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
《汉语大词典》书证勘误(二)
陈平
以《南齐书》为例,就《汉语大词典》中词语的首例书证过晚之词进行补充。
《汉语大词典》;《南齐书》;书证;勘误
《汉语大词典》(文中简称《大词典》)作为一部大型的工具书,是我国辞书史上的里程碑之一,但也因其词目浩繁,难免有失误之处,其书证滞后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本文以《南齐书》为例,对《汉语大词典》中四十多个条目的书证征引问题提出订补意见,以供参考。
1.构结:“角城戍将张蒲,与虏潜相构结,因大雾乘船入清中采樵,载虏二十余人,藏伏篱下,直向城东门,防门不禁,仍登岸拔白争门。”(《列传》第十)
构结,指勾结。《大词典》引《魏书·夏侯道迁传》例。“构结”在《南齐书》中亦有其它用例,如:“臣有奴名鸠酬罗,委臣逸走,别在余处,构结凶逆,遂破林邑,仍自立为王。”(《列传》第四十)
2.腼:“何戢之让,虽未能深识前古之美,与夫尸官腼服者,何等级哉!”(《列传》第十三)
腼,为惭愧义。《大词典》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例。“腼”的惭愧义亦见于中古其它文献,如《魏书》:“是段之来,希酬昔遇。勋微恩重,有腼心颜。”
3.叹挹:“第九子寂,字子玄,性迅动,好文章,读范滂传,未常不叹挹。”(《列传》第十四)
叹挹,犹叹伏。《大词典》引《梁书·王锡传》例。
4.景刻:“脚不支身,喘不绪气。景刻不推,朝昼不保。”(《列传》第十五)
景刻,指片刻,极短的时间。《大词典》引《新唐书·陆贽传》例。
5.思理:“宋末,上造指南车,以休有思理,使与王僧虔对共监试。”(《列传》第十五)
思理,犹思致,才思情致。《大词典》引《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例。
6.浇:“季世以后,务尽民力,量财品赋,以自奉养。下穷而上不恤,世浇而事愈变。”(《列传》第十五)
浇,指社会风气不好。《大词典》引宋陆游《太古》诗例。“浇”指风气不好在隋唐时已常见,如《隋书》:“百王衰敝之后,兆庶浇浮之日,圣人遗训,扫地俱尽,制礼作乐,今也其时。”《南齐书》亦另有用例:“情浇世薄,方表孝慈。故非内德者所以寄心,怀仁者所以标物矣。”(《列传》第三十六)
7.浮险:“风闻征北咨议参军谢超宗,根性浮险,率情躁薄。”(《列传》第十七)
浮险,指轻浮阴险。《大词典》引《新唐书·杜兼传》例。“浮险”的轻浮阴险义亦见于《洛阳伽蓝记》:“请沙门等同孔、老拜俗,班之国史。行多浮险者,乞立严勤,知其真伪。然后佛法可遵,师徒无滥。”
8.疑间:“谢超宗……疑间台贤,每穷诡舌。讪贬朝政,必声凶言。”(《列传》第十七)
疑间,指猜忌离间,《大词典》最早引《新唐书·裴度传》例。“疑间”表猜忌离间义在《南齐书》中亦有其它用例,如:“张敬儿……协附奸邪,疑间勋烈,构扇异端,讥议时政,行路同忿,有心咸疾。”(《列传》第十七)亦见于《魏书》:“夫刑罚明则奸宄息,贤能用则功绩着,亲忠信则视听审,远谗佞则疑间绝,黜陟行则贪叨改。”
9.点触:“超宗少无行检,长习民慝。狂狡之迹,联代所疾;迷慠之衅,累朝点触。”(《列传》第十七)
点触,指触动。《大词典》引郭沫若《文艺论集·神话的世界》例。
10.随逐:“景先……与世祖款昵,世祖为广兴郡,启太祖求景先同行,除世祖宁朔府司马,自此常相随逐。”(《列传》第十九)
随逐,指跟从,追随义。《大词典》最早引《隋书·高祖纪下》例。“随逐”的追随义早见于《汉书》:“媪与乃始还求钱用,随逐至中山卢奴,见翁须与歌舞等比五人同处,媪与翁须共宿。”
11.构扇:“义阳人谢天盖与虏相构扇,景先言于督府,骠骑豫章王遣辅国将军中兵参军萧惠朗二千人助景先。”(《列传》第十九)
构扇,挑拨煽动义。《大词典》最早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例。
12.迟回:“席卷妓妾,尽室而行。至巴陵,迟回十余日不进。”(《列传》第十九)
迟回,犹徘徊。《大词典》引宋贺铸《山花子·弹筝》词例。“构扇”的挑拨离间义中古很常见,又如《宋书》:“炳之身上之衅,既自藉藉,交结朋党,构扇是非,实足乱俗伤风。”
13.传付:“长沙寺僧业富,沃铸黄金为龙数千两,埋土中,历相传付,称为下方黄铁,莫有见者,乃取此龙,以充军实。”(《列传》第十九)
传付,传递交付义。《大词典》最早引《新唐书·房管传》例。“传付”的传递交付义中古很常见,又如《太平经》:“行,吾已悉传付真法语于子,吾忧解矣;为天除咎,以敕至德,以兴王者。”
14.剥:“夫运不常夷,有时而陂;数无恒剥,否极则亨。”(《列传》第十九)
剥,衰微,减少义。《大词典》引唐卢藏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例。
15.无妄:“诸君德载累世,勋着先朝,属无妄之时,居道消之运,受迫羣竖,念有危惧。”(《列传》第十九)
无妄,指灾祸变乱。《大词典》引《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例。“无妄”之灾祸变乱义亦见于《后汉书》:“篆不得已,乃叹曰:‘吾生无妄之世,值浇、羿之君,上有老母,下有兄弟,安得独洁己而危所生哉?’”
