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化认同的建构

2011-04-11 12:57郭小川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欧洲人民众欧洲

郭小川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200090)

欧洲文化认同的建构

郭小川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200090)

欧洲文化认同作为一种过去长期遭到人们忽视或者说漠视的理论,逐渐超越以往在阐述国际关系中人们所注重的政治、军事、经济等理论,成为在关注和研究国际关系时的一种举足轻重的因素。欧洲文化认同作为欧洲认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相当于建构欧洲认同的基石,是与欧洲的历史文化相联系的。欧洲文化认同的基础就在于欧洲共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共同价值观。欧洲文化虽然是由不同的国家民族文化所组成,但是这些欧洲国家民族文化大多具有基本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具有相似的文化发展历程和共同的宗教道德观。近代欧洲认同和欧洲一体化观念的形成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

欧洲文化认同;民族文化认同;超国家主义;国家中心主义;多元主义

一、关于欧洲文化认同的理论解释

欧洲文化认同是一种超国家的认同形式,是欧洲各民族在和平、平等与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对现有民族文化认同的超越,它首先意味着欧洲人的集体认同,欧洲人自身的特点,他们与众不同的共有特性、制度或者惯例;欧洲认同还表示欧洲人之间的情感,是与非欧洲人相对立的一种共享的骨肉亲情,是欧洲人彼此协调一致的利益。欧洲认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是由欧洲政治认同、欧洲文化认同、欧洲经济认同等多种形态的认同感所组成的密不可分的整体,缺少任何一种认同,都不是完整的欧洲认同。而欧洲文化认同正是欧洲认同的核心和建构欧洲认同的基石。欧洲文化认同以欧洲文化为基点,共存于欧洲民族文化中,是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一种普遍的符号和联系,它是基于共同历史文化背景所形成的共属意识,是欧洲各民族易于相互认同,从分散走向联合的意识基点。这种共有的文化认同感也为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的顺利前行提供了充足的驱动力。

二、欧洲及欧盟文化认同的建构

从上世纪 80年代,欧共体就开始致力于建构基于整个欧洲的文化认同,并因此开始调整其文化政策,努力推动欧共体内部在教育、传媒等方面的文化合作,其目的就是试图将欧洲的概念根植于每个欧洲公民的内心。

基于欧盟各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以及各自加入欧盟的不同经历与认知,其对待欧洲认同主要持三种不同观点,即国家中心主义、超国家主义以及多元主义。这三种观点基本可以解释所有欧盟国家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所存在的文化认同观念上的差异,其主要分歧在于对欧洲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同之间关系或者说欧洲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如何共存的不同的看法。国家中心主义持悲观态度,认为在建构欧洲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欧洲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同构成了竞争关系,欧洲文化认同越强则民族文化认同越弱,而欧洲各民族国家的民族文化认同具有来自各国民众所共有的集体情感记忆,它来源于各国古老历史印记,赋予各国民众深刻的身份意识,稳定性极强,是欧洲文化认同不可替代的。故此当欧洲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存在分歧的时候,欧洲文化认同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取代将势必无法成功。相比国家中心主义,超国家主义的观点则恰恰相反,欧洲文化认同必将取代民族文化认同,相对于“落后的”、“狭隘的”民族文化认同,欧洲文化认同是“先进的”、“未来的”,其最终将取代民族文化认同,并最终建立一个取代现有欧洲民族国家的统一的“新欧洲”。民众最终会将其原有的对各自民族国家的认同感转移到新的统一的欧洲超国家机构,随着欧洲文化认同的逐步加深,民族文化认同将渐渐消失,民族国家最终也会被新的超国家机构所架空乃至淘汰。

在超国家主义和国家中心主义之外,还存在第三种观点,即近些年逐渐为越来越多欧洲民众所认同接受的多元主义思想。相对于超国家主义和国家中心主义所极端认定欧洲文化认同能否取代民族文化认同、欧洲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同是相互冲突的、欧洲文化认同最终是无法与民族文化认同共存的观点,多元主义思想提出了新的思路,即欧洲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并非绝对对立的,两者之间是可以“多元共存”的。多重认同是存在的,一个人在认定自己是法国人的同时也可以认同自己欧洲人的身份,这种欧洲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同同时存在的多重认同很少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其相互之间的分歧是可调和的,欧洲文化认同的最终建立不会以民族文化认同的消亡为代价,两者之间是完全可以共存并相互促进的。

我们在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研究可以发现,多元认同的思路是较为贴近现实的,欧洲文化认同的建构虽然与欧洲各民族国家中深刻的民族文化认同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其并非无法共存。个人是可以在遇到不同问题、不同环境时在其不同的认同涉及范围内进行转换的,在同一个身体上可以既存在欧洲文化认同也存在民族文化认同的,二者不会相互取代,其关系是交融的,而并非层次分明。欧洲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即欧洲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其联系如此紧密,以至于我们在对其进行描述的时候,几乎无法将其拆分开来,欧洲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与建构欧洲文化认同的基础是一致的,民族的就是欧洲的。

那么,在欧洲民族文化认同依然强大的今天,如何建构基于整个欧洲范围的文化认同并使之与民族文化认同和谐共存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能否成功建构一种超越国家的欧洲文化认同,并且建立以这种欧洲文化认同为基础的真正“统一”的欧洲。

