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荷香莲韵”观佛教的“佛境禅心”
——论传承“莲花崇拜”对佛教融入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2011-04-07 06:53侯青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信众莲花佛教

侯青云

(湖南省娄底市老科协,湖南娄底417001)

从“荷香莲韵”观佛教的“佛境禅心”
——论传承“莲花崇拜”对佛教融入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侯青云

(湖南省娄底市老科协,湖南娄底417001)

莲花崇拜(或莲花信仰)为佛教早期崇拜之一。佛教借助莲花形象以宣传佛教理论,借助莲花生物特征以阐述其义理,提供了引导教内僧众和教外信众追求的理想目标。佛教和其它宗教一样,要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认真审视其发展轨迹,挖掘其基本理论中与当代社会现实有价值的精神内核,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主流文化实现新一轮的融合。

莲花崇拜;佛教;融合

凡是宗教就存在信仰崇拜;佛教的信仰崇拜包括佛祖崇拜、供养崇拜、偶像崇拜和圣物崇拜等等。其中,佛教的圣物崇拜就有“莲花崇拜”,或者说佛教的道德信仰包含着“莲花信仰”。

1 一位智者的聪慧

莲花(包括睡莲),其花色妍庄重;其叶碧绿清荫;其茎正直中空;其果滋润清心;其根(地下茎)嫩白如玉;花、叶、莲子、根茎、藕节都可以入药。莲藕掘后,次年复生,“日高日上,日上日妍”,“后先相继,自夏至秋”,繁衍不息。2000多年前,处于亚热带地理气候条件下的印度,既有绿荫碧水,又有酷热干旱。当地居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与包括莲花在内的其他生物共生共存,和谐友好,将莲花至清至纯的生物形态,赋予崇高、圣洁、吉祥、平安、素雅、光明、贞静的人格象征,以此寄托自己的信念、情怀和希冀。

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着释迦佛的思想。据佛经记载,释迦佛在菩提树下七天七夜,悟出了“四谛”真理,形成一套完整的佛教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人生是苦,人间世界是苦境;要超凡脱俗,必须不受世间的污染,做到远离污浊,进入清净无碍的心灵境界;而莲花陷污不染,清自中生,不枝不蔓,无挂无碍,出污泥而独能保持花叶鲜美的生物特征,昭示着生命的再生,象征着佛教所说的解脱过程。莲境,是释迦佛指引给信众的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中阿含经》记载释迦佛的话说,“以此人心不生恶欲恶见而往。犹如青莲华红赤白莲华。水生水长出水上不着水。”南传佛教圣典《经集》将莲子和莲叶上的露珠比喻不为诸种情欲所污染的生命。

释迦佛圆寂后,他的门徒对释迦佛的出生、对他的平生“圣迹”、对他的肉身安葬,乃至于对他母亲怀他着孕的情形,都以莲花为烘托渲染,给释迦佛头顶抹上一圈圈耀眼的灵光。但是,释迦佛自称“觉者”,只是一个觉悟了的人;其并没有说过自己受到什么神灵的“启示”与“托付”。他构想的莲花世界,顺应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迎合了大众的爱莲心理,以达到传播佛教教义的目的,使佛教香火绵延2 000年而不衰,既显示了一位智者的聪慧,又使我们看到了2 000多年前人与自然和谐的渊源。

