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虹
(河南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454000)
论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体育教育“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的实施
王 虹
(河南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454000)
大学生社会体育行为的养成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知行脱节,主客观评价矛盾等问题,不利于大学生良好社会体育行为的培养。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实施“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可以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有效整合学校、社会体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社会体育实践能力,完善大学体育教育评价机制;对实现“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大学体育教育核心目标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增强大学体育教育社会实效的有效途径。
和谐社会;大学体育;知信行;行为理论;实施
“知信行”(KAP)行为干预理论是指:通过“知”(学习和接受健康信息),建立“信”(态度,由知识或信念而支配人的行动),产生“行”(行为,行动)。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是目标①。大学生已经具有接受良好行为的能力,容易根据大学生活环境养成不同的生活态度,包括体育行为的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可以创造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和社会体育环境的发展。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经历了“体质教育模式”、“三基教育模式”、“能力教育模式”和“健康教育模式”等阶段②。但由于体育教育理念、体制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效培养大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和健康体育行为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一直未能建立起来。从和谐社会视域来看,当前大学体育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仍带有很深的纯生物性身体教育痕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知行冲突”、“行而不知”,“知而不行”现象,无论是自觉意识、行为习惯和长期效果,都显得十分局限。因此,“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实施,对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健康的社会体育行为,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社会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所学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过程,让学生理解所学体育知识的科学作用,培养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创新思维习惯,使他们对所学体育知识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技术,养成团结合作和适应广泛社会活动的能力。“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的核心是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服务,它的各个环节体现了体育与健康各要素的相互转化过程。在体育学习活动中能够充分注重素质教育,注视创新能力培养,注意个性发展,贯彻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再发展,强调了认识的能动性。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所学知识做了初级与高级学习的区分,并施以不同的教学策略;提出了合作学习、情境性教学等教学方法,对深化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③。“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强调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得和社会体育行为态度的养成,体育教学过程中将大学生放在一定的校园和社会环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合作,运用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术,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终身教育是将学校教育有效的外延,拓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它超越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具有开放性、连续性、多样性、完整性等特点,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人的教育过程具有完整的社会性。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和谐政治思想理念,它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有更高的要求。“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法运用程式,它是为全面实现教学目标而实行的素质教育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的社会体育行为,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保证。
“知信行”行为理论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潜能,允许学生达到不同的发展目标④。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个性、潜能、性别、年龄等因素,将实施目标分为认知目标、具体目标、核心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对于自身及社会发展的认识都是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大学生已经具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培养他们体育认知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不断地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通过“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的实施,提高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的个人能力,使他们能够喜欢并擅长一个乃至几个项目,使大学生对体育知识从“有知者”变为“多知者”。
具体目标:在大学体育的实际教学中,学校和教师要通过“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的实施,有效整合高校现有体育教育、教学资源,使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资源进行体育锻炼,理解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提高锻炼效率;要把建立校园体育俱乐部作为平台,促进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紧密衔接,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互相融合;同时要以社会体育服务参与为手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核心目标:把“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贯穿于大学体育教育的各个环节,可以有效优化体育教学过程,唤起大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认知”,能够主动建构体育知识。使他们掌握的体育知识变为自己今后工作生活中体育锻炼的手段和为社区体育、全民健身服务的工具。所以,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和健康的社会体育行为,是大学体育教育“知信行”行为理论的核心教育目标。
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内容三个因素。一般而言,教学过程有如下一些环节:根据目标选择知识内容→教学环境→探索学习→观察指导→技能掌握或知识习得→反馈调节→巩固提高→行为形成。大学体育教育“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实施的教学过程结构如图所示:
拓展体育知识,培养体育兴趣和意识,是促进和提高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唯物辩证法内因外因相互关系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动机是内因,社会、学习环境的影响是外因,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决定因素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到促进作用。素质教育思想、终身教育观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把学生作为行为干预理论的主动建构者。
在大学体育教育“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的实施中,我们要把健康教育科学合理地纳入到体育教育培养方案中,明确内容和学时,使体育教育中的健康教育步入正轨,确保健康教育理论的内容(融合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占一学年体育教学总学时的一定比例。要通过板报、广播、宣传册、问卷调查等手段向大学生宣传体育与健康知识,向他们传授为什么锻炼、怎样促进体质与健康的知识,不断加大大学生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储备,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激发起他们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锻炼意识。
(1)教学干预的培养
在大学体育教育“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的实施中,为了促进大学生体育自我意识健康、迅速地发展和创造良好的体育个性,我们首先要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通过实施学生“终身体育规划”,将原有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发展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体育教育教学手段⑤。大学生本身并不是没有独立自主意识,而是教师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灌输给了他们。因此,教师要挖掘体育教学中作为独立因素存在的大学生的独立意识,教学中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自由练习活动时间、独立的个性发展观念。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和他们像朋友一样真诚相处,激发他们锻炼的自主性和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提高自身体育意识。
