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连祥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病因之一,过去诊断本病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普通X线、脊髓造影。随着CT的普及及对CT认识的提高,CT扫描已成为腰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检查方法。本文将我院CT室确诊的120例腰间盘突出症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2年2月至2004年10月,我院CT室检查确诊120例椎间盘突出症,男74例,女46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5岁。全部病例就诊主诉为腰腿痛,其中96例伴一侧下肢痛,24例伴双侧下肢疼痛或双下肢疼痛交替出现。
1.2 方法 本组CT扫描条件为120 kV,80 mA,3.3 Sec,小野靶重建14~16 cm,矩阵512×512,扫描前常规行腰椎侧位数控定位,常规扫描L3~S1椎间隙,各椎间隙3~4层,扫描平面与椎间隙平行,层厚5 mm,间隔2~3 mm。
单个突出:L3~44 例,L4~553 例,L5~S148 例;多个突出:L3~4、L4~52 例,L4~5、L5~ S113 例。根据髓核突出的部位及 CT表现分型:中央型 25 例(20.8%),左后侧型56 例(46.7%),右后侧型 37 例(30.8%),椎间孔型2 例(1.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约占腰腿痛患者的20%[1],以往诊断本病主要依靠脊髓造影及普通X线片,脊髓造影为有创检查,药敏反应有一定危险,操作复杂,且有可能引起椎管内感染及蛛网膜粘连等后遗症。普通X线不能直接反应腰间盘突出的程度及椎管情况。鉴于CT检查具有无创、无痛苦、组织高分辨率等特点,可以直接观察椎间盘突出的方位、程度及硬膜囊受压情况,已成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据统计,CT诊断腰间盘突出症的准确率为91.3% ~100%,椎管造影诊断本病的准确率为89% ~93.3%[1]。
3.1 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 (1)椎体缘外软组织影,为椎间盘突出的直接征象,由于髓核CT值高于脂肪,故其大小、形态可以直接在CT上显示。(2)脊膜囊受压、变形、移位为常见征象;受压脊膜囊与突出髓核间有线状低密度界面,但如椎管内脂肪较少,两者界面不清,此时,需调整窗宽增强反差以显示髓核块影,本组共见112例脊膜囊受压征象占93.3%。(3)神经根受压增粗、移位或湮没:侧后方突出之髓核压迫神经根,神经根增粗为水肿所致,可向外移位。另外,神经根与髓核为等密度,在外侧型突出,两者难以鉴别,为神经根湮没,本组神经根受压征象共见86例占71.7%。(4)突出间盘组织钙化:CT密度分辨率远高于普通X线,对椎间盘突出钙化的发现率明显提高,本组120例中共发现28例,钙化多发生于突出之边缘,呈点状、片状或线状,钙化密度不尽相同,需注意与椎体骨质增生相鉴别;钙化常孤立存在,与突出组织关系密切,上下层面无连续性,而骨质增生时椎体后缘较宽,上下层面有连续性。(5)椎间盘空泡变性:椎间盘变性突出后,在椎间盘内形成真空腔,CT扫描可见气体密度影,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是诊断椎间盘突出的有力佐证。本组见8例占6.7%。(6)Schmorl氏结节[2]:CT较普通X线片显示更清楚,表现为椎间隙平面相邻椎体上下缘边缘清楚的隐窝状切迹,多位于椎体的中间,也可位于椎体的后部,形态常为圆形,中心密度较低为脱出髓核,周围有骨硬化带;本组共见11例占9.2%。(7)碎块及滑移:突出之髓核可断裂而游离于突出节段的上下方椎管内,较大的髓核突出虽未形成碎块,也可向椎管上下方滑移,严重者压迫神经根,正确判断有无碎块滑移及其程度有助于手术治疗,本组共见碎块6例,未见滑移占5.0%,须注意与椎管占位相鉴别。
3.2 腰椎间盘突出的CT分型 (1)中央型:表现为椎体后缘中央部见间盘软组织影,脊膜囊前脂肪间隙消失,脊膜囊受压、变形,双侧神经根有或无受压征象,临床表现为髓性腰腿痛。本组中央型25例占20.8%。(2)左、右后侧型:表现为椎体后缘见偏侧性间盘软组织影,同侧神经根受压、变形、移位,脊膜囊亦一侧受压、变形。临床表现为髓性与根性腰腿痛并存。本组左后侧型56例占46.7%;右后侧型37例占30.8%。(3)椎间孔型:表现为椎间孔处间盘软组织影致椎间孔狭窄、封闭、神经根湮没,脊膜囊无或轻度受压,临床表现为根性腰腿痛,本组见2例占1.7%。(4)远外侧型及前缘型:突出髓核位于椎体侧方和/或前缘,如不伴其他型间盘突出,临床上一般无症状,可不予处理,本组病例未见此型。
3.3 鉴别诊断 (1)椎间盘膨出:多因椎间盘变性引起,表现为软组织密度椎间盘均匀性膨出椎体周缘,可以单节段或多节段发生,与局限性椎间盘突出易鉴别。(2)椎管内静脉:在高分辨CT上呈网状,贴附于椎体后缘,不压迫硬膜囊,必要时行对比增强予以鉴别。(3)椎体骨质增生:椎体骨赘可局限于椎体一侧,也可包绕椎体边缘,发生在椎体后缘及两后侧时,应与突出髓核钙化鉴别;骨赘呈均匀性高密度影,与椎体相连,而髓核钙化则呈不均匀点片状。
3.4 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局限性 CT扫描诊断腰间盘突出症虽然有其独特优点和使用价值,但在严重脊柱畸形、因椎管狭窄致其内脂肪过少或手术后椎管内广泛纤维化,CT诊断髓核突出有困难[3]。任何原因造成的硬膜外脂肪组织移位、硬膜囊变性,如转移瘤、硬膜外脓肿等,在CT上均与腰椎间盘突出难于鉴别。必要时可行MRI、脊髓造影或增强CT扫描。
参考资料
1 朱亮.CT对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及限度.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27:35-36.
2 曹丹庆主编.全身CT诊断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619.
3 籍庆军.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85例分析.河北医药,2009,31:1925-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