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视域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

2011-04-08 04:40陈玲玲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助学生源诚信

陈玲玲

(安徽农业大学 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视域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

陈玲玲

(安徽农业大学 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伴随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受益的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依然刻不容缓。为此,必须建立与完善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与诚信评价体系、积极开展校园文化与诚信教育多样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国家生源地信用贷款中诚信体系建设的法制化,减少不良因素的诱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推动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大学生;诚信教育

财教[2007] 135号文件中指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相关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我国从2007年开始陆续推行这一政策,与此前普遍实行的国家助学贷款相比较,具有受益面更大、还款期限更长、利息负担更轻、责任更明确、跟踪与管理更便捷等特点[1]。虽然,目前贷前相关工作主要在地方进行,但因高校的性质和特点,使得贷中和贷后工作以及对贷款学生进行的诚信教育工作仍主要由高校承担。伴随着部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已陆续毕业,且鉴于以前国家助学贷款还款中诚信缺失问题的不良影响使得诚信教育依然是当前高校的当务之急。

一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关于“诚”和“信”的含义,《说文解字》作了权威性的注释,“诚,信也”, 诚即信,信即诚。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诚的基本含义是诚实无欺,真实无妄, 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体现了一种德性和人格[2]。大学生诚信思想的缺失是主观与客观、宏观与微观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体现为:

(一)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冲击

社会转型时期,使得旧的诚信标准被重新整合,新的诚信道德还没有被大众所接受,或者原用的诚信准则被不断的淡化、改变,人们就会受利益的驱使,冲破道德防线,导致诚信道德失范。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得每个团体和个人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诚信道德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在道德评判标准上不懂得究竟什么是善恶,失去了符合实际的公正判断,失去了以往道德目标的权威性和神圣感,不知道确立什么样的道德理想和理想人格,导致自我道德规范和行为和背离和冲突,加剧整个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道德困惑和冲突。表现在助学贷款活动中就是大学生从自身利益出发,只想享受助学贷款的益处却不想尽义务和责任,千方百计逃避还款。

(二)家庭和学校诚信教育的弱化《资治通鉴》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大学生诚信缺乏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的不足。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形成和诚信观念的树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少家长在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上不能起到榜样作用,忽视为人之本的诚信教育,甚至教育孩子在社会中圆滑地处事,“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老实人容易吃亏”等,导致孩子诚信意识的缺乏。学校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重任。由于我国学校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尚未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真正转变,很少能从课程及教学中真正地体现育人的理念。缺少诚信教育的实际内容和有效载体,关于诚信的实践活动更是寥寥可数,不能将诚信教育寓于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往往过分强调受教育者对社会负责,而无视学生对自己负责的义务,无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培养,一味地讲大道理,忽视在生活细节和身边小事上对学生的教育。

(三)社会信用评价机制和信用约束机制不健全

人们对诚信的评价标准不客观也不统一,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也容易导致被评价主体的诚信水平缺乏可靠的参照度。人们对诚信的认识更多的是道德范畴的评价,而没有纳入到法制范畴,造成了“失信成本”低于“守信成本”,导致失信行为屡禁不止。另外,社会信用体系建立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尚未形成完善的信用体系,使以部分有机可乘。相关部门也因为没有明确的诚信执法参照,无法具体把握和度量失信的“度”,容易造成执法不公,执法无力。就目前的助学贷款而言,就没有有效的相关法律加以规范,因而恶意的不还贷也不会给大学生的前途产生严重的后果。这就迫切地需要对我国进行诚信立法,确定信用管理的基本框架。

二 目前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虽不是主流和本质,但是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具体而言,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不足主要体现为以下认识误区。

(一)道德伦理导向的诚信认识误区

目前,学校、社会、家庭关于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普遍存在着载体有效性和内容系统性的缺失,没有将其提高到足够的高度予以重视,往往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小部分一带而过,没有将《诚信教育》纳入课堂,导致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范畴、地位、后果的认识比较模糊与感性,缺乏严肃性与科学性。很多有意于不还款的大学生没有不还款是人格不诚信的意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价值功利导向的诚信认识误区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出尔反尔等不良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大环境对高校学生也产生了负面引导作用,使得在面临诚信的选择时,多数会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定,缺少道德的自我约束性,在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或出现新的利益诱惑时,他们往往会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

(三)传统文化导向的诚信认识误区

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更多的人将诚信作为道德规范的自律,而非法律规范的他律,强调合乎“道义”和“情理”,而非“合法”。法治社会中诚信的维持必须依靠法律来保障和维护,部分大学生认为不还款行为与违法犯罪毫不相干就是法制意识淡薄的体现。

(四)社会环境导向的诚信认识误区

社会大环境影响大学生对诚信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目前,全社会还没有形成浓厚的诚信意识,认为他人的不诚信行为只要不影响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就持观望态度。即使是他人的不诚信行为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也很少采取理性的途径进行维权,更没有从更深层次上意识到不诚信行为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危害。个人的冷漠与不解从侧面助长了不诚信行为的蔓延,使大学生常常认识不到诚信在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有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三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途径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及法制等因素的合力,完善诚信教育载体、增强诚信道德意识、开展诚信行为实践、加强监督体系建设,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

