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晔,孙忠梅
(深圳大学,广东深圳518060)
现代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的理论与运行机制研究
陈晔,孙忠梅
(深圳大学,广东深圳518060)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现代大学要树立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并在遵循教学质量管理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从六个方面做好教学质量管理。
大学;教学质量;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009年的24%,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在大众化背景下出现了各种问题,教学资源、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等难以适应大学的快速膨胀,造成大学的教学质量和培养的人才规格普遍呈现滑坡的现象。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每况愈下的教学质量,现代大学必须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
提高教学质量是现代大学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大学安身立命之本,它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为此,大学普遍关注教学质量管理问题,教育部也提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加强现代大学教学质量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能,创新教学质量管理方法与途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理念决定行动,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将直接影响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的方法、内容和模式。传统的精英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已不再适应现代大学的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树立符合时代特点的大众化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理念,保证教学质量管理的有效运行。
潘懋元先生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是多样化,多样的高等教育应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而也应当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1]。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就提出高等教育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社会发展对人才产生了多样化的需求,教育需求多样化导致大学教育目标、办学规格和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因而应根据目标市的需要建立多样化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主要表现在: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机构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建立了全面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即以全面质量体系模式为基础,形成以质量为核心的全面一体化管理TQIMS[2]。借鉴这种观点,大学可以建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理念,通过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把教学活动中各个环节中涉及的相关因素都有效控制起来。其中,全员管理是指要组织广大干部、教师、职工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共同承担责任,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以及所有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人员都要参与质量管理。全程管理是指对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实施管理。全方位管理是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进行质量管理。通过全面教学质量管理,才能获取更全面准备的信息,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统一,它是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内容,确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管理理念是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时代要求。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理念应渗透到大学教育及管理各个层面,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当然也不例外。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就是要确立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它包括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两个方面。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都要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以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通过一系列的约束和激励措施来体现对教师的尊重和民主,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以人为本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促进的质量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在开放的环境中形成的,应建立起外部与内部相结合的模式来共同实现教学质量管理。外部质量管理是包括政府、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合格验收、咨询检查、评估选优和行业协会、民间团体、新闻媒体的评价等。外部质量管理使大学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有助于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内部质量管理是大学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建设与管理现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度化的、规范化的、适合学校发展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实现对自身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内部质量管理是大学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调节的基本手段,可以使大学的教学质量管理精细化、具有实效性,是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外部质量管理与内部质量管理的有机结合可以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功能互补。
激励机制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3]。约束机制是根据工作成绩的考察考核结果,做出适时、公正的惩罚决定。高校教学管理中,激励机制是动力,约束机制是规则,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既是对立又统一的有机体,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如今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在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中的比例已经严重失衡,我国多数大学在教学质量管理方面以对教学活动的监控为主,但弊端也日益显露:师生教与学缺乏积极性,教学活动缺乏活力,以约束机制为主的教学质量管理只能维持教学质量、却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大学的教学质量管理应建立约束机制进行监控的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参与学校的各项事务,使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大学制度管理是学校以培养目标和一系列教学规章制度作为管理的基本依据,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引导着师生有效规范个人行为,使大学的教学质量管理达到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发展要求,其管理方式上强调指挥、监督、检查、控制等手段的运用。学术管理是通过组织多种教学科研等学术性活动、以激励和指导为主来对大学教学质量进行管理的模式,它可以营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高效率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使学校达到一个更高级的状态。制度管理是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但却有过于僵化、呆板、机械、单一的缺陷;学术管理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具有人性化的特点,但必须有制度管理作为保障。因此两者在教学质量管理中是互相支持、互相协调、互相补充的关系,只有制度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共同作用,才能保证大学在整体稳定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发展和提高。
大学教学质量标志是学生学业成绩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符合性程度,可以通过一系列教学状态数据来反映,例如:在校生、师资、教学经费、学科与专业、毕业生等等,对这些数据的监控是一种静态管理。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学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也因而更强调持续有效的质量改进活动。根据人才培养质量和需求建立不断发展的教学质量体系评审制度,对教学的运行状态进行评审,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这是一种动态管理。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就是在对教学状态实施监控的基础上,根据变化的质量标准不断进行教学质量改进,即通过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共同实现。
