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芳
(郑州交通技师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6)
从教育内容来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两大部分。班主任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队伍,从本质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育人理念、一种育人态度、一种育人方式。所以,班主任必须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研究表明:对于学生来说,直接影响其成就和心理发展因素就是学校,特别是班级的气氛。心理和谐氛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的生命线。班级氛围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影响每个人,班级氛围会塑造人格、影响学习。
(2)关注学生的基本需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持,主要是以人的中间层次的需要即“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的满足为前提条件的。爱与归属的需要是在上两个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的需要,隶属于某个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良好的班级气氛使学生愉快而有归属感;相反的班级气氛,往往成为学生成长及人格发展的障碍。 几乎所有的青少年都有想得到他人注意的欲望。许多青少年认为唯有得到他人注意才有归属感,即使得到的注意是负向的也比被忽视要好。阿德勒和戴克斯等心理学家认为:人是一个自主的动物,人在一生中的主要目标就是在寻找归属感。在寻找的过程中,个体选择并运用自己觉得可以得到他人或群体重视的信念、感觉和行为,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尊重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行为。班主任必须认真检点自己与学生相处中的每一言、每一行,不可恣意妄为。
(3)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沟通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法宝!很多教师都在不断寻找“最正确的道理”来教育学生,希望“以理服人”。教师们在心里对学生是爱的,但从嘴上说出来的,却是一百个不满意、甚至是伤害,学生从教师那儿感受不到接纳和温暖。能否有效地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否有效地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意识及技巧。
所以,谈话对象描述人和事所使用的词语或结构,有时往往比事件本身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特点。要用心去听,然后分辨其内涵,适当的采用同理共鸣的技术,班主任能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准确地领会其表达的意思和内含的感情,再将这种领会和理解向对方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体现出真诚、尊重、宽容、理解。
在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不可避免学生会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班主任会经常性的处在批评教育的工作状态中,如何巧用批评手段,让学生心悦诚服接受管理,营造和谐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在班级管理中也很关键,班主任应掌握以下技巧。
(1)尊重人格、避免“当众出丑”。成人往往会忽视孩子的人格也需要得到尊重,所以批评时要注意场合,最好单独进行,切勿使学生当众“出丑”。在批评前要弄清其犯错误的事实,恰如其分地批评,避免板着面孔,恶声恶气或大发雷霆训斥。当孩子犯了较严重的错误,需要给予严厉批评时,可以运用肢体的接触,如拉着手或蹲下,使自己的视线平视学生,那样既不失批评的严肃性,又近情理,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缺点,真诚地感激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以期达到提高认识、纠正错误的目标。
(2)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式。性格内向及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受批评后会产生失望、压抑的情绪,批评时尤其要注意态度温和、语气婉转,否则,就会造成对老师的隔阂,对学校的恐惧,从而拒绝上学。对于自暴自弃、性格倔强,容易激动的学生,态度要和善,用词可以严厉但不能说粗话,声音可提高些但不可大喊大叫,态度上应严肃但切勿盛气呵斥,使批评的过程为平心静气的交谈,使其在一种友好的气氛中自然接受批评意见。对于较顺从的易于教育的学生批评时应简明扼要,指出错误所在,抓住要害,使其自觉反省。
(3)表扬与批评并存,发现“闪光点”。我们要善于用辨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处理事情,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往往急于让学生认错,会直接从学生所做的错事入手,只把着眼点落在学生错误本身。其实每个学生既有优点也存在不足,老师在平时就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最调皮的学生也会有优点,作为老师应努力挖掘。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肯定其他方面的成绩和优点,然后再指出他的缺点,“任何人都有被肯定的渴望”,用先肯定后批评的方法,往往能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认为老师能全面看待自己,处理事情比较客观、公正,内心更加敬重、信任老师,从而乐意接受老师的批评。同时也能正确认识自己,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克服缺点充满信心,达到改正错误的效果。
(4)批评后的安抚。当学生因犯错误受到批评或处分后,老师不仅自己而且还要带动同学一起采取主动关心的态度,要让被批评或处分的学生感觉自己所在的是一个温暖的集体,感受到即使自己犯了错误,老师和同学对自己还是一如既往,感到自己还是受到重视的,而不是被冷落,这样更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勇气和信心。批评有误时,老师和家长要勇于认错而不是解释,这样可以给学生起一个榜样作用:每个人都会有错,要勇于认错,勇于改错。同时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友情。
(5)批评后的引导。一般批评多半把重点放在“错”的地方,而未指明“对”的应该如何,这样的批评起不到积极的效果。批评后老师应侧重引导,重点要放在如何改正上,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思考该怎么做。老师还要分析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是偶然的还是一贯的,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有张有弛的批评,耐心疏导,使学生心悦诚服。在班级管理中采取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教育氛围,对于我们中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将是很大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