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的文体特征及其现代价值

2011-04-12 07:10
关键词:八股文科举考试文体

张 灿 贤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对策”是始于中国汉代的一种考试文体,也是唐以降的科举考试中使用最稳定的文体之一。对策有时务策、经史策之分,以国计民生为内容的称时务策,以经旨史文为内容的称经史策或经义策。历代科举考试均以时务策为主,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规定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道,该制度一直延续到科举制度的废除。因此,后人所说的对策一般是指时务策,本文所探讨之对策,即指时务策。

对策在科举考试中一直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唐初进士科只考策问五道,宋代改革考试制度,范仲淹曾提出“其考校进士,以策论高、词赋次者为优等,策论平、词赋优者为次等”的录取方案,[1]61清康熙三年将首场考试定为试策五道,清代陶福履《常谈》中说:“由汉而来,科举之文屡变,相承不废者惟策而已。……觇人器识,验人学术,试士之法,莫良于此。”[2]可见,对策一直是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今天,对策仍有着较大的历史文献价值和现代借鉴价值,但人们对对策文体属性的认识还不够准确,如有人将对策说成八股文,对对策现代价值的认识也不够充分,因此,对对策的文体特征及其现代价值做一下科学的考察,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策的文体特征

(一)对策与八股文的区别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专用文体,其前身源于北宋。《明史·选举二》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3]明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等人提倡,八股文逐步形成比较规范的格式。明清两个朝代,八股文几乎是所有官私学校的必修课,也是各种考试的必考内容,从童试到乡试、会试都要考八股文。但由于今人不作八股文,且多数人没见过八股文,因此就出现了对科举考试文体分辨不清的现象。如青州博物馆在介绍明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对策时就说该对策是“典型的八股文”①《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状元卷〉试评》,《民主与法制》1992年第3期。另:青州博物馆在赵秉忠殿试对策复制品的简介中也明确指出:是典型的八股文。。不可否认,由于写对策者都经历过严格的八股文写作训练,因此,有些对策在写作手法上很自然地使用了八股文在谋篇布局、逻辑推理以及语言表达上的某些写作技法,但对策与八股文在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上有着明显区别,是两种不同的文体。

首先,八股文的题目一律采用《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如清同治十三年甲戌科会试试题为四书义三道:“子曰:君子坦荡荡。”“自诚明,谓之性”。“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而对策题目即策问,是出题者根据国家、社会的要事而拟制的,不以《四书》《五经》为依托。康熙二年下诏:“八股文章,实与政事无涉,自今以后,将浮饰八股文章永行停止,惟于为国为民之策、论、表、判中出题考试。”[4]明确指出了对策与八股文的不同:八股文的内容“与政事无涉”,且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不能自由发挥。而对策的内容是“为国为民”之时务,且要求有个人的真知灼见。

其次,八股文格式固定,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部分组成,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每部分都要有两两对偶的文字。而对策除开头和结尾文字相对固定外,没有其他严格要求。八股文字数有严格限定,明初规定《五经》义一道,500字,《四书》义一道,300字。清康熙时要求每道550字,乾隆以后固定为700字。而对策对字数没有严格要求,如现存状元殿试对策少者1000多字,多者洋洋万言。

清代黄中坚曾说:科考“先之以经义以观其理学,继之以论以观其器识,继之以判以观其断谳,继之以表以观其才华,而终之以策以观其通达于时务”。[5]是说“经义”(明清八股文别称)考核考生对“理学”的理解把握,“策”考核考生对“时务”的通达,可见,对策与八股文是两种不同的考试文体。

(二)对策的文体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考试文体,对策有着自己独特的文体特征。

从表达方式和论证方式看,对策属于论说文中的立论文。

从表达方式看,对策虽然没有明显的文体限制,但其基本符合论说文理论性、逻辑性、概括性等特点。即要将评人、说理、论物提高到理论高度加以分析,要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使观点和材料有机统一,条理清晰,要对事物多作理论上的分析,一般不作具体介绍和详细描述。但对策与一般论说文又有着明显的区别。论说文的内容一般是作者自己拟定的,可写国家大事,也可写生活中的琐屑小事,而对策所写内容有明确的范围限制,一般是涉及政务的大事,必须依照策问问题而写,与今天的某些给材料作文类似。

