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足球边后卫防守打法浅析

2011-04-11 03:21:03殷立华
湖北体育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边路队员原则

殷立华

现代足球边后卫防守打法浅析

殷立华

通过观察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中国队参加的八场比赛,证实防守中的技战术行为是围绕整体防守形展开的,突出很强的整体性、区域性特征,从而找出边后卫防守及进攻上的某些规律。

十强赛;足球;边后卫防守

现代足球,已经告别了以往简单粗暴的技战术打法,场上的攻防转换节奏变快,场上的情况也是瞬息万变,因此也对足球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足球场上有更好的应变能力和合理运用技战术的能力才能适应现代足球的要求。本文提到的是个人防守技术在足球比赛中的运用,在足球比赛中吸引球迷眼球的是华丽的进攻和漂亮的进球,但是防守是胜利和成功的基石,没有好的防守,就算有再好的进攻也难以取得好的成绩,最近几年的欧洲几大联赛和冠军杯都是防守好的球队笑到最后,欧洲优秀中卫都奇货可居成为转会市场的崇儿,可见防守之重要,防守的战术细节明确的执行,防守技术正确的运用,也成为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在1997年十强赛中,各队的战术打法各树一帜,一般用加强中场的3-5-2阵型和攻守兼备的5-3-2阵型,只有中国队沿用多年的4-4-2阵型,各队的最大的变化是加强了边后卫的职责,在攻守中用更灵活的方式参加进攻和防守。现代足球比赛中边后卫的主要任务是防守,与中后卫构成稳固的防线,减少对本方球门的威胁,其次是参与进攻。由于本次十强赛各队大多数是打两个前锋,基本上没有固定的边锋,因此边后卫的任务就是盯防进入边路地区活动的对方队员,防守对方从边路发动的进攻,采用有效的方法使对手失去控球权和进攻机会。根据边后卫的职能,中国队边后卫的防守打法有以下规律:行区域盯人运用的规律、区域防守的保护、前卫密切配合,进行立体防守、守位置的选择。

1 区域盯人运用的规律

区域盯人规律:进攻队员跑到自己的防区在有接球的可能时,就立即进行紧逼;进攻队员已接好球则进行封堵,不轻易出脚,尽可能将球逼到边线等待同伴保护,看准时机突然上抢如无把握抢球则封堵对手的传球路线。

由于进攻型足球的胜利和卓越的个人技术所产生的威慑力,迫使各国的球队不得不加强防守以克制进攻。为此,整个上世纪60年代,诸如清道夫中卫、锁链式、混凝土等密集防守阵型应运而生,致使世界足坛攻守矛盾的斗争日益加剧。1966年英国队在第8界世界杯赛上采用加强防守的4-4-2阵型一举登上世界冠军的宝座。直到第9界世界杯赛,巴西以崇尚进攻的传统打法改变了上述种种皆在加强防守的消极踢法,第三次获得世界世界冠军,使下降的进球数又回升至平均每场3球。这是以巴西为代表的进攻型足球的胜利。

在本次十强赛中中国队用4-4-2阵型。四名后卫平行站位,对方进攻时,有一名中卫上前进行干扰或盯住对方前锋。两边后卫盯防进入防区的对方队员,另一名后卫拖后保护:进攻时,有一名边后卫助攻,其他的后卫在后场保护。中国队两边后卫都有较强的助攻能力,经常由后场插上参加进攻。在攻防转换时边后卫迅速回防,在不能及时回防时,就在丢球的区域进行反抢来干扰对方的快速反击,使本方队员能及时回到防守位置。这样边后卫就没有固定的防守对象,就增加了边后卫防守的难度,这就要求边后卫有及时选择防守对象或对同伴进行保护的意识。通过比赛我们可以看到边后卫在防守中凶猛的抢与堵相结合,盯人保护相结合。对抢、铲球的运用更注重时机和成功率,而在不同的防区运用的方法略有不同。在中场、前场的抢、铲球先看时机,有利则猛抢,不利则运用战术性犯规抢铲,即球过人不过,人过球不过。而在后场除了情况危险外,尽量避免犯规。