研究和探索现代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实施策略,是试图在研究、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有价值、有实效、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模式,促使大学教学质量管理模式走向成熟和规范。这不仅是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期望与要求,也是现代大学自我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内在要求。根据现代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认为,教学质量管理应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教学质量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种因素所决定的,它是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是多种因素的多层次反映。就大学内部而言,教学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学校层面,影响因素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教学基本条件、校风与学风建设情况、学术氛围、校园自然环境、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管理水平等。二是学院层面,影响因素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执行情况、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设置与建设等。三是教师层面,影响因素包括师德修养、思想观念、业务能力、课堂教学、教材的选用、教学水平和方法等。四是学生层面,影响因素包括生源情况、创新实践能力、学习态度、学生素质等。各个影响因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方式作用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共同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素或环节,也是质量管理的对象,即学校应以这些影响因素为对象进行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实质就是把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质量目标,进而通过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管理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导向和指南,因而要设计好教学质量管理目标。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客观性,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大学自身发展实际。具体化和层次化,既有总体目标,又设有诸多子目标,便于评估和检查。全面性,子项目涵盖教学质量管理各项内容,实现全面管理。相对稳定性,不轻易变动;且又具有发展性,即能根据形势要求适时改进。
多样化教学质量管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统一性,否则多样性就变成了随意性,应在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底线”基础上建立多样化教学质量管理。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宣言》中指出:“不应用精英阶段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和质量标准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但是多样化不是随意化,不能没有基本的质量标准。这就是近几十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经验[4]”。标准是进行评价和管理的必要条件,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是指为达到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而制定的相应的关于教与学等方面的质量规定,其应具有操作上的可行性、内容上的科学性等特点。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质量管理目标的统领下,制定出既符合实际又较有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它包括对大学教学各个环节的规范化要求、对课程教学效果做出的可观测性的评估标准、对各项教学条件给出衡量标准,如:师资的配备、实验设备的配备、实践场所等。
本着“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同监控”的教学质量管理原则,建立起以学校为主,校、院、室、师、生密切配合的多级教学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管理。在党委和行政主管领导下,学校设有教学质量管理的权威性机构: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专家组、教学质量监控专家组等,其主要职责是明确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理念,提供保障,确定质量标准,制定各项条例和奖惩制度,协调学校各部门关系。学院作为教学质量管理的主体,承担组织教学活动全过程、教学标准执行、教学政策落实、负责各项专项评估等职责。教研室是教学质量管理最直接的机构,主要负责教学环节的日常监控,严把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教师参与质量管理全过程的建设与日常保证,及时纠正有误的流程与规范。学生群体中可形成学生信息员小组,负责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状况、学生意见等的信息反馈。此外,学校可聘请社会人士、行业精英加入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成为管理主体,体现了现代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组织体系的多元化。
明确了教学质量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和质量评价标准后,就要考虑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教学质量管理,即教学质量管理手段问题。多元化的教学管理主体要求有多样化的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应通过不断创新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建立与时俱进、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1)实行听课制度,包括领导干部听课、教师同行听课、专家听课,通过深入课堂,可以真实全面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指导。(2)实行教学督导制度。由几位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授组成教学督导专家组,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教学督导有利于教师队伍的成长,有利于调控不良教学行为。(3)实行学生信息员制度。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聘请一部分优秀学生担任学生信息员,可以直接向学校反映其发现的教学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它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调控教学中的问题,使教学管理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4)实行学生网上测评制度。建立网上测评系统,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评价指标应简明科学,可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了评价。网上测评为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为学校教学管理决策提供原始数据。(5)实行日常教学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制度。日常教学检查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最基本和常用的手段,检查内容包括:教师教案、学生作业、课堂教学秩序、教学计划与大纲执行情况等,日常教学检查可以监控教学的正常状态,使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同时,每学期也要开展试卷、毕业论文、实验报告、实践报告等专项检查。(6)开通“校长信箱”“和“部门信箱”。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的一个学生与校长和管理部门直接对话的平台,学生遇到任何大事小情,都可以给校长和部门负责人发信,校领导可以通过信箱直接、快速地掌握很多其他途径不易获取的教学信息。
教学质量信息的反馈就是教学质量信息的传递和利用,对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行为进行纠偏、对有利的行为进行激励。一方面便于教师发现自身问题,并根据反馈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其他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是整个教学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学质量管理是否完善的根本标志。有检查、有反馈,才能形成管理闭环,才能持续改进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学校可通过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例会、教学通报、专题分析报告会等方式进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及时发布各项教学检查与评估的信息。
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共同形成了教学质量管理的保障体系。大学的制度和条例构成了约束机制,它是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根本依据,是教学质量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关键,包括涵盖各类教学管理文件、各项规章制度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和标准。通过制度约束可以对师生产生外部压力,迫使师生改进教学和加强学习,但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内因,因此,在教学质量严格管理的同时,也要注意研究和运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评优评先作为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师生积极投入教和学中。激励机制由一系列激励政策来实现,教师方面的激励政策有: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评比、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精品课程评选、教学成果评选、教学名师评选、教学团队评选、教学质量创优单位评选、将教师教学评价作为教师评定职称、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等。学生方面的激励政策有:奖学金的评定、三好学生评选、学生竞赛和奖励、创新学分的奖励等。
[1]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
[2]薄伦昌.全面质量管理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胡志岸.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08,(6).
[4]蔡克勇.大众化的质量观: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责任编辑:沈金浩】
A Study of the Theory and Operation Systems of Modern University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CHEN Ye,SUN Zhong-mei
(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Guangdong 518060,China)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is the core of all the school work.In the context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modern universities should develop a new concept of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that suits the features of the current epoch and do well the manage work from six perspectives on the basis of abiding by the elementary principles in the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university;teaching quality;management
G 420
A
1000-260X(2011)02-0148-05
2010-03-17
本文为2007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深圳大学本科教学状态数据系统的建设及其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之一(BKJG200752)
陈晔(1978—),女,安徽铜陵人,深圳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孙忠梅(1962—),女,黑龙江林口人,深圳大学教务处副教授,硕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