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①

2011-04-07 13:57
关键词:文化产业湖南文化

戴 钰

(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后金融危机时代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①

戴 钰

(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后金融危机时期,湖南的文化产业呈现逆势增长,这对提升湖南省文化竞争力是一个不容忽略的战略期。目前湖南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因资金投入、贸易壁垒、技术创新等方面与国内外先进地区存在差距,因而在发展中困难重重。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湖南文化产业自身特点,提出提升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战略路径,为明确湖南文化发展战略,实现湖南省文化“强省”目标,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金融危机;文化产业;湖南

Abstract:In the Post-crisis Era,Hunan cultural industry has shown growth trend,which is a strategic period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to upgrade Hunan’s cultural competitiveness.However,due to the lack of capital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ll kinds of trade barriers,there still exists many difficulties in its development and hence cause a big gap with some advanced regions.This article draws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combines the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nan’s cultural industries,then proposes som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to enhance 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and develop Hunan cultural industries.This is of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goal of making Hunan a strong cultural province.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cultural industry;Hunan

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全球金融体系危机快速恶化。危机以来的各种指数表明:不再只是一些大的金融机构破产,全球金融体系自身遭到结构性打击。2008年9月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再起,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AIG集团陷入危机,强烈震撼了美国金融市场,并在国际金融市场掀起滔天巨浪,旷日持久的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严峻的世纪性金融危机。这一历史性变化,导致世界各大经济主体重新洗牌。从2009年中期开始,全球度过金融危机的恐慌期进入“后危机时代”,政策刺激下的世界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文化转而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目前,文化产业已成为现代第三产业的主力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擎”。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湖南文化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十一五”期间,湖南文化产业保持了20%左右的增速,总产出跨入千亿产业行列。2009年,湖南文化产业总产出达到1 594.26亿元,比2005年增加1 000亿元,增长160%,预计2010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780亿元。文化产业由此名正言顺地进入支柱产业行列,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由此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形势下,文化产业成为投资者新的投资方向和投资兴趣点,湖南要保持优势、继续前进,必须用国际视野谋划和推动其文化产业发展。

一 金融危机背景下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湖南经济增长放缓,但文化产业在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目标和各项措施的有力推动下逆势上扬,呈现强势发展态势,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1]

1.湖南文化产业总产出首次突破千亿大关。2008年湖南文化产业总产出达到1 395.63亿元,比2007年的925.35亿元增加470.28亿元,和机械行业、石化行业、食品行业、钢铁行业以及有色金属行业一起成为六大过千亿元产业。

2.文化产业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7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446.22亿元,占GDP比重为4.9%;2008 年,实现增加值583.67亿元,比2007年增加了137.45亿元,增长18.3%,占 GDP比重达到5.1%,成为与北京、上海、广东、云南五个比重超过5%的省份之一。标志着湖南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湖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3.文化产业对湖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十二五”以来,湖南文化产业保持了年均20.2%增长速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十一五”末的2005年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1%,2007年提高到6.5%,2008年达到7.8%。2008年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比2005年、2007年提高了1.7和1.3个百分点,表明文化产业对湖南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4.文化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从文化产业三大层面看:在文化产业增加值中,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的“核心层”产业增加值为147.4亿元,占到全部文化产业的25.3%;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外围层”增加值为236.48亿元,占到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0.5%;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用品的销售的“相关层”增加值为199.79亿元,占到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4.2%。“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增加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29.2∶32.5∶38.3 调整为 2008 年的 25.3∶40.5∶34.2。其中:核心层增加值比2007年增加17.19亿元,占文化产业的比重下降3.9个百分点;外围层增加值增加91.26亿元,占文化产业的比重上升8个百分点;相关层增加值增加29亿元,占文化产业的比重下降4.1个百分点。核心层所占比例相对下降,表明产业内部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

