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创作浅谈

2011-04-12 17:14唐松林
关键词:画论笔墨山水画

唐松林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动漫与艺术设计系,湖南 长沙 410100)

中国山水画相较于西方风景画,早了上千年。做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一直流传至今。其创作方法,相较于西方风景画以及其他艺术形式,有着相似之处,也有其独到之处。

一、继承传统 力求创新

对于山水画传统的继承,以及山水画创新是否符合传统,人们往往将笔墨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有笔墨就有传统,对山水画的创新就要做到“笔墨随时代”。

作为山水画主要造型手段的笔墨,既是山水画的重要技法,也是重要的审美标准。技法上,笔法包括钩、勒、皴、擦、点等,墨法则有烘、染、破、泼、积等,山水画在描绘物象时,强调以笔法为主,墨法相随笔法而出,笔的起伏转折,墨的芳润滋华,相辅相成,意境由此而生,效果形神兼备,笔墨含有美感。晋代书法名家卫夫人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1]清代画家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称:“用墨,浓不可痴钝,淡不可模糊,湿不可混浊,燥不可涩滞,要使精神虚实俱到。”[2]当代,人们对于笔墨与山水画之间的关系问题,有过强烈的争论。

1992年,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吴冠中在通过香港媒体发表了《笔墨等于零》一文。吴冠中说:“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这话怎么理解呢?两个层次:一、构成画面,其道多矣,点、线、块、面都是造型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氛,孤立的色无所谓优劣,品评孤立的笔墨同样是没有意义的。二、笔墨只是奴才,它绝对奴役于作者思想情绪的表达,情思在发展,作为奴才的笔墨手法永远跟着变换形态。所以,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正如未塑造形象的泥巴,其价值等于零。”[3]

对此,国内画家以及评论家给出了回应。著名书画家张仃认为:中国画的识别与评价系统,是每个画中国画的人都无可回避的文化处境,只要是中国画,人们就会把作品的笔墨纳入这个系统说三道四。人们看一幅中国画,绝对不会止于把线条(包括点、皴)仅仅看作造型手段,而会完全独立地去品味“笔性”,也就是黄宾虹所说的“内美”。他们从这里得到的审美享受,可能比从题材、形象甚至意境中得到的更过瘾。这就是中国画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理由,也是笔墨即使离开物象和构成也不等于零的原因。[4]

中国山水画强调笔墨有修养有内涵可以,但是要求笔笔皆有出处,就不一定恰当了。这样会扼杀新笔墨的发展。“扬州八怪”之被称为“怪”,“海派”之被称为“海”,是因为他们的画法不合古人的标准、法度,不似古人的面貌所致,是以古量今,以古限今的结果,都不了解笔墨的本意。“八怪”的革新家们,没有把笔墨看成是不变的章法,他们继承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讲究骨法用笔、笔墨性情,又讲书法美,不但画出了蓬勃的生机、个人的风格,还独立门派,成为中国山水画文化的宝贵遗产。

所以,笔墨应该随时代。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我国有著名艺术家徐悲鸿、刘海粟等一大批的艺术家就在探索这条路。他们以各自的艺术初衷推动了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从他们的经验来看,对外来文化不应该是移植,而是用我们自己的思想去感应,结合自己的技法特点和选题范围。现在有不少的青年艺术家们有意无意中创作出了如:“古典传统型、融合描写型、超写实型、抽象型意象山水、色彩型、民间意趣型、无笔型等”。

吴冠中也认为:每个时代、每个时期的笔墨标准不一样,怎么衡量?比如唐宋的笔墨就不同,到底哪个比哪个好呢?不好说。所以我说,笔墨要跟着时代走,时代的内涵变了,笔墨就要跟着变化,要根据不同情况,创造出新的笔墨。[5]

二、意境表现 以意立像

意境最早是作为诗歌理论提出来的,唐代诗人王昌龄是最早完整提出意境美学理论的。王昌龄在《诗格》中将“境”分为物境、情境、意境三类。王昌龄认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6]意境进入画论中,已经是清初了,书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指出“绘法多门,诸不具论,其天怀意境之合,笔墨气韵之微,于兹编可会通焉。”[7]

山水画的意境是指以画家在描绘山川等自然景观中,所表现出来的独具魅力的情调和境界。山水画的意境是以山水画的意象表达方式完成的,意境的表现和完成要借助于意象。不论是观物取象还是象生于意,山水画创作中,“意”与“象”是一个整体,“造化形象本为无情之物,通过‘陋目’立于胸中,心通过造化的涵养和充实,再陶铸胸中‘万象’,使本来无情之物溶解,渗以画家的意识、感情,内营成心中形象,然后以手写心……已不是造化中标本式的再现。”[8]但当前的山水画创作中,“意”与“象”之间的关系处理有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山水画创作的意境表现。

有的山水画创作中,存在着有“象”无“意”的情况。有些人创作山水画只注重于“象”,画山只是山,画水只见水,其实,山水画创作中,不同的人对同样一座山,其表现也是不一样的,而有“象”无“意”的创作,往往是不同的山,也是一个模样。山水画创作中的“观物取象”,“观”很重要,“取”更为重要,如何“取”,“取”什么,其都由“意”所决定。因此,山水画创作中,意境的表现,应该是以意立像,以意取像。

