上更是有了质的飞跃。如前所述,虽然《夜线》面临空前的竞争压力,但这也为《夜线》提供和培养了一群懂新闻、会挑剔的高水准观众。而这样一个高品质的受众群体成为《夜线》诞生、创新和日后改革提质最深厚的“土壤”。

最后看“人和”。虽然在人才的数量和引进上与其他省级电视媒体等竞争对手相比还有着一定的差距,然而《夜线》却胜在人才的质量和培养上。《夜线》有一套很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独特的训练和培养模式,很多有潜质的“好苗子”都在日后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主力记者。《夜线》也很注重人才梯队建设,从核心骨干、主力、潜力熟手到新手,每一层梯队都有相应的培养和激励机制。这样的人才培养体系有两大好处:第一,由于从栏目内部培养,因此这些采编人才对于栏目的风格定位和新闻理念的适应性强,而且通过梯队建设,这些风格和理念会更加根深蒂固;第二,这样的自我培养模式不仅可以降低人才引进成本,还可以源源不断地自给自足高质量人才,不用担心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正是这样一批批高质量的采编人才为《夜线》长期的繁荣提供了持续有力的动力支持。

二、理念

那么,《夜线》究竟走的是一条怎样的新闻之路?到底是什么独特的新闻理念让《夜线》能够在这“新闻战国时代”杀出一条血路?

通过全面的分析研究和反复的实践论证,《夜线》果断地摒弃传统的民生新闻表达方式,大胆地选择了以“人物”为叙事重心,以“现场”为表达方式的“民生新闻个性化”之路。

从时段上分析,在九点之前的时段,其他新闻节目早已对各类新闻事件连篇累牍地进行过报道,观众对这些大量的零散信息已经失去兴趣。从某种程度上说,九点至十点的时段与之前的时段相比,在新闻的时效性和关注性上都明显处于劣势。正基于此,《夜线》做出以“人物”为叙事重心的大胆选择。栏目规定每条稿件至少要有一个个性鲜明的中心人物。这个人物就是整条稿件的“灵魂”,稿件的叙事也围绕这个中心人物展开,从人物的角度来讲述事件的始末。这样一来,无论该新闻事件之前有没有被报道过,《夜线》独特的表达都会给观众一个全新的解读和感受。

从受众上分析,传统的表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水准观众的要求,于是《夜线》适时推出以“现场”为主的表达方式。在坚持以人物为叙事重心的同时,栏目要求记者注重营造和记录现场,通过“现场”叙事展现和推动矛盾的发展;同时注重减少配音的比例及其叙事功能,有意加重“现场”的分量和叙事性。精彩的现场画面和紧凑的叙事情节对于早已厌倦“八股文”式表达方式的观众而言,无疑是颠覆性的感官享受。

从收视上分析,虽然收视率不能说明一切,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节目内容是否为受众所接受。由于《夜线》的前身《非常目击》收视率不断下滑,因此要重新赢回收视率和观众是非常困难的。然而自从《夜线》推出以来,初期的收视率就一直很稳定,迅速从之前的排名中游蹿升到省内同时段自办节目的前三甲。这说明,广大受众对于《夜线》的“民生新闻个性化”的尝试是认可的。具体到收视曲线上,往往收视的爬坡和峰值都出现在现场精彩、人物个性鲜活的时段上,这也充分证明《夜线》所坚持的新闻方向是正确的。

三、提质

经历了早期的生存期,伴随着创新版块的持续开发,《夜线》顺利度过了快速发展期和稳定期。然而,随后《夜线》也第一次陷入发展的“瓶颈期”:首先,尽管《夜线》不断在收视上“摧城拔寨”,可遗憾的是一直没能形成属于自己的强势品牌。其次,一些小型突发事件、家长里短以及情感纠葛的题材开始更多地出现在《夜线》中,记者在操作题材时渐渐出现片面追求火爆现场,而对人物的刻画流于表面的反常现象。第三,《夜线》的持续创新能力开始下降。之前的一些拳头版块,比如《麻辣教室》、《行走的心》、《绝对不可能》、《真假实验室》等都因为题材和创新能力的限制而渐渐难以为继。同时由于没有新的版块继续补充,《夜线》开始出现“当天无重头”的尴尬局面。

强烈的危机感和生存压力让频道和栏目的管理者开始意识到绝不能继续“躺在过去里睡大觉”,否则只能是坐以待毙。因此,《夜线》开始思考“要如何提升自己的格调和品位,树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并尝试提质改版。

首先,《夜线》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在时段和受众上,根据相关统计,在《夜线》所处的晚间次黄金时段,最受欢迎的节目是电视剧。现在的观众早已对单纯的火爆现场提不起兴趣,与六点档打开电视看新闻不同,口味挑剔的他们更期望在这个时段看到情节跌宕、制作精美、视角独特、评论精到的节目。在收视上,以往在《夜线》常出现的两类题材——小突发事件如车祸、火灾等,以及一些市井的鸡毛蒜皮、家长里短以及情感纠葛,收视率明显下滑。相反,一些有深度、有人物、有情节的佳作在收视上的表现仍然坚挺,几乎都处于爬坡或是峰值。如此看来,这两类题材在收视上已经成为制约栏目发展的绊脚石。

