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果,高振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庆163319)
现代化大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和必由之路。黑龙江垦区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省时作出了“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黑龙江具有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有利条件”、“坚持走现代化大农业之路,在全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重要指示[1],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垦区上下正致力于“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通过国内外比较来看,垦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因此,在准确把握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内涵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垦区优势并发挥其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中的效应,对于实现“三步走”百年垦区发展战略,助推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自2009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黑龙江首次提出了现代化大农业这一概念以来,有关学者和相关人士赋予了现代化大农业丰富的内涵。现代化大农业是相对现代农业而言的,强调现代农业以“经济空间极化”向“地域极化”的发展,从而使现代农业空间结构优化,形成地域化、信息化农业[3]。现代化农业是以科技进步为主要增长动力,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集约化经营的持续发展农业。那么,现代化大农业,是对传统的经营模式、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农村多数地区小规模经营的“小农业”进行改造,同时,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和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体系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过程[4]。省委书记吉炳轩在垦区考察调研时认为现代化大农业的标志首先是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建设与现代工业化的发展,然后是社会整体的领先化和社会生活方式及管理现代化;省长栗战书现代化大农业主要包括“大规模、大农机、大科技、大市场、大产业”;农垦总局局长隋凤富强调垦区发展的“现代化大农业”,已经不是单纯的农业,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产业化,而是以贸易为龙头、以加工为中轴、以种养业为基础、以大科技为支撑、以社会化服务为保障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5]。并以“大产业、大集团、大规模、大效益、大发展和大贡献”这“六个大”作为现代化大农业的主要特征。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包军认为现代化大农业中的“大”主要是对外部特征的描述,而以科技进步为主要内涵的“现代化”则是其根本所在[6]。上述有关领导和学者的解读,为我们理解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的理解是: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应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通过以科技为代表的“现代化”来实现以“六个大”为特征的大农业。我们将以此作为出发点,对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优势效应进行分析。
从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以及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实践来看,垦区除具备规模、效益、集约化程度和劳动者综合素质等现代化农业的基本要素外,在资源、区位、经济综合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及科技、政策等方面优势效应明显。
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农业资源中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农业环境保护是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垦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拥有适于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土地、土壤、气候、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等优越条件。
首先,垦区土地广阔,且大都成方成片,为大规模化生产经营提供了必要条件。垦区土地总面积539.1万hm2,合5.39万km2,相当于95个新加坡。其中耕地204.7万hm2,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35 hm2,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6.4倍。土壤种类丰富,土质肥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根本保证。主要有黑土、草甸土、棕壤、沼泽土和白浆土这五大类土质。黑土是垦区最好地土壤,其特点是土体深厚,结构良好,供水保肥能力强,土性温和,种植适度性广,产量既高而又较为稳定,主要分布在九三、北安、红兴隆、绥化和齐齐哈尔5个分局的丘陵漫岗地,占垦区总耕地面积的23.2%;草甸土养分含量与黑土相似,供肥能力较强,一般年产量较高,分布在平地、低地和江河沿岸,以宝泉岭和红兴隆2个分局为最多,占垦区总耕地面积的27.3%;棕壤具有质地轻、易耕作,通透性能强,土温高,养分分解快的特点,适于林木的生长。分布在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和丘陵区,占垦区总耕地的12.2%;沼泽土地表有草根层或泥炭层,下面有一黑土层或腐泥层,养分含量丰富,分布在低洼地,江河沿岸及沟谷水线,占垦区总耕地面积的3.6%;白浆土主要分布在建三江、牡丹江和红兴隆3个分局,其土质粘重,保水供水能力和透水性很差,占垦区耕地面积最大(达33.4%),也是垦区最典型的低产土壤,但近几年,通过土壤改良,使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田。
其次,垦区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适于作物生长。垦区所处地域属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由于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寒冷干燥而漫长;夏季由于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温热湿润而短促;春季多大风而少雨;夏秋多暴雨,也有阴雨连绵之时,春秋气温变化很大。农作物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全年日照时数为2 400—2 900 hr。垦区水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较充沛,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在265亿m3(折合降水深度为540 mm),可利用量97.5亿m3,特别是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最为丰富。另外,垦区的河流分属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大水系,主要支流有嫩江、牡丹江、挠力河等到,还有大小兴凯湖。流经垦区汇水面积1 000 km2以上的河流近50条。全垦区河流入境水量3 000亿m3以上。
