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文娟, 马 骏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
合肥市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调研分析
冒文娟, 马 骏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
汽车产业是合肥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整个行业的发展却很不均衡,零部件配套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通过对合肥市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的实地调研分析,总结了合肥市零部件产业的整体特点,并就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调查分析
汽车产业是合肥市支柱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合肥市汽车产业基地初具雏形,目前已基本建成江淮中高档轿车、重型卡车,昌河经济型轿车生产基地及长丰岗集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汽车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完善了从主机到各类零部件的产业配套能力。合肥市现拥有规模以上汽车整车及改装车生产企业10家;拥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近300家,其中规模以上生产企业近100家。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配套企业经济效益大幅跃升。全市有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近100家,产值占全市汽生零部件生产企业的89.3%。其中超10亿元企业家,超1 000万元企业40家。
截至2008年6月底,合肥市在汽车领域拥有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0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5项,拥有专利2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配套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产业集群态势初步形成。随着整车的迅猛发展,合肥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零部件配套企业数量已从2006年的200家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300多家,年产值达到200多亿,并向开发区和工业园聚集,已形成以经济技术开发区桃花汽车工业园、双凤工业区岗集汽车配件园、包河工业区汽车工业园、高新区技术开发区昌河汽车工业园为主体的环城汽车零部件产业群。桃花工业园区聚集了52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其中合肥蓝实特种玻璃公司、合肥创佳汽车电器公司、科振公司三家企业已超亿元,益江公司、亿恒机械等企业产值也具有相当规模。园区零部件产品主要包括车桥部件、汽车玻璃、电熄火、密封件、胶带安全带等。
岗集汽车配件园积聚了60多家主要为江汽集团商用车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总投资逾30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的企业有江汽集团万吨铸造中心,万向钱潮合肥分公司、万向集团合肥分公司、星通橡塑公司,宁波软轴软管公司等五家。主要产品有锻造体、冲压件、传动轴、制动器、空调器、汽车底盘件、发动机零部件、转向系统、仪表盘、内外饰件、精加工等数十个品种。园内汽车零部件企业80%的产品直接为江淮系列车配套,同时也为昌河、奇瑞、长安、沃尔沃、五十铃等企业配套。
包河汽车工业园聚集了55家零部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34家,一级配套企业17家,二级配套企业38家。园区零部件产品主要有机油泵、摇臂罩盖、调压器、车身冲压件、车架总成等。已投产的大型企业包括,江淮专用车公司、正兴车轮公司、合肥凯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大型汽车及零部件企业。
昌河汽车零部件工业园2005年才开始筹建,目前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11家,主要产品为汽车座椅、车门铰链和汽车消声器等,产品主要为昌河、江淮系列车配套,其中昌河汽车配套的座椅和消声器产品配套份额均超过50%以上。综合预计,到2010年年底四大园区零部件企业将达到350家,实现产值200亿左右。
(1)合肥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两大偏重” 合肥市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一是偏重于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高端化不足。合肥汽车零部件目前的收益还处在产业链的中间段,即获得制造业产生的收益,其利润空间十分有限。要提升合肥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占领国内国际市场,将合肥汽车生产基地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业基地,仅靠生产制造环节远远不够,还要加大力度,将产业链向两端延伸,着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贸易、汽车物流、汽车金融、人才培养和汽车延伸服务业等相关产业。通过完善产业链,占领产业链的高端,提高产品及服务的技术附加值,提升合肥汽车产业整体水平。
其次是偏重于单一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展支撑点不多。由于发展过于依附于个别企业,经济发展支柱单一,以至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汽车制造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江淮乘用车的陆续投产,江淮汽车年产量将进一步提高,但是随着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整车及零部件制造领域内的利润将呈现降低趋势,产业的发展将受到新的制约。
从长远看,这种过分依赖还会导致企业产品的单一和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弊端,影响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关键核心零部件的自制能力,因而导致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在产业链条中处于弱势,没有定价权,只能被动降低价格,利润率被挤压得比较低,进一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零部件企业发展起点低、水平差异大,总体规模小 合肥市目前300家汽车零部件配套公司,涌现出一批如美桥公司、科振实业公司、通宇电子等在企业规模、管理水平、技术开发与创新等方面均十分突出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有力地保证了整车配套产业的需求,也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快速成长,成为代表产业潮流、引领产业发展的排头兵。然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分化、整合、消长异常剧烈,内部格局不断变化,产业成员内的发展水平越来越不平衡,并集中体现在企业规模、市场份额、竞争能力和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随着竞争的加剧,这种差异越来越多地影响到整个行业的生存状态,并最终体现在零部件质量的巨大差异上。