2 佛教义理的精华

不论翻阅黄卷经书,还是拜谒深山寺庙,莲花与佛教相伴相随,被誉为“人中好华”。世间实在之物,曾经被赋予佛境禅心,“莲香”远溢,梵音远播。

莲花在佛教经典中意蕴深广。莲花有香、净、柔软、可爱四种特性,《摄大乘论释》卷十五中以此比喻佛法常、乐、我、净四德。佛经《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和《三藏法数》中,载有莲华喻菩萨的十种善法,其内容为:1)离诸染污(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比喻莲花出于水而不为污泥所染也)。2)不与恶俱(菩萨修行,唯欲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于身口意,守护清净,不与纤毫之恶共俱,比喻莲华,虽微滴之水,而不停留也)。3)戒香充满(菩萨修行,放诸戒律坚持无犯,以戒能灭身口之恶,犹香能除粪秽之气。故经云:戒香芬馥,广布充满,比喻莲华开敷,妙香广布,遐迩皆闻也)。4本体清净(菩萨因持戒故,身心清净,虽处五浊之中,而能无染无著,比喻莲华生时虽处污泥浊水,而自然洁净无所染也)。5)面相熙怡(熙,和乐貌。怡,喜悦也。菩萨心常禅悦,则面无颦蹙,诸相圆满,见者悉皆欢喜,比喻莲华开时,令诸见才心意快然而生喜悦也)。6)柔软不涩(柔软则随顺,不涩则无滞,谓菩萨修慈善之行,复于闭法无所滞碍,充于内而形于外,故体常清净,柔软如细纱而不粗涩,比喻莲华,体性柔软而复润泽也)。7)见者皆吉(菩萨修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见者咸获吉祥,比喻莲华,芬馥美妙,人或眼见及梦见者皆吉祥也)。8)开敷具足(菩萨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庄严具足,比喻莲华开敷而其华果具足也)。9)成熟清净(菩萨修因既圆,妙果成熟,而慧光发现,能使一切有情见闻之者,咸得六根清净,比喻莲华成熟,若眼睹其色,鼻闻其香,则诸根示得清净也)。10)生已有想(菩萨初生之时,诸天人等咸乐护持,以其必能修习善行,证菩提果,比喻莲华初生之时,虽未见花,凡诸人众,咸生已有莲华之想也)。又据《华严经》载,“大莲华者,梁摄论中有四义:一如莲华,在泥不染,比法界真如,在世不为世污。二如莲华,自性开发,比真如自性开悟,众生诺证,则自性开发。三如莲华,为群蜂所采,比真如为众圣所用。四如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比如四德,谓常、乐、我、净。”《涅槃经》解说“佛有四德”时说:常德,指佛性常住不离,具有“历三世而不迁,混万法而不变”的固定德性;所谓乐德,是指佛陀乐于远离人世间生死逼迫之苦,乐于寂灭于涅槃净土佛国;所谓我德,是指佛陀虽在人世间,但早已忘记了凡夫俗子的“自我”,而具备有“八自在”的“真我”;所谓净德,是指佛陀远离人世间的垢污而无染,犹如清净的大圆镜,了无纤翳。这些取譬,将佛陀的形象、行为与莲华的植物生理特征相提并论,赋予了莲华至高的人格精神。

佛经把“莲境”喻为“西方净土”,“佛国”是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是佛教为世人设计的“西方极乐世界”,被称之为“莲邦”。《华严经》认为,大千世界是安住在在一朵大莲里花里的,莲花是生长在香水海里的,香水海是由无数风轮托住的,构成“华藏世界品”。《梵网经》(卷下)说:大莲花千叶瓣,每一叶瓣就是一个大千世界,有百亿个须弥甚至阎浮提,卢舍那佛生坐莲台之上,化成千个释迦,千个释迦又化为千百亿个菩萨释迦,构成“莲花胎藏世界”,成为佛教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佛教四大莲花中,劳陀利花(白莲)寓菩萨悲心,拘物头钵(红莲)寓毒物也可变成美妙,钵头摩花(青莲)寓钵头摩地狱,优钵罗花(青莲)喻佛陀庄严佛眼。《阿弥陀经》说,莲花在七宝池中生长,以八功德水浇灌。每一瓣都有百宝妙色,具84 000支叶脉,每叶脉具有84 000种光明,每叶间有百亿摩尼珠宝作装饰。菩萨的尊形与莲花有关,《十六观经》记载:观世音菩萨手如红莲花之色,手掌上的微妙光明化作500亿种的杂色莲花,大至势菩萨的天冠上有500朵宝莲花,每一宝莲华上又有500座宝台,每一宝台能示现十方诸佛的净土及广长众相,头顶肉髻宛如红莲[1]。这些取譬,天马行空,极具观想才能,赋予了莲华至高的神格精神。

