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持续发展的分析

2011-04-08 13:44唐艳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社会化

唐艳明 唐 励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当前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持续发展的分析

唐艳明 唐 励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文章就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年来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初步估价,就当前的改革形势进行了分析判断,指出确保改革持续推进的关键是政府和学校的职责到位,保证是构建后勤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法制保障,基础是完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监管体系,目标是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持续发展

从1999年开始,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上,进行了多项改革:一是扩招,二是布局结构调整,三是后勤社会化改革,四是办学体制改革,五是国家助学资助体系的建立。后勤社会化是其中一项重大改革,可以说取得了巨大成绩,为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7月27日至29日,由教育部、农业部联合主办的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年成果展暨首届“农校对接”洽谈会在天津举行,十年巡礼充分展示了改革的成果,同时也显示了改革的巨大魅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解决了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看起来似乎是一项阶段性工作任务,今天在这里何以还提出“持续推进”呢?一是实践已经证明,后勤社会化改革虽是一项单项改革,但由于其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实现改革目标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树立“过程论”观点,对我们正确把握改革形势,坚定改革信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改革的路径选择、步骤确定上不能操之过急,要“摸着石头过河”;二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审视前进中的问题,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 对改革十年来的回顾与估价

1999年底以来,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国全面启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近十年的艰辛努力,改革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之初,我们提出改革要达到“几个有利于”的目的,即“改革要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担,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和稳定。”经过十年改革,总体看来,“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逐步向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转变,市场机制在后勤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步加强,后勤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持续提高。其中部分高校的改革已经取得了质的突破,进入良性发展阶段。改革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学校“统包统管后勤”的传统模式,形成了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和社会企业相互竞争、互相促进、共同承担高校后勤服务的新格局。二是高校学生公寓、食堂等后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构建了社会企业投入为主、学校与后勤服务实体投入为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大大加快了高校学生公寓、食堂建设步伐,有力地支撑了近几年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三是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各高校对原有后勤部门规范分离后,按照市场运作原则,改过去的行政拨款为服务收费,实现了后勤服务市场由拨款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变,为解放后勤生产力、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了动力。四是提高了学校办学效益,增强了学校办学活力。五是高校后勤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和师生满意度明显提高。总之,改革十年来,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平稳推进,为维护高校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有专家认为:“目前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进入良性发展状态的高校还是少数,大多数高校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依然在较大程度上垄断市场,自办后勤,后勤运行效率低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领导还没有从烦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学校还承担着办企业的风险,后勤依然是高校中较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方面。”我认为,这一评价十分中肯,合乎改革实际。可以说,目前“坚冰已经打破,改革尚需深化”,即高校后勤以“规范分离”为标志的行政事业型办后勤的体制性障碍的坚冰已经打破,但以“开放市场、社会化配置资源”为特征的社会化服务乃至管理的改革有待深化,任重道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我们离这一目标还比较远。

二 当前改革持续推进面临的形势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针对是高校后勤的旧体制、旧模式,即行政事业型的校办后勤、封闭式“等、靠、要”的计划经济供给制办后勤、大锅饭的分配制度,而展开的。改革的路径是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整体推进。改革的模式基本上参照国企改革的方式。改革的速度是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发展而跨越式的。可以说是一场革命式的变革、运动式的改革。推动这场改革的动力来自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出自经济体制改革大局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二是学校出自扩大招生规模和减负、减压的需要;三是社会企业出于进入学校市场谋利的需要。按照决策层的设计,改革的推进机制是“政府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校参加、社会参与”。在改革启动之初,政府主导到位,政策比较配套,各方密切配合,形成了改革的合力,唱了一台比较精彩的后勤改革大戏。但时过境迁,推动改革的动力逐渐削弱,改革大有虎头蛇尾之嫌。

从政府方面看,作为当初推动改革的主角,由于将改革的近期目标定位于减轻财政负担(减轻学校负担其实质是减轻财政负担)。在扩招所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缓解之后,或者说在制约高校扩招的“瓶颈”问题化解之后,就环顾左右而言他,改革的远期目标,即实现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根本转变这一任务,逐渐淡出了政府工作的视野。

从政府职能部门看,包括教育、发改委、财政、建设、国土、税务、物价、银行等部门。总的来看,对高校后勤应该改什么、怎么改,应该管什么、怎么管这一基本问题尚未形成共识。缺位、错位、掣肘等情况时有发生。如对高校后勤服务项目的“公益性”特点就存在分歧,有关职能部门习惯于用赢利型企业的政策框子来约束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姑且称之为“企业”),而没有创造适应后勤服务企业运作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在对大学生实行“公益性”服务的长效补贴机制建设方面,政策严重滞后,导致后勤服务企业和政府、学校之间责、权、利不清,关系不顺,矛盾重重。

从高校来看,大多数高校当初或迫于政府行政压力,或迫于事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才将改革提上学校工作日程,真正积极主动推进改革的学校属于少数。当改革进入新阶段,要求从根本上转变高等学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深层次,许多学校就有点“叶公好龙”,瞻前顾后。并且由于改革当初主要着眼于解决“近渴”,对改革怎么改、改什么缺乏系统思考和周密设计的“远虑”,导致改革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停滞不前。

从社会参与企业来看,可以说是处境尴尬,进退两难。许多社会企业既尝到了改革之初进入学校市场的甜头,也吃到了如今要提供“公益型”服务的苦头。这里既有参与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政策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在学生公寓的开发建设上,由于银行贷款利率不断攀高等政策因素变化,使得主要依靠金融优惠政策进入高校后勤市场的社会企业运作成本大幅提升,经营陷入困境。

