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淡安对经络腧穴学的学术贡献研究

2011-04-13 02:27:59杨春冰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经穴腧穴经络

杨春冰,王 杰

(1.山西省太谷县人民医院,山西 太谷 030800; 2.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3)

承淡安先生是近现代著名中医针灸学家、教育家,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这些留存后世的著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先生毕生学术贡献的凝结。其一生著作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共有11部,据考《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未载的著作尚有15部,其中译著5部[1]。笔者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先生对经络腧穴学的学术贡献。

1 对经络学的贡献

承谈安先生对于经络理论的认识,尤其是其在临床中应用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早年时在当时西医实证思想和取缔中医思潮的影响下,先生对经络学说的治疗作用曾采取了避而不谈的态度。其在1957年《中医杂志》第一期发表的《关于针灸界应该首先学习研究经络学说的意见》一文中这样说:“明知经络学说有真谛,但怕遭时忌物议,畏而不谈,也采取些新学说迎合时宜……现在回想,实不应该。”后受日本针灸学术发展的影响,一度比较推崇神经生理学说,以神经分布为基础阐释针灸效应,将针灸的疗效归纳到神经所引起的兴奋、制止、诱导等方面。先生最可贵之处,就是不断探索,坚持否定与自我否定的科学发展态度。他发现经络问题不能以一种或几种现代科学理论阐释清楚,应结合中医理论、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知识来分析认识。先生对经络学说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经络学说是古人对人体特定部位特定联系的一种解释,虽有一定局限性,但具有客观存在性,不能单纯从生理学、解剖学角度去认识。②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中医学术的基本学理,是建立在营卫气血和阴阳五行基础上的。营卫气血的循行路线即经络,经络不但为营卫气血的循行道路,并且对其所管辖领域内的组织、脏腑、器官等的新陈代谢以及生长等生理现象,都有调整平衡、补给缺损等的关联。正由于经络这样的一个主要作用,所以能够治疗百病,决定预后[2]。③经络理论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石。先生论曰:“经络学说数千年来一直是针灸疗法的指导原则。就是今天,尽管经络学说运用较少,但是我们在临床应用和医疗法则上,还是以古人的经验纪录为依据,基本上也就是没有脱离以经络学说为指导的范畴。所以说经络学说是针灸医学的理论基础中之重点基础。因此,我们针灸界就不能不把学习研究经络学说作为首要之务。”④经络理论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先生通过研究《内经》并结合现代的一些研究成果,认为经络是人体的生理基础,脏腑病变必然会在相应经络中有一定的反应,从而可以为我们的诊断提供帮助。⑤经络理论是针灸治疗的重要指导理论。疾病就是由经络不调以及营卫不和引起的,也就是说如果部分经络失去平衡,而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承淡安称之为自然良能)又不能及时帮助调整,人体就可能出现病候。如果能根据疾病性质、症候认清病发于哪条经络,就可在相应经络上选择与病候性质相关的穴位进行刺激,帮助人体的自愈性能发挥出修补、调整作用,疾病就可得愈。若不循经络、不检穴位,一味地乱刺乱扎,是很难收效的,甚至还会延误病情。其次,他认为由于脏器与经络的联系不是一一对应关系,通常一条经络同时联系几个脏器,而同一个脏器又常有许多经脉通过,所以,在临床中既可以运用本经上的腧穴来治愈本脏腑疾病,必要时又可选用他经上的腧穴来治疗本脏腑病变。这就需要以系统的经络理论为指导,并在诊断时仔细辨别病变之所在,才能随机应变,得心应手[2]。

2 对腧穴学的贡献

先生在腧穴学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为经穴的正确定位和针灸学术传承带来了极大的益处,成为中西医学融合汇通的一个典范,至今仍极具现实意义。

先生认为腧穴来源于古人的生产生活实践。在《针灸精华·经穴常识问题》中提到“古人从自身疾病中,或按或压,发现能减轻痛苦之刺激点,利用机械火灸之戟刺,达到病痛之轻快。因名此戟刺点为穴。”并从作用、部位、经络三个不同角度对腧穴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穴者,为调整或预防脏腑百骸各种组织发生病变时之刺激点”;“所谓孔穴,亦称经穴,为人体之外表,被定之针治或灸治之刺激点”;“所谓穴,又称孔穴,是针灸施治的一定的部位。它分列在经络的上面,故称为经穴。”[2]

