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华全 李传训 田福深
义务教育段学生成长档案建设的探索
● 李华全 李传训 田福深
2002年,淄川区教研室制定了《淄川区关于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全区小学参与课改的年级实行以“学生成长档案袋”为主要载体的发展性评价。各中小学在档案门类的设计、资料的收集、评价作用的发挥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开展“义务教育段学生成长档案建设实验研究”,我们主要采用区域推进的做法:一是由区教研室统一组织引领,以课改区域片为单位,学习研究国内外有关学生成长档案建设的有关理论和先进做法,统一推进课题研究。二是统一检查、督导,定期组织交流研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研究解决;发现典型经验,及时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三是运用调查研究和对比试验研究等方法,对学生成长档案收集内容的全面性、真实性,档案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以及学生成长档案的保存管理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及时发现典型问题、总结经验。四是通过阶段性总结,撰写论文、开展专题性经验推广和问题研讨,对难点问题组织骨干力量集中进行攻关,并注重学校外地的先进经验,形成富有淄川区特点的学生成长档案建设的理论与操作的方法体系,进一步提升经验,以实际努力和成果推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五是积极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构建成长档案的前提下,班级、学校、课改区域、全区分层次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学生成长档案交流反馈活动。
几年来,我区各中小学对学生成长档案建设的不断深入,学生成长档案也日益完善,涌现出一批可以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的做法。淄川区实验小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借助计算机网络优势,在以纸张和实物呈现的基础上,开发建立网上学生成长档案,建立了网络博客;淄川北关小学在建立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班级之最”等评选活动,积极建立班级成长记录袋;淄川般阳路小学为学校与家庭教育构建有效交流的平台,实现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的有机延伸,使家庭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洪山鲁泰小学在学生成长档案建设中着力于发挥档案资料的激励效应,以可操作性作为学生成长档案应用的支撑点,通过评价把握学生的发展需求,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创造性地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淄川实验中学采取家校联合的做法,共同做好学生成长档案,帮助教师和家长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了解学生,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开发区中心校根据学校现有条件,不断探索档案保存方式,采取学校、班主任、学生交互管理的方式,充分发挥成长档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昆仑中心校重视师生的全面发展,分别建立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性评价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为全体师生建立了成长档案,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和谐发展。
综观全区学生成长档案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成长档案评价多元全面。成长档案力求体现发展性和综合性评价的特点。主要包括学生优秀作品的收集和发展性评价等一系列资料:栏目设计主要有:温暖快乐屋、优点大本营、材料搜集站、幸福大盘点、我的小秘密、我的得意之作等。其中,仅学生的得意之作就门类繁多,琳琅满目,习作、绘画、摄影、录音、录像、书法、科技作品、贺卡、甚至还有自己烹饪的摄影作品、倡议书等。
档案收集内容彰显本土特色。档案内容既有学生每个阶段、每个学期的成长情况(学生的星语心愿,学生成功的快乐,挫折后的反思等),也有学生的自我评价总结(书面评价对自己作品的反思,描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等)。有的山区学校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倡导学生制作昆虫和植物标本,画山水画,写赞美家乡大好河山的短文等。
档案呈现形式丰富多彩。纸质档案由原来最初的档案袋到档案盒,再到相册式档案;有的学校充分借助计算机网络优势,在以纸张和实物呈现的基础上,开发建立了网上学生成长档案,建立网络博客等。
档案主体日益丰富多样。每个班级在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的基础上,积极建立班级成长档案。班级成长档案目录条理,内容包括班委会组成人员介绍、学生名录、集体彩照、班级荣誉、班级规章制度、“班级之最”、优秀作品选等。
构建平台交流形成机制。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构建成长档案的前提下,班级、学校、课改区域、全区分层次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学生成长档案交流反馈活动。班级每月展示一次,学校每学期展示一次,课改区每学期至少展示一次,全区不定期进行展示。展示交流中,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家长参与评价,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许多学生的潜能在交流学习中得以不断提高。
1.研究学生成长材料收集与选择规范的工作程序。要研究学生和教师在学生成长档案建设中各自的职能作用。一方面要研究解决如何发挥学生在成长档案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发挥教育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要研究教师在学生成长档案建设中的指导和管理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将开展教育活动与材料的收集和选择结合起来,解决材料选择过于单一、随意,忽视研究性学习、关注社会与修养身心等德育材料的问题。学生档案资料的收集要尽量涵盖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要有目的地搜集记录学生在特定领域、特定阶段内的学习、生活、进步或达到的成果,通过真实材料的科学收集和有效反思,全面展示学生的各种优势,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富有特色的个性化发展和变化成长过程,真正发挥成长档案收集和激励的功效。还要注重研究学生成长档案建设规范管理与丰富创新的问题。
2.研究学校对教师学生成长档案工作质量的评价问题。学生成长档案建设是教师一项新的教育工作,教师在学生成长资料的收集、选择与评价工作中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学校对教师开展学生成长档案建设工作的质量,缺乏必要的评价和实质性奖励,致使教师对这项工作缺乏必要的积极性和积极探索的精神,这已成为制约学校学生成长档案建设上水平、上档次的瓶颈。因此研究解决教师开展学生成长档案工作的评价考核问题,如:工作量的认定与计算,工作质量的考核与评定、研究成果的评价与奖励,学生成长档案建设有效纳入教师的总体工作之中,其在教师总体工作中所占的比重,等等,这些问题都要通过实验进一步完善,研究制定具体的评价依据与评价规则。
1.研究解决学生成长档案在不同时段评价效能的问题。针对学生成长档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过程记录轻发展性评价的问题,学校和教师要做好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规范研究过程性评价的问题。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研究和建立以发展性评价为中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真实地记录和评价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评价学生在各个时段中各方面能力和预期目标的发展状况,激励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这一问题的研究在于总结现有的经验和成果,对过程性评价的程序和规则进行规范,进一步发挥过程性评价功能,二是终结性评价的研究和实验,是研究小学、初中学段结束之后的评价作用。其中关键是与升学的“挂钩”问题,尤其是与中考升学的“挂钩”将倍受社会关注。“挂钩”的操作要做好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方面要在学生成长档案建设相当成熟之时才能进行 “挂钩”的操作,另一方面必须研究建立严格的工作程序和科学的评价方式。
2.学校保存管理学生成长档案的理论与操作问题。由于学生成长档案建设是学校一项新的工作,绝大多数学校没有保存学生成长档案的意识和工作经验,保存学生成长档案需要研究解决相关的理论与操作问题。首先要解决学校的观念问题。学生成长档案建设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学校保存管理学生成长档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要把学生成长档案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与文化积淀的重要工作,通过长期保存、管理和研究学生成长档案,积淀学校的文化特色。其次是具体操作方法的研究与实验。学校保存与管理学生成长档案是一项新的工作,项目繁杂,资料多,工作量大,为精细保存与方便查阅,都要建立起一套精细化的管理程序与规则,并通过教学实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同时,还要开展班级档案和电子档案的研究和实验。再次是研究如何解决当前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如校舍条件、管理规则与管理人员等问题。研究当前面临的问题要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相结合,找到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李华全 李传训 田福深/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陈培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