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玲 蒋凌 雷小红 王平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1科,湖北宜昌 443003)
一次性肛门造口袋在肝胆外科患者拔管后的应用
鲁玲 蒋凌 雷小红 王平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1科,湖北宜昌 443003)
一次性肛门造口袋 引流管 护理
一次性肛门造口袋通常应用于乙状结肠造瘘术后的大便收集,我们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将一次性肛门造口袋应用于拔出引流管后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获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病人拔管后,常规消毒引流管创口周围皮肤,待干;检查一次性肛门造口袋的有效期及有无破损、漏气,符合要求后撕开外包装,用无菌手术剪在造口袋底座中央剪开一类圆形窗口,直径稍大于引流管皮肤创口;撕开造口袋粘胶,并以其窗口对准引流管皮肤创口,平紧地贴伏于腹部表面。创口内渗出的少量腹液可直接进入造口袋而不会发生外漏,因此不需要敷料覆盖创口。
由于手术创伤、肝功能受损等原因,肝胆外科病人术后腹液较多,需腹腔引流。在充分引流数日后,引流管被拔出。以往由于敷料很快渗湿需要反复更换,而频繁更换伤口敷料,不仅给病人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和身体上的不适,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改用造口袋后,大大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降低了病人的费用,同时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此方法操作简单,符合无菌原则,有效避免了腹液外漏,有利于病人活动,还有助于提高病人夜间睡眠质量,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Disposable anal mask bag Drainage tube Nursing
R472,R473.6
B
1002-6975(2011)11-1020-01
鲁玲(1971-),女,湖北秭归,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从事肝胆外科护理工作
201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