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可君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模式及支撑体系
易可君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它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又代表了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在将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中央及湖南省委都已经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根据评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五条标准,对湖南新兴战略产业进行定位,总结提炼适应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六种成功模式,探索符合湖南省情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支撑体系,试图为湖南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基本框架。
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模式;支撑体系
中央及各省(直辖市)都已陆续制定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但各省(直辖市)都几乎照搬中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地方区域优势和特点不是很突出。各省(直辖市)的研发资源配置、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及区位条件各不相同,这些因素决定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能有完全同构的产业领域、相同的模式和路径,也不可能选择拷贝一样的支撑体系。湖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必须参考中央的战略规划和布局,根据省情,选择合适的重点产业、运作有效的模式、正确的路径及符合实际的支撑体系来培育自己的战略性产业。
中央已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面,确立了以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产业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布局产业。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南应选择什么样的产业作为突破口呢?我们如何根据湖南省情来布局定位呢?笔者认为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应有五条标准:即研发支撑、市场前景、产业基础、带动能力及低碳概念。
湖南省委、省政府已经把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医药(育种)、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七大产业确定为我省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笔者认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南不可齐头并进,要突出重点,在某些细分产业取得突破,抢占战略制高点。笔者认为我省近5年内要在七个新兴产业内,重点突破一些优势明显、已经进入产业化或处在快速市场扩张阶段的细分产业。
湖南省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有着一大批象三一重工及中联重科这样的先进龙头企业。但综合分析,湖南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要在以下8个细分产业领域实现突破,打造产业高地。包括工程机械装备(含盾构机)、电力牵引轨道交通装备(含高铁)、新能源动力汽车、高档数控装备、智能电网设备、大型冶金矿山设备、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含游艇)、航空航天装备等。
在新材料产业领域,重点发展先进储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硬质材料、金属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等5大新材料产业。而重中之重又是先进储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硬质材料,这三大新材料产业湖南省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先进储能材料产业,湖南省以科力远为龙头的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能量包,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具备了产业快速扩张的发展先机。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传统文化产业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的优势十分突出。主功方向应定位于以数字媒体为主的广播电视、体现湖湘文化的创意设计、数字出版、动漫和演艺娱乐五大细分产业。
紧密结合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实际,本着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原则,应着力发展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等四大领域,四大领域均要有体现湖湘特色的发展重点内容。如以袁隆平这张国际名片为代表的生物制种产业,要拓展杂交水稻产业链,实现杂交水稻产业国际化。
根据湖南省缺煤少电及油气零资源的能源结构实际,要以新能源装备高端制造带动新能源开发应用,形成以风能、太阳能为核心,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为重点,智能电网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努力把新能源产业培育成为湖南省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极。由于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的影响,上述主攻领域可能还要调整,核能地位可能下降,主攻重点是风能、太阳能及生物质能。
要把握信息技术正在酝酿重大突破、网络应用面临指数级增长及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重整机遇,统筹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和管理各个环节,以经济社会需求为牵引,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重大工程为抓手,以先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为基础,以软件服务及网络经济为重点,以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应用为新的增长点,打造特色明显、创新体系完善的信息产业集群,确立信息产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性地位。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境治理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重点领域为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及环境治理产业中的技术与装备产业、产品和服务。
根据前文提出的五条标准,可对湖南省确定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评估,综合分析最符合上述五条标准因而需将其定位为最具培育成长优势的战略性产业的评为AAAA级,很符合的评为AAA级,比较符合的评为AA级,基本符合的评为A级。(1)先进装备制造业:AAAA;(2)文化创意产业:AAA;(3)新材料产业:AA;(4)新能源产业:AA;(5)生物产业:AA;(6)信息产业:AA(7)节能环保产业:A。
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了初步定位以及在确定了应优先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细分产业之后,要思考的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样的培育发展模式或路径适合湖南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笔者结合湖南省的具体情况、分析湖南省优秀成功企业的成长轨迹,概括出六种发展模式。
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由著名材料专家黄伯云院士领衔,以私募股份创立的一家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2001年7月由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改制而成。该公司从事摩擦制动材料和低碳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与生产,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系列,立足摩擦材料领域,综合开发各类外延产品,产品涉及航空、航天、铁路、汽车等领域。
博云新材模式可简单概括为自主研发创新+产学研政一体化+资本市场+产业国际化。
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1)在政府的重点资助下,以我为主,自主研发,取得完整知识产权;(2)产学研紧密结合,私募股权融资实现成果产业化;(3)上市融资,打通资本通道,做大做强开拓市场。
这种模式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掌握产业的主导权,其中包括标准制定权、产品定价权和利润独占权等。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即发展周期长、培育风险大等,这一模式主要适应于生物医药、生物育种、新材料等产业。我省由院士创办的企业大都是走的这一路径。
中铁轨道集团长沙盾构机有限公司,是湖南省利用长株潭城市群巨大的地铁工程市场,引进创办的一家大型工程机械企业。从引进立项动工建设到盾构机产品下线投入市场,前后只用了两年时间,高效地培育了湖南省工程机械的新贵——盾构机产业。
中铁轨道模式可简单概括为市场吸引产业资本+龙头企业入驻+配套产业跟进+省内研发跟进+产业国际化。
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为:(1)市场吸引产业资本及龙头企业入驻;(2)围绕核心产品打造产业链条;(3)通过省内的研发来支撑该产业的发展。
