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邢 华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都依赖水维持,我们人类也不例外。离开了水,我们人类就失去了赖于生存的条件,水于我们的生命而言是如此重要。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项目”试点学校之一,我校有幸在华师大余国培教授的引荐下,与2011年3月正式加入“长江水学校”项目,成为其中的一员,浸润于水学校的惠泽之中,由此也拉开了我校“长江水学校”项目启动的序幕。
我们学校地处江南水乡,身处被誉为东方水城的姑苏城内。我们似乎不缺水。然而,已有百年校史的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在见证了苏城日新月异沧桑变迁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苏州——这座东方水城的缺水之痛:原本可以直接饮用的河水不能直接饮用了;原本可以直接洗衣濯足的河水不能直接使用了;原本可以枕河垂钓的河水少见鱼儿戏谑的踪影了。
苏州的水怎么了?生活在水源丰沛的江南水乡,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依然感觉水资源的缺乏,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这就需要我们探索、研究,并提出解决的方法。“长江水学校”项目的加入,给我们开启了探索之门。通过一阶段的调研,在苏州科技学院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学校确立了围绕“江南水乡水质性缺水”这一主题,重点研究苏州水质性缺水的成因,并提出改善苏州水环境的科学的建议。
自2011年3月至今,学校举办了“长江水学校项目成立暨三精蓝瓶送回家启动仪式”;成立了“长江水学校新苏师附小手拉手学习中心”;开展了“长江水学校——苏州地区水质性缺水调查研究”夏令营等活动,并有三批次教师分别参加了“长江水学校”的各类培训,使我们在实践和理念层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我们以学校为主导,携手学生、老师、家长和社区成员建立“长江水学校新苏师附小手拉手学习中心”这一研究实体,开展“长江水学校”的相关活动。中心成员以合作伙伴的关系参与到学习中心的各项活动中来。学习中心通过挖掘家庭和社区资源,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和各项研究活动,彼此分享和学习关于节水用水的知识和经验,中心成员在活动中培育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理念,并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大家在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中提高节水护水意识、养成节水护水的习惯,相关研究成果向区域内的全体老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辐射,并内化为社区成员的自觉行为。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如果我们人类拥有了最高境界的上善品性,将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我们“长江水学校”项目的开展正是致力社区成员“上善”品行的培育。项目的推进将在学校、政府、社区和各种社会力量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和社区成员负起责任,唤醒人们对于自然的尊重,对于水资源的重视,对于人类生存环境施与积极的影响,为保护和恢复江南流域的生态完整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如果说目前我们学校所进行的“长江水学校”项目尚处于初步认识的滥觞期。但接下来我们会将项目扎实推进,逐步深入。我们坚信,通过我们对活动持续不断地开展,“长江水学校”项目会在我们学校师生和社区成员中逐步生根、发芽,并结出丰硕的果实,项目的演进也将从滥觞走向成熟。