从论证方式看,对策又是典型的立论文。“驳议偏辨,各执异见;对策揄扬,大明治道”。[6]是说对策有别于“驳议”,主要用以正面阐明自己的观点。对策虽然是针对策问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但由于策问是出题者深思熟虑的结果,并且有的策问往往已经含有较为明确的基本观点,或者隐含一定的倾向性,因此,对策是不能反驳策问问题的,必须从正面立论,谈问题、看法或建议时不能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特别是殿试对策,要讲求对策艺术,要仔细揣摩出题者(皇帝或主考官)出题的意图或旨向,在此基础上阐明自己的看法或主张。刘勰在《文心雕龙·议对》中提出了“对策王庭,同时酌和”的观点,其中所说的“同时”与“酌和”正是此意。

从写作功能看,对策属于实用文。

从统治者的角度看,科考是朝廷的“抡才大典”,而对策是为了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因此策问的目的一是考查应试者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二是寻求解决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民生等重大问题的思路、途径与方法,尤其需要考生们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武则天执政时薛谦光上疏:“断浮虚之饰词,收实用之良策,不取无稽之说,必求忠谠之言。”[7]历代统治着对对策的实用性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其条列而茂明之,务适于用”(宋神宗绍兴五年殿试策问)、“其直述以对,毋徒骋浮辞而不切实用”(明孝宗弘治十八年殿试策问)、“尔诸士习于当世之务久矣,……有可以便民益国者,明以告,朕将采而行之焉”(明穆宗隆庆二年殿试策问)、“其详切敷陈,以真学问为真经济,毋事浮袭”(清世祖顺治十二年殿试策问),充分说明统治者特别看重对策的实用性。

从应试者的角度看,科考是知识分子的入仕途径,而对策尤其是殿试对策又是士子们走向仕途的关键凭借,因此他们要倾尽全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治理能力。因此,作策“必通达古今,明习时务”,“时务之大者,如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兵谋、刑法之属,亦皆当世所须,而不可阙,皆不可以不之习也”。[8]也就是说,应试者要依据自己的学识积累,针对时政的需要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以备统治者选择使用,不能隔靴搔痒、泛泛而论,要注重对策的实用性。

另外,宋代科考高中者的文章经常被印刷成册,作为应试者的文章范本,但南宋时,对策不准印刷,“建宁府将书坊日前违禁雕卖策试文字,日下尽行毁板。仍立赏格,许人陈告,有敢以前冒犯,断在必行,官吏失察,一例坐罪”。[9]这主要是考虑国家安全,正说明对策往往要涉及国家大事包括边防战略等要务,这也正是对策实用性的有力证明。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说对策是一种议论性的实用文。

二、对策的现代价值

对策作为历史文献,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因而其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同时它又是古代应试文章的典范,从文章学与应试写作的角度看,它又具有现代借鉴价值。

(一)对策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文献

科举考试在中国经历了1300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封建社会总体上是稳定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科举制度无疑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统治者靠科举考试笼络人才、人心,士子靠此追求功名富贵,而对策又是考试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的文体,不同时期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历朝历代的盛衰治乱,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状况,社会文化水平以及文人的思想、心态及价值追求等,皆可从对策中透视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策乃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这就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可贵的脚本。

通过对策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历代对策几乎囊括了国家的种种大事要事,诸如内圣外王之道,创业守业之难,人才选拔,官吏考核,边防守备,民俗民风等,同时,对策内容又和当世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紧密结合,体现出了较强的时务性。如宋神宗至宋高宗这段时期,宋王朝经历的熙丰变法、元祐更化、绍圣绍述、崇奉道教、对金和战等国家大事,在对策中都可清晰地看到。元顺帝至正五年殿试对策内容是祭天祀祖之礼,《元史·顺帝本纪四》记载:“二月戊午,祭社稷。”[10]说明这正是当时的国家大事。清道光二十一年,状元龙汝言的对策主要论述了与国家联系紧密的“防海靖边”问题,该年正是鸦片战争(1840)爆发的第二年。从对策中我们还可看到封建伦理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大唐盛世,由于内忧外患不多,知识分子少有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因此形成了士子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文化心理,表现出了对当时社会的自豪感。宋代的主流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础上的理学思想,理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这一方面遏制了带有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人格气节、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感的文化性格,加以内忧外患,因此对策能以“主人公”姿态要求自己,从中可以看到其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展示出了一种民族气节。明代前期统治者一方面大倡科举,以笼络、选拔人才,同时又对士人严加管制,实行文化专制,士人思想被牢牢地束缚着,他们不敢大胆直言,对策显得规规矩矩,谨小慎微。清代文字狱严重,士人人格受到严重打击,对策时难免小心翼翼。清末,启蒙思想、改良主义、资本主义萌芽和市民阶级开始出现,对对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对策是研究当时思想文化的重要依据。如果把这些对策连缀起来,就是一部我国封建社会的兴衰历史,从中能发现其发展规律。

