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俊红,姜俊兵,尹伟,王钦德,武月明,刘玲,李宏全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近年来,校企联合、院企共建已成为高等教育界和企业间联系的热门方式。高等教育要实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必须与社会需求以及需求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充足的行业人才储备和前沿的科研成果作基础。企业的优势在于厚实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社会资源,而高校的优势在于拥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技术实力,是服务行业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实现校企联合、院企共建,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1]和承载体有机结合,是教育体制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体现,也是有效促进高校、企业、社会三方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深化院企共建、校企联合的关键在于找到均衡院 (校)、企业二者利益的平衡点,而建立能够深度整合并发挥院 (校)与企业各自优势的平台是二者共建关系持续发展的保障。近年来,为了解决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企业招聘难和学生应聘难的问题,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在动物医学专业原“5111”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积极探索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5年的不懈努力,提炼出能够均衡院企二者利益、深度整合并发挥院企各自优势的平台——“企业班”为载体的院企共建、联合培养模式,形成了学生、学院、企业、社会多赢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都体现一定的社会需求,是特定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反映。只有把行业人才的培养与当前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有用武之地。我们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针对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以及社会对畜牧、兽医人才不同层次的需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及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和实施了多个环节紧密相扣、多个方向协同发展的畜牧、兽医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体系。近年来,与畜牧、兽医产业相关的各类型企业是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就业的主渠道之一,企业招聘难、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我们将“企业班”建设作为畜牧、兽医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让企业积极地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把学院理论教育优势和企业作为实践基地的优势在人才培养中有机结合,[2,3]实现院企共建、联合培养,有效地解决了企业招聘难和学生应聘难的问题。
出口决定入口,即学生就业率的高低制约着办学规模的大小。[4,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畜牧兽医行业人才的类型、层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当代畜牧与兽医教育面临众多机遇与挑战。以我们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变化、就业意向跟踪调查、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动物医学教育存在问题等的调查结果为例,①动物医学学科分类多样化;②养殖动物的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动物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日趋复杂;③城市宠物数量急剧上升,宠物兽医服务方兴未艾;④野生动物的保护受到空前关注;⑤人兽共患病对社会的影响日趋严重;⑥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⑦与动物医疗保健品研发生产相关企业专业性管理人才奇缺;⑧动物医学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官方兽医制度与执业兽医制度有待完善……。因此,21世纪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深刻的变革,在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基础知识、实践技能、思维能力、信息管理、沟通方式等领域对畜牧兽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其中,构建院企共建、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通过企业把社会对行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反馈到学院,帮助学院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对企业而言,通过院企共建、合作研发,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技术优势,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助于行业先锋形象的树立;对高校而言,通过院企共建,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不仅可以打开高校的人才“销路”,而且有助于提高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转化率;同时,院企共建也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针对性强、稳定性高的实习、实训基地,有助于促进高校产、学、研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山西农大动物科技学院“企业班”是依托学院专业和学科优势,对学院所属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性研究和改革的标志性成果。学院与畜牧、兽医相关产业的知名优秀企业联合,依照“联合培养、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由院、企共同考核选拨,成立了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在校生组成的“励志正大班”、“励志石羊班”、“励志禾丰班”、“励志恒丰强班”、“励志恒德源班”、“励志博瑞班”六个“企业班”。每个班级由30名学生组成,其中4年级学生占20%、3年级学生占50%、1~2年级学生占30%。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企业班”学员的培养方案、安排教学及实践活动;设置“企业班”的企业在学院设立奖学金,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奖励和助学,并负责学院正常教学活动以外的实验实训活动的费用。学员在校期间由学校进行专业素养培养,企业进行营销知识、职场技巧、职业规划、企业文化、专业技能强化、信息管理、沟通方式等内容的培养。利用假期、周末等时间,组织学员到生产、市场一线进行实验实训和专业技能锻炼。经过两年的实践,首批“励志正大班”、“励志石羊班”60名学员在理论基础、实践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受到学院、企业的一致认可。
(1)目标市场导向化。“企业班”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和学院共同制订,学员专业素质养成和实用技能培养有机结合。相比普通在校生,更加符合企业、社会的需求,是“企业班”学员的一个重要特征。
(2)培养模式多元化。为了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供需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在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教学大纲,最大限度地提供满足不同定位企业人才需求的自主培养空间,制订了符合不同企业文化和人才需求侧重的班级培养计划。并通过学院的引导,形成“企业班”多种培养模式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态势。
(3)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互补化。学院本着培养专业知识面宽、业务素养精的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制订的培养方案侧重于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企业班”的培养方案主要侧重于利用广阔的市场资源,对学生进行从业技能训练。在学院的总体调控下,院、企的培养方案实现了互为依托、互为补充的有机、无隙结合。有效地解决当前高等教育由于教学经费、教育环境造成的学生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的问题。
(1)形成了学生、企业、学院、社会多赢局面。“企业班”培养模式下,学员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和锤炼,专业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过与企业的磨合,学员形成了自己对行业、社会的认识,为择业、就业作好了准备;企业在学员培养过程中对学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评估,奠定了选拔优秀人才的基础;同时,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得到了补充和完善,对口培养的高就业率也为社会减轻了压力。
(2)“量身定做”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学院和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建设校内外的实验实训基地,深入地开展科研、生产、技术服务、大学生创业等的交流、合作;根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把严格的“专业对口观念”转变为“适应观念”,从实验实训内容、考核方法及活动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组织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既使学生掌握了企业所需要的各种专业技能、全面提升了综合素质,又培养了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忠诚度以及社会认知能力,解决了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招得来、留不住”的问题。
(3)推进就业工作上台阶。“励志正大班”、“励志石羊班”每个班均为30人的班容量。建班以来学员在各自的班级里除了工作能力、专业素养得到很大的提升外,对企业文化及行业发展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坚定了从事畜牧兽医事业的信心与决心。截至当前,60名学员在与企业双向选择后,有47名和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占两个班学员总数的78.3%,有力地推动了就业工作。
“企业班”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学院课程设置和不同的企业定位、社会需求设定的,以社会需求为主导,在培养方案中体现不同的企业内涵,有的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培养任务,有的以观念更新为培养主要目标,有的把体育精神作为培养、考核的重要指标。但不论哪种侧重的培养机制都是对现有畜牧兽医人才培养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调查表明,通过在“企业班”的学习,学员们深刻的了解了工作实际及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对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的欠缺之处也有了清楚的认识,专业课程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显著增强,同时,在学风建设方面产生了“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
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行业分工精细化,同一份工作中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内容有了很大的差别。高校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科研、生产和其他岗位的需求。“企业班”侧重于实用性、技能性的培养模式,为技术型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丰富了人才培养的层次性。
畜牧、兽医及其相关产业是我国第一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培养合格的从业人员是相关院校的历史使命。“企业班”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在高校完成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能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及时地培养社会所急需的人才,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
[1]李建权.确立面向市场的人才培养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0(10):39-41.
[2]许亚东.院企合作共建畜牧兽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J].高等农业教育,2009(09):3-5.
[3]李志明,李艳,汪朝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探讨 [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3):61.
[4]曾毅,王毅军.以学科体现水平-北华大学特色学科建设纪实 [N].光明日报,2006-11-27(7).
[5]张虎.走校企联合之路.育市场需求人才 [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