此外,合肥市汽车零部件企业起步于农机、配件和卡车配套生产,这种起步方式决定了零部件配套产业数量多、规模小、总体技术水平低,且这种状况长期以来难以改变。除此之外,合肥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起步普遍比较晚。除合肥车桥、合肥汽车锻件、江南机械厂等几个老牌零部件企业外,其他汽车零部件企业多是2000年以后成立的,导致合肥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基本上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目前,合肥市年产值亿元以上的零部件企业不到20家,数量仅占合肥地区零部件配套企业的10%。而70多家汽车关键零部件厂商中,有60%以上的公司投资均在100万元以下,公司员工数在50人以下。这些企业在技术、资金和管理上均缺乏竞争力,只能在技术含量不高、资源消耗比较大的产品上,靠低成本、快速反应及地缘优势等在中低端市场谋得一席之地。另外,由于是中小型企业,不具有规模效应,在批量化生产和成本控制上也存在很多问题。
(3)配套产业产品低端,利润低 通过调研发现,长期以来民营配套企业甚至合资企业一直靠着生产配套产品或低端下游产品,或仿制产品,或以第三产业过活,始终在依附性的低端下游产业中徘徊。合肥市整个零部件配套产业中技术含量稍高的企业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而少数发展较好的民营企业虽然开发出几款较为畅销的零部件,但在后续产品上或更多表现在产品改进层面上,没能达到更新换代的水准,从而导致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状况逐级下降,大大削弱了消费者对企业的关注度[1]。
民营企业坦言由于自身能力不足,他们在进行产品研发之初,往往会习惯性地“借鉴”国外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因此广受跨国企业诟病。这种短期行为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对企业形象的损害将会是长期的。民营企业需要积极建设自身的产品发展观和产品战略观,使产品逐步覆盖更多级别的零部件市场。企望凭借低端、廉价产品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是不切实际的。
(4)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低,核心产品缺乏 虽然合肥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多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盲目建设、产品种类重复和缺乏核心技术成为该行业发展的瓶颈。很长时间以来,合肥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占整个汽车行业总产值的份额有限。根据《2007年合肥工业发展报告》和《合肥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所提供的数据,合肥汽车产业所需零部件当地配套率为20%-22%。整车产量与零部件配套能力之间存在极大的差距,汽车关键零部件发展尤其滞后。目前,江淮汽车由于本地无法配套而需要引进的汽车零部件多为关键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器、制动器、钢板弹簧等,这严重制约了江汽的发展。
与全国同行业相比,合肥市零部件生产企业还主要表现在数量上的差距、研究开发能力的差距、生产供应方式的差距、供应体制的差距、科技含量的差距和信息传播的差距等方面。特别是高水平的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零部件,合肥市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影响了整车特别是乘用车的发展。虽然近几年来合肥市强化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也涌现了一批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和产品,但整体上还不能很好服务于合肥整车企业的发展。在一些关键零部件领域,合肥零部件企业竞争力不强。合肥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还缺乏同步开发能力,只具备按样件开发或按图纸开发的能力,由于高科技零部件领域的研发投入巨大,开发成本过高也使得合肥零部件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局面。
(5)民营企业成本高、发展困难,无法做大做强 合肥市目前三百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70%,民营企业在整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调研发现,合肥市目前民营零部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大困难,种种因素制约了他们的发展。在整机厂依旧处于强势地位的今天,如何给予民营企业相应的帮助以扶持其发展壮大,政府应该有相当的远见和规划。当前民营企业的困难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难一方面体现在资金回笼过慢,另一方面体现在企业从银行贷款难。处于弱势地位的民营零部件企业由于研发能力较低、企业规模小,产品能被列入整车供应商名单实属不易,但在交易过后还面临了很多困境,如整车企业进行支付时不是现金支付,而是通过承兑或实物抵押的方式进行兑现。资金得不到迅速回笼很大程度地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银行贷款方面,1998年以来,虽然国家政策对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型企业有所兼顾,但民营企业仍感觉贷款困难。民营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面临的压力要比整机厂大得多,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确定信贷计划时,授信额度的绝大部分安排给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不仅较难获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而且在同等条件下贷款的使用成本也比整车厂高得多。调研时,江淮集团公司孙部长向我们透露:一些信誉较好的民营企业费尽周折始终贷不到款。即使银行能够同意向部分民营企业放贷,他们也需付出比整机厂高3%-4%的利息。很多民营企业为了融资甚至不得不以高额的利息寻求民间融资。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民营企业要想发展壮大,谈何容易。
第二,企业用地难。国家有18亿亩耕地保障的红线,可以开发利用的现在只剩下2 000万亩。按每年300-500亩用地的速度计算,四五年后2 000万亩土地就地将用完,所以国家土地政策收紧,由此导致供求关系紧张,土地涨价。这就造成制造行业的民营企业,哪怕是拿到工业用地都很困难。此外,大企业在用地时可以享受很多的政策优惠,而民营企业一方面很难批到土地,另一方面即使批到土地付出的代价相对于大企业也大得多。
第三,劳动力成本高。由于基础设施和企业文化建设不完善,很多技术工人才宁可以较低的工资报酬选择去江淮、安凯之类的整车厂或沿海城市工作,也不愿意在本市民营企业就业。用他们的话来说:“在周围一片荒凉的企业里工作,下班了都不知道干嘛去。”基础设施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匮乏,使得民营企业用人极为困难,且企业人员流动性很大,导致民营企业不得不以加薪的方式留住工人,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签订劳动合同要上五个保险,加班也有了更严格的规定,这样,民营企业的劳动力相应成本平均上涨了20%。
以上三个方面的困难中的任何一项,民营企业都不好应对。如果三项困难同时出现,很多民营企业就会招架不住,其结局只能是破产关门。
(6)产业集群效应优势不明显 虽然江淮、安凯、昌河等整车厂为合肥市汽车零部件配件产业生产、成品装配和销售构筑起一条产业链,吸引了相关配套企业的云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产业集群效应,但到目前为止该效应优势与浙江温州、江苏太仓等地零部件加工基地相比并不明显。另外,作为采购方的整车企业坦言,由于当今社会交通便利,物流成本得以大大降低,他们在选择零配件供应商时运输成本已不成为影响其决策的重要因素,换言之,他们并不因为本地零部件生产商离其较近,则选择之,整车厂更多地看重的是产品的质量。原本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从目前来看,这一优势并没有为本地零部件厂商被纳入整车供应商名单增加筹码。