在大学体育教育“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的实施中,体育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身体育专业素质,以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的问题意识。要鼓励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出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练习动作,通过不同的体育信息去解决问题。养成大学生自我探究、独立解决、自我锻炼的意识,增加对体育技术动作的理解,从而能够从根本上掌握体育知识。
在大学体育教育“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的实施中,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协作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适合他们参与的教学内容,认真准备好学生参与的各个环节,在适当的时机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同时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因材因人施教,做到层次性与全面性两方兼顾,使他们形成主动寻求练习伙伴并共同解决问题的自觉合作意识,提高大学生参与意识的持久性。让他们通过不断地合作练习,在肢体、情感、思想各方面都得到沟通和理解,促使他们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不断提高。
(2)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竞赛干预的培养
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竞赛是群体性的体育锻炼,它所建立起来的群体人际氛围,对于促进学生思维的通畅,决策的执行,人生态度的选择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影响⑥。体育活动过程中以身体接触的形式来进行情感、语言方面的交流,具有较大的挑战性、竞争性,对大学生社会性的培养与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竞赛的实践性、外向性、竞争性、人际交往的频繁性,使大学生通过体育竞赛活动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在运动中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尊重队友,相互协作,重视对手,公平竞赛。同时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竞赛是一种交叉性、群乐性的文化形式,能较好地塑造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品质,使他们表现出活泼、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并能减少大学生的特质焦虑,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定位自己,正确对待得与失。大学生在运动中的竞争意识和挑战精神,迁移到学习和生活当中,可塑造他们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独立思考的良好品德。
由于体育行为教育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因而正确的体育行为始于课堂,终于课后。要使大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的行为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还必须经过课后的训练和锻炼,特别是学校其他体育活动和措施的密切配合。因此,在大学体育教育“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的实施中,我们要按照课内外教学一体化,低、高年级体育教育阶段相连接的思路,建立以校园体育俱乐部、课外体育培训、特色体育竞赛为平台,体育教师为依托,学生管理部门为保障的立体化体育活动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正确的体育行为。
(3)社会体育服务参与的培养
人类认识社会是从实践活动开始的,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则未必遵循此原则。学生的学习既可以从实践活动(具体经验)开始,也可以从学习现有的知识、理论、结论(间接经验)开始。体育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要忽视学生学习主要是掌握间接经验的特殊性,要正确处理大学生体育知识学习与社会体育实践之间的关系。
由于我们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服务的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随着居民的健身意识加强,对自我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为群众提供有效的体育服务是大学生建设和谐社会的责任。大学生已经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体育特长,帮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些社会服务。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在大学里所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深入社会基层为社区居民服务。他们可以填补社区体育指导员的不足,更好地宣传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为基层群众提供基本的体育服务,树立大学生奉献社会的良好公益形象,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自我意识能力。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提高,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会感到自己更有能力和主见,更加认同自己是学习和集体活动的主体,把自己真正作为学校和社会的成员。这样通过社会体育参与服务,既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体育技能的机会,又培养了他们不盲从、不懦弱、不依赖、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思想,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服务。
针对大学体育教育“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实施的教育目标,改变传统的只重视运动技能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平时的体育态度、活动习惯、终身体育意识和社会体育参与能力纳入到大学体育评价体系。由课堂评价拓展到课外评价,由个体评价拓展到整体评价,构建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体育教育总体评价新体系⑦。从而有效地推进大学体育教育的评价,提高大学体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1)教学评价
体育教师在进行大学体育教育“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实施的体育教学评价时,应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大学生通过学习所掌握的体育理论知识、技战术能力和身体素质测评成绩等;二是大学生在平时体育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练习态度、体育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如果体育教学评价只是通过体育成绩进行结果性评价,容易挫伤体育差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及时地运用过程性评价来激励体育差生的主动性,随时调控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使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辅相成。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公正、准确、及时的教学评价,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合理定位自身体育能力水平,制定锻炼计划,获得不断提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
大学体育教育“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实施的评价在教学评价的前提下,还要从终身体育观出发,把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社会体育参与能力纳入到大学体育评价体系,实现大学体育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育教师对大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要从传统的定量性运动技术评价转向综合性评价;使大学体育由“阶段体育教育”走向“终身体育教育”,成绩考核要强化教学、激励、检验、反馈的综合评价机制,为大学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服务。在大学生体育知识、技战术能力的定量考评下,要考察大学生的身体发展过程和体育知识的运用能力;既要评价大学生掌握学习体育知识达到的绝对水平,还要把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活动态度、体育技能、身体素质进步幅度作为考核依据。
同时,我们要把终身体育的发展作为评定大学生体育成绩的重要方面,把他们是否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体育技能参与社会体育服务情况作为重要的隐性评价指标,使我们对大学生的体育评价更加趋于社会化。在显性与隐性评价的具体操作上,可以采取“显性指标重视过程评价,隐性指标重视结果评价”的办法,尽量完善总体评价的可操作性,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程度,客观地评价大学生练习前的水平和练习后的水平,这样使每个大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乐于接受,为体育终身化和社会化服务。
总之,依据“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结合青少年发展理论、健康教育理论、体育教育理论,确立“以人为本”、“知行统一”、“学生自主”的大学体育教育新理念,并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合理地运用,将会对完善学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学体育教育“知信行”行为理论的实施,可以激励大学生参与、探究、发现体育运动的本身价值;其评价趋向多元化,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和隐性评价,使评价方式更富人性化,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强调把“终身体育意识”的信念纳入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为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和参与社会体育服务打下基础,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优质的大学人才。
注释
①李森、李越等:《体育锻炼知、信、行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与科学》2008年第6期。
②付建民:《“三大理念”与大学体育“多元整合教育模式”的构建》,《体育学刊》2006年第6期。
③高文:《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51页。
④甄志平:《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⑤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2页。
⑥王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第1期。
⑦陈琦:《学生体育素养的评价》,《体育学刊》2006年第9期。
责任编辑 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