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春
(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哈尔滨 150025)
·科社新探·
中国城市社区设计理论创新问题研究
赵永春
(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哈尔滨 150025)
中国社区设计理论创新要认真总结中国社区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广泛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社区设计理论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的发展是自然的历史过程思想,融合中国儒家天人和一的学说,在统一对社区概念认识的基础上,从中国社区建设的自然环境、人口状况、社会环境、自然资源的实际出发,探索社区建设发展规律,围绕建设生态社区、文化社区、健康社区目标,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设计理论。
社区;社区设计;社区建设经验;计划社区理论
在当代中国,以城市社区建设为微观基础的整个社会建设发展很快,超出人们的预料。它在改变中国社会面貌的同时,也出现相应的问题。在理论上及时科学地总结我国社区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设计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早在1996年,江泽民同志就提出加强社区建设问题。1999年10月,他在天津市视察工作时强调指出:加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以此为标志,当代中国进入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新时期。
当代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的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1]它既包括社区开发建设的基础硬件工程,也包括健全社区管理机制,完善社区各项功能,充分发挥社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用的软件工程。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悄悄地改变了以家庭庭院居住和以相同工作单位职工家庭居住为主要邻里关系的传统社区格局,逐渐形成了以楼群厅院环境和社区整体功能完善程度为主要吸引力的打破职业界线的社会各色人物构成的新人群生活共同体。这种新人群生活共同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生活空间的重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的亲和力、凝聚力、社区构建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社区建设是整个社会建设的微观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近十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取得的基本的经验是:初步形成了城市社区开发建设的新机制,包括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人民政府为主导、以开发商为运行载体的社区开发建设机制,以纪检环保技术质量价格防震等检查监督部门相配合的社区开发建设监督机制,以各级政府的社区开发建设政策为纽带的金融部门信贷、开发商投资、购买者出资的社区开发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初步形成了党的领导、政府帮助、社区自治委员会和社区管理商相结合的社区管理主体,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综合协调、全面发展、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管理方法原则体系;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各项自治制度为管理制度机制的城市社区管理新模式;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得发展,国家得利税,开发商获利益,人民得实惠的社区建设的新路子。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的基本经验,初步解决了城市社区谁来建、怎么建,谁来管、怎么管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新课题,从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总揽社会建设发展全局,政府全面规划部署,开发商投标竞争,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开发建设管理的良性互动的城市社区建设新局面,揭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社区开发建设管理商业化的新篇章。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教训:一是重开发建设,轻社区设计。在一些地方的主要表现是,国家宏观社区建设政策失控,社区开发建设以楼房建筑设计代替社区空间布局设计和社区整体功能设计以及整体环境设计,使处在社会转形时期的中国社会的中、小城市社区建设呈简单的拆迁与建楼的发展趋势,社区空间布局格调单一,缺少特色,社区交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功能缺失,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二是重征集使用,轻公平补偿。在一些地方的主要表现是,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联合,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动用行政、经济等手段,征用农民土地,拆迁居民房屋,致使不公平补偿现象发生,导致此类上访案件不止。三是城市和社区的文化定位模糊,文化品牌缺失。在一些地方的主要表现是,城市发展缺少主体经济文化特色,标志性建筑特色,历史文化传统特色,名人名事特色。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渐进式丢失,出现了居民社区与党政机关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混为一区一楼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长期存在,必将逐渐淡化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政治形象和社会形象,淡化人们对党政机关在心目中的地位,这在政治上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四是城市社区建设急功近利,注重现实适用性,忽视科学性、整体性和前瞻性。在一些地方的主要表现是,城市建设用地浪费,缺少地下城市发展规划与设计,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城市用电线路、地下水、地下排污、地下输汽,地下停车场、立体交通等缺少整体性设计和安排,出现城市道路、地下管线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建了拆、拆了建反复折腾的奇怪城建现象。
