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月,齐宗春,蔡连顺,苏菊香,车世伟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旋毛虫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我国普遍存在,黑龙江省是重要流行区。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宿主的消化系统,幼虫寄生于肌肉系统,可导致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宿主感染旋毛虫病。一般认为,肌肉内囊包幼虫数目 1~2条,多则 6~7条,肌肉内幼虫囊包沿肌纤维平行走行呈梭形[1~4]。我们多年的教学和实验保种过程中所见肌肉幼虫囊包内幼虫数量和幼虫囊包形态有所不同。为此,我们以旋毛虫幼虫囊包感染小白鼠,观察宿主感染旋毛虫后,肌肉内囊包幼虫数和囊包的形态演化,现将我们观察的结果报道如下。
旋毛虫虫种选自东北农业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经我室多年转种和保种,供教学和实验使用。小白鼠来自我大学动物室,小鼠体重 18~22g,不分雌雄。
将保种的小白鼠剖杀,取横纹肌内囊壁完整,幼虫清晰的幼虫囊包 50条,100条,200条感染小白鼠,每实验组各喂食 10只小白鼠,1~3个月,4~6个月分别解剖,计数幼虫囊包内的幼虫数和观察幼虫囊包的形态。计数囊包内幼虫数和囊包的形态观察方法,即取每只小白鼠的全部膈肌(经我们多年保种观察,膈肌幼虫数量最多),计数平均数,再分别观察囊包内幼虫的条数和囊包的形态演化,及幼虫在囊包内盘曲状态和囊包形态的关系。
1~3个月解剖小白鼠显微镜观察,肌肉内幼虫囊包分布部位依次是,膈肌,咬肌,前腿肌,后腿肌等。5只小白鼠膈肌内平均幼虫囊包数 32.4个,1条幼虫的囊包 30.2个,其中圆形囊包 7.2个(幼虫盘曲 2~3圈),椭圆形囊包 15.9个(幼虫盘曲 2圈或 8字形,U字形盘曲),梭形囊包 7.1个(幼虫卷曲 1~2圈或 8字形卷曲)。2条幼虫的囊包 2.2个,圆形0.6个(幼虫相互盘曲 2~3圈,或独立盘曲),椭圆形 0.9个(幼虫相互或独立盘曲),梭形 0.7个。4~6个月解剖小白鼠的膈肌,5只小白鼠平均幼虫囊包数 36.1个。1条幼虫的囊包 32.8个,圆形 6.4个(幼虫卷曲 2~3圈或 8字形卷曲),椭圆形 12.1个(幼虫卷曲 1~2圈),梭形 14.3个(幼虫呈 8字或卷曲 1~2圈)。2条幼虫的囊包 3.3个,圆形 0.6个,椭圆形 1.4个,梭形 1.3个(幼虫相互盘绕或独立卷曲 1~2圈)。
1~3个月解剖小白鼠显微镜观察,肌肉内幼虫囊包分布部位依次是,膈肌,咬肌,肋间肌,前腿肌,后腿肌等。5只小白鼠膈肌内平均幼虫囊包数 74.3个。1条幼虫囊包 63.2个,圆形囊包 15.5个,椭圆形 21.6个,梭形 26.1个(囊包内幼虫卷曲 1~2圈或幼虫呈 8字形)。2条幼虫的囊包 9.4个,圆形 2.4个,椭圆形 3.7个,梭形 3.3个(幼虫相互盘绕的 7.9个,独立盘绕的 1.5个)。3条幼虫的囊包 1.7个,圆形 0.9个,椭圆形 0.8个(0.2个独立盘绕,其他相互盘绕)。4~6个月解剖小白鼠观察,5只小白鼠平均幼虫囊包数 84.1个,1条幼虫囊包 68.6个,圆形 13.4个,椭圆形 18.3个,梭形 36.9个(幼虫 8字或 U形卷曲,圆形和椭圆形囊包内的幼虫卷曲 2~3圈的数量多)。2条幼虫的囊包 12.1个,圆形2.9个,椭圆形 3.1个,梭形 6.1个(幼虫相互盘绕或独立卷曲)。3条幼虫的囊包 3.4个,圆形 1.6个,椭圆形 1.7个,梭形 0.1个(幼虫相互盘绕,独立盘绕 0.5个)。