最后,垦区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有助于扩大绿色食品生产。垦区开发晚,垦殖率低,污染少,且自然净化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垦区有世界著名的三江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多。垦区现有沼泽、草甸和森林(岛状林)湿地面积90.45万hm2,湿地中蕴藏着大量持水性良好的泥炭资源4 000多万t(干重),相当于25个1亿m3的大型水库。垦区已建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9个,保护地140个,总面积74.3万hm2,受保护区面积达到13.6%。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垦区生产粮、油、乳制品、林特、饮料、酒等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目前黑龙江垦区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了222.44万hm2,占全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0%,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60个,面积57.89万hm2,基地数和面积分别占全国的20.5%和11.5%,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垦区优越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特别适合农作物,尤其是高产粮食作物水稻和玉米的生长。2009年其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9.2万hm2和58.8万hm2,为实现农业生产的“大规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大贡献”、创造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大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黑龙江垦区位于世界闻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是中央直属的三大垦区之一,地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山麓,下辖9个分局、113个农牧场,583个管理区,横跨黑龙江省11个地(市)56个县,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垦区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发挥区位优势,开展以代收代耕为代表的场县共建成效显著,2009年垦区九个分局有75个农场,共计出动7 200台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完成跨区作业面积153.33万hm2,推广良种149.89万hm2,为地方开展种植业保险140.7万hm2,龙头企业拉动农村种植基地134万hm2,牵动农村养殖奶牛16万头、生猪100多万头,160万户农民进入场县合作共建体系,实现垦区农机创收2.07亿元,农村农民节本增收5.06亿元。充分实现了垦区与地方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赢、共同发展,提升了农业标准化、现代化生产水平、加大科技含量、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另外,垦区大多数处在黑龙江省内的边境地带,而黑龙省地处东北亚中央,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是进行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重要通道,因此,垦区对俄贸易有着非常好的地理条件。建三江分局等与俄罗斯接壤,可以直接与海参崴、玛诺夫斯、布拉戈维申斯克、比罗比詹、哈巴罗夫斯克、乌苏里斯克等城市建立和完善的境外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俄远东地区建立起稳定的农产品销售网络[7]。目前黑龙江省已经形成了铁路、公路、内河航运与海运、航空、管道等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发达交通运输网,这就为垦区农产品贸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近几年北大荒物流依托有利的区位优势和便利交通条件拉动了垦区农业快速发展。
垦区经济综合实力强。2009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45.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2 777元;三次产业中,产业结构为53.6∶20.9∶25.5。第一产业增加值292.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4.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8.9亿元,一、二、三产业对垦区当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1%、33.0%和21.9%。种植各种农作物264.4万hm2,实现农业增加值213.5亿元,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54.4万hm2,粮食综合单产实现6 496 kg/hm2,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创历史新高,垦区以占全国2%的耕地面积贡献了全国近10%的粮食增量,总产量达到165.26亿kg,在我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和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进一步增强,粮食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38.0%,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达到152.87亿kg,粮食商品率达92.5%。历经60余载开发建设,累计生产粮食2 252亿kg,累计向国家交售商品粮1 667亿kg,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实现了三次跨越式发展。2009年,垦区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50亿kg,可以保障全国1亿人口一年的口粮供应。这为垦区做成一、二、三产有机融合的“大产业”,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大贡献”提供了保障。
农业基础设施属农业资源中的农业经济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
垦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大江大河防洪能力为20年一遇标准,经过多来建设,初步形成除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四大工程体系。防洪防涝体系初具规模,堤防总长度达2 853 km2,保护耕地89.5万hm2,建有水库165座,总库容10.53亿m3,目前已达成除涝面积140.28万hm2。灌溉体系日益完善,有效灌溉面积125.39万hm2,其中水田106.74万hm2。实际灌溉面积达111.04万hm2,其中水田达102.98万hm2,强有利地拉动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人工林总面积达到57.5万hm2,已经实现农田林网化;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装备水平在全国领先,2009年底,垦区拥有农机资产原值87.52亿元,净值64.7亿元,农机总动力达604.5万kW。大批量引进集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精量播种、变量施肥于一体的智能化大型农业机械1 764台套,重点装备了266个现代农机示范区,农用大中型拖拉机4.79万台,其中100马力以上拖拉机4 913台;机动水稻插秧机5.51万台;联合收获机1.79万台。现有农用飞机47架,航化作业面积119.5万hm2,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高达96%,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部分农场更是达到了国际水平,如友谊农场的精准农业试验区。这是垦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革命,其实质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自1993年首次提出以来,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垦区依托庞大的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基地,以农业产业链经营为核心,围绕米、面、油、乳、肉、牛、麦、薯、种、药等十大主导产业,建成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1家,构筑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精心构建了一个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龙型经济产业链,提高了农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九三油脂、完达山乳业,北大荒米业、九三丰缘麦业等5家企业(集团)跨入国家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北大荒肉业等4家企业成为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了“北大荒”、“完达山”等一批知名品牌。其中九三油脂大豆加工能力达550万t,北大荒米业的稻谷加工能力达240万t,均居全国第一位,带动垦区214.4多万hm2、辐射地方农村107.2多万hm2,拉动了黑龙江省近50%的优质粮豆生产基地。当前垦区拥有几乎所有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已达2 000万t,年处理鲜奶能力77万t,生猪屠宰能力500万头,粮豆、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70%和100%。北大荒肉业等畜产品加工企业还带动了地方农村奶牛养殖5万头、肉牛20万头、生猪180万头基地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大龙头的崛起,使农产品深加工水平持续提高,农产品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在促进农户增收的同时,也拓展了企业效益增长空间。这是加速做成一、二、三产有机融合的“大产业”、实现生产经营的“大规模”的有效途径。
