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型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2011-04-12 07:10
关键词:研究型校园大学

杨 刚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我国的一种重要大学类型,已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将其作为自身的发展目标或办学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哪些内涵与特征?与其适应的大学文化到底是怎样的?其建设途径有哪些?这些都是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师生的直接参与和培育下发展起来的。校园体育文化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提高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扩大学校与社会交往,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构建和谐校园,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内涵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整个大学系统中的一个层次,它并不是一个精确表述的概念,哪些大学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学界也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

(一)现代大学的分类

在国外,比较典型的大学分类有以下几种:美国把高等学校分成授予博士学位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学士学院、专业高等教育机构、部族学院五大类。日本把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大学I类、博士学位授予大学II类、硕士学位授予大学和本科院校五个层次。英国的高校主要分成古典大学、近代大学、城市大学、新大学、原多科性技术学院及由其升格的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几种类型。

在国内,关于大学分类,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2000年教育部院校设置处戴井冈等根据学校学科设置的特征、学生培养层次、教师水平和学校科研活动开展情况,将普通高校分为具有研究型特点的大学、教学型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类学校三类。[1]23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按大学的科研规模将大学分为四种: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2]262005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研究室主任马陆亭将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本科教学型学院、专科教学型学院四类。[3]63

(二)关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内涵的分析

目前人们一般将教学研究型大学理解为“教学与研究并重”的大学。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对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评定指标主要考虑六个方面:学术声望、招生选择性、师资力量、财政资源、学生保持率和校友满意程度。[4]

按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2000年分类标准,教学研究型大学相当于“硕士学位授予院校Ⅰ类和Ⅱ类及部分专门院校”。[5]

都光珍认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占有相当比重,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大学;是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教学引导科研,科研促进教学,教学科研密切结合、协调发展的大学;是以技术应用、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为地方建设、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与行业和地方互动共进、协调发展的大学;是学校整体工作水平较高,学科优势明显,科研能力突出,办学特色鲜明,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的大学。”[6]

李宝富认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特征包括已经定型的大学文化底蕴,形成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教风学风,科学、民主、进步、现代的教育观念,以及科学的学校制度和民主的管理模式,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和校园风貌等。[7]

邓周平认为,以教学为中心,以研究为动力,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显著特征。[8]

潘一山认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强调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并重,以专门性人才培养为主,有相当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力。教学与科研并重,有等量科技研究成果,是地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和高水平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基地。[9]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基本了解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内涵。教学研究型大学不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而且应该成为国家和区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中心,直接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对国家和区域的政治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增强国家和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所以作为大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体育文化如何建设才能适应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需要,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教学研究型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追求

(一)精神价值

1.激励价值。精神生活常常需要理性、信仰和情感的满足。不管是1981年中国男排战胜韩国男排时,北京大学生喊出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还是中国女排取得“五连冠”人成绩;不管是杜丽在雅典奥运会为中国夺得首枚金牌,还是她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50米步枪3X20冠军,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爱国主义、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这些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师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

2.竞争价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体育也从自身和对社会发展的效益两个方面体现出竞争价值。就体育自身来讲,要从内部提高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竞争目的,完善竞争体制。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融入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但它实质上是一种“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其启动是在历史的自然进程中被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打出来的。由此我们就得出了一个显见的理念:落后就要挨打。[10]15-16所以从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体育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和复仇感。每一次体育比赛的胜利,似乎象征着在战场上的胜利,从而形成了获胜意义大于参与意识的状况。所以,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校园体育文化通过体育竞赛等形式提高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对个人成才和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道德规范价值。处于新的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道德失范现象,处于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大学生正在经历着道德观念的剧烈冲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特别是竞技体育运动是运动主体间的身体运动能力方面的竞争,它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在公开状态下,强调公平、公正。它摒弃了一切与人类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相悖的行为,提倡公平、公正、友爱、和谐,成为人类美好愿望的理想化追求。这种道德规范对于养成师生的公平、公开、公正的道德意识,创造规范的学习、教学、科研等竞争环境,规范师生的基本道德准则具有重要意义。

4.人文价值。促进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其中以校园体育文化为载体来实现这个任务是最佳途径之一。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文价值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人为本”,就是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需要拥有作为集合概念的人类和作为独立的个人的尊严,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哲学,促进建立和谐校园;二是“完人”的理想,就是指师生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达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包括身体、心理等;三是指师生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可以铸就个人的文化品格,展现健康体魄、良好心态、文明言行。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叔子曾指出:“在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与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科学,没有现代技术,就是落后,就是衰弱,一打就垮,痛苦受人凌辱与宰割;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文化,没有民族精神,就会空虚,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与鞭打。”[11]所以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文价值不管是对个人、学校,还是对国家民族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健康价值

