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字类型及其产生机制

2011-04-12 07:10
关键词:新字用字造字

张 晶 晶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一、引言

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广大网民的独特生活社区。网络也造就了一大批独特的语言文字,为人类语言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像斑竹、沙发、汗、狂、菜鸟等名称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用语。教育部于2009年8月12日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就此引起了学界、业界、网友的广泛讨论。在这股汉字改革之风的推动下,网民也不甘寂寞、积极响应,一时间出现了一番创造新字、使用新字的热闹景象。网络新字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新造字,如:;还有一种是新用字,如:槑、兲、巭。网络新字的产生有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表现了网民们的聪明才智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

二、网络新字的类型

(一)新造字

所谓新造字,即字形和字义都是最新创造出来的,之前没有此字。

运用“六书”分析造字规律的传统源远流长。东汉古文经学家把六书解释为六种造字方法,但实际上造字法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书”,而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即所谓“四体二用”[1]之说。

按照“六书”来考察新造字,有以下两种类型。

1.指事字。

许慎《说文解字·序》云:“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也就是说,指事是一种象征性的造字方法,它是借助于形象或符号来表示比较抽象的概念或无法象形的事物。[2]51例如:

2.会意字。

3.合音字。

新造字中还有一种合音字,即新字的读音是由两个字拼合而成的,有点像古时的反切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如:,就是由“皮+夹”组合而成,读音为“p iá”,来自小沈阳的口头禅。

(二)新用字

新用字是指字体过去已经存在,或者是旧字有了新的用法,或者是生僻字重新被使用。包括两种情况。

1.旧字出现新用法。

旧字出现新用法是指这些字过去已经存在,但是现在网络上的意义与原来不同,网民赋予这些字以新的含义和用法。如:

囧,jiong,上声调。原义为“光明、光”的意思,是“冏”的异体字,在《唐韵》、《集韵》、《说文解字》中都有收录。2008年之前“囧”并不独用,它的异体字“冏”经常作为合体字的构件出现,如“綗”是一种布料的名字;“浻”有(水)回旋、古池名的意思;“炯炯有神”中“炯”也可以写作“烱”。[3]3012008年网民把“囧”从故纸堆里发掘出来,并把它附会于一张惟妙惟肖的人脸表情:“八”像耷拉的眉眼,“口”像一张大嘴。根据外形,“囧”被赋予郁闷、尴尬、悲伤、无奈等意思,同“窘”一样表示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极为窘迫的状态。自此之后,囧成为了中文网络社区最流行和时尚的表情符号,并迅速衍生出“囧吧”、“囧客”、“一日一囧”、“人在囧途”等词。“囧”被网友称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5]

槑,m ei,阳平调。《康熙字典》:槑,古文梅字。在《宋本玉篇》、《现代汉语词典》、《中华字典》中都载有槑字。[3]531由于槑由两个“呆”字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傻很天真,傻到家了。如:作者格子左左的《槑男槑女》讲述就是一对很傻很天真的上海小夫妻婚前婚后的快乐故事。但是由于槑与“霉”同音,槑在用法上又与“霉”交相呼应,如:“太阳当选史上最槑球队,从1969年至今霉运不断”。

兲,tian,阴平调。《康熙字典》解释兲古同“天”;《五音集韵》也解释为古文天字。[3]102兲是天的古异体字,兲这个字如果从上到下分开念的话,读作“王八”,成了一个骂人的字眼。很多网友为了追求这种将错就错的喜感,造出很多词来,像“兲蛋”、“真兲”;有时候兲理解成“天”也行,理解成“王八”也行,可谓一语双关,像“叫兲兲不应”、“好一个兲”、“偶的兲呀”等,达到了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

靐,bing,去声调。《广韵·证韵》:“靐,靐靐,雷声也。”[3]1700在网络上,由于靐由三个雷叠加在一起,表示“太雷了”,用法同“雷人”的雷,但是表达效果比雷更有力量。如:我今天被芙蓉姐姐再一次靐到。

巭,《康熙字典》里面有此字。这个字在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了生僻字,但是该字却在韩国通行,有两个用法:读bu,勉学之意;读pu,意思是工作人员。在《功夫熊猫》上映之后,“巭”成为了“有功夫的人”的简称,“功夫熊猫”也被写作“巭熊猫”。“巭”越来越受到喜欢恶搞的年轻人的喜欢,如“嘦巭深”、“巭秀才”等。[6]

