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1-04-08 12:49黄堂森梁小芝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原理改革

黄堂森 梁小芝

(湖南科技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湖南 永州 425100)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黄堂森 梁小芝

(湖南科技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湖南 永州 425100)

“通信原理”是信息通信类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课程内容抽象复杂,强调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传统方法的教学效果极其有限,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意义重大。本文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向互动性的教学过程、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转变,增强学生学习理论与实际动手的能力。

通信原理;教学模式;改革

0 引言

“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既是基础课向专业课的过渡,也是电子通信学科的入门课,在通信类、电子类专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程通过综合理解和运用信息理论、数字信号的表示和传输、通信系统结构等各种知识,形成通信专业人才特有的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为了提高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近一年来我们通过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来达到上述目标。

1 教学观念改革

1.1 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

“通信原理”作为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有两个,即通信原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处理好传授基础理论知识与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非常重要。

1.2 以“自主学习兴趣的激发”为出发点

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素质也有学习能力的人才。而完善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基础是发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由于“通信原理”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在上课之前,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分析,针对性的补充相应的知识以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改革

“通信原理”课程内容丰富,原理性、逻辑性、综合性强,且数学公式多,对数学基本功要求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判断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推行“启发式”、“讨论式”等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利用课内、课外信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判断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实现了融“教”与“学”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课程教学和课外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不同方式时,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上讨论课前,教师先简单介绍ASK和FSK两种调制方式,然后全班同学分为两个小组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在讨论课中,两小组分别对这两种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用途等进行讲解,然后与对方就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进行交流。教师主要完成点评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分析问题,并讨论最佳解决办法。

3 教学手段改革

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学习兴趣浓厚。首先,应当充分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将多媒体引入课堂,编写多媒体课件,克服因为教师在黑板演算和推导公式占用时间太多,课堂的有效时间减少,信息含量低的问题。其次,制作网络课件和教学录像,实现网上开放,争取做到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原理课程的自学和进一步的知识扩充。再次,以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如matlab、 system view等)为平台进行较高层次通信系统内容的设计和验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课程本身的特色出发,课程教学改革组教师进行了精心的教学手段设计,采取“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适时引入动态仿真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入仿真,针对同一个通信系统,采用不同的参数设计,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并与理论结果相比较,可将课程中较难掌握的内容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4 改正验证性实验,提高实验技能

验证性实验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熟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同时也可加深理解通信原理课程中的基础理论及掌握通信的基本技术,验证性试验是学生进行其它更高实验的基础。因此,不能简单地否定传统实验教学内容,而要合理选择、精心设计验证性实验内容。例如将实验箱原有的高频振荡电路中的固定电容替换成可变电容,以此来获取各种不同的载波信号,学生可以自己改变可变电容的值,获得各种欠调节或过调节信号,通过与理想调制信号相比,作进一步分析,以得到更加良好的实验效果。

5 课程设计改革

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即由教师给定一个课题,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要求学生通过集体探讨来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协作交流意识和发现问题、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的课题选择既要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深有浅、有易有难。课程设计提交的报告要求以规范的论文形式书写,内容主要包括摘要、选题的目的、设计的理论依据、仿真的基本方法和结果分析、创新点,设计的心得体会以及主要参考文献等,通过小文论书写,可培养学生的表达水平和写作技能,逐步具备写作毕业论文和有关科技论文的能力。课程设计注重学生的过程性体念,让学生动手又动脑。在设计过程中,能够使复杂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将许多抽象的概念通过一个模型对象联系起来。通过课程设计,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团队合作精神、工程应用意识和实验技能等都可以得到锻炼,并可使他们理清思路,把握课程的教学主线,掌握重点和难点,对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进而有所创新。同时,课程设计起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作用。通过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可使分散的知识点转变为有序的整体,全方位地展开学生的思维和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变思维能力。

6 结束语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通信原理的课程知识,学会了matlab、 system view等软件的使用方法,也掌握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设计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后续学习及其在IT领域的工作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如学生还不知从实践中总结科学规律,还远没达到理论与实践即相互结合又相互促进的境界,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及持续不断的努力。

[1]杨波,周亚宁.大话通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赵乐华,王果胜.重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人才[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6).

TP391

A

1673-2219(2011)12-0073-02

2011-09-26

湖南科技学院资助项目,项目名称: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项目编号:湘科院教字[2011]10号。

黄堂森(1980-),男,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信号处理;梁小芝(1964-),女,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责任编校:何俊华)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原理改革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改革之路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改革备忘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改革创新(二)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