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爱忠
(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湖北应城432400)
我们在2009年12月~2010年9月期间行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109例,现对其手术实用范围及麻醉效果进行总结与评价。
本组109例患者,男71例,女38例,年龄6~82岁,ASAΙ-Ⅲ级,神经阻滞定位点区皮肤无溃烂,患者无明显自发出血。
患者入室后常规输液、给氧,监测NBP,ECG,Sp02,给予咪唑安定1~2mg,芬太尼(1~2)μg/kg,阻滞前适当镇静。定位:将神经刺激器的正极通过电极片与患者相接,负极连接于阻滞针的导线上,浅部神经据解剖先用探笔模式1Hz,0.50ms,10~2mA探到体表相模式应位置,再用刺激针探到其深部位置,深部神经则直接使用刺激针模式,将电刺激器的初始电流设定为1.0mA,频率1~2Hz,脉冲宽0.10ms进行穿刺,使针头接近欲阻滞的神经,调整定位针的方向直至要探寻的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群发生有节律的颤搐,说明此时针尖已接近神经,这一操作环节对提高阻滞成功率十分重要,调小电流至0.3~0.5mA,颤搐仍良好,小于0.3mA肌肉颤搐停止,说明接近神经。定位准确后,回抽注射器无回血、液体和气泡,即注入局麻药,注入局麻药3~5mL,增大电流至1.0mA无颤搐即可注入全部所需药量。 根据手术范围不同选用的神经阻滞方式也不同,对于颈深丛阻滞则直接触到颈3或颈4横突注药;用药量:罗哌卡因单次≤3.5mg/kg,成人常规0.3%颈深浅丛6~8mL,观察5~10min若无声嘶可据需阻滞对侧浅或/和深丛,其他部位神经阻滞选用0.45%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小儿颈深浅丛罗哌卡因0.2%~0.3%,其他部位神经阻滞选用罗哌卡因0.2%~0.3%与0.5%~1%利多卡因混合液。
麻醉完毕15~25min用针测试手术部位,参照语言等级评定量表(VRS)[1]对疼痛进行评价。
见表1。从表1可知,本组109例使用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无痛率为88%(95/109),轻微疼痛率为10%(11/109),无痛与轻微疼痛两者达98%,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表1 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结果
使用神经刺激器,有探笔模式和刺激针模式,使用探笔模式可找到浅表神经相对应体表位置;再使用刺激针模式,它借助定位针,此针带有绝缘膜的外鞘,仅在针尖导电,利用电刺激四肢的感觉运动混合神经,引发四肢相应肌群的运动反应,据此定位阻滞相应的外周神经。神经刺激器引导的神经阻滞,神经定位指标明确、客观,绝大多数患者效果确实,特别对肥胖或解剖标志不明显的患者采用此项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即可解决问题。定位精细化,可通过调节电流强度和穿刺针的位置精确阻滞目标神经,不但可以达到阻滞完善的目的,同时也可做到有的放矢。虽然电流对神经的直接损伤作用尚无定论,但总体而言,由于神经刺激引导下穿刺针直接接触神经的概率降低,因此神经定位下神经阻滞的神经损伤率也随之降低。由于神经刺激器的介入,既往无法定位的神经阻滞成为可能,加上神经阻滞麻醉的优势,可使手术适应证范围扩大[2]。
少数患者存在阻滞不全的现象,可能原因:药物被筋膜部分隔离;神经的变异使一部分分支阻滞不完善;药物只阻滞粗大坐骨神经的一截面;少数患者由于手术时间长,难以耐受止血带反应而表现痛苦;对于轻微疼痛的患者可据需辅助用药或加以局麻。
外周神经阻滞与全麻及椎管内麻醉相比,对术中、术后循环、呼吸等影响较小,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减少[3,4];避免全麻的一些不良反应和吸入全麻药残气造成的环境污染;阻滞感觉神经的AC纤维和交感神经,可减轻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降低炎性反应;避免了椎管内麻醉后引起的腰背痛,减少了严重神经根损伤,减少了尿潴留,避免了中老年人术后上尿管的痛苦;减少了医生对凝血机制异常患者麻醉的担忧[5,6];减少了围术期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及其相关的副作用;由于外围神经阻滞对机体病理生理影响小,术后即可正常饮食,患者康复快,减少了医护负担,降低医疗费、设备,加快了临床周转,适应了医疗费用紧缩的需要;术后镇痛时间可长达6-12小时。
综上所述,神经刺激器引导的神经阻滞优点颇多,是一项值得普及推广的技术。
[1]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专家组.成人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3):190.
[2]徐仲煌,黄宇光,任洪智.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杂志,2001,8(5):25-26.
[3]黄汉江,曾振华,戴仪.神经定位仪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5,15(2):84-86.
[4]金勉,徐旭仲,王建光.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12(3):25-26.
[5]牛宪英.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38-40.
[6]黄坚,莫家全,叶劲,等.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在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