由此可见,讲故事才是这个时段的王道。时任长沙政法频道总监傅冠军曾经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将《夜线》比作一家饭店的话,那讲什么样的故事就相当于给饭店定了什么样的口味。”于是,《夜线》很快作出了很多重大调整和有益尝试。

(一)提质改版后的《夜线》将情感题材大幅压缩,家长里短类题材逐渐淡出屏幕,改变之前为迎合某些观众的低级口味而盲目追求激烈现场的错误理念,转而打造有担当、有责任的记者形象和栏目品牌。

(二)提质改版后的《夜线》脱离了原本民生新闻中较为常见的伤痕新闻的藩篱,将主要视线从之前经常关注的车祸、火灾等突发类报道,转移到表现人物命运、展现人物性格的故事类题材上来。

(三)提质改版后的《夜线》确定了新的选题标杆——“四戒”。一是戒偏,即不得偏离主流情感,不得偏离主流价值取向,不得偏离主流情趣,倡导和谐、向善、温暖、正义。二是戒俗,即不得操作庸俗、低俗、恶俗类题材。题材一俗,格调自然不高,因此禁止“媚俗”实为题材选择的重中之重。三是戒作秀。如今以作秀博出名的炒作现象越来越多,如凤姐、芙蓉姐姐。而各种媒体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目标。有的媒体为了“媚俗”,甘愿成为其作秀炒作的工具,这种互相依存甚至成为某些媒体赖以生存的方式,而这样做的灾难性后果就是吸引了眼球而丧失了格调,顾到了眼下而失去了未来。实为得不偿失之举。四是戒假。在很多情感类节目中,编导为了营造现场、制造轰动效应而不惜作假摆拍现场,如跳楼、跳桥等惊险场面。新闻的首要原则是真实性原则,失去真实性就不称其为新闻了,如此做法,实在不该。

(四)提质改版后的《夜线》重新设定以独特视角关注民生,寻求鲜活和生活化的表达方式,强调记者的角色扮演意识,走差异化和特色化路线的全新方针。具体而言,就是实行以第一现场叙事,以人物性格诊断为坐标,以表达情绪为主要手段,以关注人物命运为操作重心的全新创作模式。针对每一条稿件,站在人性的高度,宣扬人与人之间的真性情,追求世间百态绽放出来的真善美,以故事中的温暖感染人,以情节中的向上与不屈鼓舞人,让观众乐于沉浸于节目中,与节目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同时也很好地实现电视作为传媒工具的舆论引导功能。如果把之前追求车祸、火灾等突发类短、平、快的新闻报道方式比作“刀锋”,那么改版后的《夜线》作出了另一种选择,那就是“心弦”——一根撩动普通人心灵最深处温暖的、张扬真善美的“弦”。

(五)在《夜线》不断提质的同时,记者要率先转型。提质改版后,《夜线》对记者的定位就是做好“三者”,即记者、思考者、智者。记者是做好历史的记录者;思考者是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时代和社会进行思考;智者要有勇有谋,外圆内方,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去完成记录和思考。

(六)还是将《夜线》比作一家饭店,有了基调就相当于定了口味。然而要树立口碑,还必须有令人难忘的招牌菜才行。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提质改版后的《夜线》在打造版块方面进行了革命性的尝试。首先是栏目接连推出了《帮得007》(带调查性质的帮助类节目)、《绝对体验》(体验真人秀节目)、《大家来找“查”》(现场测试类节目)、《边缘对话》(刑案类现场对话节目)等常设版块,使《夜线》每天的“菜单”上都有了“招牌菜”。除了“招牌菜”,一家好的饭店还要有适应不同时节推出的“时令热销菜”。而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栏目,则应该不断有好的阶段性策划。这类策划形式灵活,并非常设,可以根据收视反映和题材资源多寡来决定档期和时长。同时这类策划题材可以是对一段时期热点的持续关注,也可以是对某一类题材的归类打包,还可以是对某一重大事件的深度追踪解析。这类策划操作性强,机动性高,社会反响大,可谓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新闻特种部队。《乡村里的新鲜事》(典型的题材打包类策划)、《我是拳王》(一档将民间活动和时效热点完美结合的暑期策划)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样,提质改版后的《夜线》在节目构成上就形成了“招牌菜+时令热销菜+日常菜”,即“常设重头版块+阶段性策划+故事人文化的常态新闻”的良性模式。

猜你喜欢
提质时段民生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2:22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河北画报(2020年21期)2020-12-14 03:16:16
为城市提质而歌
西江月(2020年1期)2020-01-19 01:17:50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18
四个养生黄金时段,你抓住了吗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23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26
傍晚是交通事故高发时段
分时段预约在PICC门诊维护中的应用与探讨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