先生认为经穴难明,是造成针灸之所以隐晦不彰的首要原因。先生钻研古籍同时借鉴现代医学知识做了大量考证工作,厘定了腧穴位置,实现了他“用科学方法整理之,每穴必注明解剖,可知穴道之内容,冀知经穴之构成”的宏愿。将西医解剖学的知识与中医腧穴定位联系在一起,考察每个腧穴的部位和解剖,先生是中国第一人。有人评价先生“对于腧穴精确化研究的工作是继王惟一厘定铜人图经后中国针灸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3 经络腧穴主要著作

3.1 《铜人经穴图考》

该书由承淡安与谢建明合撰,由中国针灸学研究社于1936年出版。该书首先附了6张宋天圣五年(1028年)十月制的铜人腧穴像和6幅“日本帝室博物馆所藏脏腑铜人”像。书籍主体部分由铜人针灸经、经穴考证、穴脉考证、附图4部分组成。其中铜人针灸经系七卷本《铜人针灸经》,编者“以铜人像历时久而经穴模糊,只能作为考古之物,又以针灸经之不可泯灭”,故刊《铜人针灸经》于铜人像之后以存其真。而七卷本《铜人针灸经》系由《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改编而成,而非《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可见当时承淡安是将《铜人针灸经》误作《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了。第二部分经穴考证只录十四经经穴部位,该部分是由谢建明参考多书而成。第三部分穴脉考证载“阿是穴考”等12篇。据谢建明的编辑后记,该部分也采自“先贤之作”。第四部分附图由“十四经新旧腧穴合参图”(28幅)及“取穴手术图”(15幅)两类图组成。

3.2 《经穴图解》

《经穴图解》由中国针灸研究社于1951年出版。该书是承淡安为爱好针灸治病术的学者解决找寻经穴的困难而著。该书主体部分没有文字,只有图片,图片分为三类:经穴骨骼图、各经分段图、分段经穴照片。其中各经分段图是山崎良斋所著,山崎良斋原书的部位分寸与我国经穴部位有所差异,承淡安在制图过程中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仿其式而改正。由于该书以解决找寻经穴困难为目的,因此忽略了与腧穴定位较少直接关联的经穴神经图、经穴血管图,而突出了对腧穴定位具有重要意义的骨骼图。经穴干路应按头、躯干、手、肘、膝、足等部位循行。全书共载图59幅,其中经穴骨骼图17幅,各经分段图18幅,分段经穴照片24幅。

3.3 《校注十四经发挥》

1936年3月,先生把从日本购回的滑寿著《十四经发挥》校注后,取名《古本十四经发挥》,由中国针灸研究社公开出版发行。后经过整理于1956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更名《校注十四经发挥》。1957年,先生的笔记中尚在考虑对此书加新注,惜未果。《十四经发挥》是一部最早以文字系统注释经络腧穴的专著。该书考证十二经303穴(两侧共606穴),任督二脉单独的51穴共354个穴位名称,将十二经与任督二脉合称十四经。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卷上为手足阴阳流注篇及骨度尺寸图,卷中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卷下为奇经八脉篇。经先生校注,奠定了对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腧穴准确定位的基础,学术价值极高,“学中医者不可寝馈此书也”。

综上所述,承淡安先生是近代中医针灸集大成者之一,先生于1957年因病辞世,除了先生的存世著作外,系统研究先生学术思想的文献并不是很多。本研究着眼于先生对经络腧穴学的学术贡献,深入研究先生的著作,仔细挖掘其学术价值,以继承促发展,续先生不断发扬针道之志。

[1]王勇,黄龙祥.承淡安著述钩玄[J].针刺研究,2008,33(5):348.

[2]徐恒泽,赵京生.名医针刺经验用典[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48.

猜你喜欢
经穴腧穴经络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
中成药(2017年6期)2017-06-13 07:30:35
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的机体反映和效应差异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天津中医药(2016年6期)2016-08-11 08:57:11
现代针灸教材关于肩周炎的“同功穴”分析
吉林中医药(2015年9期)2015-07-10 03:30:12
经络考证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22
李顺保教授奇经八脉腧穴考证研究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