16.问望:“齐故侍中、丞相、尚书令颖胄,风格峻远,哭宇渊邵,清猷盛业,问望斯归。”(《列传》第十九)
问望,名望、声望义。《大词典》最早引唐王维《与工部李侍郎书》例。“问望”的名望、声望义在中古很常见,又如《魏书》:“元叉险慝狼戾,人伦不齿,属籍疏远,素无问望,特以太后姻娅,早蒙宠擢。”
17.料简:“高宗虽以事际须晏,而心相疑斥,料简世祖中诏,得与晏手敕三百余纸,皆是论国家事,以此愈猜薄之。”(《列传》第二十三)
料简,清理检查,清点察看义。《大词典》最早引《元史·世祖纪十二》例。“料简”的清理检查义在《南齐书》中多次出现,又如:“若朔望应有公事,则先遣送祭,皆手自料简,流涕对之。”
18.疑阻:“上新即位,遣左右要人于外听察,具知谌言,深相疑阻。”(《列传》第二十三)
疑阻,疑惑隔阂义。《大词典》引《晋书·文帝纪》例。“疑阻”的疑惑隔阂义在中古比较常见,如《魏书》:“时刘显地广兵强,跨有朔裔,会其兄弟乖离,其相疑阻。”
19.震灼:“宠灵优渥,期遇兼隆,内总戎柄,外畅蕃威,兄弟荣贵,震灼朝野。曾不感佩殊荷,少答万一。”(《列传》第二十三)
震灼,指震动并光耀。《大词典》引《艺文类聚》卷五五引南朝梁王僧孺《詹事徐府君集序》例:“而清风嘉誉,震灼朝野。”此书证可以引用中古原著,不必用后来的引文。
20.希觊“空怀疑惧,坐构嫌猜。觇候宫掖,希觊非望。蔽上罔下之心,诬君不臣之迹,固以彰暴民听,喧聒遐迩。”(《列传》第二十三)
希觊,谓妄想。《大词典》最早引《晋书·刘曜载记》例。“希觊”的妄想义在中古很常见,如《魏书》:“而始则希觊非望,睥睨宸极,终乃灵后、少帝沉流不反。”
21.弥缝:“朕以其任寄既重,爵列河山,每加弥缝,弘以大信,庶能怀音,翻然悛改。”(《列传》第二十三)
弥缝,指设法遮掩以免暴露。《大词典》最早引唐吴兢《贞观政要·论择官》例。“弥缝”的遮掩义亦见于中古其它文献,如《周书》:“及至宝夤反形已露,不可弥缝,遂用惠达为光禄勋、中书舍人。宝夤既败,人悉逃散,唯惠达等数从之。”
22.杂戏:“帝于宫中及出后堂杂戏狡狯,坦之皆得在侧。”(《列传》第二十三)
杂戏,指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又称“杂伎”。《大词典》最早引《魏书·世祖纪》例。“杂戏”作为娱乐形式在中古很常见,早见于《宋书》:“伯子少好学,博览经传,而通率好为杂戏,遨游闾里,故以此失清涂。”
23.狡狯:“帝于宫中及出后堂杂戏狡狯,坦之皆得在侧。”(《列传》第二十三)
狡狯,指儿戏、游戏。《大词典》引《太平广记》卷三六○引三国魏曹丕《列异传·傅氏女》例。此书证可以引用中古原著,不必用后来的引文。
24.尘黩:“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臣若孤恩,谁当勠力。既自誓轻躯命,不复以尘黩为疑,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列传》第二十四)
尘黩,犹玷污;尘,自谦之词。《大词典》最早引《晋书·孝友传·何琦》例。“尘黩”的玷污义早见于《宋书》:“臣迕违之愆,既已屡积,宁当徒尚浮采,尘黩天听。”
25.非:“思远清修,立身简洁。……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卿可数诣王思远。’”(《列传》第二十四)
非,此处引申为不喜欢,讨厌。《大词典》引宋王安石《白鹤吟示觉海元公》例。书证过晚。
26.经恤:“思远与顾暠之友善。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列传》第二十四)
经恤,照料周济义。《大词典》引《北史·宋游道传》例。“经恤”早见于《三国志》:“邻境怀之,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夷王梅颐等,并帅支党来附逊。逊倾财帛,周赡经恤。”
27.可惜:“暠之……建武初,以疾归家,高宗手诏与思远曰:‘此人殊可惜。’就拜中散大夫。”(《列传》第二十四)
