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质量强国战略凝聚力量——访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晓岚

2011-04-10 08:33
中国船检 2011年6期
关键词:自律协会机构

本刊记者 秦 萍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是我国认证认可行业唯一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在发挥和创新认证认可行业管理模式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认证认可第一次被明确写入国家五年规划,认证认可迎来重大战略机遇的关键时期,作为凝聚认证认可行业力量的重要组织,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将有怎样的作为?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晓岚。

记 者:“十二五”规划首次将认证认可纳入其中,将认证认可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这前所未有的重大转变,这对我国认证认可意味着什么?将对认证认可带来怎样的机遇?

李晓岚: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多处明确写入了认证认可的内容,份量前所未有。这说明,认证认可工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有了新高度,认证认可作为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重要手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作用进一步凸显。可以说,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中涉及农业发展、改造提升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诸多方面都有对认证认可工作的要求,也正是认证认可工作发展的大好机遇。

正如国家认监委孙大伟主任今年初所指出的,认证认可行业正面临着更好的发展机遇,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的工作将更加重要。第一,协会在行业自律工作方面发挥的作用将更加重要。随着社会更加注重诚信、质量、安全,更加需要传递信任的第三方中介服务,认证认可作为社会中介服务业将得到长足发展,协会要在自律工作上发挥积极作用。第二,协会在引领行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将更加重要。要实现从认证大国向认证强国转变的发展目标,需要一个行业龙头来带领引导整个行业的发展,协调统一全体成员的步调。这个龙头就是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协会必须积极引导全行业适应这一战略转变,组织全行业共同解决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第三,协会加强认证人员管理的作用将更加重要。作为国家认监委授权对认证人员注册的机构,协会是“抓机构、管人员、重结果”监管措施的重要一环,要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考核和注册工作,通过提高人员业务素质、专业能力、职业道德,保证认证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和权威性。

记 者:自2005年9月成立以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取得了哪些成就?

李晓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是由认证认可行业的认可机构、认证机构、认证培训机构、认证咨询机构、实验室、检测机构和部分获证组织等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的非赢利性、全国性行业组织。自成立以来,协会工作实现了全方位的发展和提升,规模不断壮大,能力不断增强,工作成绩斐然,已经成为认证认可行业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国家认证认可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促进行业进步,维护行业发展,提高认证认可工作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记 者:行业自律一直是协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协会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晓岚:协会成立以来,围绕行业实际,协会先后发布了《中国认证认可行业自律公约》、《认证机构公平竞争规范—管理体系认证价格》、《认证审核员转换执业机构规定》、《认证机构公平竞争规范——与认证证书有关的有违公平竞争行为约束》、《良好认证审核实践案例同行评议交流办法》等21个行业自律规范性文件,并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行业自律活动,工作成果丰富,形成了良好的行业自律工作局面。

在本届协会工作期间,行业自律工作的良好态势在全行业蔚然形成,自律工作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同,得到了广大从业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拥护和支持,从业机构和人员行业自律的自觉意识逐渐养成;行业低价竞争问题虽然还没有完全杜绝,但整体市场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认证市场“以质取胜,以服务求发展”的秩序基本建立;审核员无序转换机构的问题初步理顺,从业人员转入转出工作规范有序,认证机构更加愿意在提高人员素质上下功夫。去年开始实施的认证证书转换自律公约实施时间虽然不长,其效果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基本解决了认证机构在证书有效期内互挖客户的问题,维护了认证证书的权威和信誉,受到了从业机构和获证组织的普遍欢迎。与此同时,协会培养了一支以行业从业人员为主的稳定的自律工作队伍,形成了一整套执行行业自律工作的操作制度,自律方式不断丰富,自律手段不断加强,自律内容不断深入。这些成绩是全行业积极参与、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是行业的宝贵经验。

记 者:不可否认,我国认证认可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认证的有效性以及社会认知度等方面。对此,将采取怎样的应对举措?如何处理好自律与服务的关系?

