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念金
论校长的课程统筹*
● 丁念金
课程统筹是指以学校为单位,对要在该学校中运作的所有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通盘筹划。校长的课程统筹的意义包括:有利于使学校课程体系变得有序而高效;有助于形成学校课程文化;有助于构建学校特色。校长的课程统筹的原则有:以学习为中心;面向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以学校为基点;达到高度的课程统筹自觉;实现各种相关课程决策行为的协同性。校长的课程统筹的操作过程包括四个基本环节:确定统筹目标;明确统筹问题;展开统筹工作;逐步形成方案。
校长;课程统筹;意义;原则;操作过程
课程开发运作的完整过程包括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基本环节,作为其中的首要环节,课程决策是指对教育的目的和手段进行判断和选择,从而决定学生学习怎样的课程的过程。参与课程决策的人员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方面的人员是校长 (本文中的学校指中小学,校长指中小学校长)。校长的主要课程决策行为可以称为“课程统筹”。在目前的中国,已经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共存的局面,在现实中,课程统筹已经成为校长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使校长的课程统筹变得科学有效,就需要对此加强研究。
所谓课程统筹,是指以学校为单位,对要在该学校中运作的所有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通盘筹划。这包括三个层面的决策工作:其一,在整个课程框架内,策划一整套校本课程;其二,对校内各种课程开发工作进行统筹,主要是对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进行统筹;其三,在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合成一个有序而高效的体系的过程中进行统筹工作,其中包含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也考虑在统筹的范围之内。如果将课程决策划分为国家课程决策、地方课程决策和校本课程决策,那么校长的课程统筹则是校本课程决策的核心。校长的课程统筹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在目前的中国,对校长的课程统筹的需求极为迫切。首先,目前在我国已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并存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出于课程决策权力的划分——即要让国家、地方和学校都享有一定的课程决策权力,另一方面是出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之功能的互补性质,即三个层级的课程各有不同的优势和局限,相互补充。应该说,这三级课程并存之局面的形成,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然而,如何处理这三级课程的关系?如果不注意处理好这三级课程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三级课程之间就会产生冲突,例如在份量、目标、内容、实施形式、实施时间等方面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冲突,并降低课程的效率。其次,校本课程内部也容易产生混乱或相互冲突的情形,因为校内各个部门、各个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行为,都往往会从自己的部门、自己的班级、自己个人的目的和条件出发,校内各个部门之间、各个班级之间、各个教师之间的立场、观念、需求和条件是千差万别的,形成极为复杂的局面。为此,我国有专家提出要进行学校课程规划,并认为:“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最为核心的就是如何依据上级的课程规定,因地制宜、切实有效地整体规划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所有课程。学校课程规划也就是对学校提供的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并对课程实施、评价进行全面的规划,旨在探索学校课程如何体现和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1]而学校课程规划的核心环节,乃是校长的课程统筹。
要使学校课程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深层的促进作用,就需要形成学校课程文化。什么是学校课程文化呢?这需要从分析“文化”的概念入手。虽然“文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关于此概念众说纷纭,但较多的学者认为“文化被视为观念的、精神的、非物质的范畴”[2],“文化在实质上是通过各种物质形态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精神”[3]。简单地就,文化的深层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所积淀的人类精神,当然也包括渗透了人类生活的社会生活的各种形式。因此,学校课程文化的深层是学校精神,它的表层是课程的外在形式。学校课程文化的形成需要校长的课程统筹:其一,学校课程文化的深层是学校精神,而学校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校长的灵魂性的领导作用,离开了校长的价值观念和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就难以形成和发展;其二,学校课程体系的形成需要校长的课程统筹。
学校特色的意义已得到大家的认同。那么,如何构建学校特色呢?这有多条途径,其中核心途径之一是构建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即以学校为中心,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本校的校本课程整合成为一个既符合国家与地方课程精神、又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这种有特色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构建学校形象的重要一步。在美国,20世纪晚期以来,尤其是进入 21世纪以来,随着整个教育的变化和课程决策权力分配格局的改变,学校重构和学校课程重构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在此趋势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学校课程整合[4]。在当前的中国,也面临着与美国类似的趋势,需要进行学校课程整合,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全面创新,构建一个新的学校教育体系,促进革新,这项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校长的课程统筹。
校长如何进行课程统筹呢?这首先要遵循一些原则,其中特别重要的原则有如下五条:
