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的一种理论维度和阅读范式
——读《跨文化视野中希尔作品的研究》

2011-04-11 12:57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希尔主义跨文化

祝 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北京 100024)

跨文化研究的一种理论维度和阅读范式
——读《跨文化视野中希尔作品的研究》

祝 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北京 100024)

在西方,中国题材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和“东方主义”等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东西方的不平等和对峙状态凸显,东方要在正确客观认识自身的前提下,识别抵制西方东方主义的文化侵袭与后殖民态势,积极为建设多元文化的共存共荣而努力。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恰好是应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制胜法宝,重新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也就有了深远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跨文化视野中希尔作品的研究》一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维度和阅读范式。

中国形象;东方主义;多元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贾斯汀·希尔

我国比较文学界在中英文学关系研究方面名家辈出,著作纷呈,但是对于蜚声西方文坛的当代作家贾斯汀·希尔及其作品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张喜华的《跨文化视野中希尔作品的研究》(以下称为《研究》)则弥补了国内希尔及其作品研究的空白。该书以希尔的三部中国题材作品《黄河》、《品梦茶馆》、《天堂过客》为研究对象,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与跨文化视野审视作品,探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体现与原因,深入剖析希尔从受到东方主义束缚,逐渐从中走出并超越东方主义的过程。

一、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在对希尔的三部曲进行剖析之前,作者先对有关中国形象描写的名家名篇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以此作为对希尔文本分析的铺垫。如书中所言:“英语文学对中国的描绘和书写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丑化、诋毁中国。……另一方面则是把中国理想化、乌托邦化。”[1]11“这种两级差异几乎和东方学同时产生。“这两种形象时起时落,时而占据、时而退出我们心目中的中心位置。……它们总是共存于我们的心目中,一经周围环境的启发便会立即显现出来,毫无陈旧之感”[2]。

1.“妖魔化”和“乌托邦化”

书中选取了将中国形象“妖魔化”的典型代表作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续集》和萨克斯·罗默的傅满楚系列长篇小说。笛福的作品中充斥着对中国文化肆无忌惮的诋毁,明显地体现了欧洲中心主义、殖民主义和东方主义的思想;而罗默对中国形象的妖魔化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此,这两位从未到过中国的作家笔下的“中国”即是愚昧无知、饥荒动乱、暴政恐怖、堕落邪恶、血腥残忍。而书中对詹姆斯·希尔顿作品的分析则为我们展示了“乌托邦化”的中国形象。《消失的地平线》就是西方想象同时代异地空间体现着完美和谐的地方。这样,香格里拉成为拯救西方的希望,因为只有万山之巅的青藏高原,才是遥远、封闭、永恒的,适应乌托邦想象生长的地方。但作品塑造的中国形象并非是对中国文化的接受,而是借神秘的中国来寄托作家的美好愿望以及对现实的逃避。

2.中国:西方的“他乡之镜”

卡尔维诺曾说“他乡是一面负向的镜子”,中国就是西方精心选择的一面“他乡之镜”,它可以是美好的,就像早期启蒙家从中国看到了从道德理想达到社会公正的希望;它也可以是丑恶的,就像黑格尔认为中国文化是幼年文化,专制、驯服,“重复终古相同的庄严的毁灭”[3]。在西方视野下的中国犹如镜像中的他者,既代表着与西方文明相对立的停滞落后,又代表着和谐宁静的道德境界。形塑者或因迷恋而极力美化之,或因厌恶而竭力丑化或妖魔化之。由此可以看出,制约西方视野中中国形象的,不是中国现实,而是西方自身的需要。如巴柔所说:“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事实上,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描述,通过这一描述,塑造 (或赞同、宣扬)该形象的个人或群体,揭示并表明了自身所处的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空间。”[4]

二、希尔的“中国三部曲”

希尔的三部曲表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由排斥、批判认同到欣赏的过程。《研究》一书对这一转变及其原因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外国作家看中国,永远有个视角问题,他们的视角受他们的视野、兴趣和选择制约。归根到底,由他们自身的文化追求、文化理想以及观念主张决定。”[5]外国作家对中国社会的了解难免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以致他们的作品往往出现以偏概全的态势。

1.《黄河 》

《黄河》中希尔以一种对立的视角审视中国社会,以旅行报告和日记的形式刻画了落后的农村、脏乱的小镇和带有扭曲心理的各色人物。“希尔最初的中国印象来自西方文本,来到中国后深感文本与现实的差距,但又无法深入透彻地吸纳中国文化,于是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和已有成见混合在一起”[1]75,生活在东方主义话语根深蒂固的西方社会,希尔不可能没有受到东方主义的影响,所以《黄河》中西优东劣的东方主义痕迹比比皆是,即使他在创作过程中或许并没有刻意灌注东方主义的思想。

2.《品梦茶馆》

在其成名作《品梦茶馆》中,希尔从社会变革的视角来深入探讨处于改革浪潮中的中国社会平常百姓的形形色色的心态。文本中他逐渐偏移东方主义话语框架,批判性地认同中国文化,冷峻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问题。然而,由于“东方主义影响的残存”,使得希尔不可能完全融入到中国文化中来。东方主义对于个人和大众而言往往是一种非自觉的倾向、一种非主动的选择,“西方对东方的曲解和误读是一种常态的、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这种误读不仅出现在西方人的语言模式中,而且植根于他们的文化制度和政治环境中”[6]。