李晓岚:协会将继续大力推动行业自律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自律方式,实现引导和监督并举。逐步从以管为主,发展到监督和引导并举,使自律和服务互相作用。努力创新以引导为重点的自律方式,建立引导和监督并行的自律机制,大力开展“树典型、促创新”的活动,从满足从业机构利益诉求入手,引导从业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从满足从业机构适用市场竞争机制入手,促进机构间的互动和交流,良性竞争;从满足认证认可持续发展需要入手,引导从业人员恪守诚信,形成基本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协会目前开展的良好认证审核(咨询)案例评议交流活动是转变自律工作方式走出的第一步,接下来正在酝酿开展优秀审核人员评选活动。今后,协会要尽快拿出新举措,推出系统的工作方案。

二是进一步扩大自律工作约束范围,机构和人员并重。从目前看,协会已经开展的行业自律工作是以认证机构为主,实验室检测机构、认证培训机构、认证咨询机构基本上没有涉及到。从目前认证存在的问题看,我们在认证检测、咨询和培训工作中都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检查结果已经反映出我们在检测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这也是导致部分强制性认证产品合格率不高的原因,迫切需要采用包括行业自律、加强行业服务在内的手段加以解决。协会今后要加大其它领域开展行业自律工作的力度,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相关行业自律规范,建立覆盖不同工作领域的行业自律工作机制,实现全行业自律工作统一指挥,分头开展的新局面。同时,要将从业人员的自律工作放到与机构自律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抓,尽快建立健全协会引导、机构指导、个人主导的工作模式。

三是进一步加快自律工作机制建设,多方联动,相互监督。协会要建立与国家认监委、认可委间的通畅的日常工作联动机制,做到信息传递快捷,问题处理及时,实现行政、认可、行业三个层面的有效互动;充分发挥分会作用,实现“区别管理,共同实施”;调动行业内的一切积极力量,发挥不同组织和人员的作用,推动彼此约束和监督;同时,建立社会相关主体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社会监督在行业自律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奖惩分明的制度,坚持共同执行,公平处置。

记 者:您说到良好认证审核(咨询)案例评议交流活动是转变自律工作方式走出的第一步,请问该项活动在业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哪些反响?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李晓岚:协会成立之初,在人员转换、价格自律、证书转换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都是以规范为主。良好认证审核案例评议交流活动则是从鼓励的方面和正面引导的角度开展工作的,在机构、行业中形成技术研究的氛围,在行业中把大家好的经验做法,包括认证的成效进行交流,展示工作成绩、价值观。在评议活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广大从业机构和认证人员的拥护,行业内参与推动的热情高,评议交流的效果也比较好,为认证认可行业水平的整体提高和认证认可的社会信任度的增加奠定了基础。

今年的评议交流活动,参与的机构、案例数量明显增加,案例质量明显提高。杭州万泰认证公司、兴原认证中心、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英标管理体系认证(北京)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江苏九州认证有限公司等都在充分发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推荐出了一批案例。由于更多的认证人员参与了这个活动,也使得这个活动有了更加广泛深入的群众基础,也才能够使得推荐出来的案例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这也正是我们组织开展这项活动的初衷。

记 者:今年4月20日发布的《国家认证认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认证认可工作提出了哪些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协会工作将围绕哪些重点进行?

李晓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认证认可阶段性发展特征相适应、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国家认证认可制度;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拓宽认证认可服务领域,创新认证认可手段,提升认证认可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和培育检测、认证市场,促进认证认可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继续实施认证认可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提升中国认证认可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加强认证认可基础建设;通过五年的努力,为实现建设认证认可强国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在进入“十二五”之际,一方面,协会作为认证认可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在认证认可工作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另一方面,还要更多地在如何履行好认证认可行业的社会管理职责方面作出探索。要把全面提升会员服务能力、强化行业自律措施、规范高效地开展认证人员注册、加强对认证认可工作宣传力度和完善协会的自身建设等作为协会当前的工作重点和“十二五”期间的努力方向,认真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协会在认证认可“五位一体”监管体系中的作用,促进认证认可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面对新的形势,协会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责任更重大了;协会的社会角色不是小了,而是作用更加重要了;协会的工作不是适可而止了,而是更加需要创新和开拓。“十二五”的任务要求协会大发展,要求协会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自律协会机构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只有自律,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能自律者为俊杰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