二 后危机时代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

由于金融危机原因的复杂性和文化产业自身的产业特性,金融危机对世界文化产业的影响,并不是与危机的扩展同步发生,而具有一种时间上的逻辑推进关系。相比较其他经济领域,国际金融危机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并不太大,反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是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大、资源消耗少,符合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要求,符合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要求;二是国际文化产业分工链条可能重组,既定的利益格局可能出现重大调整,掀起新一轮兼并重组浪潮,给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创造了机遇。湖南地处内陆,经济外向度不高,文化产业受到的冲击较小。后危机时代,湖南文化产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1.宏观利好政策给文化产业带来新动力。长期以来,湖南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1989年,湖南提出了“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2001年确立了“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制定了《湖南省文化产业2001-2010年发展规划》,2006年召开的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再次重申推荐文化强省战略,2009年初湖南强调要有把湖南建成全国“文化高地”的信心和准备,2009年底召开的湖南省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把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的“硬功夫”来落实。2009年9月国家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湖南省于2010年制定了《湖南文化产业振兴实施规划》,这对于加快湖南文化产业强省建设,对于扩大内需,推动湖南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意味着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将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成为文化产业未来5年到10年快速发展的重要宏观政策背景。目前,湖南文化产业已形成“一区三带”和“四轮驱动”、“两翼齐飞”的产业格局。即重点建设长沙文化产业核心区,建设京广线、潇湘流域、大湘西三大特色文化产业带,实现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娱演艺、体育服务“四轮驱动”,以旅游和会展作为文化产业的“两翼”。

2.投资流向转变给文化产业带来新空间。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政策扶持领域,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有利政策鼓励下,文化企业经营成本在降低,资金回报率在提高,这正是现在投融资企业向文化产业倾斜的一大原因。从湖南来看,香港招商局属下的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专程来湘洽谈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意向;湖南出版投资集团获得中国建设银行100亿授信用跨区域并购。这些事实都从一个侧面说明在金融危机时期,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都对投资文化产业青睐有加。此外,湖南还设立了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文化领域。2010年8月初,由三湘集团有限公司和亚洲资产旗下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炎帝发展基金(外币)在香港募集,该基金重点投资于湖南省内及全国具有独特竞争优势及增长潜力的文化产业。

3.文化企业融合给文化产业带来新希望。湖南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既着重加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和比较优势,同时以开放、创新意识引进外来文化资源,促进湖湘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我省的文化产品。积极推动文化资源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在资源、资本上形成文化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联系,支持有实力的文化企业,积极开展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的战略重组和并购,培育一批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的文化产业集团,促进文化产业的纵向拓展、横向联合、内外融合,形成多门类、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生产体系。提高文化资源配置的现代化、市场化程度,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湖南先后组建了出版集团、广播影视集团、报业集团等10大文化产业集团,初步形成了以广电、出版和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以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旅游文化及会展等为主的“外围层”和以从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为主的“相关层”,各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如出版湘军与电视湘军联姻成立的“经世图书出版研发中心”等。

同时,国际资本对国内文化市场“虎视眈眈”,湖南文化企业和文化市场也必将面临国际大型文化企业的挑战。[2]

首先,湖南文化产业集团集约程度依然不高。目前全省只有一家文化企业能够进入全国500强大型企业之中。因此,虽然湖南文化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在新阶段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注重集群发展。集群发展是湖南应对金融危机、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

其次,后危机时代,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文化产品出口面临新的障碍。湖南目前对境外文化市场上的信息较难掌握,文化中介组织不多,国际文化市场营销运作经验较为缺乏,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渠道一直不够顺畅,湖湘文化与国际文化市场的最佳对接口还需进一步寻找。从国际市场来看,湖南文化产业“走出去”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国际文化产业市场份额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国际市场拓展仍然任重道远。湖南文化产业未来一段时期的市场拓展战略应在继续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更多把目光要瞄向国际市场。

最后,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突出。湖南的文化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多数文化产业和组织仍隶属于文化主管部门和宣传主管部门,体制上往往政事、政企不分,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文化资产条块分割,资源分散,文化市场发育缓慢。文化产业群突出的综合性,要求以往条块分割的体制架构要做必要的调整,以使生产力配置、资源配置、文化要素配置的流通渠道畅通起来,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规模扩大成为可能。20世纪90年代中期,湖南省委、省政府就支持、引导湖南电视、出版业进行改革试点。进入21世纪,湖南又以组建产业集团为契机,进行了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核心的文化体制改革,收到了显著效果。但在体制改革进入到一定阶段后,体制机制对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已不像改革初期那样明显。增强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必须转向要素创新,即要增加文化产业的创意含量、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实现综合性的要素创新。

