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华 张好徽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或岗位群并适应其要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据统计,至2005年,全国新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达198所,占同期全国701所本科院校数量的27%,应用型本科在全国本科院校中占有较大比例,加之其面临着发展和实践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的历史使命,应用型本科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现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的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思维、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
《礼记·大学》中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人文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理性的发展提供精神资源,它开启了人的心智,开阔了人生的境界,使人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人文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它主要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自身基本素质形成过程中,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知识,通过环境、教育、实践等途径,内化于身心所产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化之物”,包括道德情操、言谈举止、文化修养、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是人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个人与社会、个性与共性的矛盾体中逐渐形成的精神产物。人文素质教育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发展人性、完善人格。人文素质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育,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修养素质、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欣赏能力、心理涵养素质、社会交际能力等。
当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强调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和功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就业,这是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内涵与性能扩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坚持市场价值取向,不等于放弃人文素质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江泽民同志曾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发挥大学精神的作用,“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积淀,并随时代前进不断发展充实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1]。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决定了人文关怀在大学中的重要地位,大学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人文精神。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应用性人才,更多地强调技能。杨叔子先生在相关文章中提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服务地方、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但是培养的应用性人才不应该是“工具人”,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卓越计划”培养目标中提出:应用型工程师应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中第一条就是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如果培养出来的人才有高技术而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用所学到的高技术去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这是学校、社会所不愿看到的。成功的应用性教育模式是把实践作为第一性的,把“做什么”、“会做什么”置于“知道什么”、“为什么”的上位。在培养目标上,能力培养为刚性,知识学习为柔性;在成才道路上,能力培养设立节点,素质养成贯穿终身。
“卓越计划”培养应用型、设计型、研究型的工程师。应用型工程师需要具备国家通用能力和要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塑造高尚的人格,实现人生理想的境界,也可以说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培养具有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人才,使之能够通过人文教育的方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从而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稳定的精神内涵。
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施行的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为此很多基础课程、人文社科课程等都减少许多,甚至被取消。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其办学思想和实践上往往过分强调对学生的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一定程度下功利化了,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学校更加重视专业课的教育,更加重视与就业有关的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关系到学生今后就业及未来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固然很高,这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视,但同时不应忽略人文素质。“大量的事例证明,支撑一个人在职业、专业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往往是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立世之基、为人之本。”[2]因此,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提高人文课程在学生所修课程中的比重,从某种意义上说,选修课的课堂和老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递。通过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关系。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的培养既要靠正面灌输,也要在一定的环境中陶冶。如学校的花草树木、建筑布局、人物雕塑等都是陶冶情感的因素,这些会使学生对集体、对学校产生归属感、认同感。让学生耳濡目染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和审美情操的陶冶、间接地提高人文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会说话”,对学生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崇尚、追求真善美,憎恨、抵制假恶丑。
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学校可以有计划地聘请一些著名科学家、艺术家、社会学家举办系列讲座或报告,亦可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实践证明,举办学生社团活动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大学型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对待学生社团的态度会直接影响社团发展的规模和育人的效果。可以开展一系列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得到提高。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提升认识,引导大学生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无价值的,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政治观点。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在教学、科研实践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除了继续提高专业学科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外,也就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素质。教师承担着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能够通过个人魅力、学术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影响学生的为人处世。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在教学和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明确的责任感,言传身教,讲求人文关怀。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若没有情感,没有爱,就犹如池塘没有水一样,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育者只有对学生倾注情感与热情获得学生情感的共鸣,才能教育好学生,使教育发生最大限度的作用。因为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感其言、亲其师、敬其师、信其道”。
教师的任务已从过去单纯的传授知识发展到今天必须教会学生去自学、思考、研究和创造。教育发展要求教师以德育为核心,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吴松在《大学正义》中写道:“教育的精神,应该是回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健全人的心智为目的,以促进人的灵魂为转向,以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还有围绕这些理念和价值取向所展开的种种努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这就要求其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底蕴,夯实大学生的知识基础,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只有如此,才能培养既具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1]邵书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2).
[2]王宪玲,陈立媛,赵丽娜,杨晓萍.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