(7)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以合肥市江南机械公司为例,企业通过近几年的深化改革,目前主要生产销售微型汽车前悬后桥、桑塔纳轿车零组件等。在往桑塔纳生产商供货时,整机厂要求门铰链所用钢材必须都是宝钢的。但到目前为止,合肥市没有建成此类的大型钢材中转站,导致企业必须到上海宝钢购买,而以企业目前的订单情况,宝钢又以量太少拒绝供货。因此,公司为加大订货量以达到宝钢的要求,不得已只能每次将半年的钢材量都进回来,这样不仅加大了企业的资金负担,他们还要为钢材占地发愁(合肥市到目前还没有大的物流配送中心)。通过对合肥和浙江等地的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合肥市在大力提倡发展汽车工业时,基础设施建设(如大型钢材中转站、物流配送中心、化工产业、塑料件)等方面也应该大力完善,否则合肥本地零部件产业会因成本太高,和浙江、江苏等地零部件相比在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不但导致其在整个零部件市场上站稳不了脚跟,就是本地整车企业也不愿意花高价钱购买其产品。
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合肥经济重要的支柱型、战略性产业抓好,建设好该产业基地,是由于当前巨大的消费市场、汽车产业国际化转移规律、汽车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的特征等方面决定的。从长远角度来看,应该将合肥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成为发展现代制造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载体,成为扩大改革开放,对接沿海、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平台,成为促进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强大引擎。面对当前的发展形势,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自主创新、深化体制创新、打造公共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强合肥零部件产业,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合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整车企业加大采购力度,政府部门避免政策倾斜 要大力发展零部件配套产业必须先从本土汽车品牌做起,鼓励自主品牌车企加大本土零部件采购力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需要整车企业的鼎力支持,只有先让国人认可才能让外商认可。以一些生产商用车企业为例,其三大关键总成省外采购额约为24.8亿元,占商用车全年总采购额的32.2%。在选择供应商时,他们很多时候看重的是该零部件企业是否为合资企业供货。因此,如果不给本地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以更多的机遇,则这些零部件企业永远没有翻身之日。
面对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层层封锁和步步紧逼,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自主零部件企业仅靠自己的力量显然无法实现超越,必须依靠国家政策扶持才能得到快速发展。安徽省近几年也加大了对零部件产业的关注程度。大力发展合肥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做好规划的同时,应该明确相关部门责任,确保政策有效落实。要加大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处于价值链高端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提高合肥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要多为自主创新汽车设立支持资金,提供税收返还及财政补贴,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要根据引进企业的重要程度,在税收方面给予不同力度的政策优惠。
另外,针对目前部分企业尤其是非外资企业均普遍存在融资难、渠道不畅等问题,要积极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等新型融资方式,促进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要利用好分工,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鼓励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运用财税政策,引导相关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升级;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管理、高增值企业来合肥落户,促使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持续健康成长,使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几何增长,从而实现跨越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规划,避免出现政策倾斜状况,改变一味只针对整车的优惠政策,出台针对零部件企业的更具体的扶持政策,明确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扶持标准。在零部件企业融资、税收、银行贷款以及土地审批等方面上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据了解,不少零部件骨干企业资产负债在70%以上。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零部件配套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才能为行业发展扫除障碍,促使其持续快速地发展。
(2)鼓励零部件企业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自主创新 由配套走向主导、由下游跃进上游、由制造转向创造,是零部件配套产业从依附型走向自主型的必由之路。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依赖于产业升级与结构的调整,而产业升级又依赖于自主创新与核心技术的拥有。产业结构调整更多地在于各地根据各自所拥有的比较优势,通过政府有限有保的政策扶植与法规制约,合理地做好产业布局,切实做到有所为与有所不为。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经济结构,更重要地在于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产业升级。没有大批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自主品牌,自主经济就没有现实的基础。如果我们仍然固守初创期的经济管理方式与发展方式不变,规模扩张式带来的繁荣必然会给长远发展埋下更大的隐患。
以合肥市通宇汽车电子为例,该公司创立于1997年,位于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机电产业园,是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建有自己的研发、实验中心并专业从事汽车电子的研究、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主力由源自兵器工业部第二一四研究所的技术、质量和生产管理方面的专家和骨干组成,并不断吸纳高技术人才,补充新鲜力量,具有很强的自主创新的实力。他们的第一家客户就是江淮汽车。江淮当初对于该公司的信任,使得他们拿到了进入各汽车公司的“入场券”,加上他们自身对于研发的重视,最近几年企业的产品已经销往包括一汽、二汽在内的国内多家大型汽车企业。由此可见,通宇汽车电子公司立足于自身研发,已逐渐尝到了自主创新给他们带来的甜头。