佛教对莲花的这些取譬,为信众提供了一个至纯至美的憧憬对象,并由此产生一种信仰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源自于一个可见可亲、可作依赖和可供想象(观想)的实在图境,满足了众生对于驱除自然恐惧、命运恐惧、以及对于疾病和生死恐惧的需要,从而使众生对佛教产生信任情感,成为佛教信众的理想彼岸。《华严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是对信众心境提出的严格要求: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以此指引凡夫俗子追求一个最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佛教禅修要达到的终极目标(修成正果)。“本体清净”、“身心俱洁”、“自性开发”、“清净因心”、“苦心如佛”、“茎虚五蕴”、“乐于寂灭”、“妙谛因心”、“不与恶俱”、“开悟拒魔”等等,或隐含或明示了佛教精义,成为心性修持的基本精神和途径,构成了佛教理论的基本框架,体现了佛教教义的基本精神。,并在中国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与完善:如大乘佛教体悟到“高原陆地,不生此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认为污泥就是福田,花、果、叶植根于污泥,相互融合,花与污泥无污与净之别,亦无染与被染之分。

上述有关莲花的论述,散见于《大智度论》、《阿弥陀佛经》、《杂阿含经》、《十六观经》、《妙法莲花经》、《梵网经》、《华严经》、《法华经》、《除盖障菩萨所问经》、《摄大乘论释》、《大日经疏》、《观经散善义》、《杂宝藏经》、《续高僧传》、《华严随流演义钞》、《佛本行集经》、《慧琳音义》、《悲华经》、《大般涅槃经》、《解脱道论》等中译经书之中,成为佛教僧众必修的功课。

由此可见,FUJ LWJ,佛教僧众视莲花为圣物,莲花即佛,佛即莲花;莲花境界就是佛教的一个庄严世界,使一自然生物与信众精神生活的关联推到一个极至。

3 特征独具的中国佛教莲花文化现象

佛教东传中国,与我国本土文化相融合,拥有充满高度哲理的经律论三藏,拥有相当成就的文化艺术成果,拥有相沿相袭的佛制僧规和教育手段,拥有造诣深厚的厚德高僧和学者专家,还有驰名中外的佛山、佛寺、佛像、佛窟、佛塔等建筑、雕塑和绘画艺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其中,以莲花为表现内容的佛教建筑装饰(壁画、佛像、藻井等等)、佛像雕塑、寓言、传说和故事;包括以莲花为吟咏对象的玄奥的禅诗、禅语、禅画;以莲花纹为装饰的用于宗教仪轨的佛教法器(念珠、拜垫、幔帐、桌围等)及生活用具;加上流行于佛教内部的以莲为缀词的日常用语、以莲花形态命名的瑜伽和佛家拳术动作,等等,构成了一种特征独具的中国佛教文化现象。

例如,历朝历代开石凿窟,建造寺院、雕佛塑像,莲花成为烘托主题的表现素材,写实率真自然,夸张游刃有余,集装饰、欣赏于一体,结构完满而有变化,组合精美而显灵动。魏晋与唐朝的佛教器物、雕饰、佛像几乎都佐以莲花图案,一朵朵线条优美飘逸的莲花,一片片莲花瓣上雕塑的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佛像,极尽形式美,极呈变化美,极显浪漫之美。这些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无论殿宇的垂檐斗拱,栏杆门楣,内壁藻井,还是佛龛垂幔、神帐桌围、香袋拜垫,在艺术创作手法上,将莲花艺术形象与佛教主题表达实现有机结合,为后世艺术创作提供了典范。

再如,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汉晋以后出现的偈颂和僧诗中有一定数量的以莲花为题材的作品,唱酬应答,弄月吟风;写眼前之花,托花明志;借花谈佛,寓禅于花,清通简要;劝世醒俗,尽藏玄机,既有僧人佛门玄悟的禅味、禅趣、禅理,又有僧人浓厚的世俗情调、情怀;同时,也显清高飘逸,自然洒脱,风流倜傥,不逊骚客文人。通过偈颂和僧诗的流传,佛教超凡脱俗、拒污洁身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士和文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如在魏晋时士大夫所写的众多的《芙蓉赋》里,就有“浴灵沼之清澈,结根柢于重壤”的描写;诸如李白、杜甫、朱熹等著名的文学大家,其作品中追求的至平至淡、净秽无碍、洁身自好、心性修持的境界,与佛教思想不无关系;李白晚年甚至自号“青莲居士”。