从后勤服务实体来看,改革后,原属事业单位一份子的后勤部门逐步被“边缘化”为学校的弱势群体。甚至被推向消费者的对立面。处于市场挑战和计划指令的夹缝之中,有自负盈亏之压力,而无自主经营之实力;有“市场化”之痛,而无“市场化”之利。学校可以“计划”与“市场”双手互搏,强调“市场原则”时,则要实体不能“等、靠、要”;强调稳定和“公益性”时,则要实体服从大局,作出牺牲。

几年的疾风暴雨式的后勤改革,表面看来,最大的赢家是政府和学校。但要理性地看到,如果改革目前面临的矛盾不能妥善解决,最大的输家也可能是政府和学校。政府和学校要深知,“稳定牌”是一把双刃剑。目前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表明,特别是由于操作不当引发学校稳定问题,导致改革后退,最后“埋单”的肯定是政府和学校。改革的成本,总是要付的,付晚了还得加上“利息”。

三 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基于宏观改革形势的判断,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并非权宜之计

一是要看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趋势不可逆转。高校后勤由计划经济下的行政事业型后勤向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虽然这个过程由于各地情况不一,时间或快或慢,但构建这种新的服务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校后勤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后勤改革一以贯之的目标。二是要看到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改革已列入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政府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的整体改革方案,深圳等部分地区已经开展试点。特别是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体制和机制障碍造成的诸多问题,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完善。事业单位改革则与高校息息相关。三是要看到相关领域的同类性质的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如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主辅分离改革、机关后勤事务社会化改革,包括军队后勤社会化改革都在加快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只不过是因为事业发展的强力推动先行一步而已。四是要看到通过几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构建了社会企业和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共同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的新格局,特别是社会企业参与高校后勤事务的广度与深度前所未有,想回归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包办后勤的模式,不能不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目前从高校剥离出来的尚未注册的后勤服务实体,包括虽已注册但仍受学校行政控制的后勤实体,只是改革的过渡产物,后勤服务实体最终要么逐步萎缩或消亡,要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注册为独立法人,真正成为市场主题,融入社会服务业阵营。目前靠打“老人牌”维持现状,终非长久之计。

(二)确保改革持续推进的关键是政府和学校的职责到位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制定规则、政策引导、依法监督。即政府“掌舵”,由市场“划桨”。具体来说,就是根据高校后勤市场的特殊要求,制定适合后勤服务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游戏规则”,而不是照搬一般市场规则。高等学校要思考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该怎么办这一问题。也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办学模式,对高等学校的职能有一个新的定位。就后勤事务而言,就是要致力于构建新的适应事业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后勤保障体系,其定位是“管”后勤,而不是直接“办”后勤。高等学校从既办又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到只管不办,能够交给社会的、交给市场的后勤事务,就不再“大包大揽”,这是学校组织属性的归位,即学校作为非盈利性组织,其组织属性就是教育,而不是办企业。岚清同志曾说“高校又管后勤又办后勤,管也管不好,办也办不好”。只有自己不办,才能进行有效管理;也只有不办,高校领导才能真正解放,集中精力抓好教学科研。

(三)改革持续推进的保证是构建后勤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法制保障

立法的基石是对我国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兼顾市场性和公益性的双重要求有充分的体认。要点是确立市场化服务和公益性服务的量与度,最大社会效益和最大经济效益的结合点。理清政府、学校和服务企业。包括后勤服务实体之间的则、权、利关系。特别是政府、学校要履行好对学生服务“公益性”的保障责任,从而为有限的市场运作创造条件。

(四)改革持续推进的基础是完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监管体系

政府、学校由办后勤到管后勤,是一个极大的转变。高校后勤市场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服务的公益性要求,运作不当,就可能引发学生权益受损和不稳定问题。因此,确保市场健康运行,“管什么”、“怎么管”,是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当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既有改革尚未到位的问题,也有管理没有到位的问题。特别是目前存在的比较突出的校企矛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后勤服务企业的资质认证标准、高校后勤市场的准入机制和推出机制、高校后勤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等。

(五)后勤服务实体(集团)健康发展是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需要

首先,我们不主张所有的学校都组建后勤服务实体,如规模较小的学校;也不主张所有的后勤服务实体都注册,这就是因校制宜;同时也不主张后勤服务实体包揽所有服务项目。从长远来看,后勤服务实体应与社会企业应该站在同一平台上展开竞争,都是学校“选择”的对象,达到这一点,前提是后勤服务实体必须轻装上阵,不再承担“养人”、“公益”等与企业组织属性不一致的政治任务。但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果“养人”、“公益”等政治责任解除之后,后勤服务实体有能力自立于市场吗?新组建的后勤服务实体(集团)相比社会企业来说,有劣势,也有优势。优势就是熟悉高校这个市场,有多年经营建立的广泛人脉,并且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立足当前,发展战略的确定上,要紧紧把握好“两个规律”,熟练驾驭“两个市场”,走好经营和服务“两条路子”,建设好老人、新人“两支队伍”,做好市场运作和科学管理“两篇文章”,苦练内功,开拓创新,积聚实力,努力打造高校后勤服务品牌,争取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应有份额,为构建新型高校后勤新型保障体系贡献力量。

[1]陈元魁等.三湘潮涌风帆举[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朱宝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有一个清晰的思[EB/OL].http://www.lu.uestc.edu.cn/news_detail.aspx?spec=1921.2010,5(23).

(责任编校:周 欣)

G474

A

1673-2219(2011)01-0131-03

2010-11-28

2003年湖南科技学院立项重点课题 “地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与地方高校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唐艳明(1962-),男,湖南永州人,哲学硕士,湖南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研究员。唐励(1978-),男,湖南永州人,哲学硕士,湖南科技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社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餐饮业的财务管理探析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