3.《天堂过客》

《天堂过客》中回应《品梦茶馆》中批判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问题,笔锋转入中国文化鼎盛时期的唐朝。充满母性光芒和执著追求爱情的主人公鱼玄机凝结儒、道文化于一身,这既体现了希尔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接受和向往的心态,也是对东方主义话语的有力批驳。希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扬为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获得与西方国家平等的地位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法,即我们应该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出去。东西方异质文化在希尔的内心世界碰撞交流而最终和谐相处,正顺应了全球化文化大融合的必然趋势。

三、中国题材作品中的“东方主义”

根据萨义德的理论,东方是被西方人“东方化”了的、被驯化的、妖魔化的产物。东方主义不是欧洲对东方的纯粹虚构和奇想,而是一套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蕴含着几个世代沉积下来的物质层面的含义。这一物质层面的积淀使作为与东方有关的知识体系的东方主义成为一种得到普遍接受的过滤框架,东方文化通过此框架进入西方人的意识中。这一过滤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言:“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7]这个伟大的预言到了萨义德时代才被彻底系统地解释,东方就是一个沉默的“他者”,只能任人表述,而表述的目的也正如本杰明·迪斯累里所言:“东方是一种谋生之道。”[8]

东方主义作为后殖民主义一个不可忽视的分支,它是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它在从事写作、想象和研究时所遵循的规则表面上似乎符合东方现实,实际上却是充满了意识形态的偏见。据作者的研究介绍,《黄河》中显露出东方主义的痕迹:“作为说着霸权语言英语的白人,希尔无论在精神上、心理上、外表上还是语言上都觉得自己‘鹤立鸡群’,在言行举止方面表现出白人的优越性。”[1]63希尔带着一种既定思维模式和东方主义偏见来到中国,他不愿意甚至拒绝以友好态度对待落后而闭塞的国度。正如书中所言,“在东方主义话语根深蒂固的西方社会,希尔不可能生活在没有东方主义影响痕迹的真空中”[1]84。

在历史上,东方主义从学术研究和审美活动两个方面为强权政治服务,是一种有效的权力和控制形式。明目张胆的东方主义虽然已经遭到激烈反对,但是思维定式的影响却不是短时间能消除的。事实上,东方主义已经有了新的发展趋势。

四、未来多元文化的思考

超越东方主义要以消除东方主义的传统表述为目标,为建设一个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未来而努力。文化多元论虽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基于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一元文化观却体现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所推行的对外政策上。建设多元未来势必要与这种用西方价值观同化其他民族文化的企图作斗争。东方民族要倡导多元文化,首先要对自己的文化有正确的认识,这就需要东方用客观的眼光看待自身。处在西方的强势语境中,东方如何保持独立的思考和感知能力而不被西方的观念所牵引,是所有东方民族需要面对的挑战。

任何文明都有其自身形成和发展的逻辑,这是一种客观的历史逻辑,不是其他文化对之想象所能取代的。萨达尔指出:“东方主义的表述把自己装扮成现实,如果不先洞察和理解这类表述的局限性,建基于互相尊重并能推动相互理解的多元的未来便不可能出现。”[9]在东西方的不平等和对峙状态下,东方主义不会在短期内消失,而是采取更多的伪装。识别并抵制东方主义关系到是否能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世界文明资源的共享以及全球和平。否则,“我们将继续生活在冲突、不信任、诋毁与边缘化的世界里,而这些正是东方主义的遗产”[9]。

五、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文化全球化带给世界的影响深刻而复杂,既促进了许多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也加深了文化冲突,欠发达地区和国家的民族文化被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强势文化所吞噬,或者边缘化。尽管当前世界上文化的趋同化与文化的多样性两种趋势并存,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这两种趋势并不是势均力敌的。在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影响更大,渗透更深。后者在西方强势文化话语框架下,不仅民族文化产生了危机,而且国家的文化安全也受到严峻挑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不同国家与民族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在全球化条件下,只有坚持文化的多样性,才能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而文化多样性的根基,无疑在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当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在文化的多样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文化根基,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应该看到,它是一个精华与糟粕共存的庞杂的文化积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发展的继承性,产生着超时代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遗产和民族精华,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品格、精神道德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去深入发掘、借鉴和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应对全球化的严峻挑战。

六、结语

“创新是学术发展的生命,没有创新,学术也就无从发展,实则失去了生命”[10],文学研究亦是如此。《研究》的著者以冷静辩证的态度对希尔的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这种从具体文本出发来考察分析继而发掘个体中饱含的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的方法和思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笔者认为,面对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或歪曲或虚幻的中国形象,面对有所减弱却远未消亡,且在文化实践中依然活跃的东方主义,东方民族的文化自守与发展任重而道远。而如何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抵御西方强势文化的不断渗透则显得尤为重要。最后,中西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只有彼此兼容、相互调整,才可能导向一个多元共存的和谐世界。

[1] 张喜华.跨文化视野中希尔作品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2] 哈罗德·伊萨克斯.美国的中国形象[M].于殿利,陆日宇,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77—78.

[3] 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131.

[4] 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00.

[5] 葛桂录.雾外的远音[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16.

[6]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19—420.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690.

[8]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451.

[9] 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89.

[10] 李世愉.学术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J].社会科学战线,2003,(2).

G04

A

1007-4937(2011)02-0158-03

2010-12-20

祝晶 (1984-),男,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

〔责任编辑:李 波〕

猜你喜欢
希尔主义跨文化
新写意主义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一棵活了200 岁的树(二)
一颗活了200岁的树(一)
近光灯主义
阁楼上的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罗兰·希尔与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