又如,以莲花为题材的传说,被载入佛经:佛祖出世时是站在莲花之上;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现一步一莲花。有以莲花命名的佛祖体态:佛眼称为“莲眼”;佛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坐姿被称为“莲花坐姿”;佛像被称“莲像”;装饰佛像的幢幡称“莲幡”。有以莲花命名的佛家用具:如佛祖传经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佛祖和诸天菩萨雕像都高踞莲花座上,或手持莲花,或脚踏莲花;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称“莲珠”;凡大小庙宇,佛菩萨的雕像和藻井、经幢,大都采用莲花纹饰为陪衬,以示清净庄严;和尚穿的袈裟称为“莲服”或“莲花衣”;戴的法帽边缘配置称为“莲瓣”;跪拜的蒲团称为“绣莲蒲团”。在僧众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佛教弟子互称“莲友”、“青莲客”;夫妻双修称“莲邦净侣”;念佛之人称为“莲胎”。佛教庙宇被称为“莲刹”,僧尼所居之宅谓“莲舍”、“青莲宇”;僧尼出家受戒谓“受莲花戒”;说苦行而得乐者为“归宅生莲”;说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或“莲蕖华合掌”;后世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称能言善辩者为“口吐莲花”。佛经中把“五智”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天台宗甚至把自己的根本经卷称为《妙法莲花经》;净土宗则自称“莲宗”;东晋高僧慧远甚至在修行场所的池边遍植莲花,创建“白莲社”;其门徒慧要在莲池中立12叶芙蓉以记时辰。佛教的四大吉花中,列有莲花;在佛教八宝和佛教九大象征中,也都列有莲花;诸如盂兰日点莲花灯,等等,形成佛教规制或礼俗[2],并随着佛教的传播,影响到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把一自然生物与信众日常生活的关联推到一个极至。

要而言之,佛教是一种莲花文化宗教或莲花艺术宗教,佛文化即是莲文化。

4 传灯不泯的灵光

21世纪,是面临剧烈改革和变化的新时代。笔者认为,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要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要认真地审视过去的发展轨迹,挖掘其基本理论中与当代社会现实有价值的精神内核,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主流文化实现新一轮的融合;佛教的莲花崇拜和信仰,对于传承佛教基本理论、维护佛教权威、维持教内秩序、维系信徒心理憧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笔者理解,这种融合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4.1 确立以莲花崇拜为核心的道德信仰

佛教创教以来,以莲花这一物质形态为象征的道德寄托,提供了引导教内僧众和教外信众追求的理想目标,奠定了佛教是一种道德宗教的基本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确立以莲花崇拜为核心的道德信仰,有利于在教内去神秘、在教外破虚妄,争取教内外在取莲花自然生态喻佛意禅心这一基本点上,形成一个趋同的共识,以实现教内团结与和谐。这是其一。其二,大道至简。确立以莲花崇拜为核心的道德信仰,有利于当代佛教对其基本义理在历史上多次结集的基础上删繁存简,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求同存异,实现佛教义理的简洁、明白,僧俗共赏。其三,莲花形态优美,芳香馥郁,观可悦目,赏可怡心,极易促使教内僧众和教外信众从莲花形态产生道德联想,直沁胸脾。在主观联想的作用下,让莲花派生出新的意蕴,赋予莲花新的内涵。确立以莲花崇拜为核心的道德追求,有利于当代佛教顺应时代主流,使出世法的心性修炼与入世法的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新的圆融。

4.2 确立以心性修养为宗旨的道德培育

释迦佛悟道后,在通过何种途径(修持)才能达到理想彼岸(成佛)的问题上,提出“八正道”,即“戒定慧”三学为人生解脱的途径和归宿。随着“自性清净”、“心性清静”,“自悟本性”、“法在自性”、“道由心悟”,“不假外求”、“直指人心”,“直了顿悟”、“见性成佛”等等观念的形成,逐渐代表了教内以心性修养为修持手段的基本趋势,为教内僧众和教外信众提供了一条实现理想追求的实在途径,填补了人佛之间的界限和鸿沟,缩小了修持者与理想境界之间难以企及的距离,可以满足僧众和信众虔敬执着的心理追求。笔者认为,在当代,佛教以心性修养为宗旨的道德培育,其内涵应是:在教内确立莲花崇拜和莲花信仰,强调莲花“在泥不染”、“自性开发”的生物特性,以道德追求为目标,改革“神道设教”的体例,弱化成佛成仙的修持动机,淡化生死轮回的业力报应,摒弃地狱鬼神的虚妄恐怖,改变僧人皓首也难以穷经的状况,通过心性修养和道德实践,实现济世助人的本怀,培养新型僧众和大德高僧。

