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畅
(南阳师范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从 《歧路灯》的传播接受看明清中原地区出版业的发展
刘 畅
(南阳师范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明清时期是我国出版史上的繁荣时期,但在整个出版大格局中,中原地区的出版业发展明显滞后。近70万字的长篇小说《歧路灯》在这个区域内以多种抄本流播两个世纪,此小说的传播接受对考视清代中原地区出版业发展具有文化地标意义。
歧路灯;中原地区;出版印刷
明清两代为我国文学史上长篇章回体小说最为繁荣的时期,大凡论及明清两代长篇小说的,无不以“四大奇书”及《红楼梦》、《儒林外史》为标识。而出现于《红楼梦》之前、《儒林外史》之后的《歧路灯》则“缺席”了明清长篇小说的大聚会,问世200多年,始终难以摆脱被“悬置”的命运,虽其抄本之多是其他任何一部同时期小说都难以匹敌的,但它始终未能走出中原大地。本文通过分析《歧路灯》的传播接受及其文本描写,使读者对明清河南出版业的发展态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歧路灯》于乾隆四十二年 (1777年)八月在河南新安脱稿后 (手抄本称新安本),其抄本即在豫西一带流传。作者李绿园 (1707-1790年)于乾隆四十四年 (1779年)返回出生地河南宝丰宋寨 (今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宋家寨),带回《歧路灯》的稿本又由宝丰人传抄 (手抄本称宝丰本)。自此,两种抄本一直传写不辍。道光年间(1821-1850年),手稿由宝丰文人杨淮收藏,之后便不知所踪。新安本卷前附有《家训谆言》及乾隆四十五年 (1780年)过录人的题识;宝丰本无《家训谆言》,但题有“父城 (宝丰县古称)鱼齿山绿园老人撰”。民国十三年 (1924年)新安人张青莲说:“莲自幼时,见夫吾乡巨族,每于家塾良宵,招集书手,展转借抄。”[1]103从所谓的 “吾乡巨族”、“招集书手”、“展转借抄”的记载不难发现,即便历史已推进到民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出版业依然十分落后,像《歧路灯》这样近70万字的长篇巨制依然是靠人工手抄的形式传播,而这种手工抄录的传播形式根本难以满足诸多“家塾”学子对文化的热望。据《歧路灯》的校勘者栾星统计,旧抄本多达26种。由此可知,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出版业是十分落后的。
从《中州珠玉录》、《中州诗钞》等旧籍的记载可知,从《歧路灯》脱稿到清末,其流播区域一直拘于豫西及豫西南地区,这种现象值得深思。随着孔令境的《中国小说史料》、孙楷第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蒋瑞藻的《小说考证》将《歧路灯》著录在册,此书才显出庐山真面目。民国十三年 (1924年),洛阳清义堂首次出版石印本,从此结束了《歧路灯》的手抄流传历史;民国十六年 (1927年),北京朴社出版冯友兰兄妹校点排印本,虽仅刊印一册26回,但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朱自清认为,《歧路灯》“只逊于《红楼梦》一筹,与 《儒林外史》是可以并驾齐驱的”[2]12。1982年,河南中州书画社出版《歧路灯》(栾星校注本)、《<歧路灯>研究资料》。《歧路灯》一时风行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从《歧路灯》的早期传播与接受来看,抄本数量之多、传播历时之久是十分罕见的。虽然百余年间抄本流传不辍,但还是无法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无法形成广泛的读者群,而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小说流播的区域即中原地区的印刷出版业极不发达。
从《歧路灯》的传播与接受来看,经济落后与物质匮乏是制约明清中原地区印刷出版业发展的瓶颈,是影响《歧路灯》广泛传播的客观原因之一。明清两代,河南刻印书籍的银价明显高于江浙等地。陈大康在《明代小说史》中说:“若要通俗小说产生与作品本身相称的社会影响,那就离不开印刷成书的中介环节。一部作品少则十余万字,多则数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很显然,光靠誊录也无法使通俗小说广为传播,何况抄写一部篇幅巨大的作品又是何等麻烦之事。在通俗小说发展史上,曾有一些由于印刷环节的中断而致使作品无法传播的例子,其中长篇小说《歧路灯》与《大禹治水》的遭遇尤为典型。李海观的《歧路灯》在问世以后仅有几部抄本,它根本无法广传于世。”[3]160由此可见,陈先生把经济条件归结为古代小说是否能够广泛传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歧路灯》正是因缺少印刷成书的中间环节而在问世以后遭遇了根本无法广传于世的尴尬。
清代前期,江浙等地刻印书籍通常是每百字三分银[3]167,而河南地域内由于刻印业的不发达,其刻印价格远远高于这个数目。《歧路灯》第三十八回 (张类村)说:“上年我刻《阴骘文注释》,是八分银一百个字,连句读圈点都包括在内。”[4]556“八分银一百个字”与江浙等地刻印价格相比简直就是天价。若以此计算出版《歧路灯》的费用,仅刻工就得用银五百多两,如果把校勘、刷印、纸张与装订等费用计算在内,耗资则更为巨大。另外,小说中还有如此描写,“张类村请了个本街文昌社,大家捐赀,积了三年,刻成一部《文昌阴骘文注释》版,昨日算刻字刷印的账,一家分了十部送人”[4]34。《文昌阴骘文》不足千字,即使加上所谓的“注释”和上面提及的张类村所谓的“句读圈点”,也算不上是鸿篇巨制。但就这样一部书,也是“大家捐赀,积了三年”。这还是发生在当时河南的首府开封的“祥符”,其他地区勿用说更甚于此。不难想象,在小说故事发生的年代,在作品流播的豫西、豫西南地区,刻印《歧路灯》这样的大书真的会让人望而却步。据笔者统计,《歧路灯》涉及刻印书籍的多达50余处,较为详细的描写除了张类村刻印的《文昌阴骘文注释》外,还有如谭绍衣刻印的《灵宝遗编》、苏霖臣刻印的《孝经》,以及程嵩淑刻印的诗集、盛希侨刷印的祖藏书板,等等。虽然作者在《歧路灯》中多次提及刻印书籍之事,但通过稽查清代河南有关文献资料,中原地区的刻书业实际上并不发达,而且价格也是相当昂贵的。