1~3个月解剖小白鼠显微镜观察,肌肉内幼虫分布部位依次是,膈肌,前腿肌,咬肌,后腿肌等。5只小白鼠膈肌内平均幼虫囊包数 126.7个。1条幼虫的囊包96.3个,其中圆形26.7个,椭圆形 35.6个,梭形 34.0个(幼虫卷曲 2~3圈,或8字和 U形卷。2条幼虫囊包 23.9个,圆形 9.5个,椭圆形13.2个,梭形1.2个(幼虫相互盘绕或独立卷曲)。3条幼虫囊包 6.5个,圆形 1.7个,椭圆形 4.8个(幼虫相互盘绕)。 4~6个月解剖小白鼠,5只小白鼠平均幼虫囊包数 133.6个。1条幼虫的囊包 76.8个,圆形 15.1个,椭圆形 29.3个,梭形32.4个。2条幼虫囊包 46.7个,圆形 8.6个,椭圆形 21.1个,梭形 17个(幼虫相互盘绕,或独立卷曲)。3条幼虫囊包10.1个,圆形 4.6个,椭圆形5.5个(相互盘绕重叠或独立盘绕重叠)。
一般认为,旋毛虫幼虫囊包内幼虫数 1~2条,甚至可见6~7条者[5,6]。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50条幼虫感染组包囊内 1条幼虫与 2条幼虫之比为(63:5.5),100条幼虫组,1条幼虫与 2条之比(131.8:21.5),200条幼虫感染组 1条与 2条幼虫之比为(173.1:70.6)。囊包内 3条幼虫随感染虫体增多而增多(50条感染组未见 3条幼虫,100条感染组分别是 1.7和 3.4条,200条感染组 6.5和 10.1条)。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感染的虫体数少,囊包内 1条幼虫的较多,随感染的虫体数加大,囊包内 2条幼虫数增多,3条幼虫在100条和 200条感染组中出现。4~6个月解剖的小白鼠膈肌内幼虫囊包较 1~3个月的数量多。旋毛虫幼虫进入血液,随血流进入血流丰富的组织,血液内幼虫密度高,进入组织的机率就高。此外囊包内幼虫数及幼虫进入血流丰富部位似与宿主的血流动力学及生理特点等相关因素有关。特别宿主局部组织炎症条件下,局部组织血液供应增加,进入组织的幼虫数多也是情理之中的。
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和实验保种中注意到,肌肉内幼虫囊包形态可呈圆形,椭圆形和梭形,而教科书和许多资料的报道以梭形囊包居多。我们的结果显示,50条感染组 1~3个月解剖的小白鼠,圆形,椭圆形和梭形囊包分别是 7.2,15.9,7.1,4~6个月是,6.4,12.1,14.3。 100条组,1~3个月,15.5,21.6,26.1,4~6个月,13.4,18.3,36.9。 200条组,1~3个月,26.7,35.6,34.0,4~6个月,15.1,29.3,32.4。说明囊包内 1条幼虫的椭圆形和梭形较多,随感染时间延长虫体发育由卷曲 2~3圈到虫体拉长伸直,囊包形态可由圆形演化呈椭圆形和梭形。2条幼虫的囊包由于幼虫的盘曲和数量多使囊包拉长受限圆形和椭圆形较多。囊包内 3条幼虫的囊包形态无一呈梭形。可见幼虫在囊包内卷曲状态与囊包形态有关(幼虫卷曲 2~3圈,多见圆形和椭圆形,很少见有梭形囊包)。这些似与幼虫的发育,活动(肌肉和虫体自身的活动)和发育的时间及虫体数量及幼虫卷曲等因素有关,随时间的推移,盘曲的幼虫渐伸展和拉长,进而影响肌纤维和囊包壁的形成和发展,囊包越成熟梭形结构越明显。
[1]申丽杰.云南大理不同来源旋毛虫肌肉幼虫形态学分析[J].大理学院报,2004,3(3):12-13
[2]吴会鹏.旋毛虫感染小白鼠的实验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06,22(5):323-324
[3]崔晶.旋毛虫幼虫囊包的结构及形成机制[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2,29(5):196-199
[4]杨树国.小鼠感染不同数量旋毛虫后幼虫在鼠体内的发育及分布[J].医学动物防制,2003,19(5):271-272
[5]姜鹏.旋毛虫幼虫在大鼠与小鼠肌肉分布及囊包内幼虫数量的观察[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25(3):261-264
[6]周志江.牛旋毛虫病肌组织病理形态学与囊包形成的观察[J].兽医大学报,1988,2:19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