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南县城关镇初级中学(726300) 叶玉琴
讲完《中国地理》“交通运输业”中“铁路交通”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 同学们,你们知道经过我们商南县的这条铁路名称吗?它的起点终点在哪里?过去它有哪些名称?为什么要改名?
2. 假期我们班上的一位同学想和爸爸妈妈到以下景点去旅游:秦始皇兵马俑、都江堰、春城昆明、杭州西湖。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为她设计一条比较经济的旅游线路吗?
问题一提出来,教室就像炸开了锅,同学们的热情无比高涨,就连平时很胆小、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都抢着举手回答问题,思路特别清晰。同学们权衡之后觉得选择铁路交通最为便利也比较经济,有的同学发现有两条线路可选且不走重复路。在学生设计好旅游线路后,教师再加以引导,这条路线中我们要经过哪些地形区?有哪些气候类型?要经过哪些省级中心城市?问题的设计拉近了地理与生活的联系,也拓展了地理知识,让学生感觉到地理离我们生活很近,就在眼前就在身边。你说这节课的效果能不好吗?
初二《中国地理》第七章第一节“面向海洋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中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状况时,学生不能将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相联系,我就灵机一动拿学校周围土地利用状况相联系进行提问:
同学们你们抬起头来看我们学校周围,学校门口是一条什么路?(312国道)我们学校、火车站、在建的县医院,那这些是什么用地?再看西边有什么工业园区?东边有什么工厂?这又是什么用地呢?除了这些还有大片大片的是什么用地?(耕地、农田)还有呢?(村庄、民居)那这又是什么用地呢?
这个问题一问完,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土地利用状况啊,坐在教室里不出门就能看到和珠江三角洲类似的土地利用景观何乐而不为,原来书本上的地理知识离我们真的很近。
初二中国地理第七章第二节“西双版纳”课后活动题,要求分析西双版纳近几年来旅游业呈下滑趋势的原因,并为西双版纳旅游局找出整改对策,学生觉得西双版纳离我们很远,无从下手,就是能说出一点几点也是照着活动提示说的,没有创新建议。我考虑到这些后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法,设计了以下问题:
1. 近年来我县加大旅游资源开发,我县的金丝大峡谷已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同学们去过金丝峡吗?去的时候你们都碰到或看到过哪些问题呢?
2. 你知道我们周边县最近开发了哪些旅游景区吗?对我们金丝峡旅游业的发展有影响吗?
3. 假如你是一名游客,你对商南旅游局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呢?
金丝峡旅游区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大都去过,有亲身体会,景区中的景点很熟悉,存在的问题也很清楚,分析起来没有什么困难。把书本上的知识迁移到学生实际生活中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