可惜,应予爱惜义。《大词典》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例。“可惜”的应予爱惜义在《南齐书》中亦有其它用例,如“臣非??生,实为陛下重此名于天下。已成之基,可惜之宝,莫复是加。”(《列传》第三十四)
28.相埒:“(徐孝嗣)善趋步,闲容止,与太宰褚渊相埒。”(《列传》第二十五)
相埒,相等义。《大词典》最早引《梁书·文学传上·何逊》例。“相埒”在中古很常见,早见于《宋书》:“琰少为太祖所知,见遇与琅邪王景文相埒。”
29.物望:“时王晏为令,民情物望,不及孝嗣也。”(《列传》第二十五)
物望,指人望,众望。《大词典》最早引《晋书·石勒载记下》例。“物望”在中古很常见,如《魏书》:“臣虽朽迈,心力犹可。此等猖狂,不足为虑。顾缓跸徐还,以安物望。”
30.棱岸:“文季风采棱岸,善于进止。”(《列传》第二十五)
棱岸,谓端方严正,不同凡俗。《大词典》最早引《南史·沈文季传》例。
31.抄略:“之向富阳,抄略人民,县令何洵告鱼浦子逻主从系公,发鱼浦村男丁防县。”(《列传》第二十五)
抄略,侵扰义。《大词典》引《明史·陈友谅传》例。“抄略”在中古很常见,如《宋书》:“高祖践阼,进号辅国将军。其年,率文武万人南讨林邑,所杀过半,前后被抄略,悉得还本。”
32.首领:“孝嗣当蹙境之晨,荐希行之计,王无外略,民困首领,观机而动,斯议殆为空陈,惜矣!”(《列传》第二十五)
首领,指某些集团的领导者,为首的人。《大词典》引《北史·任城王云传》。“首领”的领导者义在中古比较常见,如《魏书》:“乃招诱稽胡诸首领,咸令在坐。使王杰盛军容,鸣鼓而至。”
33.处分:“天稍晓,遥光戎服出听事,停轝处分上仗登城行赏赐。”(《列传》第二十六)
处分,.调度,指挥义。《大词典》引《晋书·王敦传》例。“处分”在中古比较常见,又如《宋书》:“胡率数百舸二万人向寻阳,报子勋诈云:‘袁顗已降,军皆散,唯己率所领独反。宜速处分,为一战之资,当停据盆城,誓死不贰。’”
34.形援:“遥欣好勇,聚畜武士,以为形援。”(《列传》第二十六)
形援,指军事布局上的声援、呼应。《大词典》最早引《晋书·谢玄传》例。“形援”亦见于中古其它文献,如《宋书》:“会荆州刺史沈攸之举兵反,世子因奉燮镇寻阳之盆城,据中流,为内外形援。”
35.贵要:“及柳元景、颜师伯令仆贵要,瓒之竟不候之。”(《列传》第二十七)
贵要,指尊贵显要,亦指尊贵显要之人。《大词典》引《晋书·杜预传》例。“贵要”亦见于中古其它文献,如《魏书》:“初,李冲又德望所属,既当时贵要,有杖情,遂与子超娶冲兄女,即伯尚妹也。”
36.款接:“至秀之为尚书,又不与令王俭款接。”(《列传》第二十七)
款接,指结交,交往义。《大词典》最早引《南史·张融传》例。“款接”的交往义在《南齐书》中亦有其它用例:“太祖素奇爱融,为太尉时,时与融款接。”
37.书题:“足下见答书题久之,以君若此非典,何宜施之于国士?”(《列传》第二十七)
书题,指书信。《大词典》最早引《南史·周山图传》例。
可见,有很多词语在《南齐书》中首见,却被《大词典》所失收,而对于魏晋南北朝的一些书证,《大词典》大多引用唐代房玄龄等编写的《晋书》及唐代李延寿编写的《南史》,从编写的年代的先后考虑,我们认为应该以《南齐书》为准更为合适。
Abstract:The paper tries to add some explanation to the words in the Chinese Dictionary consulting the book Nanqishu.
Key words:Chinese Dictionary;Nanqishu;lateness of examples;corrigendum
Class No.:H164Document Mark:A
Revising examples to the Chinese Dictionary
Chen Ping
H164
A
陈平,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研究方向:汉语史。邮政编码:350007
1672-6758(2011)05-0131-2
(责任编辑:赵洁婷 郑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