首先,学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做诚信楷模。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教育者和管理者在日常行为中要加强师德教育,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知荣辱、讲诚信在是非、义利等问题上经得起考验,以自身的道德形象和道德行为去教育和影响学生,才能切实起到标榜作用[4]。其次,高校要重视课堂教学,特别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形势政策课、党课、就业指导课等相结合,形成联动机制,发挥整体效应,成为向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最经常、最基本、最有力的途径,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高校要善于借助校园网络资源,加强网络建设,设计教育软件,开辟主页,引导学生倡议网上诚信守诺,完善网上道德规范,增加诚信教育的覆盖面和深刻度,展示诚信人格力量,构建从观念到行为的网络诚信教育平台[5]。再次,高校要注重创造优良校风,加强诚信社会实践。各高校可充分结合本校自身的特点、贷款学生具体情况、各地诚信教育的传统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多层次、多途径、多角度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情景剧、心理剧、展板、海报、邀请知名人士用现身说法的方式教育广大大学生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广大同学,增强责任意识,加深理解,彼此监督;倡导学校、班级与学生签订“诚信文明公约”;邀请发贷银行对申请贷款的学生进行诚信讲座,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回报意识,让助学贷款活动传承下去并造福更多的人。

(二)构建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

首先,建立在校大学生信用体系。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诚信评价、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大学生诚信观念的确立,评价机制必须坚持和体现公平、公正、结合实际而又易于操作的宗旨。如建立大学生在校期间诚信档案,与评奖评优挂钩,并与社会信用体系相接轨,让大学生明白:诚信是无形资本,失信将付出沉重代价。其次,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应以国家为主体,为每个成年人建立信用档案,对个人的信用进行即时的追踪记录,挂靠在互联网上,为单位和个人开放特定权限以方便查询,使得社会约束和监督个人诚信行为,失信将影响个人交往和发展,提高诚信行为的自觉性。再次,鼓励信用中介机构和中介服务的发展,这种服务包括信用状况调查、信用评级、信用担保等等,政府和各执法机构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整合诚信资源,搞好诚信建设和诚信服务,司法机关要出台相应的司法规定对有失信行为的中介进行惩罚与监督,用健全、规范的法律体系促使诚信社会的形成。最后,构建良好的法制诚信环境。加快信用立法,明确法律责任,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改变目前社会信用制度缺乏法律基础的现状。当前迫切需要尽快整合社会学界、伦理学界、法学界,并在广泛征集社会公众意见的基础上抓紧研究、率先出台与信用行业直接相关的基本法,为信用行业管理确立基本的制度框架,明确规定人们在什么条件、什么情况下能够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违反它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真正使信用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促使信用行业的健康发展[6]。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诚信环境

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长在教育孩子树立诚信意识时可借鉴古人“先洒扫应对,后微言大义”的思想,让孩子逐步地深化对诚信的理解。还要注重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如有意识地采用循序渐进法、疏导教育法、批评和自我批评法、比较教育法、典型教育法、目标激励法、感染教育法等可增强教育效果。对于孩子的不诚信行为,要心平气和地教育,不要动粗,否则会适得其反,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要把机会留给他们,让孩子在把握机会中主动地自我教育,在体会诚信中自己得出诚信的价值,再主动实践和传播诚信思想。让孩子在“做中学、学中悟、悟中醒、醒中行”,最终落实在实际行动中,这才是诚信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和根本目的。贷款学生父母或监护人要主动与学校相互配合,加强贷后教育、跟踪,做好贷款学生的信息沟通、收集、整理和反馈,避免因学生毕业而失去联系导致贷款无法追回,提高还贷率,共同塑造孩子良好的诚信品质。

总之,作为一个系统教育工程,国家生源地信用贷款视野下的诚信教育既要从宏观把握,又要从小处落实;既要注重道德理论教育,又要注重实践操作;既要引导大学生加强道德自律,也要完善他律环境。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建成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的诚信道德准则,促进国家生源地信用贷款的健康和谐发展。

[1]高翔,邓小红.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状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周中之,刘方.诚信的道德价值[J].伦理学研究,2003,(1).

[3]柏伟,彭晓玲.当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4]何洁.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与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5]杨扬,互联网络与高校德育[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2).

[6]王帆宇.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书育人,2006,(6).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tion of the students benefited by locally-granted loan, it is urgent that the integr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e enhanced. Therefore,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ethical values of honesty and further to ensure the smoothness of locally-granted student loans, the following aspect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college integrity education mechanism and its evaluation system must be established perfectly, social practice such as campus culture related to diversified integrity education needs to be developed actively, and the legalization of the loan on credit in the integrity system is to be reinforced so as to decrease those unsafe factors.

Key words: locally-granted student loan; college students; integrity education

The College Students’ Integrity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ly-granted Student Loan

CHEN Ling-ling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 Computer Science, Anhui Agriculture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6, China)

G642

A

1673-2219(2011)03-0094-03

2010-01-07

陈玲玲(1983-),女,安徽宿州人,助教,硕士,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校:王晚霞)

猜你喜欢
助学生源诚信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