什么是课程?关于此,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但多数人是从学习角度来理解课程的[5]。从本质上讲,课程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尽管有时需要教师来教课程,但对课程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因此,课程决策应该以学习为中心,校长的课程统筹这样一种决策行为也是如此。以学习为中心,具体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其一,明确地认识到校长的课程决策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要以学习为出发点,树立学生也是主人的意识;其二,学校的所有课程要遵循学习的规律,因而便于学生的学习;其三,课程的水准要以学生的现有身心发展水平为基础,并符合量力性原则;其四,要让学生在课程上有一定的参谋权和选择权,即在课程统筹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征询学生意见和建议,适当地与学生协商以达到对学生需求和意愿有必要的符合度且具有较高适切性的决策,并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课程决策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宗旨,这是理所当然的,校长的课程统筹也是如此。作为课程统筹之宗旨的学生发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首先应该是全面发展。在中国传统社会,由于以维系等级制社会为根本的宗旨,学校教育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忽视了人的身体素质和科学素养等方面的发展。在较长时期内的西方社会,由于社会划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前者以利润为主要追求,后者仅能勉强维持生命,因此,大多数人是片面发展的。而在理想层面,人类长期以来一直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将这种理想提升并强化为人学的核心内容,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目标观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它也是整个现代教育目标观的核心内容[6]。当然,也要同等地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及内在的发展趋势,每个人个性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并得到丰富多彩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强调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校长的课程统筹中,要以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的宗旨,基本的做法是:在课程的根本目标上,追求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基本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追求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校长的课程统筹是在学校进行的,应该以学校为基点。在此,“基点”有基础、核心、基本等含义。具体地说,校长的课程统筹以学校为基点,要做到如下几点:其一,基于本学校的需求,包括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发展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的需求,其中学生发展的需求是最根本的;教师发展的需求注重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学校发展的需求特别要注重学校特色、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其二,基于学校的资源和其他条件,诸如学校的文化资源、学校的物力条件、学校的财力条件、学校所处的环境等。其三,以学校为核心,形成学校与校外场所、机构、人员的良性的相互支持的关系,例如,实现学校与家庭、社区在相关资源、观念、行为上的互惠、互动、互补,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充分有效的条件。
事实上,长期以来就有校长的课程统筹,但在许多情况下,校长的课程统筹是自发的,缺乏自觉性。现在,我们正式明确地提出校长的课程统筹问题,这就需要校长达到高度的课程统筹自觉。首先,校长要有明确的课程统筹意识,即明确地意识到课程统筹的必要性和意义,认识到自己的课程统筹职责和正当权力。其次,校长要对课程统筹形成一种有计划、有预见性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克服课程统筹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再次,校长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自己的课程统筹的能动性,努力提升课程统筹需要的相关素质,着力追求课程统筹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尤其是在促进学生发展上的效益。
校长的课程统筹涉及到整个校本课程决策,而校本课程决策是一种复杂群决策,复杂群决策的一个核心过程是复杂系统的多方面的协同过程[7]。在校本课程决策这个复杂系统的协同过程中,校长的课程统筹起着主线的作用。作为一种复杂群决策,校本课程决策包括多方面的决策行为,如校内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行为、校内学生参与课程决策的行为、学生家长参与课程决策的行为、学校所处社区参与课程决策的行为、学校邀请的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参与课程决策的行为、学校邀请的企业代表参与的课程决策行为等。这些课程决策行为各有其不同的特点,相互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同时也可能会产生相互冲突,要使它们达到相互协调、有序而高效,就需要维系它们之间的协同性,校长的课程统筹在这方面有着重要的职能。
任何统筹工作的操作过程都是复杂的,都因具体的情境而异,校长的课程统筹也是如此。纵观各种相关情况,我们可以归纳出校长的课程统筹的基本的操作过程,从决策学的角度来看,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校长课程统筹的目标是形成一个有序而高效的学校课程体系的方案,这可以简称为 “学校课程方案”。由于课程都是由具体的学校提供给学生的,都是在学校中实施的,因此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需要形成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就是上面提到的学校课程体系。校长的课程统筹这一种决策行为的目标就在于形成关于这个学校课程体系的方案。例如,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将这种课程统筹工作形成的学校课程方案称为“学校课程计划”,并将此作为课程领导力实现的一个重要方面[8]。当然,学校课程方案比学校课程计划应该更复杂,至少应该包括学校情况分析与课程理念、课程要素规划(含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评价等的规划,规划的核心部分可形成一个表格)、课程运作统筹(含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需注意:课程评价不同于学习评价,学习评价即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的评价,而课程评价则指对一种课程之质量及价值的评价,如对一个课程方案、一个课程标准、一部教材的评价等)、课程管理与保障等部分。这个方案的形成不是校长一个人的目标,而是在校长的统筹之下各个方面的课程决策者的共同目标。
