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丽
(湖南科技学院 国际交流处,湖南 永州 425100)
论当代大学生的自卑心理
邓丽丽
(湖南科技学院 国际交流处,湖南 永州 425100)
自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该文论述了大学生自卑的主要表现,以及自卑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原因,并从家庭、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提出了解决对策和措施。
从“马加爵事件”到“朱海洋事件”,凸显出大学生日益严峻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研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自卑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据内蒙古财经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对2004年新生进行的《大学生UPI人格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其中选择“缺乏自信心”的占有心理问题学生的37.96%;选择“感到自卑”的占有心理问题学生的23.27%[1]。这反映出自卑已成为大学生中不容忽视的一种心理现象。
自卑是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自卑的人,并不一定本身具有某些缺陷或短处,而是不能正视自己,自渐形秽,常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自我否定;自卑的人,情绪低沉,郁郁寡欢,不愿与人往来,缺少知心朋友,自我消沉;自卑的人,常常缺乏自信心,优柔寡断,无竞争意识,自我封闭;自卑的人,常感疲劳,心灰意懒,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不高,缺少生活的乐趣。
然而,自卑并非有心理问题的人才有,自卑感人人有之。适当的自卑可以激发自我去弥补不足,超越自我;过度的自卑会导致抑郁,影响身心健康;长期的自卑则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学习和生活。
当前,部分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常感自卑。有的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或屡犯错误,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有的因为学校、家庭、学历、自身条件等原因,认为低人一等,自惭形秽;有的因为社会舆论、家庭、就业压力等,常感能力不够,缺乏信心,形成一种“己不如人”的自卑心理等等。
当前,部分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影响了其成长和成才。自卑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不再是人人羡慕和称赞的对象,不再是社会的精英。伴随着高校分配体制的改革,大学生从业优势不复存在。相反,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竞争压力,使大学生措手不及,其往日的豪情壮志、自信、自负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取而代之的是自卑、彷徨、失落。当前,部分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打击,心理脆弱者难免会滋生自卑情绪,长此以往,影响学习和生活。
同时,高等教育质量不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是大学生自卑产生的重要来源之一。当前,高等教育与社会脱节,课程与行业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高校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大学生能力和素质普遍不高,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不能适应企业用人需要。一部分大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屡屡受挫,自信心受到打击,自卑情绪油然而生,对于参加企业招聘,参加面试充满恐惧。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长期以来,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生期望过高,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当大学生感到个人能力与家长和社会期望有差距时,常感自卑。在部分家庭,特别是在农村偏远地区,培养一名大学生很不容易,大学生身上承载着太多的期望和寄托。同时,长期以来,大学生被认为是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然而,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大学生身份的转变,同时,一部分大学生缺乏技能本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面对残酷的就业市场竞争,加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使部分大学生感到惭愧、自卑和失落。
同时,部分大学生自身的劣势也容易导致自卑。如性别、种族、家庭、身材、相貌等原因是大学生自卑产生的重要来源。一部分身体有缺陷、身材矮小、长相较差的学生天生有种自卑感;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容易自卑;同时,据调查发现,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相处时容易自卑;部分女学生与男学生相比时常感自卑。当前,一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性别、身高相貌等有明确要求,使部分处于淘汰之列的大学生也常常感到自卑。
自卑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一方面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受个体主观意识的约束。外界事物是影响人产生自卑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是否自卑关键在于主体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受外界影响的程度。所以,大学生自卑的形成主要受其主观意识的影响。一部分意志坚定、自信、乐观、开朗的人不容易自卑,一部分封闭自我、抑郁、悲观的人容易自卑。
每个人都有自卑的时候,都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面对困难和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对待,一部分人能很快走出自我,乐观的拥抱未来,然而,一部分人却裹足不前、害怕、畏缩,长期陷入自卑而不能自拔,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自卑是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现象,适度的自卑对于个人并非是坏事,关键是对待自卑的态度及处理的方式。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不同的处理自卑的方式和手段,对于自卑问题的解决效果不同。要消除大学生自卑,须从家庭、社会、高校以及个人多方面加以努力。
