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敏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8)
图书馆建设作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应针对我国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态势,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做一些有益的理论探讨。期刊在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参考价值,因此,加强期刊资源管理,提高期刊服务质量十分必要。
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存在服务理念落后、服务质量不高、期刊利用率和读者满意度均较低等问题,服务质量的现状令人堪忧。表现在:
1.服务理念落后。期刊管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期刊管理及服务的质量,高职院校图书馆多年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重书轻刊”、“重藏轻用”,期刊工作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工作人员也只是满足于看门守摊式的低层次服务,致使期刊的管理、利用和开发仍处于浅层次的服务上,不能及时、主动、准确地为读者提供所需的文献资料,与读者的需求差距较大,造成图书馆服务质量无法提升的局面。
2.期刊利用率较低。据调查,高职院校图书馆学术类期刊利用率约为其馆藏量的1/3,有些种类学术期刊利用率接近零,而中文消遣类则较高,总体来说,期刊利用率是较低的。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主要有:①从文献内容看,各专业期刊只适合本专业及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因而读者面窄,加之期刊所载知识更新快,时效性强,影响了其长期利用率;②从读者需求来看,由于读者群专业设置的调整、更新,导致读者阅读倾向的转移,而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订购很难适应这种读者阅读倾向的变化,因此,原有的期刊利用率降低。
3.期刊的种类和数量难以满足读者的全面需求。期刊收藏的数量和质量,是期刊服务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书刊价格的不断上涨,而图书馆书刊购置经费增长有限,因此,馆藏期刊多呈缩减态势,造成了读者信息需求量的增长与图书馆期刊收藏能力之间的矛盾,使读者对图书馆期刊资源的满意度降低,吸引力下降;同时在期刊的订购上没有与本校所开专业相联系,在选刊范围与选刊质量上更是没有与高职院校教学、师生需求紧密联系,致使所用与所藏相脱节,使期刊没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本校师生的要求。
4.期刊馆藏规划与建设难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由于图书馆期刊规划一般滞后,因而期刊入藏结构建设不合理,不能及时跟上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步伐,比如在专业期刊组织中没有考虑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对于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没有实行倾斜政策,现有的期刊不对口,读者就不借不看,造成利用率较低的现状。
5.期刊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工作仍然处于传统的手工操作阶段,传统的查阅方式也给读者带来诸多不便,造成馆藏资源利用率不高。
1.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明显有别于面向全国的研究型、工程型、综合性本科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是属于地方性、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研发型人才。学校定位直接制约着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进而影响着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规模、结构和层次。
2.高职院校的校情与馆情。高职院校所处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管理体制不同、所开设专业的侧重点不同,因此体现出来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也不尽相同,谓之校情不同。此外,每所学校的图书馆也有馆舍大小、馆藏基础、经费多寡的差别,即馆情差别。校情、馆情除了影响馆藏文献规模、结构外,主要影响文献资源建设的特色。在研究遵从上述依据的基础上,只有参照本校的校情、馆情特点规划的文献资源建设目标,才是贴近实际和行之有效的。
3.高职院校读者需求、层次分析。为了将各具特色的期刊提供给读者利用,首先应明确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服务的对象及服务方向:就高职院校图书馆而言,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专业开设面较窄,读者较少,教学为主,科研工作所占比重不大,对文献的依赖性相对较小;是大学专科教育而非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研发型人才;是以教学为主而非以科研为主的院校,既便有科研工作,也是侧重于应用研究而非基础研究或尖端技术研究,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期刊要求贴近专业设置,主要收集与主干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料,依照“藏以致用”的图书馆法则,不必过于强调门类齐全,实用主义是它的藏书建设法则。
高职院校读者对期刊文献资源有着极大的利用需求,这是提高图书馆期刊服务质量、提高期刊利用率的良好基础。
1.确立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针对高职院校建校历史短,馆藏基础薄弱,经费短缺的现状,应确立三个原则,即针对性、系统性和经济性原则。针对性就是根据本校的实际和读者需求,有的放矢地收藏期刊;系统性就是要使期刊收藏范围基本稳定,特别是保证核心期刊体系完整;经济性就是要以最少的支出,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2.期刊工作者必须树立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图书馆事业正面临着新的变革和挑战,期刊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真正意识到服务质量是图书馆的生存之本,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最终反映在为读者服务的质量上,通过各项服务,将图书馆与读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提高期刊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员工的文献需求,是摆在期刊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3.优化期刊馆藏,提高文献利用率。期刊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情报资料的物质基础之一,要使图书馆所订购的期刊被众多的读者所利用,就必须选订符合读者需求的、高质量的期刊,切实提高期刊的入藏质量。馆藏是基础,服务是方向,只有拥有良好的馆藏资源,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提高期刊利用率,才有了基本的物质保障。具体做法就是结合学校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读者需求等情况确定所订购期刊的品种,根据工作任务、读者对象、本馆经费等情况,有针对性地从学术质量、情报价值、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考虑期刊资源建设,认真选优,保证核心期刊的收藏和利用,保证新设专业期刊的订购,既要满足学生作为参考文献的需要,还要满足教师研究的需要,也要满足一般阅读消遣的需要。
4.强化期刊利用的时效性。时效性是期刊较之于图书文献的最大优势,期刊的使用价值有着随时间推移而快速下降的特点。许多图书馆对期刊流通量或使用率的调查都表明,过刊较之于现刊其流通量或使用率都大幅降低。所以,强化期刊管理的时效性,做好图书馆当年现刊的流通工作,增加读者的阅览人次,是提高期刊有效利用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以为:①当月新刊及时上架;②当年的其他现刊允许单册外借,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群体对期刊的阅读使用率;③对部分学术研究类的过刊加强分类管理、使用检索与推荐借阅。
5.强化电子期刊、网络期刊的普及性。电子型期刊、网络型期刊具有许多传统印刷型期刊所没有的优势,它的文献资源不仅信息的内容存储量大、检索容易、下载方便,内容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易于感知;而且它通过网络链接,可以满足大批读者同时在线阅览,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提高图书馆期刊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大力发展和普及电子型、网络型期刊,是图书馆期刊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方向,是提高期刊有效利用率的最佳途径与举措。
6.高素质的馆员是提高图书馆期刊服务质量的有力保障。馆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尽快教育培训出一支文化知识丰富,业务技能优良,具有开拓精神的期刊工作者队伍,是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的当务之急。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现象,一方面要在以后或者更长时间内严把进人关;另一方面要开展职业培训、继续教育,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使馆员熟悉期刊管理业务,掌握计算机技术,了解本校专业设置,从而最有效地发挥期刊资源的功效,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优质服务。
总之,期刊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研究和探索期刊工作的规律,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期刊的利用率,并加强期刊的宣传工作,使期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丽敏,姚荔.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初探[J].当代图书馆,2007,(3).
[2]马君,谢勇旗.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规划问题略论[J].中国高教研究,2009,(01) .
[3]罗智蒨.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管理服务的创新[J].图书馆学刊,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