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红
(华中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武汉430079)
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王艳红
(华中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武汉43007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代社会思潮作为反映社会的重要社会精神现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关系等领域。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适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化解和抵御负面影响,既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更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社会思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
社会思潮,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反映某一阶级或阶层利益要求的,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它通过影响人们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认真研究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适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弘扬积极影响,化解和抵御负面影响,既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更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社会思潮是重要的社会意识现象,是以一定的社会心理为意识基础,以相关社会意识形式为理论核心,在一定历史阶段具有一定影响的社会意识的活动形态。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社会意识的基本特性。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是科学理解社会思潮内涵的理论前提。社会思潮是以一定的社会心理为意识基础,以相关社会意识形式为理论核心,在一定历史阶段具有一定影响的社会意识的活动形态。从根本上说,特定的社会存在特别是其中的物质经济关系决定一定的社会思潮,一定的社会思潮反映特定的社会存在,维护一定的物质经济关系。不同历史时期存在着不同的物质经济关系,随着这种关系的演化,新思想与旧思想总是纠结在一起。而在同一历史时期,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物质生活条件的层次性差异,也会形成这一类人群与那一类人群思想情感上的差别。社会思潮的构成要素是感性的社会心理和理性的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思潮的社会心理与意识形式是相互渗透的,彼此在基本诉求上具有一致性、共通性和相容性。在性质上不一致、不共通、不相容的社会心理与意识形式不可能结合成思潮。从内容上来看,当前的社会思潮主要有经济思潮、政治思潮、文化思潮、生态主义思潮,科技思潮、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潮等。从影响的后果来看,社会思潮可分为有害的和有益的两种。因此,社会思潮不是社会心理和意识形式的简单相加,而是双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而结成的有机整体。一般而言,社会思潮与社会心理、社会精神、社会文化是同一系列的概念,但是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第一,社会思潮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作为一定社会利益集团的一种愿望表达,它总是带有明显的目的亦即功利色彩,与其利益和要求联系在一起表现为社会思潮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情感的表征,是政治经济矛盾运动的直接反映。大量社会潜意识的产生和郁积会蔓延成某种症候,并以象征化的符号来宣泄,社会思潮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实践倾向,而实践的主要渠道就是通过制度化,因而思潮必然会提出政治要求或者试图影响政治。
第二,社会思潮具有群体性特征。社会思潮都是针对并为解决某种重大社会问题而出现的,与实际生活、社会实践、下层民众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吸引了广大民众的认同,响应与参与,甚至演变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社会思潮是社会成员对于社会变迁所产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认知,以及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心理倾向,能够在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人群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与支持。社会思潮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意识。它不是单个人的思想、观点、观念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共同的思想、观念乃至理论的引导下,从一个群体涌向另一个群体,从一个民族涌向另一个民族,从一个国家涌向另一个国家乃至全球,因而它是一种群体意识。
第三,社会思潮具有变异性特征。社会思潮的兴起往往总是伴随着对现实权威的反思或否定,它之所以能影响社会上的相当一部分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与正统的思想意识往往是异向的,它迎合了社会上一部分人对社会现实不满的需要,而它的广泛传播必然会引发对现实社会的冲击与振荡,同时,社会思潮并非像主流意识形态一样具有稳定性,其经常流动变化,因为它与社会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随着社会热点和焦点的变化,旧的社会思潮会被新的社会思潮取代。与此同时,当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能基本保持一致时,其思潮就能保持并维持在稳定状态,反之,也会变异成一种新面貌出现。
社会思潮是一种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这与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样,在本质上都是社会意识,这样必然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总的来说,当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可以从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开阔学生视野。社会思潮能给大学生提供与通常所受教育不一样的思想观念,开阔了大学生的思维视角。有些社会思潮可能出发点、目的、观点和价值意识不一定正确,但是却能给我们一个新的视角。对于我国进行统一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来说,有些外国的社会思潮会给大学生带来新的视角,这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对比平台。
2.拓展信息接收渠道。社会思潮实质就是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来源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现象和社会现实,当前社会思潮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就是社会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反映,社会思潮成了当前大学生了解社会丰富性和复杂性的一个窗口和渠道。同时,社会思潮也可以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变革的一个窗口。社会思潮往往与社会热点联系在一起,通过社会思潮这个窗口能及时了解社会热点和人们较为关注的事情,这对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发展自己具有重要作用。这样会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丰富的社会现实事件,特别是能发挥社会热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作用。
3.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当前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也是一个信息时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是立体的、全方位的。除了传统的方式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方式,特别是网络和手机的出现,多种社会思潮也向大学生扑面而来,在带来更大风险的同时也带给了大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比较和鉴别。多种社会思潮同时存在,孰对孰错、孰优孰劣,通过比较就可能看出,这能增强大学生的辨别和鉴别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既提高了大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又提高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样就客观上达到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4.健全教育体系。社会思潮作为一种亚文化的意识形态能与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互补关系,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互补关系。当前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主导意识形态,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内容,但是,这并不能全部满足大学生塑造自己的思想意识观念的需要,健全的思想人格应该不是单一颜色的,应该是多种的,有主色还应该有配色,健康有益的社会思潮有利于大学生发展和成长,这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冲击和抵消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可是,在当前的社会中,社会思潮是多样化的,每一种社会思潮都是一种社会价值,是社会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有些社会思潮的价值取向是有害的。大学生接受后,严重妨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观念和理想,这样将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2.造成信仰危机。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处于低潮,社会主义事业也处于低潮,于是在国际上出现了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同时,在国际舞台上一直存在着一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这对我国这个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一个挑战,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仅如此,这些思潮的存在还会造成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混乱,造成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一个没有信仰和理想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社会思潮造成的这些危害直接给中国民族的未来造成隐忧,这加重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和任务。