(一)家庭和社会应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不只是高校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事情,也是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乐观、向上心理的形成。作为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身体、生活和学业,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同时处于心理形成的关键期,父母要常和孩子交心,和他们做知心朋友,及时了解其心理状况,帮助他们解答困惑和难题,帮助他们摆脱失败的阴影,树立成功的信心等。对于出现的自卑倾向,要耐心开导,帮助其尽快从自卑中走出来。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最有发言权,把家庭教育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解决大学生的自卑心理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是人成长的沃土,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形成十分重要。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针对大学生自卑在社会层面的主要原因,作为社会,要关心大学生的成长,首先应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关心大学生的成长和心理健康。同时,应合理评价大学生,不应过高估计大学生的能力,也不宜盲目贬低大学生的能力,虽然大学生的数量较以前有大幅提升,但大学生的整体水平不容置疑。作为企业,在选聘毕业生时,不宜限定性别、身材和相貌,应更多的关注其能力和水平。同时,社会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多关心大学生弱势群体,进一步完善弱势大学生的就业帮扶和救助政策,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和实现就业等等。
(二)高校应多方并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心理健康关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要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一要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能力和水平。自卑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自信来源于什么?自信主要来源于主体对自我的满足,来源于主体对自我学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和认可。如果一个人学业成绩不好,各方面表现不突出,能力一般,综合素质不高,没有优势和特长,也就缺乏自信的资本,容易滋生自卑心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仅是提高大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需要,也是其心理健康成长的需要。高校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应更关心那些学业成绩不好、能力素质不高、家庭条件差、自身条件差的学生,加强对他们的学习辅导,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其能力和素质。
二要重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防范于未然,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访谈、挫折教育等方式和途径,培养大学生乐观、自信、豁达、坚韧、健康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加强问题学生心理辅导。对于有自卑倾向的学生,要分析其自卑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其尽快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于有严重自卑心理问题的学生,应从源头上加以解决,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培养其乐观的态度、豁达的心态和处事的信心。
三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关心和帮扶弱势大学生。弱势大学生是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问题的群体。家庭经济条件、学业、能力等处于劣势地位的大学生,更需要得到关心和关爱。高校因努力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设立贫困生奖学金、助学金,为贫困生提供助学贷款,消除其经济上的顾虑,帮助其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一对一帮扶、专门指导、个别辅导等途径,提高其学业成绩。对于个人能力、性格等方面有缺陷的学生,要加以开导,为其创造各种锻炼、学习的机会,提高其应用、沟通、管理和交际能力等,培养其豁达、乐观、开朗、善于交际的性格品质。
(三)当代大学生应良好的心态
个人良好的素质和及时的自我调节,有利于化解自卑。要摒弃自卑心理,首先要做到客观地分析自己,认识自己也和他人一样拥有人格与尊严,从而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其次要走出自我,扩大生活范围,积累生活经验,多接触人和事,广交朋友,建立友谊。在交往中,通过别人的启迪、诱导、说教等,可使自己茅塞顿开,心理也同时得以矫正。再次要敢于承认失败。失败乃兵家之常事,对于大学生同样如此,大学生不可因成功而沾沾自喜,亦不可因失败而妄自菲薄。面对失败和挫折,应客观分析失败的原因,通过再创条件,弥补自身不足。其次,应正确对待自卑。适度的自卑是心理正常的一种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卑的时候,当自卑时,不应过度紧张和在意,应以平常心对待。如果自卑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可通过与同学交流、向老师和父母倾诉等方式,通过心灵的沟通来缓解自卑带来的心理压力。最后,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学业成绩、能力和素质,通过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自身水平,增强自信心。
[1]陈笑丽,郝玉梅.自卑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克服方法[EB/OL].笑丽青少年心理网-学术论坛.http://www.nmg.xin2huanet.com/wxylibrary/xiaoli/px-xslt10.htm.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卑
G444
A
1673-2219(2011)12-0135-02
2011-05-10
邓丽丽(1984-),女,湖南永州人,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校:王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