在边后卫助攻后如不能及时回防时,我们首先可采用延缓原则——防守时延缓对手的进攻速度,为本队组织严密的防守布局争取时间的利益。当对球失去控制转入防守的刹那,是夺回球最重要的时机,假如能毫不迟疑地立即展开紧逼和抢球就有可能把球夺回来。如果不能立即夺回球,那么失球的队员或在他附近的队员应立即逼近对手,不让对手向前传球或快速带球向前推进。特别要阻止对方发动快速反击,这将有利于其他同伴迅速调整防守。防守对方控球队员的行动必须谨慎有效,迫使其做横传、回传,以减速缓进攻速度,从而争得时间,退守到位,形成以多防少的有利局面。

2 区域防守的保护

“保护”是指位于抢球队员(第一防守者)身后的保护队员(第二防守者)直接提供增援的防守方法。如在边路的防守中边后卫应注意保护由于边前卫紧逼对方队员时,所留下的身后空当,以便在同伴被突破后能及时封堵进攻方的内切从而威胁本方球门。边后卫与边前卫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应根据球、本方球门和攻方队员的具体位置,伺机而变,灵活选择。他利用左边后卫杨蹼和边前卫马明宇之间的距离靠的太近,在右路频频利用速度的优势下底传中,威胁中国队。从这里能看出:1)杨蹼和马明宇之间的配合不默契;2)杨蹼的大赛经验比吴承瑛少;3)重要的一点是防守队员在防守中保护的位置不对。在对付速度型队员时,保护队员与抢球队员的距离应稍远些,以便进攻队员突破抢球队员后有时间选择行动;否则,有可能使进攻队员形成一过二的有利战机。在对付技术型队员时,保护队员与抢球队员之间的距离要靠近些,以便同伴被突破后能及时上前堵截进攻队员。使其在更短的时间、更小的空间范围内难于发挥技术优势。

在边路的防守中如边后卫保护边前卫紧逼对方队员时所留下的身后空当时,我们可采取收缩保护——收缩保护是在实现力量平衡的同时,需要组织好整体防守,使防守集体性得到加强。这时每个人都要负起分工防守的责任,并注意互相保护和补位,“自由中卫”也应选妥位置随时准备补位、保护,使危险区域(即门前区域)缩小防卫间的空隙,有效地破坏和控制对手的进攻,使防守处于相对稳固的态势,力争将球夺回来。

3 前卫密切配合,进行立体防守

边路的防守不仅仅是边后卫的责任,而中场的防守也不仅仅是前卫的责任。现代足球比赛的整体防守要求边后卫积极参加中场和前场争夺,而前提是后防稳固:前卫防守可以根据对方的进攻态势,配合边后卫在边路上组成一个严密的防守层次,进行围抢,夹击,以有效的阻击,破坏对手从边路进行的进攻。在十强赛中中国队的两边路,经常有孙继海和吴承瑛前插参加前场的进攻,而边前卫李小鹏和马明宇后撤进行保护;当边后卫在前场丢球的一瞬间,边后卫有机会就进行反抢;没有就应迅速回防,如果不迅速回防就为对方造成以多打少的有利战机,进而有可能直接威胁本方球门。由攻转守时,边前卫应延误对方进攻的速度,边防边退。此时边后卫迅速回位,担负保护的责任。在中场的队员也应迅速跑至进攻队员与本方球门之间的空当,担负起第三防守者占据和封锁空间的责任,并使双方的攻防人数打到均势。

这时我们可采取对口平衡——对口平衡在延缓对手进攻速度的同时,其他队员赢得了退守到位调整防守位置的时间。出现中场攻守人数的均衡,加强了中场,巩固了后防。造成对方在刚发动进攻阶段就不占有人数的优势。因此,无论是盯人防守还是区域防守,都要“对口”达到攻守人数平衡,才有可能稳固防守。

4 守位置的选择

足球运动中,一个运动员的防守意识体现在对对方进攻的观察,分析和判断对方控球和接应队员的情况及时积极移动到最有利于实施防守动作的位置上,即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实施动作。本次十强赛中国对阿联酋、卡塔尔、乌兹别克、阿曼的八场比赛的统计中,根据边后卫主要是防守对方的边路进攻,阻止进攻队员向内切或边路向中路渗透为目地,由内向外将对手逼到边路,尽量减少进攻队员的活动空间,在与对手进行争顶时,其位置一般选择在对手身后。在靠近对方的情况下,利用身高、素质上的优势争顶到球或将球顶出边线。在有提前争顶到球的机会,边后卫要突然冲到对手前面,事先将球破坏掉。在对方队员控制好球时,中国队的边后卫一般不盲目抢球或铲球,而是迅速保持好防守的距离,抢占有利位置,跟随进攻队员运球移动,让外线,防里线,使之不能轻易超越,而只能回传,横传或向另一侧进攻。由于铲球和抢球会使自身身体失去平衡,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他们只要选好防守位置,也能放住对手的突破,这也是运用铲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等觉得时机成熟,就迅速合理的动作进行抢。