“健康第一”是符合学生全面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素质教育思想的体现。世界卫生组织在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12]131通过校园体育锻炼,给予人体各器官系统一定量的和强度的刺激,使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反应,从而对机体产生积极影响,有效地促进身体健康。体育运动还有助于心理调节,舒缓紧张的神经,给人带来欢愉,满足师生对精神文化的需要。同时也可以培养集体观念,锻炼意志,增进交流与合作,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的和谐、健康。学校上下应建立全面的健康理念,树立科学的健康价值观,使师生都能主动积极地追求和养护健康,营造一种有利于健康意识的树立和健康行为习惯形成的良好氛围。

(三)审美价值

在体育中蕴含了许多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东西,这就是体育所表现出来的“真、善、美”。正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在他的《体育颂》中写到的:“体育就是美,体育就是正义,体育就是勇气,体育就是进步,体育就是和平。”他也曾经把体育文化的价值概括为两个词:美和尊严,并视之为现代体育所追求的目标。[13]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充分体现出其文化价值,得到今天如此辉煌的发展。“真”是对人的感觉、知觉、直觉和思维能力的评价。它强调体育文化精神层面对人性真实面的反映,特别是现代社会条件下,对“异化”、“物化”了的人性的唤醒,对人性返朴归真的一种暗示和推动,让人重回真实的自我生活中。“善”是对内在文化的一种肯定,它强调体育文化精神层面对人性中善良、仁慈、友爱、助人的肯定和发扬,倡导人类团结友爱,和平相处,反对战争和杀戮。“美”是对形式化的质的一种肯定。它作为一种质的标识,强调体育文化行为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在人类体育生活中形式化的美感。校园体育文化要把审美价值作为价值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学研究型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途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校园体育文化的理念

应坚持“以人为本”体育教育思想,把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心理需求、身心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融入到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要树立“体育是一种文化”的理念,它所具有的社会学价值、人文教育的功效、健康身体的功能,是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基础。围绕文化对人的可塑性特征,坚持“以文‘化’人的原则”,[14]在全面实施校园体育文化整体环境建设的同时,加强媒体宣传力度,运用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在广泛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的同时,开展系列体育知识讲座、专题报告、学术沙龙等,开阔学生的体育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灵。

(二)多措并举加快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决定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水平。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资金投入和体育基础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是制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还要多方面想办法,走社会办学的思路,健全融资渠道,多方募集资金,用社会力量完善体育场馆、器材设备等体育设施,进一步提高其有效利用率。同时,利用优质的人才资源向社会提供服务,保证体育教学、体育科研、业余训练、竞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示范作用

体育社团在各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能够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示范作用,学校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修订完善社团管理制度;二是积极支持社团广泛参与社会活动,扩展大学生社团的活动空间,建立大学生体育社团服务社会的机制;三是加强体育社团骨干的培养;四是通过社团评比,加强宣传,树立典型。

(四)切实加强校园体育人文环境建设

创建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校园体育文化是高等教育的趋势与潮流,对于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也具有重要意义。增进身体健康需要科学,增进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更需要人文。要从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促使人追求自身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培养富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也正如2010年8月23日刘延东同志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的:“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一所高水平的大学,既要有必要的资金投入以强其基,更要有精神和文化的培植以育其魂。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品位高雅、环境优美、适于育人的和谐校园,形成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所以学校要加强校园体育人文环境建设规划,由宣传部、工会、体委、团委、学生处、学院(系)等密切配合,分工实施,不断提升水平。

(五)创建校园体育文化特色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在原有的校园文化基础上,根据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需要及大多数师生的兴趣和要求,广泛深入地进行筛选、渗透、融合,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形成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通过广泛开展本校体育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的竞赛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项目,努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使学生因关注学校竞技体育发展而更加亲和体育,并在长期的亲和中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这一方面,可以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做法中得到很好的启示。

[1] 戴井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的现状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0,(3).

[2] 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0).

[3] 马陆亭.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分类问题的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6.

[4] 戴莉莉.一流大学评定:美国经验给中国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02,(9).

[5] [美]卡内基教育委员会.美国《卡内基高等院校分类》:2000年版简介[J].戴荣光译.世界教育信息,2002,(10).

[6] 都光珍.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为建设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EB/OL].山东理工大学网,2009-11-18.

[7] 李宝富.试论国内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与建设途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3).

[8] 邓周平.试论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3).

[9] 潘一山.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阶段的办学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6,(5).

[10] 赵良行.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1] 杨叔子.时代的必然趋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12] 国家体委群众体育司.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13] 刘广慧.试议体育教学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读与写,2007,(7).

[14] 王爱华.论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

猜你喜欢
研究型校园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线性代数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