借鉴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取得的教训,可以使我们在思想上从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诸多误区中摆脱出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性要求,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妥善处理好社区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社区建设与整个社会建设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社区开发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当代现实与历史发展趋势的关系,促进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在西方,“计划社区理论”渊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用‘公社’取代‘社会’的最初想法”[2]152。这一最初的想法是针对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自然环境污染,城市人口膨胀,人类居住环境遭到破坏等消极影响提出来的,其目的是通过“计划社区”,“建立包括乡村的、前工业革命的、环境特色的新型工业城市”[2]152,使“‘社会’的消极影响可能被类‘公社’环境的积极因素所调和”[2]152。这一理论的实质是使对社区的追求“既能满足工业化社会及其以后社会的现实需求,又能在居住群体的精神气质和社会心理上恢复前工业化社会的共同体伦理。”[2]146滕尼斯的“计划社区理论”正硧反映了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在期盼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同时,也要有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具有开创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腾尼斯的“计划社区理论”在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城市学家、风景规划与设计师,“田园城市”之父埃比尼泽·霍华德那里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1898年霍华德发表了《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首次提出“田园城市”概念,并阐述了“新的计划社区”理论。他指出:“当今城市的不幸只是暂时的,可以挽回的。废除贫民窟,根除其病毒,就像排干沼泽,驱散氤氲一样可行。现代城市里大众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调整,以使人类在身体,心智和道德品质诸方面得到高质量的发展。”[2]153为此,他提供了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模式。19世纪率先进入工业革命的英国,由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乡村共同体纷纷解体,首先实践了霍华德的理论。1902年,在伦敦以北的莱特威尔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计划城市”[2]156。这是霍华德在“计划社区理论”上的重大贡献。
20世纪20年代,霍华德的“新计划社区理论”在美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形成了美国最早的计划社区——新泽西州的拉德布尔社区、弗吉尼亚州的雷斯顿社区和马里兰州的哥伦比亚社区。他的理论在许多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29年,美国的科拉伦斯、佩里,针对当时城市道路上机动车交通日益增长,车祸经常发生,交叉口过多和住宅区朝向不好等问题,提出“邻里单位”理论。20世纪80年代,阿瑟-梅尔霍夫博士在《社区设计》一书中把社区作为一个系统,提出“社区设计的系统方法”理论。芬兰建设筑师伊利尔-沙里宁针对城市过分集中产生的弊端,在1934年写的《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将来》一书中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希腊建筑师杜克塞迪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人类聚居的理论”。这些关于计划社区的理论思想,成为各国规划社区建设的重要理论根据。
西方的“计划社区理论”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这样几个思想是我们应该尤为关注的:一是关于城乡结合、各具特色、一体化发展的思想。这一思想要求在城市社区建设中要注意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城市人口、城市发展与周边农村发展相配合,构建“田园城市”。二是关于城市要有良好结构的思想。这一思想要求通过对城市中心区域的重工业、轻工业的有机疏散,使城市成为以工作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商业人员及其他人员居住为中心的,一部分事业、日常生活供应、相配套的、有日常生活区、工作区、绿地区和不经常的偶然活动场所构成的,布局合理的、符合人类聚居天性、便于人们过共同社会生活、感受城市的脉搏,而又不脱离自然的、在形体上和精神上全面更新的新城。三是关于人类聚居发展规律的思想。这一思想认为人类聚居是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人类生活环境。它由自然、人、社会、建筑物、互联网络五个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互相联系作用,使人类聚居单位呈不同规模及层次的发展趋势,产生相应的人类聚居问题。因此,要研究人类聚居之间的关系、基本特点、聚居演化过程、聚居中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人类聚居基本规律,研究人类在生活方面的需要、聚居的成因、聚居的结构、形式和密度,以及对末来城市的影响和预测。研究制定人类聚居建设的计划、方针、政策和工作步骤,保护人类环境生态。四是关于把社区看做系统中的系统,按照社区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社区设计的思想。这一思想强调运用系统理论来理解社区,认为社区系统本身包含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及文化环境等多个子系统,社区内各个子系统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社区还受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社区设计既要考虑社区的外在环境,又要考虑社区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使社区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真正符合社区主人们的愿望和理想。这些西方社区设计的理论思想成果是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它同中国社区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这是中国社区设计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我国城市社区设计理论创新,要从中国社会的社区建设实际出发,既博采众家之长,学习、借鉴和移植国外社区工作的先进理论和先进经验,又科学总结自己的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教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中国社区设计理论构筑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4]的理论基础之上,按照儒家“天人和一”的思想理念,形成反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拥有各民族特点和风格的、体现时代发展主体特征的社区设计理论形态。