这时我们还可以采取紧盯控制。当对方向本方罚球区及其附近推进时,每个防守队员都必须紧盯自己的对手,尽自己最大能力不让对手在有利位置控球、越过、传球、射门,当守门员出击和扑球时,要及时做好保护或补门。

5 防守战术基本因素

防守战术如同进攻战术一样,在比赛中始终是以整体意识支配着个人行动。体现着整体防守打法特征。每个队员的战术行动,都是整体打法的有机组合成分。因此,防守战术也可分个人防守、局部防守和整体防守战术,其每种形式的防守战术都含有下列基本因素。

5.1 选位因素

选位一般是指由攻转守后的防守队员根据自己的位置职责和当时赛事的具体情况,在整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地选择恰当的防守位置。选位的基本原则是,每一防守队员在本方失球后应尽快回位并应站在进攻者与本方球门线中点的连接线上。合理的选位不仅有助于个人防守行动的效果,而且它也密切联系着整体布局的合理程度,对防线的稳固性起着重要作用。

选位的基本要求是,由攻转守的选位必须及时快速,每一防守队员间必须根据对手情况保持适宜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提供保护和有效补位的基本条件。

选位合理性对一个队员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而最关键点则是:由攻转守意识和整体防守意识。选位合理性与选位基本原则是不可分的,但它更取决于防守队员因情而宜的灵机运用。一般来说,只要善于把握原则而又不受原则的束缚时,才有可能在该方面运用得十分成功。

5.2 堵缓因素

堵缓通常意味着且战且退,以积极性干扰封堵对手,缓解对方进攻速度,达到化解对方快攻意图和赢得同伴防守布局的时间。

堵缓是一种防守技巧,它既要求防守队员对持球者有攻击性,牵制对手行动,同时又要求必须善于洞察持球者的心理动态,保持适度,以免因攻击性较强而导致堵级意图的失败。

堵缓一般运用于以少防多的战术局面下。比如在局部攻守对垒中,由于对手巧妙地配合而突破某一或几个防守同伴形成以少防多时,这时就可以运用堵缓手段扼制对方快速推进,给其他防守队员回撤争得时间。但堵缓又不是以少防多战势所独有的手段,当在由攻转守即刻,尽管防守人数未必少于攻者,但为了避免进攻一方长传反击和确保本队形成更稳妥地防守布置,同样可以运用堵缓手段。

5.3 盯人因素

盯人是现代足球比赛中的重要防守技巧之一。盯人的基本含义是:防守者通过各种方法,紧紧跟随并看住自己的对手。其基本目的在于严密控制对手在种种战术形势下的有效行动,诸如接球、挖运球、传射等。

盯人方式主要有紧逼盯人和松动盯人两种。紧对盯人一般适用于禁区地带或盯接近球的进攻队员。松动盯人一般是适用于盯离球远的队员。在运用盯人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防守者必须根据球的位置站位于被盯者与本方球门线中点之间的连线上,并根据比赛情况,保持与球的适当距离。②防守者在盯人中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洞察周围局势,以便提前有准备地干扰被盯者接球或处理脚下球。③盯人者通常在固定的被盯者或相对稳定的区域范围,为了防止盯人的损失,每一盯人者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外,必须具备补漏意识和能力,以便在同伴失职后仍能保证整体防守的有效性。④盯人者应当具备随机应变能力,当同伴防守吃紧时可见机采用夹击、围抢,当周围有球可断截时,应善于主动出击,各负其责是盯人成功的基本条件,而同伴间灵活、主动积极地协作,更能提高盯人防守的效益。⑤盯人者在运用抢截技术时,必须谨慎小心,因为一旦失误,往往就会给本队带来以少防多的被动局面,给同伴增加压力。如果抢截失误,该队员应即刻回追。⑥盯人防守对体力的要求往往很高,盯人者必须根据自己体力状况,采用合理盯人形式。当体力不支时,可适当地减少盯人中的争抢,多用盯绪来达到防守目的。

5.4 抢截因素

所谓抢截,通常是指防守者有意识地运用各种争抢动作,主动地向持球者发动进攻,把球抢过来或破坏掉或者是把持球者的传球断下来。它与其他防守手段的区别在于攻击性和主动性。