3.导致大学生群体行为。社会思潮的特点能调动大学生的激情和热情,煽动大学生的情绪,并能引起大学生群体行为,例如大学生游行和集会活动,成为学生运动的催化剂。正是社会思潮这样的特殊作用,使社会思潮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来达到别有用心的目的。
4.敌对势力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面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蒸蒸日上和中国的复兴和崛起,一些对社会主义仇视和对中国复兴和崛起不怀好意的势力,不会放弃对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发展的干扰。为了掩盖他们的卑鄙和无耻,社会思潮能成为他们的手段的方式。因此,当前社会思潮仍然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实施和平演变手段,实现渗透和颠覆的隐蔽途径,实现文化渗透的方式,青年大学生必然成为他们争夺的重点,因此,这就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战略性。当前,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世界中,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使大学生处在各种社会思潮交织在一起的大网中,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
面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未来,要求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宣传主导价值,弘扬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因为只有通过占领主阵地、宣传主价值和弘扬主旋律才能起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和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作用。
1.客观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来源和实质,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批判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社会思潮作为涉及范围和领域十分广泛的思想文化现象,既有其存在的客观现实基础,也有各自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根源,一种社会思想和观念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加以流行,表明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种客观现实要求和人们利益的需求,因此,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我们并不能简单加以处理,而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客观理性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如果我们从积极角度来看各种社会思潮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新观点和对立面,应在客观认识和了解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及危害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客观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来源和实质。
2.树立德育观念,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渗透到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建立开放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作坚决的斗争,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的思想阵地,防止和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增强大学生识别和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高校理论教育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基本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对当前亟需进行理论引导或说明的突出问题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符合实际的解释和说明,要推进理论创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导价值观的说服力和竞争力。
3.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时,不仅要使学生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更要使他们明确自己是社会的主人,要正确引导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时,一方面要增强大学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另一方面要增强大学生捍卫社会主义旗帜的信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贡献一切的决心。同时,应该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区各行业的生产力水平不同以及生产关系的多样化,必然会使人们的思想状况呈现多元化、多层次性。在思想存在多元性、多层次性的情况下,主旋律教育要针对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要求,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循序渐进,应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促使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向上发展,体现时代气息和科技文化含量。一要积极建设高标准的多功能的文化设施,拓宽与广大学生联系和沟通的渠道;二要努力创造整洁、优美的环境,使校园得到净化、绿化、美化;三要加强对文化娱乐阵地和宣传阵地的管理,使其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四要进一步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努力营造一个安定、优良的育人环境。应加强社团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团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创建和营造一个现代化校园文化教育平台。
5.创新传播渠道,引领社会思潮。网络是传播各种社会思潮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首先,国家立法部门应加快网络立法,严惩网上犯罪行为,同时建立网络安全管理队伍,及时清除网上垃圾信息,创造并维护洁净的网络空间,把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引入网络。高校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建设有特色、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思想教育网站。其次,转变教育观念,加强队伍建设。新时期要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建设一支适应网络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网络文化背景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包括较强的信息意识、信息处理能力和良好的信息道德等。高校要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了解网络化特点、掌握网络技术,能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高校思想
政治工作者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具备先进的网络文化意识,善于对网络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引导,对学生心理特别是网络心理进行深入研究;必须认真研究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及时而科学地解答大学生通过网络反映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最后,用先进的思想观念占领网络文化阵地。高校管理者要在网络传播中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宣传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充分利用网络开展集思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活动。
注释
①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②洪晓兰:《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7页。
③吴秀华:《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社会思潮的意识形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④王炳权:《论影响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3期。
⑤沈伟:《积极探索和引领当前流行的社会思潮》,《社会学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8期。
⑥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的特点及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责任编辑 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