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朝霞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11602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已经吹响,老工业基地的改造需要政策、资金,但说到底最需要的是人才,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储备是东北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支持东北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后盾和产业升级的有力保障,只有培养大批优秀的人才,才能牢牢掌握住振兴东北的操纵杆,才能为东北振兴提供接续力量。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新思维、新路子,这主要来自于科技创新和进步,而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东北能否最大限度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因素。
1.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振兴东北所需人才应是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有机结合的综合素质型人才,应具有积极进取心,以及诚信守法、团结合作的精神,具有良好的修养与文化品位以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经得起挫折,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2.要有很强的综合能力。所需人才应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尤其是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适应岗位需求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此外,还要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组织领导、经营管理协调能力,善于吸收国内国际先进的科技成果,并能使之转化为生产力。
3.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现今社会,知识不断更新,设备不断换代,要想跟上社会发展潮流,必须进行自我改造,终身学习。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不断发展,只有会学习、会思考,不断进取的人才能成为东北振兴舞台的主角。
东北曾是全国重点发展的地区,人才开发的基础较好。从数量上看,东北三省人才济济,但是人才存量与人才效能并不相称,人才数量的简单数字罗列相加并不等于经济效益的几何增长。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东北经济的发展。
1.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行业、产业布局不合理。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工程、卫生等传统领域,高新技术、农业产业等重点发展行业的人才所占比例严重不足。传统产业人才相对较多,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二是所有制间分布不合理。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相对集中,非国有企业人才不足;三是专业结构不合理,产学研脱节问题比较突出。东北三省拥有较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也较多,但商品化率低,理论研究型、基础性学科人才多,应用型人才少;单一方向的专业人才多,复合型人才较少。
2.人才流失情况非常严重。近几年东北大量人才流向外省,与区外的人才流动呈现“逆差”现象。以黑龙江省为例,改革开放20多年里,黑龙江省人才总流失量达20万人,占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的1/6。每年有200多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流到省外、国外。
3.吸引人才能力弱。据统计黑龙江省每年考入省外高校的大学生毕业后返回率不足1/3,吉林省每年流出人才是流入的3倍以上,相对于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部沿海各省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才吸引能力远远不足。东北地区生产停滞和资源枯竭不能为优秀人才提供足够的岗位,无法提供较好的环境、发展空间和报酬,造成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优秀人才大量外流。而人才外流又给本来已经发展缓慢的东北经济以沉重的打击。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比较,学历层次偏低,整体创新能力后劲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东北地区“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队伍的客观要求。
4.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政府每年用于人力资本投入的资金远低于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中的高校科技投入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人均科技经费拨入”,全国人均为28184元,东北三省合计人均为24013元,低于全国14.8%,其中“政府专项”全国人均10160元,东北三省合计人均为8090元,低于全国20.4%。再如“人均研发经费拨入”,全国人均16174元,东北三省合计人均为14335元,低于全国11.4%。其中差距最显著的是“应用研究”,用于“应用研究”的人均研发经费,全国人均为9913元,东北三省人均为6804元,低于全国31.4%,其中辽宁人均为7976元,低于全国19.6%;吉林人均2550元,低于全国74.3%;黑龙江人均9855元,较好一些,低于全国0.6%。
1.建立区域人才协调机制,处理好人才流动与人才流失的关系。东北地区应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省际、省市之间建立人才跨区域合作体系。在平等自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原则下,理顺人才智力流动的渠道和途径,积极开展人才培训、交流与合作。在人才政策、人才智力交流、人才开发培训、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人才市场建设、人才信息网络建设、人才资源和人才信息共享、人事科研等各个方面,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人才开发合作与交流。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引导最需要的人才流入东北地区,另一方面随着东北各产业的调整,一部分不适应、跟不上东北发展需要的人员应能够自然地落伍和被淘汰。同时应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内部人才流动的引导。引导大城市人才向中小城市流动,逐步解决大城市人才挤压、浪费和中小城市人才缺乏的矛盾;引导人才向边远山区流动,实现不同地区人才的合理分布;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转移,鼓励有农业技术专长的人才到农村开发创业,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2.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创建新型分配办法,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结合东北地区实际情况,总结以往的经验,要从利益分配上实施有效激励。改革平均化、单一化分配制度,积极推行差别化的多元分配政策,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办法,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真正让贡献大、效益高、业绩多、素质好的人才多收多得,形成有效的驱动力。探索以人才核心竞争力为主导原则的新分配机制,使知识与能力的价值得到真实的体现。要从表彰、奖励优秀人才上进行有效激励,并在生活工作上办实事、给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形成良好的人才导向效应。
3.加强凝聚人才的组织文化建设,注重人才的二度开发。技术人才的流动是具有潜在的机会成本的。在员工选择新的地区和组织的时候,考虑的并不仅仅是收入的问题,还有组织内的干群关系,可能会受到尊重的程度以及家属如何迁移等问题。因此如果不到不得已的情况下,技术人才不愿意离开自己已习惯多年的环境。尤其是那些在老国有企业干了几十年的高级技术工人,他们对企业很有感情。因此,东北地区要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和感情纽带的凝聚作用,使已有的高级技术工人继续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同时,要注重老年人才的二度开发,组织老年人才发挥余热,充分利用他们的经验,搞好老年人才的“传、帮、带”工作。
4.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储备人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首先得依靠本地人才,要不遗余力地通过政策导向、市场机制、行政调剂等手段整合好现有人才资源。首先,东北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振兴东北的需要,必须变单一的培养模式为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东北高校要增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其次,东北地区的职业教育要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东北振兴的需要。学校和企业要改变过去“学校只管教育,企业只管使用”的脱钩现象,而应该积极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行订单式教育,学校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要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的培养输送。再次,东北振兴人才工作不能离开继续教育。政府企业要制定相应政策,提供继续学习平台,整合好培训资源,逐步实行职业培训“存储”制度。
5.加大科技投资力度。科技投资增加,研发条件必然会得到改善,从事科技创新的人员会增多,也会吸引外来技术人员,技术创新也会增多,整个地区的经济水平也随着上升。给予科研项目开发政策上的优惠,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企业给予奖励,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鼓励知识要素、技术要素合理流动,向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重点行业汇聚,研究制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老工业基地工作的具体政策。
[1]高军,刘毅,孙明哲.基于SWOT分析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战略有效路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3):40-42.
[2]张力.构筑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大军的战略思考[J].中国人才,2008(3):63-65.
[3]董家英.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
[4]邓晓春.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加速构建具有区域优势的东北人才和教育高地[J].辽宁教育研究,200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