6 小结

从以上文章中总结到4条防守原则——防守原则是当一个队失掉控球权时每个队员必须遵循的。这些原则指出了在对方一次进攻的整个防守过程中,守方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区应该完成的战术任务和要求,以及需要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延缓进攻原则。当对球失去控制转入防守的刹那,是夺回球最重要的时机,假如能毫不迟疑地立即展开紧逼和抢球就有可能把球夺回来。如果不能立即夺回球,那么失球的队员或在他附近的队员应立即逼近对手,不让对手向前传球或快速带球向前推进。特别要阻止对方发动快速反击,这将有利于其他同伴迅速调整防守。防守对方控球队员的行动必须谨慎有效,迫使其做横传、回传,以减速缓进攻速度,从而争得时间,退守到位,形成以多防少的有利局面。

2)对口平衡原则。在延缓对手进攻速度的同时,其他队员赢得了退守到位调整防守位置的时间。出现中场攻守人数的均衡,加强了中场,巩固了后防。造成对方在刚发动进攻阶段就不占有人数的优势。因此,无论是盯人防守还是区域防守,都要“对口”达到攻守人数平衡,才有可能稳固防守。

3)收缩保护原则。在实现力量平衡的同时,需要组织好整体防守,使防守集体性得到加强。这时每个人都要负起分工防守的责任,并注意互相保护和补位,“自由中卫”也应选妥位置随时准备补位、保护,使危险区域(即门前区域)缩小防卫间的空隙,有效地破坏和控制对手的进攻,使防守处于相对稳固的态势,力争将球夺回来。

4)紧盯控制原则。当对方向本方罚球区及其附近推进时,每个防守队员都必须紧盯自己的对手,尽自己最大能力不让对手在有利位置控球、越过、传球、射门,当守门员出击和扑球时,要及时做好保护或补现代足球防守战术包含四大原则,即延缓进攻原则、对口平衡原则、收缩保护原则和紧盯控制原则,具体内容请看上面的名词解释。从字面的意思我们可以看出前面三大原则可谓是一环套一环,后一原则能否实施取决于前一原则能否做好。在屏除偶然因素的前提下,一个球队能否成功的遏制对方的进攻,与该队能否合理、巧妙的运用。

现代足球边后卫要有插上助攻的能力,但其主要任务还是防守,防守的对象是进入边路地区进攻队员。这就要求边后卫要有出色的个人技术能力。才能形成稳妥的防守体系,组织各种有效地进攻打下良好的基础。

[1]李 亮.足球比赛中防守技术运用情况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1991.

[2]杨景勇.马尔帝尼防守技术浅析[J].北京体育学院报,1998(5).

[3]催景辉.对现代足球运动边后防守战位术特点的研究[J].西安师范大学学报,2003(7).

[6]张尚权,等.体育经济学概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

[7]刘德佩.对现阶段我国城市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4(3).

[8]钟天朗.体育经济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9]周清艳.现代足球攻防战术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报,2003(9).

[10]贾中华.体育经济若干基本经济要素研究[J].体育软科学科研成果汇编,2003(7).

[11]钟天朗.体育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2]蔡 军.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13]唐老贵.对武汉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与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10).

[14]催景辉.对现代足球运动边后防守战位术特点的研究[J].西安师范大学学报,2003(7).

Analysis on Modern Football Fullbacks Defensive Play

YIN Lihua
(Football Center of Hubei Administration of Sport,Wuhan Hubei,430022)

By observing the 2002 World Cup Asian zone competition in which China has taken part into eight races,this paper declared that the technical and tactical acts in defense confirmed around the whole-team defense,highlighting the strong overall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to identify some regularity on side fullback on the defensive and offensive.

final ten competitions;football;the fullback defends

G843

A

1003-983X(2011)04-0488-03

2011-06-15

殷立华(1955-),男,湖北黄冈人,中级教练,研究方向:足球训练.

湖北省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湖北武汉430022

猜你喜欢
边路队员原则
白莲
金沙江文艺(2022年5期)2022-06-09 16:42:51
2018年世界杯法国队边路进攻运用特点及效果分析
当代体育(2021年43期)2021-12-16 00:20:55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4:58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11-17 22:01:21
足球比赛中边路进攻战术研究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对足球比赛中边路进攻战术的探讨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大众考古(2015年6期)2015-06-26 08: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