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是培育周期短,节省高额研发成本,不依赖本省资金。但其也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即能否通过市场来成功换取某一企业的入驻取决于本省市场吸引力的强弱,事实上市场换产业往往得不到顶尖企业的青睐。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电动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
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于1998年1月,是一家集新型储能材料、先进电池及其延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储能材料和绿色电池的重要生产基地。
科力远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引进人才(技术)+产政结合产业化+资本市场+产业国际化。
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1)引进拥有成熟技研成果的高端人才(公司董事长钟发平)及其拥有的高科技成果(连续化带状泡沫镍);(2)政府利用产业引导基金扶持其成果产业化;(3)通过上市融资,做大做强产业规模;(4)企业上市后,政府基金逐渐退出。
这一模式的主要优势是没有研发期,产业化周期短,风险相对小,能够迅速抢占战略性产业制高点和世界市场。其劣势在于省内没有研发平台支撑,产业化时对政府的产业引导基金强力依赖。主要适应的产业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是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一级子公司,是我国电力机车主要研制生产基地和国家城轨交通设备国产化定点企业、湖南省十大标志性企业。2009年1月,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600kW六轴大功率交传电力机车在本公司下线,标志着公司正在成为世界级的机车装备系统集成商,跻身世界铁路装备制造业的先进行列。
南车模式可以被简单概括为:分别引进单项技术+综合创新+资本市场+产业链整体营销+抢占世界市场打造国际产业。
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1)分别引进单项技术;(2)充分利用自己的研发基础和产业基础,自主消化、综合创新,缩短产业化周期;(3)打造完整产业链,整体营销,获取产业链各环节上的利润。
南车模式的主要优势是师夷强技以自强,分别引进多项单项技术,对其进行综合匹配创新,从而使其成为更具有竞争优势、更适合本土实际的新技术。其劣势在于受制于能否买到所需的技术以及在本省的消化和综合创新能力。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航空航天的大飞机产业。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深圳市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入驻湖南省长沙环保产业园,整合利用了园区内另一家客车企业的存量资产,2011年电动大巴新能源动力汽车下线投放市场。创造了新能源动力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型产业快速培育成长模式。
该模式可简单概括为:引进产业龙头企业+省内产业研发基地+产业存量+资本市场再融资+抢占世界市场打造国际产业。
比亚迪模式的主要特点是:(1)引进某一行业的龙头企业,等于引进了完整的研发平台、成熟的技术成果及产品;(2)整合省内产业存量及研发资源,从而快速切入某一新兴产业。
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盘活产业存量,迅速整合产业,引进龙头企业的同时等于引进了新的研发平台、成熟的新技术、人才和资本,从而能够快速切入某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劣势主要在于如果引进的是外资企业,我们没有产业主导权,仍然将受制于人。
湖南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从事高性能复合材料船体设计、研究、生产、销售及服务,为客户提供从方案设计、产品制造到维修服务等全方位的个性化解决方案的企业。2005年生产出国内第一艘最大的80英尺豪华游艇,2008年开始出口大型游艇,多次在国内和国际的创新大赛中获奖,正在成为中国游艇行业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太阳鸟模式可被简单概括为:以省内产业为基础+逆向工程仿制产品+产业资本进入产业化+国际国内合作研发+上市融资产业扩张+抢占世界市场打造国际产业。
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1)以本省已有的产业为基础,购进国外高新技术产品,通过逆向工程进行仿制;(2)完成原始积累后,再进行自主创新;(3)通过国际国内合作研发,使技术和产品创新与国际同步;(4)实现上市融资,从而抢占世界市场打造国际产业。
该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逆向工程的仿制创新,缩短研发周期,避开研发风险;产品研发的国际合作也保证了产品在款式、配置、品质与国际同步;产学研一体化有利于掌握产业主导权。其最大的劣势在于逆向工程的仿制创新容易引发知识产权纠纷。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这六种模式都有自己获得成功的特色及个性,也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即都有研发支撑、都有一定的产业基础、都通过市场的牵引、都通过资本市场来融资、都有政府的资金和政策的扶持,最后要想将产业做大做强,都必须实现产业的国际化。
培育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良好的产业基础,需要技术的不断创新,需要有广阔的市场潜力,但系统地分析究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应该怎样,政府应该如何去做,要想培育好新兴产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体系作为支撑,笔者认为,应该基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依托“3+5”城市群的优势区域,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形成新的增长极,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包括加快产业区域集聚、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链和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是要有一批优势企业来支撑的。所以要围绕企业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目标,进一步发挥重点企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包括:结合7大产业的行业特点,重点扶持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组织实施一批技术先进、影响巨大、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化项目,通过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支持企业跨国经营。
实际上我省的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攻克的技术难题。不攻克这些技术瓶颈,我们就没有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所以要充分调动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政府各层面的积极性,更大程度上整合研发资源进行集体攻关。对一些重点技术难题实施悬赏式课题招标。
把品牌建设作为提升企业综合实力、赢得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任务,综合运用政策、资金、宣传等手段,强化技术创新、标准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创建,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群,抢占市场价值链高端,包括:加强品牌创建与保护、扩大品牌市场占有率及突出品牌经营。
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领军人物及团队,培养学科带头人、优秀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完善创新创业人才使用机制。
依托骨干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支持建设若干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企业主导、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可以分为研发、产业化及扩张做大做强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都离不开投融资服务平台的支撑。在研发阶段主要靠政府提供的公共研发资金、研发平台及社会性质的风险资本的支持。在产业化阶段则主要靠私募或公募性质的产业基金或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而市场扩张阶段则主要靠股市、债市等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撑。所以我省要建立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围绕产业发展共性需求,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构建完善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网络体系。要通过强化科技中介服务,建设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试验试制、技术咨询和推广等共性技术服务平台,要加快产业孵化器建设,打造具有共享性质的公共研发平台。还要建设技术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建设行业协会及产业联盟,形成有利于创新要素加快流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成果加速转化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推动科技成果有序流动。
F1
A
1004-3160(2011)04-0086-04
2011-04-25
易可君,男,湖南岳阳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学。
责任编辑:詹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