对策又是中国封建社会读书人思想、人格、价值追求的烛照,从整体来看,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思想追求是伦理道德层面的忠君思想和政治理想层面的忧患意识以及责任感,由于科举考试是知识分子入仕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成功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落第者“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唐·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这种强烈的功利性以及其他因素又使得他们的思想及价值追求呈现出明显的个体性,有的人胸怀忧国忧民的士大夫精神,只想施展抱负;有的人只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官求富贵。从对策中我们能看到有的士子大胆直言,全心应对,忠心可鉴,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忧患意识,并且社会越是动荡,对策中表现出的忧患意识越是强烈,如文天祥、王十朋、罗伦、康海、张謇等的对策。也有的对策一味颂圣,曲意逢迎,暴露了部分士人在人格方面的缺陷,所作对策也是老生常谈,少有可取之处。如宋徽宗崇宁五年蔡薿在对策中极尽阿谀逢迎之能事,被钦点状元,其对策还被颁示天下。但“文如其人”,蔡薿入仕后投机钻营,作恶多端,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文章学角度看,对策又是研究文章写作的重要文本。科举考试的连续性、长期性,使得很多举子将功夫下在揣摩策题、预拟策文上,对文章结构作精细分析,对开头结尾、起承转合等文章作法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把握,以便在科场上能得心应手,“文章三昧”在对策中有着鲜明的展示。首先对策要“言之有物”,好的对策内容要充实、丰富,要把握时代脉搏,而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要关注时事,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正如陶福履《常谈》中所说:“非泛览经史百家、博通古今、深明治体者,不能对策。”[2]同时做到结构严密,思路清晰,要“言之有序”。语言有鲜明的论辩色彩,既能做到广征博引,以古论今,又能做到“词必己出”,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真正是“言之有文”。这样的对策特别是状元殿试对策当之无愧是应试文章的范本,优秀文章选本《文选》、《文苑英华》等都收录了对策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同时,对策又是研究当时文人创作及文坛风气的重要依据,苏轼曾说:“夫科场之文,风俗所系,所收者天下莫不以为法,所弃者天下莫不以为戒。昔祖宗之朝,崇尚辞律,则诗赋之士曲尽其巧,自嘉佑以来,以古文为贵,则策论盛行于世,而诗赋几至于熄。”[11]正是对这一问题的较好阐释。

(二)对策为现代公务员考试提供了借鉴

尽管人们对科举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偏见,特别是对八股文的危害往往痛心疾首,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科举制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其对现代教育及考试制度的影响是必然的。在人们对科举考试、八股文口诛笔伐的同时,对对策的指难相对较少①宋元祐三年在殿试考试内容之争中有人指出:由于考对策成为定例,“诸生在外,莫不宿造预作之”,“试日就所问目贯穿以为文尔”,临时应付、弊端明显。而另一派认为:对当世之务预做准备以应对,不影响选拔人才;至于对应付之文“弗加纠绌,皆考官之过,非策之訾也”。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15,李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6年。,亦可看出对策的价值。

对策对现代公务员考试影响最大的当属“申论”。2000年在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首次出现了“申论”这一考试文体,其与古代科举考试的“策”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一是在目的上,两者都将考查考生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作为重点,要求决策正确,论证周密。二是在形式上,都采用提供材料作文的形式,讲求应对之策,重在考查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对指定的社会现象和政治问题的认识和对策。通过考试,重在了解考生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策问或一道题,或二、三、五道题,申论同样采取了几道题年年变化的做法,使出题不至于模式化。三是在答题要求上也有类似之处。“策须义理惬当者为通”,是对“对策”写作内容充实、说理充分的要求,同样适合“申论”的写作。又如:对策行文中,始终要紧扣策问而答,往往先引策问中的问题“制策曰:……”,然后围绕问题回答。申论写作同样要求通过所给材料分析概括、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另外,到了清代,殿试不再誊录,评定殿试对策的优劣往往不是看内容,有时只是看书法是否符合要求,书法不符合要求不能入围,这固然是极端化的做法,但就卷面而言,今天公务员申论考试也有“文面整洁,字迹端正”的要求。

