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平
坚持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张力
○王乐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一项永恒的事业和常新的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90多年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得出的正确结论,同时,它更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使之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应该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一条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坚持不是照搬照抄,一字不变,而是辩证地坚持、发展地继承。
(一)坚持是原则的坚持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根本支柱。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说的坚持,首先是必须坚持它的基本原则,而不是一成不变地局限于它的细节与枝叶。马克思在《论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明确提出,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价值原则、认识原则、实践原则,并将这些原则和目标具体地落实为无产阶级推翻整个私有制的革命实践。它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这些基本原则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不能动摇。
(二)坚持是本质的坚持
事物的本质是其内在的规定性,任何理论的本质都是该理论的灵魂。列宁在《共产主义》一文中对马克思主义本质作了一个科学概括,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1]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是辩证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要求和重要原理。列宁正是根据这一原则创造性地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落后国家可以率先实现社会主义胜利的伟大理论。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其主要内容同样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为内核,而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片言只语。
(三)坚持是创造性的坚持
坚持不是教条式坚持,更不是机械唯物式坚持,而是创造性地、有选择性地坚持。教条主义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头号敌人。机械唯物主义是用一种机械的模式去分析事物,尽管本质上仍然坚持唯物主义,但是却缺少了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问题,意识严重偏离实际,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作出错误的判断和行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不能把一次或几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当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终结。党的历史上曾因为个别中央领导人固执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而使中国革命遭受过重大挫折,相反,中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够一步一步最终走向胜利与成功,其主要原因则是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一次次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本质在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完善和创新。创新是在坚持基础上的创新,不是全盘推倒重来,另起炉灶。创新是一种辩证的扬弃,既肯定原来合理、正确、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成分,又否定它过时的、落后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或者被社会实践已经证明错了的部分。
(一)创新的基础是坚持
创新是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资源的再配置、再整合,进而提高现有价值的一种手段。创新是在坚持原有正确东西基础上的创造革新,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最重要的创新,是整个创新思想的核心,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列宁曾经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2]理论的创新应当源于理论的探索,理论的历史性特征还需要通过理论自身的批判和扬弃反映出来。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必须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是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基础上的中国化的创新。如果脱离了这个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二)创新的本质是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创新在于继往开来,既要批判地对待旧的事物,又要批判地评价新的事物,要把过去和未来一起熔铸在现实的实践中。创新的本质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需要寻找的是一条适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道路。当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发展、小完善、小创新,而是一种划时代的发展、划时代的创新。在这里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是特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基础上的新的飞跃。如毛泽东开辟井冈山中国革命斗争的道路、邓小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但是任何一项的具体改革方案不能说成是一次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只能算是理论成果中的一朵浪花。
(三)创新不是全盘否定
创新不是抛弃一切,不是推倒重来实行全盘否定。否定一切就变成了历史虚无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也是如此。近年来,我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诸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家之言”,不能唯我独尊;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最终必将破产,应该“告别马克思主义”;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革命学说,不是建设的学说、执政的学说”,已经“过时了”,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起指导作用。这些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企图用这样或那样的所谓“主义”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从理论上讲,是因为持有这些观点的人,他们看不到马克思主义的合理内核,看不到马克思主义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指导作用。其实,创新本质上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是否定该理论与当前已经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及时代特征不适应的部分。
理论要不断向前发展,既要有创新的因素,也要有坚持的成份,是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坚持。光创新不坚持,这种创新就不能持久;光坚持不创新,理论就会裹足不前,最终必然丧失其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从而不能指导丰富多彩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因此,我们应该把坚持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辩证地统一起来,使它们相互完善、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一)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创新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理论、一种发展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更是通过创新马克思主义而使它在中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以创新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由此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束缚,首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制定出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创造性地解决和回答了有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以创新的态度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排除了“左”和右的种种干扰,澄清了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种种模糊认识,制定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党和人民坚持理论创新,进一步科学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显然,党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竭动力。从今天我们党和国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来看,理论创新更是任重而道远。当前我国社会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和存在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在以往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难以找到现成的答案,必须在实践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积累完善靠坚持
任何一个理论的形成都是一系列理论观点的积累,任何一项实践都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后再向前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以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红色政权理论为例,它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不断探索的一系列正确、科学理论观点积累而成的,它不断积累、深化和完善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上山”革命的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发展游击战争”的思想、“土地革命”的思想等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形成也是这样由一个个正确而科学的理论观点不断积累完善的过程。理论积累完善的实质就是坚持,也就是敢于坚持理论积累完善过程中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部分,勇于剔除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部分,并坚持把正确的部分发扬光大。
总之,创新是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坚持是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的每一个进步都需要创新来进行破冰,理论和实践的每一个进步也都离不开坚持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坚持与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张力,它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1]《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0页。
[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09页。
(作者单位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责任编辑 楚 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