山水画创作中,还存在着“象”先“意”后的情况。一些山水画作者在创作中,先作画,后寻意,比如先画山水后找诗词,将两者生硬的结合在一起,便以为是“画中有诗”“画中有意”了。结果却是“象”、“意”分离,两张皮。其实,山水画创作中由“象”生“意”的情况很多,画家往往在看到“象”之后,会激发起潜意识中的“意”,从而创作出属于自已的具有独特审美意境的作品。所以,从根本上来看,山水画意境表现,还是以意立像。

上述的两种情况,在山水画初学者中较为多见,近年来,由于受到商业思潮侵袭,在一些山水画中出现了一种不良倾向“意”少“象”多,画家基于一种较为单调的“意”,用一个图式作为基础,大量复制作品,导致作品平面化、简单化、装饰化趋势较为严重,体现不出创作中“意”的独特审美价值,丧失了山水画的传统魅力。

意境,意境应是先有“意”才有“境”,意象也是如此。由此,画家可以多从古典诗词、古典山水画中吸取营养,也可以结合西方美术发展,兼收并蓄,更为重要的是画家应该深入生活,从生活的素材中提炼“意”,提高自身认识和素养,这样才能在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做到以意立像的意境表现。

三、深入生活 积累素材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非常注意深入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积累创作的素材。最早的有关山水画深入生活写生的文字记载,来自南宋年间宗炳“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跕石门之流,于是画像布色,构兹云岭。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像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9]五代后梁画家荆浩主张“携笔复就写之”,并力求“度物象而取其真”;元代画家黄公望则是“皮囊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分外有生发之意。”清代画家石涛则因“搜尽奇峰打草稿”,形成了自已独特的风格;近现代山水画大家黄宾虹提倡 “吾人惟有看山入骨髓,才能写山之真,才能心手相应,益臻化境。”“作画当以大自然为师。若胸有丘壑,运笔便自如畅达矣!”

当然深入生活进行山水画写生,不是简单的临摹山水,而是要做到“以意取象”。美是客观存在的,而客观存在的东西并不是都美,在深入生活中必须要有选择性。“搜尽奇峰”也只是“打草稿”。笔者每年外出写生,有云南丽江、大理;江西的婺源;安徽的黄山、宏村、西递、屏山等地。这些地方都很美,看得激情澎湃,但真正实地写生时,发现并不是什么景物都可以入画,必须要进行选择,找到构图好、景物优美的地方进行作画,并对所看到的景物根据构图需要进行取舍。这样才能激发自己的创造灵感和创造欲望,笔者一般会多画一些速写作品和一些摄影作品,回来后进行整理加工,再进行创作。

凭什么去选择,拿什么去丈量取舍山水,这就需要作者在平时生活中注意文化的积累。笔者认为积累需要多读古典诗词,中国的山水画和山水田园诗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诗人王维就认为“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画家可以从诗词中陶冶情操,获取创作灵感;积累需要多看历代画家创作的画论,画论作为山水画名家创作的文字概述,是名家绘画创作的精髓,多读绘事之书,才能提高创作品位;积累需要多读哲学特别是与山水画创作紧密相关的道家哲学,中国山水画深受老庄哲学思想影响,道家要求的朴实无华以及“虚静”说,对山水画的审美和创作有着重要影响。

不论是深入生活直接写生,还是在生活中通过阅读获取间接经验,笔者认为画家的积累,首先是一种“情”的积累,“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情感,才能让无情的山水变得有情;其次是一种“理”的积累,山水画创作讲究“物无常形而有常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就在于画家能够以“理”认识生活,而不是“只缘生在此山中”;应该是一种“心”的积累,写生就是一种用心与自然山水交流的过程,心境不同,所画的意境有别,山水画讲究以心观物,应物移情,画家应该在创作中,将平时积累的心境感受,通过笔墨表现出来。

(责任编辑 远 扬)

[参考文献]

[1] (晋)卫铄. 笔阵图[A]. 潘运告. 汉魏六朝书画论[C].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95.

[2] (清)方薰. 山静居画论[A]. 云告. 清人画论[C].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141.

[3][5] 韩小蕙. 我为什么说“笔墨等于零” ——答《光明日报》记者韩小蕙问[N]. 光明日报,1999-04-07.

[4] 韩小蕙. 守住中国画底线——访张仃[N]. 光明日报,1999-10-13.

[6] 郭绍虞,于文生. 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8-89.

[7] (清)笪重光. 画筌[A].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C].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224-246.

[8] 陈传席. 中国绘画美学史(上)[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168.

[9] (南朝宋)宗炳[A]. 俞剑华. 中国古代画论类编[C].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78.

猜你喜欢
画论笔墨山水画
中国画论中的“逸品”本义辨析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笔墨童年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中日六位作家与中国画论西传——以谢赫六法为例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