通过小说文本我们还发现另外一个事实,即清代中原地区的书籍发行与刻印并非同步发展。清代祥符县书肆位于全省经济文化最繁荣的地区,在闹市区出现有所谓的南北书店街。如祥符“书店街”在《歧路灯》中就有多次出现,在第九十七回就写到阎楷一次用银数千两,进书达五车之多。但是,阎楷这个书商所经营书籍和笔墨等也多是从南京和徽州批发而来的。这些所谓的书商几乎没有多少人从事书籍刻印业务,这种现象与有关的文献史料记载基本一致。而《歧路灯》中写及的当时河南省会开封祥符的书坊也仅有一个“文昌社”。由此可见,河南出版印刷业在当时是相当落后的,其落后的原因就是物质的匮乏与经济的落后。
通过阅读《歧路灯》中的有关细节,我们不难看到开封经济、文化的繁荣,并且也有大量的读者群存在。但是,在中原地区的广大农村,尤其是《歧路灯》主要传播的区域,商业经济却是相当落后的,根本不可能产生一批有相当欣赏水平的读者群体。从《歧路灯》抄本流传的情况可以看到,26种抄本没有一种出自商人群体,这与明清时期的其他章回通俗小说的传播渠道明显的不一致。
中原地区出版业发展的滞后性还可以由以下事例加以证明:在21世纪的今天,广大的农村地区,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辈,能够诵读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少之又少;尚健在的百岁老人中,能识字的更是凤毛麟角。据笔者对豫西南乡村的调查发现,在20世纪的50-70年代,能够撰写规范的传统礼仪贴式的读书人 (通常是有一定年纪的人)可谓“一方人物”,宝贵至极,十里八乡婚丧嫁娶撰写礼仪贴式都必须使用这样的“人物”。由此可以推知,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广大农村能够接受文化教育的人一定是微乎其微的,这就极大地阻碍了明清小说在河南广大农村地区的传播。接受群体数量少并且整体文化层次偏低,缺少商人读者群等因素,使中原的出版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明清两代,相对于南方较为开放的思想来说,河南的思想意识走向了更为封闭的状态。从《歧路灯》的流播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故步自封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河南出版业的发展。明清两代的出版业,无论是官刻还是民间刻书,所刻内容多依传统的四部分类。但是,明清时期的河南刻书则多以经史集为主,子部文献寥若晨星,著名的长篇小说更是无一列入其中。由《歧路灯》的传播接受可见,清代正统文人对小说的排斥对当时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并严重地阻碍了说部的出版。如明代田汝成就诋毁《水浒传》说:“钱塘罗贯中者,南宋时人,编撰小说数十种,而《水浒传》叙宋江等事,奸盗脱骗机械甚详,然变诈百端,坏人心术,其子孙三代皆哑,天道好还如此。”[5]414《歧路灯》第九十回:“但坊间小说,如《金瓶梅》,宣淫之书也,不过道其事之所曾经,写其意之所欲试,画上些秘戏图,杀却天下少年矣。 《水浒传》,倡乱之书也,叛逆贼民,加上‘替天行道’四个字,把一起市曹枭示之强贼,叫愚民都看成英雄豪杰,这贻祸便大了。所以作者之裔,三世皆哑,君子犹以为孽报未极。”[4]851由此可知,田汝成、李绿园等辈对小说的认知。也正是这些文人对小说的接受程度阻碍了河南出版业的发展。
明清两代,河南出版业的落后其实也是这个“理学名区”的悲哀。在明清两代,与政治、经济、文化等一样,河南的出版业明显落伍了,无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虽然河南出版业对于弘扬中原文化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中国整个出版大格局中却显得无足轻重,无法与作为出版中心的南北两京、苏杭二州和建阳等相颉颃。
[1]栾星.《歧路灯》研究资料[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2]朱自清.歧路灯[M]//中州书画社编.《歧路灯》论丛 (一).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3]陈大康.明代小说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4]李绿园.歧路灯[M].栾星,校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5]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O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Central Plains Based on the Spread of qiludeng
LIU Chang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nyang 473061,Henan,China)
Ming and Qing dynasties’publishing industry reached its boom period in history of China,while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in the central plains obviously lagged behind the whole publishing market.Qiludeng,a novel of 700,000 words,had existed in two different transcripts for almost two centuries in this area,the study on the acceptance of this novel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investigation on Qing dynasty’s publish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qiludeng;central plains;publishing and printing
G239.29
A
1673-9779(2011)02-0220-03
2010-12-13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 (B511);河南省科技厅2009年软科学项目 (092400450131)。
刘畅 (1964-),男,河南邓州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古代文学和历史文化研究。
E -mail:liu_chang0302@126.com
[责任编辑 杨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