校长的课程统筹势必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问题、规划和实施课程涉及到的教师素质问题、与课程规划和实施相关的学校管理问题、课程资源问题等,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统筹目标。例如,关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问题,要具体了解:学生具有怎样的发展潜能、学生及其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期望、要实现这些期望还存在哪些困难,在课程统筹中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又如,关于教师的素质问题,要了解:规划和实施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课程体系,需要教师具备怎样的素质,本校教师的实际素质水平与应达到的教师素质之间的差距,如何弥补这种差距。校长不能回避这些问题,而要有意识地去探寻这些问题、发现这些问题、明确这些问题,在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之后,还要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及这些问题与实现统筹目标的关系,并进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在确定课程统筹的目标并明确问题之后,就需要实际地展开课程统筹工作。校长的课程统筹工作是极为复杂的,一般而言特别重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信息工作,这里的信息包括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及这三类课程的整合相关的一切信息,如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信息、国家课程文本及相关信息、地方课程文本及相关信息、校本课程相关信息、各种课程改革信息、本校已有课程的信息等,校长需要安排有关人员收集和处理所有这些信息;其二是人员工作,主要是参与课程决策的各方面的人员的工作,如校内各相关部门领导、教师、学生、家长、课程专家、学科专家、社区代表等,校长需要调动这些人员的积极性,对这些人员进行协调,帮助这些人员解决相关的困难;其三是资源工作,校长的课程统筹涉及到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文化资源等,校长需要对整个学校课程的规划与实施所需的资源进行调研,调集需要的资源,合理分配资源,并随时了解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时调整。
作为校长课程统筹之目标的学校课程方案,是逐步形成的。首先,在上述第三个环节工作的基础上,形成初步方案,即初步的学校课程方案。这个方案的形成需要各方面课程决策者的工作,但校长起着核心的作用,要将各个方面的决策统筹起来。其次,在初步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以逐步提高和完善这个方案。这个修改过程比初步形成过程更加复杂,具体要通过如下工作:一是初步评估,即邀请专家、学生和家长对初步的课程方案进行初步的评估,判断其质量、价值、实施的可能性、效率特性等;二是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三是进行试用,在试用这个学校课程方案的过程中进行观察、调研,及时进行各方面的反馈;四是在试用及反馈的基础上进行再修改。经过反复的征询意见和建议,在评估和修改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审议,最后形成正式的学校课程方案。这里的“审议”即课程审议,是指各相关方面的人员如校长、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课程专家、学科专家、社区代表、政府代表等从各自的立场、观点出发,对学校课程方案进行审查、讨论、权衡、修正,最好达成一致的意见的过程。
[1]骆玲芳,崔允漷.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前言,1.
[2][英]菲利普·史密斯.文化理论——导论[M].张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1.
[3]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修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20.
[4][美]John D.McNeil.课程导论[M].谢登斌,陈振中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218-226.
[5]Craig Kridel.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Studies[Z].Los Angeles·London·New Delhi·Singapore.Washington DC:SAGE Publications,Inc.,2010.227-229.
[6]Joel E.Cohen.Goals for Universal Basic and Secondary Education[A].Joel E.Cohen and Martin B.Mali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Goals of Universal Basic and Secondary Education[C].New York·London:Routledge,Taylor&Francis Group,2010.19.
[7]刘明广.复杂群决策系统决策与协同优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2-114.
[8]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学校课程计划研究与编制——基于上海的实践探索[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5.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 《校本课程决策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9YJA880086)的研究成果之一。
丁念金/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
(责任编辑:张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