统一人们对社区概念的认识,是构筑科学的中国社区设计理论框架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长期以来,中、西方学者对社区概念的认识是多种多样的,据统计“该词有94种不同定义”[2]2。有人把对社区概念认识多元性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往往最不精确”[2]2,“社会科学中,概念的重要性和准确性之间似乎有相反的关系”[2]3。这一结论是武断的、不科学的。因为它否认了人类最终认识社会科学概念的可能性。
其实,产生对社区概念认识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由构成社区的复杂因素决定的。人们在对社区的研究中,往往从构成社区要素的不同方面,揭示社区的本质和社区的功能,不了解社区与社会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区别,不能把作为生活的社区与其他不同性质的社区区别开来,导致对社区概念的理解各执一词的学术争鸣局面。
在我国,对社区概念统一性认识,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初步解决。他认为:“社区是具体的,在一个地区上形成的群体。”[2]1从而在理论上揭示出人群与聚居地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统一关系,其理论意义在于明确了社区的地域性和人群聚居的混合性。其理论的局限性在于人们运用这一理论概念认识具体社区时,不能划清社区与社会、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区别。因为在我国古籍中,社会中的“社”就是“祭神的一块地方”,“会”“就是集会”的意思。西方社会学者有人也把社会看做是“具有共同心理的人们的集合”[5]。
笔者认为,社区与社会是不同的,二者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完整有机统一的社会形态。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群体的整体存在方式,同时它也是由不同社区组成的复杂的社会系统。而社区则是构成社会的微观不同单位,它是由在一定的区域内履行社会赋予的不同职责的人,或者职责相同,或者职责相近的人而组成的相对稳定群体,是社会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区构成了社会的有机整体性。由于不同的人们在属于自己特定的区域内所履行的社会赋予的责任不同,因此,构成整个社会微观单位的社区性质和功能也不相同。社会上出现了以人的再生产、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休息为主的生活社区,以人的工作性质为主要内容而结成的工作社区,以学习科研技术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科技社区,以社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社区,等等。生活社区与工作性质的社区既有本质的差别,又有功能的不同。在一个比较大的行政区域内,可以有性质不同、功能不同的社区存在,从而构成地方社会。尽管社区有所不同,但不同的社区都具有地域性、群体性、交往性、基本社会价值观的共同性、社区构成的系统性等方面的共性特征。社会因包含社区而变得庞大和丰富多彩,社区因自己的特点和功能不同而变得各具特色。
在客观事实上,社区的建设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建设发展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整个社会的发展理念计划和社区的发展理念计划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社会与社区的设计、建设和发展上,二者总是表现为宏观和微观、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社区的设计、建设和发展,既可以同社会保持同步,也可以保留历史的,甚至可以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社区与社会之间的这种不平衡关系,决定社区的设计、建设和发展可以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保持时间差,允许不同地区的社区设计、建设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世界各国也可以有不同的社区建设风格。
社区设计就是按照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划,依据社区所处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民族特点和社区的性质,运用各种先进科学理念和技术,对社区的社会存在形态而进行的理性构思,它通过人类社会实践,实现由社区设计的观念形态向社区的社会存在形态转化。我国社区设计理论,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当代中国和历史文化条件下,社区建设发展的规律,阐述如何构建我国生态社区、文化社区、健康社区的理论。这一理论要从当代中国的自然环境、人口状况、社会环境、自然资源等实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对中国和世界社区建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广泛借鉴与吸收中西方社区设计与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要围绕实现社区建设目标,具体回答社区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理念,社区设计的主体,社区设计的对象,社区设计所要处好的基本关系,社区设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社区的类型,社区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社区设计的价值评价标准,社区设计的目的,社区设计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以及社区设计的理论形态向现实形态的转化等一系列关于谁来设计,根据什么设计,为什么要进行社区设计,为哪些群体设计,用什么思想指导设计,具体设计什么内容,设计成什么样,怎么样设计,达到什么样的设计目的和设计效果的问题。通过对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深刻阐述,形成符合中国社区建设实际,彰显人类聚居区域建设文明,反映人类社区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发展变化规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社区建设有普遍指导作用的社区设计理论。当然,这一理论有一个逐渐形成、发展和成熟的长期过程。
[1]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0-12-13.
[2]徐琦,莱瑞,赖恩,邓福祯.社区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3]阿瑟-梅尔霍夫.社区设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9.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
[5]社会学概论编写组.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26.
C916
A
1008-8520(2011)03-0042-04
2011-03-10
赵永春(1955-),男,黑龙江绥棱人,副教授。
[责任编辑:赵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