4.3 确立以纯净世风为责任的道德教化

佛教有一个优良传统,这就是既为己也为人,不但追求个人解脱,也为社会安宁和民众福祉而奉献。因此,纯净世风,是佛教立教的宗旨之一;承担社会道德教化,也是佛教立教的重大责任之一。勿庸讳言,世人中有的礼佛行为遮蔽了佛教的本真,尽管包含某种正常的心理诉求,但却影响了佛教形象;尽管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复杂,但佛教自身在教义宣传、形象宣传,尤其是在旅游接待中的宣传,存在对信众的误导,存在功利目的,也存在少数僧人违背佛制僧规的不法行为。当初,释迦佛迎合古印度民俗的爱莲心理,以便更形象化地弘扬佛法。现在,佛教则应还其清纯可信的本色,以莲花信仰端正信众信教动机,廓清世人对佛教的认识误区;通过出世法的心性修炼与入世法的促进社会和谐相结合,在民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培育等方面,进行心理咨询、心态调整、行为矫正、心灵忏悔、心理减负、拯济迷津、文化修身、养生健身、临终关怀等融入社会的有益作为,遍施法雨,广结善缘,利乐有情,发挥其独特的和可能的影响,为佛教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新的天地。尤其是在旅游接待中,要向世人展示佛教文化艺术的深厚底蕴和积淀,展示佛教道德教化的特殊魅力,展示教内僧众和教外信众虔诚的道德实践成果,以简洁、通俗和基本统一的教义取信社会、取信民众,把每一处佛国圣地,建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把每一座寺庙,建成道德教化的场所。

古今宗教界的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宗教与时代的融合,与本土文化的融合,甚至提出不惜“失本”[3],以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体现了一种博大的开放胸怀。中国佛教历经近2 000年来的起灭兴衰,与中国本土文化实现有机的融合,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珍视;在佛教内部传承莲花崇拜,对外弘扬以莲花道德信仰为特征的佛教文化,实现佛教基本理论的精神内核与当代社会现实的新融合,塑造佛教至明至简、至清至纯、至诚至信、至善至爱的新型宗教形象,值得我们珍视。诚如是,则佛教的圆明澄智,既可促进社会的圣洁吉祥,又能绍隆佛种,续燃传灯。

[1]诺布旺典.佛教动植物图文大百科[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103.

[2]齐欣,玉辉.佛礼佛俗[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211.

[3]卿希泰,唐大潮.佛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131.

On Real Meaning of“Lotus Worship”to Which Buddhism Blend into Contemporary Society

HOU Qing-yun
(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in Loudi City,loudi 417001,China)

Lotus worship(or Lotus belief)was one of the earliest worship of Buddhism.The image of lotus helped Buddhist to propagandize their theories.With the help of organism features of lotus,the Buddhist expounded its doctrine to make lotus become the theory of counsel and enlighten people.It shaped Buddhism into the basic imagine of ethical religion.Like other religion,Buddhism should suit to new soc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look carefully at its development,excavate the valuable spirit core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reality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new fus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ain stream culture of real society.

lotus;worship;Buddhism;fusion

(责任编校:文君)

B911

A

1673-0712(2011)02-0031-04

2010-09-01.

侯青云(1948—),男,湖南望城人,湖南省娄底市老科协副会长,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佛教文化与艺术。

猜你喜欢
信众莲花佛教
服务信众与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探微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云莲花灯
佛教艺术
莲花湖『变身』
莲花灯盛开“致富花”
不该举手时别举手
印度“神庙”:保佑美签
莲花岛:清净与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