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存在形态纵横谈

2011-04-07 14:42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个体人类发展

许 静

人的存在形态纵横谈

许 静

人的存在问题是哲学研究的逻辑前提和基础。拟从历史和现实、一纵一横两条线索,阐发人的存在样态规律及现代特征。

人的存在;历史形态;现代形态

人类从远古时代走向现代文明,从氏族部落到现代地球村,从结绳记事到网络沟通,其生存空间,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变,思维、语言、交流、组织;经济、政治、文化、宗教;民族、国家、政党、社区从无到有,都是人的生物存在的印证。

一 人的存在的历史形态

从人类社会总体演化趋势来看,人的存在是逐步由低级走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自在到自觉,由异化受动到自由与自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明确地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划分为三大社会形态。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1]

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大阶段,马克思将它表述为“人对人的依赖”阶段,即人类早期社会和农业文明条件下的存在状态。这个时期“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是最低层次的、最不发达的实际活动展开的存在。这种类型的生产力使个人之间还没有形成丰富的关系,而只是一种“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因此,“虽然个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较明显的人的关系,但他们只是作为具有某种(社会)规定性”,即“个人受他人限制那种规定性”的个人而互相交往,“如封建主和臣仆、地主和农奴等等,或作为种姓成员等等,或属于某个等级等等。”这种类型的生产力使社会关系表现为“人的限制”,或者说“人的依赖关”。[2]在这一阶段,宗教、传统、经验、血缘、情感等文化元素支配人们的生活,人类处于自在自发状态。

尽管人类的自在自发的存在状态是一种近乎“自然”的存在,但它同动物的自然的存在有着质的差别。人的活动,无论具有什么样的自在性和自发性,无论如何受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制约,都具有人的特征。

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大阶段,马克思将它表述为“人对物的依赖”阶段,即工业文明时代。这一时期“个人只能为社会和在社会中进行生产”,但是,“他们的生产不是直接的社会生产”。这种类型的生产力使得“个人从属于像命运一样存在于他们之外的社会生产,并不从属于把这种生产当做共同财富来对待的个人”。这样,一方面,“个人的产品或活动必须转化为交换价值的形式,转化为货币,才能通过这种物的形式取得和表明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每个个人行使支配别人的活动或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力,就在于他是交换价值或货币的所有者。他在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这样,“毫不相干的个人之间的和全面的依赖,构成他们的社会联系”,而这种社会联系又是通过交换价值,即货币来表现的,从而,“在价值上,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3]换句话说,社会关系成为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金钱关系在社会生活世界的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创造性活动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使人类陷入了受制于自己的创造物的存在状态,人“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4]这一阶段,人类依据知识、理性、制度、契约等自觉的文化元素而存在,个人的主体性和自由度较之第一大阶段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大阶段,马克思写道:“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体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5]每一个时代的人们努力扬弃人的活动的自在自发性和异化受动性,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个人全面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直接的社会生产和这种社会生产从属于个人的新型生产力,使“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占有控制生产资料,并创造出他们自己的社会联系和把这种联系置于自己支配之下。这个“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以每个人都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础的。人们建立起主体间的自由和平等的交往关系,形成以自由自觉的类为本体的主体性,而主体性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最突出标志。

马克思向世人揭示了人类社会这一发展规律,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阶段,即“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6]资本主义社会虚假的自由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真正的全人类的解放所代替。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的到来做准备,第二阶段的充分发展是到达第三阶段不可逾越的前提和基础。

二 人的存在的现代形态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视之为洪水猛兽,把是否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区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标尺,无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违背科学理性,片面强调集体利益,压抑人性,结果得不偿失。现在我国正处于马克思划分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时期,即由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过渡到人对产品的依赖关系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繁荣,人的存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反映在人的存在的主体形态上,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促进了个人的主体进步,在中国沉睡多年的“个体主体自我意识”苏醒了。

(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除了计划经济体制对个体身份的霸权,个体不再是政治、经济或生活意义上的“单位人”,不再需要等待上级事无巨细的层层审批了,个体从对单位的附属关系中走了出来,有了独立的可能。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个体有着充分的自由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完全可以以个人的独立身份从事社会活动。

(2)市场经济中的主体是一个个独立的经济利益实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自主运行。承认个体的私有财产的合法地位较之计划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具有挂时代划时代的意义。个体自主、独立地位的进一步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个体获得自我价值、社会价值认可的可能,使个体存在的独立的身份获得深厚的经济含量。

(3)市场经济通过社会化的分工、协调、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效率;通过公平、开放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结合;广泛而频繁的社会交往,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有利于社会组织机构的深化发展。这一切将有利于个人潜能的挖掘,为第三阶段的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市场经济体制对现代人类生活的渗透,激发了个体的主体意识、自由意识、竞争优势、民主意识、效率意识,人类生活世界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个体存在成为当下人的存在方式的基础形式,正史无前例地向着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全世界张扬开来。

2.市场经济体制以难以跨越的深度和广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连锁反应,出现了全球化趋势。

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历程,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趋势。它体现了现代经济的巨大能量,经济资源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各国之间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同时,经济的全球化还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作为类的存在也受到格外的关注。

(1)经济的全球化,实质上是人的活动方式的全球化。个人逐渐超越了过去的狭隘的、地方性质的活动方式,进入了全球范围的、普遍的、相关联的、相近似的活动方式,由此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关注从过去的“群体”方式过渡到“类”的方式。不过,这里所说的“类”,不是指生物种属的“类”,而是超越了生物学意义上的描述人类世界性的普遍生活方式的“类”。

(2)过去,人类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受到有限的生产能力的限制,人还在狭隘的、区域性的“群体”生活当中,受到地缘、血缘、业缘的限制,不同的群体彼此隔离,不能达成普遍的联系。而在现代全球化的推动下,随着社会分工和交换的扩大,人的自主活动能力不断增长,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近,形成了世界范围内各个领域的普遍联系,人类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都已经跨越地区和群体的概念,以“类”的身份和目的而进行,从而,人的存在方式以“类的存在”得到更高层次的主体性和整体性。[7]

(3)全球化推动社会分工超出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进入了全人类的视域,客观上要求民族和国家中全体社会成员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当代全球化使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日益加深、密切和广泛,带动当代人类向着一个有机整体的方向发展,即作为一个整体来生存、活动和发展。人类开始以类主体的身份来面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求人们按照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行事。这个共同利益并不是超脱于各种特殊利益之外的共同利益,而是存在于各种特殊利益之中,并为实现更长远的特殊利益提供前提和保证的共同利益。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也改造了自己,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统筹,人类将难以把握这足以毁灭全人类的可怕生产力。当人的类存在登上历史舞台,普世伦理成为历史的必然。这要求人类在以“类”的身份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时,要始终立足于人类的共同利益,“类”的利益之上。

[1][2][3][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105,103 -104,109,10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7]万光侠.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193.

Discussion of Types of Human Existence

Xu Jing

The problem of human existence is the logic precondition and foundation for philosophy study.From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aspects,this paper intends to elucidate the laws of and the features of types of human existence.

human existence;historical type;modern form

B-49

A

1672-6758(2011)10-0037-2

许静,硕士,讲师,山东财经大学,山东·济南。邮政编码:250014

Class No.:B -49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猜你喜欢
个体人类发展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人类第一杀手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