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
论日常生活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朱斌
在21世纪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日常生活如何对接?马克思主义如何抵达人们心灵深处,真正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些都是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日常生活政治化的方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采取自上而下的宣传活动、群众运动、政治运动、理论灌输、理论学习等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成功地植入人民群众的头脑。出于对新中国美好前途的向往以及建设新中国的憧憬,人民群众集体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可以说,在新中国最初的17年中,马克思主义借助政治话语进入和引导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交往实践中强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认同。但是,在随之而来的十年“文革”中,“斗资批修”成为大众的生活常态,一切都以“阶级斗争为纲”,日常生活泛政治化,就连个人内心的精神自由都失去了自由的空间。纵览建国后30年,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高度同一化、政治化,在国家政权的推动之下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与认同,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过度的日常生活政治化,其负面作用也是巨大的,日常生活对非日常生活的过度挤压,严重窒息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生机和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被摒弃,政治、文化等对日常生活的高压、挤压逐渐消退,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日益分开,日常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并且日益多元化。但是,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日益分开的同时,非日常生活有点高高在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大部分回避了大众化内容,以致部分群众沉迷于日常生活,对马克思主义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同;受传统政治宣传的影响,在群众心目中,马克思主义只是一个脱离日常生活的政治传播符号和象征,对其缺乏情感认同,甚至产生消极抵制情绪;由于体制不完善,而且贫富差距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环绕着群众的日常生活,使得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种种疑虑。应对以上情况,我们必须回归日常生活,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中的学问,马克思主义来自人民大众,又服务于人民大众,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但是,大众没有能力建构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他们只会在日常生活中对之形成接纳、认同、批评或消极抵制等态度。因此,必须从大众的日常生活和认知规律出发,建构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一)与时代相结合,摒弃“学院化”马克思主义
自20世纪末以来,“政治(思想)淡出,学术凸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界部分学者心照不宣的流行话语,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走向了学院化的研究误区[1]。他们对大众的现实日常生活和时代要求采取规避的态度,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种纯学术活动,认为研究现实就不是学术。但是,当今世界,多种价值观、多种文化并存,大众的独立性、选择性日益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应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关注日常生活,这样马克思主义才有现实生命力。所以,在建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必须走出“学院化”误区,走进时代和现实日常生活,建构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从大众的现状出发,建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
任何理论要为人民群众所掌握,都必须通俗化。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自己“在通俗性这点上,一开始就做得很差”[2]。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历来受革命导师所重视。列宁曾经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3]所以说,只有从大众的现状出发,建构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才能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大众化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通俗化,通俗化更不代表要将之庸俗化,适应大众也不是要迎合某些大众的不良需求。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并不通俗,而是以通俗的形式体现高贵,是蕴涵高贵的通俗。
(三)立足于人的本质命题,建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
内核也称核心,它本来是一科技名词,英文名称为core。人们将其运用到社会科学上来,其意思是指事物或事情最重要的赖以支持其存在的那一部分。毛泽东曾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4]以上表明,对一个国家来讲党的领导核心非常重要,同样,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理论,其理论核心也是不可或缺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是大众接受、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支点。而人是在某种动力(需要)的驱使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进行日常生活实践。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互助、和谐共处,以及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所以,从人的社会本质出发,消灭一切不平等现象,消除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异化现象,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目标等,构成了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
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的根本。”[5]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真理性,是决定人民群众是否接受的根本前提。但是,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并不完全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情绪与情感取向等非理性因素也起重要作用。马克思也认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地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6]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7]所以说,情感作为人类最本真的存在状态,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常生活是情感的来源,日常情感取向就是建立在日常需要、利益、诉求等基础上的心理倾向。日常情感取向能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并赋予人民群众旺盛的内驱力。只有当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既有理论上的认识,又有日常情感上的体验,既觉得合理,又感到合情时,才会积极地行动起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反之,则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持消极、被动、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把握大众日常情感取向现状,塑造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情感
情感取向是一种心理倾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又受价值观念的影响。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传统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激烈碰撞的时代,人们在价值观的取向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种种挑战。所以,要结合当今价值观念多样化现状,加强与大众情感取向相关的大众心理特点和规律的研究,积极引导大众情绪,转变其逆向情感,塑造其正向情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群众利益和诉求的契合度,塑造共同的社会情感
共同的利益和诉求把人民群众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共同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民群众形成了共同的社会情感。在共同的社会情感的感召下,人民群众共同追求他们认为美好而神圣的事物,也共同对抗他们认为是丑恶而低下的事物。事实上,本真的马克思主义包含有丰富的社会情感内涵,它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关怀和现实关怀上。毛泽东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8]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与诉求出发,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群众利益和诉求的契合度,塑造共同的正向社会情感。
(三)切实解决社会问题,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和谐的心理环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佳“心理域”,能充分调动大众对马克思主义认知、接受、认同的积极性。但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各种社会问题频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增多,严重破坏了群众心理环境的平衡,影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与认同。正因为如此,必须充分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解决社会问题的威力,营造和谐的社会心理氛围,增强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心。
一切理论都具有其价值归属,马克思主义的本真要求是维护大众利益。马克思曾经在《神圣家族》中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9]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不应该是一个政治说教的符号,而应该是富有深刻现实生活意义的思想和学说。关注日常生活,回答现实问题,消除人民群众的种种社会疑虑,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所在。
日常生活是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领域,是人的生命之根和安身立命之所,它影响人的发展的全过程。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表明,牢牢地立足于大众日常生活之上,走群众路线,真正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动力。正如毛泽东所说:“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10]任何背离大众利益,远离群众日常生活而空喊口号的理论,最终其注定要被人民群众所唾弃。然而,在改革过程中,由于体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一些社会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保障体制滞后、公民权益受损、底层劳动群众边缘化等诸多社会问题,使得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种种疑虑,甚至部分群众对其丧失信心。这些日益突出的社会民生问题能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并严重危及人民群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信仰。
当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以及“民生”等新话语与日常生活直接相关,并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日常生活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从日常生活视角切入解决民生问题,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到具体的民生问题中加以探讨,认真贯彻“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理念,使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这些理论是他们自己的理论、自己的心声,在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中赢得民心、获取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拥护,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日常生活具有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在某种程度上也出现了类似西方意义上的日常生活。人们的日常消费、休闲、交往和观念等也深深地打上了全球化烙印,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全球视野来对待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如日常生活日益标准化、日常消费符号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等。而且信息网络技术开启了虚拟化生存时代,日常生活日益虚拟化。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巨大的挑战。所以,在回归日常生活,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的同时,还必须对西方意义上的日常生活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对虚拟化的日常生活进行辩证分析,我们既不能对现阶段我国出现的现代性日常生活视而不见,也不可忽略我国的具体情况而盲目照搬西方的理论,我们必须有本土意识,坚持辩证思维方式,有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石云霞、陈曙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若干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9期。
[2]李秋零译:《彼岸星空——康德书信选》,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3][7]《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67、117页。
[4]《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03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9页。
[8]《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
[10]《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5页。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责任编辑 楚 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