申论尽管在借鉴对策的同时又推陈出新,摒弃了对策由于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僵化限制而走向程式化等弊端,现代化气息更浓厚,出题角度更接近公务员的实际工作,内容和形式灵活多变,更加注重创新精神,但由于申论与对策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优秀对策特别是代表其最高水平的状元殿试对策丰富的内涵和高超的写作水平,对我们今天学习申论写作仍然有着非常有益的借鉴作用。

首先,对策作者丰厚的知识、素质储备以及忧患意识,使对策内涵丰富、针对性强,从而为申论写作提供了借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使封建文人热衷于读书学习,当然,学习者当中既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者,也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者,而通过对策金榜题名则必须二者兼顾。对经史典籍的大量阅读,使他们有着丰厚的知识储备,锻炼了阅读理解能力,对策时才能做到左右逢源、古为今用。古代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情怀,使他们对当朝社会问题关注思考,思考锻炼了思辨能力,从而对时政要事及社会民生能够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如清顺治十八年辛丑科状元马世俊在对策中针对清王朝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满汉民族矛盾紧张的社会现实,提出“王者以天下为家,不宜示同异于天下”,即摒弃民族偏见、实现满汉并重的政治主张,有着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与此相比,由于参加公务员考试者有众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无论在知识的储备还是接触社会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上都要逊色一些,且没有工作经验,有的甚至连党政机关都分不开,对其性质、职能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对策的针对性、可行性等问题就成了空谈,每年考生申论分数较低的现象也说明了这一问题。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申论”时只能对时事空发议论,“学生腔”占据很大比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2010年起,北京市及所辖区县党政机关招录的公务员,将有八成岗位要求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2011年,除特殊职位外,市和区县党政机关公务员将不再从大学应届生中选录,而全部招录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2010年1月30日《北京日报》)其他省市也有相似规定,这些做法对提高申论写作水平、选拔高素质人才更具针对性。

其次,对策作者深厚、娴熟的写作功力与技巧为申论写作提供了借鉴。科举考试从唐开始就有了对策写作的范文,既有如白居易与元稹编撰的模拟对策——《策林》,又有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叶适《策场标准集》等所选优秀对策。这些范文都侧重强调作文技法,《策林》对文章结构有“策头、策项、策尾”的格式上的写作要求,《文章轨范》卷目前提示语说明了学习范文写作技巧的重要性:“此集皆谨严简洁之文。场屋中日晷有限,巧迟者不如拙速。……策结尾略用此法度,主司亦必以异人待之。”“学者熟之,……作策,必擅大名于天下”。[12]对对策范文的广泛学习及大量的写作训练,是对策作者写作技巧提高的关键,正是基于这样的学习和练习,他们作策时大多能得心应手、熟能生巧,起承转合、铺排夸饰能做到浑然无迹、水到渠成,奇偶相间、排比叠用,使文章节奏起伏、张弛有度。如“谀佞诡随者,名之曰变通;缄默自便者,目之曰忠厚;直言正色者,非之曰骄激;操心持节者,刺之曰干名”(明成化二年状元罗伦殿试对策)。“譬之木焉,本端而末自直;譬之水焉,源澄而流自清”(明天顺元年状元黎淳殿试对策)。这些整句的使用,使文章平添了排山倒海之气势和生动形象的感染力,凡此都是写申论要学习的重要因素。比较而言,参加公务员考试考生平时写文章者甚少,有的考生考试前从未写过申论文章,考试时临时抱佛脚,文章语言干巴、技法单一,写出优秀的申论文章就勉为其难了。

科举考试已远去多年,但对科举考试的研究始终没有间断,大家见仁见智,或褒或贬。尽管存在着一定的糟粕,但对策的历史研究价值及对当今公务员考试的借鉴价值是不能否认的。

[1] 林岩.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 陶福履.常谈[A].丛书集成初编(第0897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张廷玉,等.明史·选举二[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 梁章钜.制艺丛话(卷一)[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5] 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A].中国近代史料丛刊(正编)[C].台北:文海出版社,1991.

[6] 刘勰.文心雕龙·议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 徐松著,赵守俨点校,登科记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 李龙溪近艺序[A].康熙刻本《天傭子集》卷五[C].

[9]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0] 宋濂,等.元史·顺帝本纪四[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1] 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2] 王阳明.重刻《文章轨范》序[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影印本).

猜你喜欢
八股文科举考试文体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科举考试”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猴年贺岁
猴年贺岁
中国科举考试“末班车”——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殿试二甲第二名林世焘之子林松年谈科举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
八股文,学还是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