但自主创新是一项风险巨大的艰苦过程,自主型经济的形成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调动创新动力关键是要来真格的:一是要在转变管理方式与发展方式上来真格的,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该让位市场的一定让位;二是要在保护知识产权与维护创新的法治环境方面动真格的,违者严惩不贷,否则,自主创新将是“痴人说梦”;三是要在政策资金扶持和创新风险投资保障体系方面来真格的,不放“水”哪能养起“鱼”来?再就是如何让创新产品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还需要国家帮助协调解决市场争端尤其是国际市场争端。
要坚持以建立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和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抓住关键环节,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汽车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合肥汽车产业创新环境建设,提升合肥在全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支持开展基础、关键和共性技术创新,注意产品工艺技术的开发。要适应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引导和鼓励电动汽车发展,支持研究开发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开发。安凯合肥工业大学电动汽车研究所、中航汽车合肥工业大学汽车零部件研究所等研发机构,要在此基础上建立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服务平台,促进企业与研发机构加强合作,增强合肥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研发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主品牌。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提升消化吸收能力,与国际技术接轨,开发具有当代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零部件产品,形成产品创新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
(3)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市场配置作用日益加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层管理格局正在形成。作为中间层的代表,行业协会在推动国际贸易、解决贸易摩擦的过程中应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
以浙江省为例,在面对2009年的金融危机时,浙江省各行业协会采取多项举措应对金融危机,成效显著,在提振企业信心同时还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协会为帮助业内企业,深入企业调研,曾两次向中国相关行业协会、国务院有关部门提交报告,建言献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合肥市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协会在协调政府和企业间关系、维护行业企业利益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同时在合肥市汽车零部件产品趋向同质化,容易造成企业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的情况下,行业协会应制定出台相关的行业公约和政策,对正常的市场秩序进行有效的维护,激发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并积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要真正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首先要加大对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的领导力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把培育发展行业协会提到议事日程,做强做大行业协会;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尽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让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行业协会提供活动的舞台。其次行业协会自身也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的共识。通过学习、宣传中央有关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的指示精神,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认识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的重要意义,以正确的思想认识行业协会和新的思路发展行业协会。
(4)加大零部件配套商在本地建厂的力度 安徽省芜湖市政府在解决汽车企业零部件本地配套问题时,规定向奇瑞供货的零部件供应商,供应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在本地建立工厂。该举措一方面完善了零部件本地配套产业,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带动了本地经济发展。合肥市政府对此也可予以考虑。
规模经济产生效益。在“小而精专”的专业化不断发展的同时,零部件集群生产不断显示其优越性,如生产成本减低、市场更广阔、协作更方便等,因此合肥市汽车零配件集聚生产基地的建设将对汽车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林 雷.非主流造车者的生存之道[J].中国电子商务,2006,(3):53-54.
[2]张洁刚.经济如何从依附型走向自主型[N].亚太经济时报,2008-01-14(1).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Automobile Accessory Industry in Hefei
MAO Wen-juan, MA Jun
(School of Machinery and Automobile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is a pillar industry in the City of Hefei,but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y is unbalanced because the automobile accessory industry is relatively backward.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of automobile accessory industry in Hefei,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industry in Hefei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the main problems are pointed out and several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utomobile accessory;supporting industry;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F427
A
1008-3634(2011)05-0030-06
2010-09-08
冒文娟(1987-),女,江苏南通人,硕士生。
(责任编辑 蒋涛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