纵观欧洲历史,是存在共有的文化遗产和同一起源的所谓“欧洲文化”的。源自古希腊、古罗马的同一历史起源,同属基督教世界的相同伦理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欧洲各个民族。时至今日,大多数欧洲人认同其文化起源来自于古希腊、罗马,而在欧洲人眼中,不论其是否为基督教徒,大多认同欧洲属于基督教世界这一观点在大体上也可以说是正确的。以这种同一性为基础是可以有效建构一种欧洲文化认同的。当然,在欧洲各民族以及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中,欧洲人在文化认同上面更加趋近于民族文化认同,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视坚如壁垒,甚至阻塞了建立一种超越民族的一体化的政治体制的道路。那么,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建构欧洲文化认同呢?多元认同思想告诉我们,欧洲文化认同的建构并非必须排斥或消除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建构欧洲文化认同也并不意味着欧洲各民族文化的消亡。欧洲文化认同应该是多元性的,民族的和欧洲的这两个层面不应该是对立的,民族文化认同应该是可以与欧洲文化认同共存的,在保留欧洲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建构欧洲文化认同,令欧洲人理解民族的也是欧洲的,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建立对欧洲文化的认同感,最终在自我界定的同时,能够意识到他们还同属于一个更高的整体,这才是建构欧洲文化认同的正确途径。而为了欧洲文化认同的建构走上正确的道路,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紧密地融入欧洲的文化和遗产之中,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对于欧盟各国来说,应使用各种行政手段努力消除各民族国家中存在的极端民族主义倾向,欧洲各民族和国家的民族认同不应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第一,加大财政投入用以促进各民族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力度,努力打破各民族国家的文化疆界,建立更加广阔的泛欧洲的文化区域并依此强调欧洲文化的同一性。展开国家间的文化合作以增进各民族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并形成好感,建立并逐步稳固和平持久的国家民族间关系,避免可能产生的国际关系中的紧张或对立情绪。通过文化方面的交流,模糊欧洲各民族国家间的文化边界,借以增进各民族国家民众之间的文化认同感。最终为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消除障碍。

第二,通过各种传统以及现代媒介体系,如报纸、电视、电影、网络等传媒手段,传播并塑造欧洲的共同文化特征,推行一种基于整个欧洲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一个民族有其特有的历史和事物作为其民族共有情感和历史追忆,欧洲同样也应寻找某些象征来作为寄托所有欧洲人回忆的载体。欧盟委员会也正在试图通过设计和传播如“欧洲公民”、“欧洲文化区”、“欧洲命运共同体”等新概念,创造欧盟共同的盟旗、盟歌,制定整个欧洲的共有假日,推行共有货币等欧洲共有象征符号的方式,努力培养欧洲共同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追忆。

第三,加强对大众的教育,尤其是对新一代欧洲公民的教育。通过教育手段影响易于接受新思想的欧洲年轻一代公民,培养其对欧洲文化的认同感。在各欧洲民族国家相对独立的历史之外,重新建构基于整个欧洲的、欧洲人所共有的欧洲史,并通过教育手段使之深入人心。这种通过教育手段所灌输的全新的历史将成为培养新一代欧洲公民欧洲文化认同感的有效措施。

第四,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升其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促进欧洲人对欧洲整体力量的认知并依此逐步创建民众对自身“欧洲公民”身份的自豪感。利用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经济实力优势,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以促进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提升民众生活幸福感为手段增强欧洲各国民众对欧洲整体的认同感。

第五,变“精英运动”为“民众运动”。欧洲一体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由欧洲文化政治精英所主导的运动,不可否认欧洲一体化能够走到今天,其主要力量来自于欧洲精英的领导与推动作用。但是,仅仅依靠精英们提供的推动力是不足以建构一个完善的共同体的,一个完善共同体的建构所必需的元素如各种条约或协定的签署、超国家层次政治机构的建立等,除了政治精英的努力,更加离不开各公众的支持。只有重视大众教育手段的运用,促进欧盟各成员国公众对欧洲一体化事务的认同与参与,才能建构真正意义上的欧洲文化认同,并依此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对于成员国政治文化精英们来说,如何增进民众对欧洲一体化事务的关注和支持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法国、荷兰两国民众对《欧洲宪法条约》的否决所产生的认同危机虽然代表了欧洲各国民众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消极态度,但辩证地看,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欧洲立宪本身作为一件影响力巨大,具有开创意义的政治事件,无疑在政治上对欧洲文化认同的产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由此引发的欧洲各国民众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和议论将人们的目光和政治热情从民族国家层面吸引到欧洲层面。反对总比漠不关心来得要好些,这些不同国家民众对于同一欧洲事务的交流与沟通,对于共同欧洲文化认同的产生很有帮助。欧洲精英们应以这一事件为启迪,努力推进欧洲公民社会文化建设,创建一种所有欧洲公民都能参与进来的政治文化,只有建构一种深入到欧洲公民日常生活中取得欧洲文化认同,才能以其推进稳定的、全方位的欧洲一体化进程。

第六,欧洲的政治精英们应通过教育、传媒等各种有效手段,使广大欧洲民众理解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一定时间段内所可能带来的物质利益的损失是暂时的,为广大民众构筑共同目标、共同理想,逐渐接受原有民族文化标志和相应个人身份识别符号向更高层次的转移,并最终完成对欧洲文化认同的建构。

欧洲文化认同的建构势必将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对它的建构应着眼于未来,注重欧洲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它是欧盟未来的责任,是打破欧洲发展障壁的关键,需要全体欧洲人共同努力,逐渐在实践中磨合,在思索中探寻。虽然这种探寻过程如此的复杂、曲折,但是欧洲一体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文化认同终将被不断地丰富并完善。

D7

A

1007-4937(2011)02-0032-03

2011-01-19

郭小川 (197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欧美文化及翻译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王晓春〕

猜你喜欢
欧洲人民众欧洲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比例原则在欧洲人权法院诽谤判例中的适用
商标权属于人权?——从欧洲人权法院判例谈起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漆与艺——一种欧洲人的视角
岌岌可危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