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和动力。现代化大农业的本质就是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武装农业,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管理农业。科学进步是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优势明显。
第一,拥有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作为科技载体。垦区现拥有6所高、中等专业技术院校和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9个科研机构,27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等,113个农牧场分别建立了基层技术推广站、科技示范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11个省级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8]。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在服务垦区现代化大农业方面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6];以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则提供强大科技动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今年,在农业部主导下,垦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在形成北京科技研发中心、哈尔滨技术转化中心、遍布垦区的企业产品研发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机衔接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科研成果丰硕,适用性强,便于推广和普及。“十五”以来,垦区依靠自主创新实施农业科技课题167个,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58个,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5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2%;良种普及率达100%,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奶牛良种冻配率、肉牛品种改良率均达100%,生猪三江杂交和畜禽良种率均在90%以上,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9]。
第三,科研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垦区现有的9万多专业科技人员和近万名从事基层农技管理及推广人员,以及近3年来每年各农牧场吸引招收3000多名大专以上毕业生,均充实到了农业科技园区和专业科技推广队伍。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人才培养平台,奠定了垦区科技竞争力的基础。
第四,北大荒精神奠定了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思想基础。垦区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孕育了北大荒精神,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即“诚信、务实、创新、卓越”的核心价值内涵。使垦区的企业文化建设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现如今,具有极强包容性和明显民族性的北大荒精神又加速了垦区的发展进程,在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处于思想基础地位,发挥着旗帜引领作用。
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自2004年中央连续出台1号文件支持农业发展以来,垦区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农业发展一直受到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针对垦区出台了一系列倾向性的优惠政策。2006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垦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支持垦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更好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优惠政策和保证措施。强调对垦区多指导、多服务、多支持,在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同时也提出了扩大场县合作范围,加深场县合作力度,发展区域联合经济。2007年中央1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拉开了全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序幕。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垦区率先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大型农产品基地,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垦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这为垦区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
有着中华大粮仓美誉的黑龙江垦区,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农业生态环境好,土质肥沃且大多连片等自然资源、综合经济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等优势效应等为垦区建设以“六个大”为特征的大农业提供了前提条件;垦区日趋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的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强大的科研人才保障等因素有利于垦区以科技为内涵的“现代化”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国家对粮食安全、“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各级政府将加大对垦区的扶持投入,垦区将面临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多发展机遇,在北大荒精神的引领下,将发挥潜力,在我国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起到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1]侯新华.黑龙江省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问题研究[C].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9(9):109-113.
[2]马凤才,孔海心.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发展比较分析[J].农场经济管理,2009(10):52-55.
[3]吴穹.加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J].中国农垦,2010(1):66-67.
[4]杨洪仁.现代化大农业是垦区发展的必由之路[J].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9(9):343-345.
[5]哈工大第二届EMBA—农垦论坛举办[EB/OL].http:// www.chinabdh.com/Htm lFiles/2010/201007/ 20100718010517593.html.
[6]包军.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服务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2010(3):23-25.
[7]颜丽娟,王树锋,汪秀会,等.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大农业的优势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9(5):92-95.
[8]葛文杰,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科技竞争力分析[J].农场经济管理,2010(1):24-26.
[9]马守义.加速自主创新加快成果推广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J].农场经济管理,2010(3):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