三 后金融危机时代湖南文化竞争力提升的战略选择

新世纪以来,凭借着深厚湖湘文化底蕴,湖南的广播电视、歌厅演艺、新闻出版、动漫卡通等文化产业,早就异军突起,饮誉全国。正是这些不断创造并增长的“绿色GDP”使得湖南省政府有底气擂响“文化强省”的战鼓,并以组建文化产业集团的举措,提前进行全省文化产业区域化战略布局。这才是经世致用的湖南人所表现出来的气魄与担当。后金融危机时代湖南文化产业应该借鉴世界国家的历史经验,创造更好的条件,营造更优的环境,打造更宽的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大步前行。

1.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目前支持湖南文化产业的金融主力军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湖南文化产业贷款总量偏小,资金供需缺口较大。湖南政府应抓紧出台并落实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产业培育、园区发展、市场繁荣和资金扶持的政策。

2.建立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平台。要想实现在全国范围的并购扩张,湖南文化产业就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单纯靠目前各文化产业实体的自有实力肯定不够。目前支持湖南文化产业的金融主力军是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从占比看,2008年文化产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仅0.7%,远低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5.1%。从领域看,动漫、数字媒体等新兴业态急需资金得不到满足。最严重的是湖南文化企业融资结构比例失调,银行贷款占比达到68.1%,而股权融资、风险投资和理财产品等直接融资仅占6.4%。湖南文化产业的上市公司极少,引进VC或者PE的也不多。湖南完全可以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为文化产业发展增加新的动力和引擎。

3.加快文化产业转型,让文化产业在创新中提质。金融危机的影响,迫使我国面临调整国内产业市场和经济结构的局面,文化产业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是一种必然选择。后金融危机时代应始终围绕三个层面进行创新。[3]一是以新内容支撑。以内容为王,凭内容取胜,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方向。无论是做演艺、出图书、办电视节目、抓创意产业,都要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市场需求,推出核心产品,打造文化精品,克服“叫好不叫座”的老毛病。二是以新业态拓展。湖南电视湘军、湘绣、宏梦卡通、长沙的歌厅等在全国享有名气,但一些集文化、科技、经济元素于一体的新业态尚未纳入关注视野。三是以新技术嫁接。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湖南文化产业的上市公司拓维信息的手机动漫业务,是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为湖南文化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但仍显弱势。如何运用科技的力量来推动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湖南文化产业必须攻破的课题。

4.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储备。当下媒体发展已进入产业化、资本化运作的“竞合”时代,人才密集性是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制胜法宝。湖南文化产业中,懂文化的人很多,但懂产业、经营、懂资本运作、懂高科技与文化产业结合的人少。湖南文化产业要想做大,不仅需要大力引进和培育懂经营、懂资本、熟悉国际通行策略、具备较高艺术文化水平的精英管理队伍,而且需要加强和引导院校应与文化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打造文化人才的良性成长空间。

5.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含量,影响着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要用高新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积极引进文化资本、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以及先进的制作技术,吸纳高技术企业进入文化市场。[4]湖南文化产业中科技含量低,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能力差,事实上每一种文化行业的兴起都离不开新的技术革命的支持。[5]湖南新闻出版业可以借鉴“方正集团”的成功经验,利用高科技手段继续在发展纸介质出版物的同时,积极发展磁、光、电等媒介的出版物,并实现图书报刊出版自动化。目前可以从舞台技术、乐器科技、印刷技术,到影视制作、文物保护方面大力提高湖南文化产业的科技水平,以增强湖南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王福鑫.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湖南文化产业的对策探讨[J].经济地理,2009(11).

[2]罗 蕾.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9(1).

[3]贺培育,潘小刚.湖南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9(5).

[4]肖向东,罗淑梅.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境遇及其国际化发展的方向[J].经济视角(下),2008(12).

[5]罗能生,林志强,谢 里.湖南文化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5).

责任编辑:卫 华

Research on Hunan Cultural Industry in the Post-crisis Era

DAI Yu

(School of Arts and Law,Changsh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sha Hunan 410076,China)

G114

A

1674-117X(2011)01-0093-04

2010-09-22

课题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文化竞争力的提升研究”(09W001)

戴 钰(1982-),女,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湖南文化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谁远谁近?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