圐圙,读作kūlüè,是蒙古语的汉语音译,也常音译为“库伦”,意思是用栅栏围起来的草场,现在多用于村镇名称。因为“口”里面的“四方”和“八面”有会意功能,因而被网友解释为“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7]

2.生僻字成为常用字。

这类新用法是指一些汉字原来是生僻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但是在网络中却被网友代替常用字重新使用,为网络语言增加了新鲜感和奇异性。

嘂,jiao,去声调。《说文》:“嘂,高声也。一曰大呼也。”《正字通》:“嘂,古文叫字。”《尔雅·释乐》:“大埙谓之嘂。”[3]284-285在网络聊天工具中,“嘂”字四个口的外形被网友们加以渲染,表示因情绪激动而大叫,比“叫”更大声,并经常代替“叫”使用,如“全场尖嘂”。

氼,ni,去声调。《字汇·水部》:“氼,与溺同。”[3]650氼是溺的异体字,氼是一个古字,我们常用的是溺。不过氼却被网友使用得风生水起,就是因为氼字形象直观:人掉水底下了,当然就是溺水。

三、网络新字的产生机制

在网络这个独特的言语社区,新造字、新用字充实并丰富了网民们的网络生活,满足了网民们的喜感要求和娱乐心理。同时,风靡网络的新字现象也是对国家政策、社会生活的投射,反映了网民关心国家政策、语言生活的热情。新字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8]

(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当今社会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语言文字作为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必然会受到影响。无论是教育部语言文字部门对《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的举动,还是网络上兴起的新字之风,都是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发展变化的结果。社会的发展是新字现象产生的原动力。

(二)求新求异的心理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文字是网络交流的主要载体。网络的虚拟性、陌生化、距离感一方面激发了网民们的创造性;另一方面也保护了网民的自主创造行为,使网民们可以“无证驾驶”,天马行空地创造出这么多非官方、非主流而又别具匠心的新字。

(三)社会参与意识的增强

当今社会民众拥有了更多民主权力,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大大增强。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也为广大网民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发言空间。国家政策、社会事件、日常生活、娱乐八卦,都可以成为网民们津津乐道的谈资。即使一些比较敏感的社会问题,网友们也加以调侃戏谑,如:、,反映的都是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四)汉字造字用字的独特魅力

“六书”的造字用字传统,体现了汉字的内在生成机制。对同一个事物或现象采用不同的造字法可以产生不同的汉字形体;即使是同一种造字法,通过变换部首、笔画,也可以创造出形体不同的汉字;再加上转注、假借等用字法,汉字的能产性是很强的,这是新字出现的内在机制。如:氼与溺是异体字,其中氼是会意造字、溺是形声造字。

四、对网络新字的态度

网络新字给网络语言带来了新奇和活力,并介入到了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如“囧”。同时,正是因为网络新字的“新”造成了人们理解上的困难,影响了正常交际。语言文字是全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如果人人随意造字,势必造成沟通不畅,妨碍人们的学习、生活。尤其是一些中小学生怀着猎奇的心理在作业中使用新字,更是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造成了不良影响。[9]

网络新字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这种现象,好的新字新语可以吸收进我们的语言宝库,不良的新字现象当警惕并规范。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究竟什么样的新字是“好”的、什么样的是“不好”的,需要时间的考验和网络的自行筛选。教育部发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已经过去一年多,这场改革是我国语言文字生活中的一个信号,也给我们以重要启示。语言文字作为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其自然发展演变的规律,任何改革都需慎重且不会一蹴而就。

[1] 黄孝德.汉字研究中“四体二用”说的确立及其应用——读《戴东原集·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6).

[2]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编.古代汉语(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Z].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4] 刘冬青,施建平.试说网络生僻词——以“”为例[J].语文建设,2010,(6).

[5] 百科名片[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81979.htm.

[6] 方言[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41158.htm.

[7] 巭——简介[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13799.htm.

[8] 贾娇燕.谈纯粹新造字[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9] 刘玥玥.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网络流行新字[J].青年文学家,2010,(5).

猜你喜欢
新字用字造字
容易混淆的词语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
科技论文表格的编排要求(五):用线和用字
加一笔,变新字
隋文帝造字
加笔划成新字
辽代避讳用字“元”
造字・造词・造句——论网络语言的要素及其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