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其宗旨是以人为本,其目的是促进人与社会、自然、自身和谐共生,减少社会发展中因人为因素所付出代价,促进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体到高校就是建设和谐校园。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不仅有教育信息服务职能,且肩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重任。高校残疾大学生因其视、听、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及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使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相对正常大学生更为不利。此情况必然影响高校稳定。因而高校图书馆在为残疾大学生信息服务同时,关注其身心健康,为构建和谐高校,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有不可推卸责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意义更为重大!
1.残疾大学生定义。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残疾人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包括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据此本文把残疾大学生定义为:就读于各高校的残疾人。
2.残疾大学生心理特点。
普遍而言,残疾人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强烈自卑感、孤独感、焦虑、抑郁、敏感、自尊心强等,并在认知和行为上有异常表现。作为残疾人的佼佼者残疾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相比除具有一般残疾人具有的心理特点外,还有其自身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自卑、逆反、偏激、冷漠、顽强和焦虑心理。因此,残疾大学生不仅需要身体康复,更需要心理康复。
1.针对肢体缺陷引起的自卑心理,完善残疾大学生专用无障碍设施建设。
高校图书馆在馆舍建设方面,在注重大多数正常学生的要求外,对残疾大学生特殊需要予以考虑,实现共性与个性统一。首先要完善残疾大学生专用无障碍设施建设,如建立无障碍通道、残疾人卫生间,设立盲文阅览室等,让残疾大学生随心所欲地利用图书馆。对新建高校图书馆在馆舍设计布局上,体现为残疾大学生服务的建设理念,尽显对残疾大学生周到细致的关怀,使其心理障碍在良好人文环境和完备物质条件中得到缓解和排遣。
2.针对残疾类型不同,提供个性化服务,消除冷漠、偏激心理。
建立残疾大学生信息档案,随时联系,了解其动态需求,实行人性化跟踪服务。如针对行动不便者,可主动上门办理借阅证和定时上门送书;开设网上预借、续借和电子邮件及专门网页式信息服务,使其足不出户,轻松点击就能获取所需。只有享受到设身处地的服务,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才能春风化雨,慢慢化解残疾大学生冷漠、偏激心理。
3.利用丰富馆藏资源,在残疾大学生中开展阅读疗法,减轻焦虑、抑郁、恐慌、偏执等负性情绪。
据资料,阅读疗法可对精神和情绪引发的疾病,如焦虑、抑郁、恐慌、偏执、心理失调等,也可对部分生理疾病辅助治疗,还可对生理缺障、慢性疾病、情绪问题、人格障碍等辅助治疗。在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是做好大学生,尤其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很得力的工具。
利用充足馆藏资源,把助于解决心理问题或开发心理潜能的各种书刊,如《演讲与口才》《爱情婚姻与家庭》《心理与健康》《成功之路》等,特别有关残疾大学生学习、就业、康复等心理方面资源,如《中国残疾人》《残疾人心理分析》《不一样的人生-重寻一颗宁静的心》《给我三天光明》《当生命陷落时:与逆境共处的智慧》《转逆境为喜悦:与恐惧共处的智慧》等,及其它刊物中有关心理方面知识,如“怎样克服自卑”、“如何对待失恋”、“怎样面对就业”等专题资料复印成册一并上架,供学生阅读,并提供正确阅读指导。
服务要多样化,如群体阅读指导(针对有相近心理问题),和个性化跟踪阅读治疗(有特定心理问题),网上阅读治疗(在图书馆网站上开设专门心理阅读咨询平台)。以上服务都需有心理学专业背景人员来提供。
4.利用充足馆舍资源,建立残疾大学生专用康复锻炼室、心理减压室、心理咨询室;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心理咨询服务。
利用充足馆舍资源,针对残疾大学生不同残疾类型,提供身体机能康复锻炼室;请本校体育学院或残疾人康复训练人士,对残疾大学生进行经常、针对性康复训练指导培训,提高其相对短缺肢体功能,从而提高整个学习、生活质量,增加应对能力,增强自信心。
高校图书馆在购置心理减压室设备时,一定要考虑残疾大学生特殊要求。电子阅览室要设残疾大学生专用设备,如视力障碍者专用触摸键盘、肢体障碍者专用电脑桌椅等。
心理咨询室是解决深层次心理问题和疾病专业场所。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隐形作用有其得天独厚优势,在馆内设立心理咨询室,不失是解决大学生尤其残疾大学生心理问题和疾病有益尝试,并与学工处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结合解决专业心理咨询师问题。
5.培养复合型图书馆馆员,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心理咨询服务。
图书馆信息咨询部,向来访大学生,尤其残疾大学生提供面对面、电话、网络信息服务时,只要学生需要,也应提供优质、安全的心理咨询服务。这对信息咨询员要求极高,除具备图书情报基本业务知识技能、计算机技术、外语、某一专业能力外,还要有专业心理学尤其心理咨询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读者个性化、多层次、高标准的需求,才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信息的爆炸。
6.充分利用大学生读书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残疾大学生心理沙龙、校外残疾大学生联谊等活动,消除其逆反等负性情绪。
充分利用大学生读书协会,举办各种适合残疾大学生参加的心理沙龙或其他文体活动,经常开设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读书活动和讲座,经常开展校外残疾大学生联谊会;与残疾大学生所属学院学生会结合,成立心理观察员制度,建立残疾大学生心理互助小组,对残疾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预防;建立导师、所属党、团组织经常慰问残疾大学生制度,与残联、共青团等社会团体合作,扩大帮助残疾大学生各方力量;建立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残疾大学生;建立与残疾大学生监护人联系沟通制等。这一系列活动切实解决其面临的各种问题,自然能解决由这些问题引起的心理问题,消除其逆反等各种负性情绪。
7.充分利用图书馆自办刊物,开设残疾大学生心理知识信息专栏。
图书馆充分利用自办刊物,如高教参考、图书馆馆报,信息资讯栏,开设残疾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恋爱、就业等有关心理方面知识、信息专栏,定期由读书协会发放到学生手中,供他们参考学习,为其顺利完成学业、踏上社会做出有力指引。
8.以大学生尤其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为本,提升办馆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现代图书馆结合应信息技术发展,紧跟服务对象所需,尤其是残疾大学生等特殊读者所需,以心理健康为本,为其提供人性化服务,真正做到读者至上,一切以读者需要为方向。
总之,残疾大学生心理关怀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全方位立体式管理和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希望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给高校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以亲切有力关怀。当然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高校图书馆在此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应结合残疾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自身优势,为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马洪路.残疾者的心理问题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2,4(6):2508—2509.
[2]李华平.论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教育科学,2006,22(2):94-96.
[3]傅若宇.浅议阅读疗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