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三中(430050) 徐祖洪
在人文地理教学中,有关地理概念很多,学生普遍对此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对学过的有关概念,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对有关地理概念模糊不清,容易混淆如“水电”与“水能”、“铁矿”与“钢铁”。在回答某地钢铁工业发展有利条件时,本应回答为“铁矿资源丰富”却回答成了“钢铁资源丰富”。这反映出学生对什么是自然资源都没弄清楚,对原理和规律的认识比较肤浅或片面。另一方面对很常见的原理和规律也是一知半解,例如关于水土流失的地区分布,不少学生误认为发生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又如关于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学生一般都知道是由于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而形成的,但由于对盐碱化形成原理理解不透彻,一些学生误认为盐碱化现象会发生在高温多雨地区,他们是这样分析的:由于降水量大,地表水下渗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于是便产生了土壤盐碱化。
人文地理包括的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农业、工业、城市、交通、旅游、环境问题等都与平时生活紧密相联。以农业为例,由于缺乏农业生产的体验,不少学生总是搞不清有关农事活动安排,对一些常见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播种时间、收获时间、产品用途和地区分布等,总感到似懂非懂。如在回答有关棉花生产的问题时经常闹出笑话,以为棉花成熟后是“收割”而不知道是“收摘”。
学生在人文地理学习中,错别字也很多。如把“秸秆还田”写成“桔杆还田”;把“煤炭”写成“煤碳”,有的甚至把“煤”字写错,把其左边偏旁写成“石”字旁;把二氧化碳写成“二氧化炭”;把“乳畜业”写成“乳蓄业”;把“蓄水池”写成“畜水池’;把青藏高原上的“牦牛”写成“蚝牛”;把“销售”写成“消售”;在回答荒漠化形成原因时,把“过度放牧”写成“过渡放牧”;把“冲积扇平原”写成“冲击扇平原”;在回答河西走廊农业发展有利条件时,把有祁连山的“高山冰雪融水”写成“高山冰雪溶水”;在回答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时,把“延长产业链”写成“沿长产业链”;把“棉花”写成“绵花”;在回答某地“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多地震、火山发生”时,把“板块”写成“版块”;在回答荒漠化向某个方向扩散或蔓延时,把“蔓延”写成“漫延”;把“凌汛”写成“凌讯”。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有关概念不理解。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大量收集有关工农业生产的图片,进行形象教学或组织学生到农村和工厂参观生产活动实践,进行亲身体验。如在农业地理教学时,让学生说出自己在一年中不同季节吃什么菜来体验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在讲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时,向学生提问:你喜欢吃番茄吗?为什么有的季节番茄很好吃而有的季节却不好吃?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进行归纳总结:吃起来口感很好的番茄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成熟的,而口感较差的番茄可能是温室大棚里长出来的。其原因是:温室大棚不如自然条件状态下的日照时间长,大棚里也没有自然条件状态下气温日较差大。
在人文地理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有关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学习,使学生能利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选取典型案例,对人文地理中的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学习情境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学会在新的情境中能做到知识迁移,能灵活运用相关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了解学生怎样理解地理概念,要利用学生的错误,将这些错误作为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